引言

公元前500年,戈尔歌大概是八九岁的年龄。有一天,她碰巧在家中,她的父亲在处理完一些公事之后回了家,后面还跟着一位外国来的说客-米利都的阿里斯塔哥拉斯。这个人因为遇到了一起非常紧要的外交危机而来到斯巴达,试图说服国王克列欧美涅斯支持由爱奥尼亚人和其他的希腊人已经计划好了的一次起义,目的是反抗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

但是,克列欧美涅斯拒绝派出斯巴达的陆军去参与这场战争,因为这可能会让斯巴达人远离熟悉的地中海,并花费近三个月的时间在内陆行军。随后,克列欧美涅斯命令这个米利都人在日落之前离开斯巴达。可能是因为早就听说过斯巴达人接受贿赂的传闻,眼看口头说服没有效果,阿里斯塔哥拉斯就主动提出要送给克列欧美涅斯私人一大笔钱财,10个塔兰特。这个时候旁边的戈尔歌突然说话了,“爸爸,你最好马上走开,不然这个外国人会把你给毁了的”。

斯巴达对希腊的意义(斯巴达的历史解读)(1)

图|地中海

当然,无论是希罗多德还是告诉他这个故事的人都不可能知道戈尔歌当时究竟说过些什么,尽管她用“外国人”(xeinos)这个词来称呼阿里斯塔哥拉斯也恰当地表现了斯巴达人排外的特殊心理。有趣的是,在历史上戈尔歌似乎已经被描绘成一个隐藏在王座后面的权力人物,拥有超出她实际年龄的智慧。时间过了大约十五年,此时克列欧美涅斯已经在一种令人费解、困惑的情形下死去了,戈尔歌嫁给了她父亲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兼继承人-列奥尼达,并且成为了未来的斯巴达国王-普列司塔尔科斯-的母亲,她在后来还做了第二件影响斯巴达和整个希腊历史的大事。

一个信使带着一块表面上是空白的蜡板来到了斯巴达,这块蜡板由两片木头组成,折叠在一起,上面覆盖着蜡。希罗多德说,“没有人能够猜出蜡板中的秘密”,确实没有人,除了戈尔歌之外。她平静地告诉斯巴达的官员们,如果把木块上的蜡刮掉的话,他们就能看见用墨水写在下面木块上的字了,而事实上真是如此。这可不是一封普通信啊,而是由流亡在外的前国王戴玛拉托斯送来的,他在信中向斯巴达人发出警告:薛西斯决定与希腊开战了!

这个故事并没有说明戈尔歌是否会读书识字,但却用可靠的事实证明斯巴达的妇女们即使不会写字作文之类的事情,至少也会识字、阅读,而且这里也告诉我们,书写对戈尔歌来说并不是件多么陌生的事情。不管怎样,这则故事的要点是要说明戈尔歌比所有其他的斯巴达人,尤其是那些掌握权力的男人们都要敏锐、聪明得多,因此,她才能够在一个公共领域内抛头露面去干预一件重要的国家事务,而在希腊世界中,这个公共领域通常只向男人开放。

斯巴达对希腊的意义(斯巴达的历史解读)(2)

图|斯巴达妇女

由普鲁塔克编撰的《斯巴达妇女格言》一书中,有六则令人难忘的格言被认为是由戈尔歌说出来的,这些格言同样都传达出了上面的信息。这些格言中有两则与前文的阿里斯塔哥拉斯的故事有关,其中一则在用词上与希罗多德相比似乎有所改变:爸爸,如果你不马上把这个讨厌的外国人赶出门的话,他会毁了你的。第三则格言说到了她父亲饮酒的问题,她告诫自己的父亲:一个人喝酒越多,就会变得越来越放纵且没有节制。这句话在这里看起来像是事后诸葛亮。

第四则格言我们已经在前面引用过,讲的是戈尔歌与即将出征的丈夫讨论死亡的问题。剩下的两则从某个方面来说是所有六则中最有意思的,因为它们的内容与“性别政治”有关,这里我把它们全文引用在下面:当一个披着精美的织布长袍的外国男人来拜见她的时候,她毫不客气地斥责这个人道:“走开,你连扮一个女人都不像!”一个雅典妇女曾不怀好意地挖苦她,说:“为什么你们斯巴达妇女是唯一可以支配你们的男人的女人呢?”她回答道,“因为我们是唯一可以生育真正的男人的女人!”

[2]这里的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两层意思,首先,斯巴达人可能很瞧不起戏剧表演这类活动;其次,从他们崇尚男性气概的眼光看来,一个男人穿着奢华的衣服是柔弱的表现。根据修昔底德的说法,即使是斯巴达人中富甲一方的有钱人都不会穿着华丽的衣服,他们的穿戴与一般的穷人一样,朴素、简单。然而,这第二则格言就更富有启示意义了。它其实是对吕库古说过的一句话的重复,只是在语词上作了些细微的改变,吕库古的这句话记载在普鲁塔克的另一部著作里,据说普鲁塔克曾专门用这部著作来收录斯巴达男人的言论。这句话显然与吕库古为斯巴达设计的社会制度有着重要的相关性。

斯巴达对希腊的意义(斯巴达的历史解读)(3)

图|希腊人

因为,根据普通的希腊人关于性别和性别角色的看法,无论是智力还是身体,女性在本质上都是不如男人的,因此,妇女们在私底下,更不用说在公共事务当中都应当服从男人。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政治学》第一卷以及其他地方,曾经详细地论述了在他看来究竟是什么决定了妇女的本质,以及为何她们低男人一等的现状是不可改变的。当他在自己的这部著作的第二卷中说道:斯巴达的男人“受他们的女人统治”的时候,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内心的震惊和憎恶。

在我们前面讨论的那则格言当中,戈尔歌并没有否认斯巴达的情形真是如此,而是非常巧妙地把世人对斯巴达妇女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关注从妻子转移到了母亲。她说只有斯巴达的妇女才能够生育真正的男人,而雅典或其他地方的那些可怜的妇女们做不到这一点!戈尔歌在这里其实是加倍地确定了女性的身份,并且承认在斯巴达的政府中存在着一种所谓的由女性支配的权力结构(power structure).读者将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看到,最后的这个观点至少是需要再作一些修正的。

在我们离开谈论戈尔歌之前,我们还是再来讲讲她的家族尤其是她的婚姻状况吧,这次主要谈谈财富和遗产继承的重要性。关于她的最主要的情况是,除了在出生的时候她的父亲还是在位的国王之外,她也是这位国王唯一的女儿兼继承人,斯巴达人有一个专门的词语来称呼像她这样的女性继承人-“patrouchos”,其字面意思就是“祖传或父传的遗产所有者”。她的父亲克列欧美涅斯是阿那克桑德里戴斯的四个儿子中的一个,所以当阿那克桑德里戴斯死后,如果这四个儿子当时都还健在的话,他的财产就至少会被分割成四份(如果要是再多出几个女儿的话,财产被分割的份数就更多了,因为在斯巴达女儿也有继承的权利,她们所得到的份额可能比她们的兄弟们得到的要小)。

斯巴达对希腊的意义(斯巴达的历史解读)(4)

图|斯巴达妇女

另外的三个儿子,都是由阿那克桑德里戴斯的第一位妻子生的,按顺序来排的话分别就是多里欧斯、列奥尼达和克列欧姆布洛托斯(Cleombrotus),但是多里欧斯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就死了,列奥尼达就成了克列欧美涅斯最年长的兄弟。列奥尼达大概在公元前510年之前,应该就已经达到了适婚年龄(在斯巴达,男性的适婚年龄是在25岁左右),也有可能他一直未婚,或者他的第一个妻子或另外的妻子在他迎娶戈尔歌之前已经死了。他娶戈尔歌的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5世纪的90年代末期,这个时候她正好是20岁左右,也到了斯巴达妇女的适婚年龄。

列奥尼达要娶戈尔歌为妻,在当时一定是件非常引人注目的事情,因为戈尔歌是克列欧美涅斯唯一的孩子,她将继承父亲所有的财产,而列奥尼达按顺位来讲是阿基亚德家族的王位继承人。按斯巴达的法规,如果去世的国王没有儿子的话,王位就应由他最亲近的男性亲属来继承,而列奥尼达正是克列欧美涅斯还活着的兄弟中最年长的一位。很难说克列欧美涅斯的在天之灵会祝福女儿的这段婚姻,在斯巴达,近亲内的婚姻尤其是叔父与侄女之间的婚姻并不是没有先例,实际上在希腊的其他地方,叔父与侄女之间的婚姻也是屡见不鲜,其目的都只有一个,直截了当地说就是为了保住财产留在男性家族中,肥水不流外人田。

换句话说,戈尔歌其实只是履行了古代希腊世界中那些精英女性所应该履行的一项十分普通的职责,她们的婚姻其实只是用来转移财产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把财产权让渡给其他的精英男性。然而,如果我们认为戈尔歌在这个交易过程中不过是一个任人摆布的木偶,那就错了。从我们所知道的每件与她有关事情上可以看出,戈尔歌是一个有头脑的人,她不但会思考而且还善于表达。保卫温泉关,在斯巴达人看来实质上就是一次自杀性任务,这是在完全理性的思想状态下所做出的一种不顾一切的举动。

斯巴达对希腊的意义(斯巴达的历史解读)(5)

图|斯巴达战士

这一点得到了故事中薛西斯的探子的证明,他看到斯巴达的战士们就像要去参加一次田径比赛那样,正在往自己身上涂油,而且还梳理着他们的披肩长发。戴玛拉托斯向薛西斯解释说,斯巴达战士的这些举动其实象征着他们已经决意战斗到死,如果他们认为应当如此的话。但其他的希腊人对温泉关的军事行动的看法无疑又是非常不同的。面对近在咫尺的敌人,有些人认为不如先作体面的撤退,然后再择日与波斯人决一死战。据希罗多德的记载,当庞大的波斯军队第一次接近温泉关的时候,恐慌开始在大部分希腊人当中蔓延。

另外一个引起惊慌的原因是希腊人发现有一条叫阿诺佩亚(Anopaea)的通道正好穿过了南部的山脉,敌人有可能会从这里绕过温泉关到达自己阵地的后方。列奥尼达自然会想方设法去封锁这条敌人可能会走的路径,他派遣了1000名熟悉当地地形和环境的佛西斯人(Phocians)去执行这项任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场战役一旦失败,佛西斯人将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而且受害程度也会是最大的。波斯军队到达之后,推迟了三到四天才开始发动真正的攻击。

这可能是薛西斯想借此向希腊人施加心理压力并进而摧毁他们的战斗意志,或者其原因也许很平常,那就是波斯人需要几天的时间来与自己的舰队进行联络,后者在海上遭遇了暴风雨,直至最后才安全地停泊到一个靠近赛披亚斯海角(Cape Sepias)的港口。波斯人终于开始进攻了,这是被后人牢记的史诗般的三天遭遇战的第一天。希腊人之前已经重修了温泉关中门的古墙,他们躲藏在这堵墙的后面,轮流地交换岗位与敌人进行战斗

斯巴达对希腊的意义(斯巴达的历史解读)(6)

图|斯巴达战士

斯巴达人还采用了一种特有的战术来大量地杀伤敌人,这种战术只有接受过最严格训练的士兵才能实施,否则连想一想都是不可能的。他们先是佯装撤退,一次接一次地,然后突然向后转身并用势不可挡的方式猛烈地攻击后面那些正洋洋得意的追赶者。第二天就像第一天一样,时间过得非常快,战斗的情形也如出一辙。然而,我们可以想象薛西斯一定会为此感到挫败并变得恼羞成怒,但是他马上就碰上了好运气。

有一个希腊的“犹大”,他是当地人,熟悉那条特别的通道-阿诺佩亚,他想方设法地出现在了薛西斯面前,并告诉了这位国王他所知道的情况。他的名字现在可算是已经臭名远扬了,他的变节在后来招致了无数的谴责,然而部分人谴责他的动机却可能是想模糊或掩盖一个事实,即在当时其实已经有非常多的城邦,要么已经整座整座地向波斯人投降了,要么就是即将投降。

正是在这个叛徒的帮助下,在第二天晚上和第三天凌晨,波斯人绕到了守卫温泉关的战士们的身后,可是,波斯人在这后面所遇到的抵抗与在前面相比没有什么两样,就像是咬到了一块根本就咬不动的硬骨头似的。薛西斯力求万全,在那天派出了自己最精锐的部队去执行这项特殊的夜间任务。这支部队就是他的贴身卫队,人数达10000名的“不死军”(希腊人常常如此称呼这支军队,以为是一支由不死的人组成的军队,这显然是不对的,这支军队之所以采用这个名字是因为一旦它在战斗中出现伤亡,就会马上从预备部队中获得兵源补充,因此,它就总是可以保持10000名的人数)。

斯巴达对希腊的意义(斯巴达的历史解读)(7)

图|希腊军队

可能有人会责怪列奥尼达没有派遣一支人数更多或更具战斗力的军队去防守阿诺佩亚。或许是他认识到只有在希腊军队即将被包围的紧要关头,他才能够更加无可争议地行使自己的指挥权(据说他解散了大部分余下的部队,但有一种质疑的观点认为,事实并不是这样的,那些离开的军队中的大部分人完全是逐渐散去的)。唯一不受到一丁点儿怀疑的,就是他和他的斯巴达战士们以及另外几千名希腊勇士们的坚定决心和非凡勇气,他们毅然地选择留在了阵地上并在第三天血战到底。

有一句相当简短的话能够充分表达出这些斯巴达勇士们的最终立场。当有人说波斯人那边有大量的弓箭手,他们射出的箭如此之多以致会遮住天上的太阳的时候,斯巴达人狄耶涅凯斯(Dieneces),300名勇士中的一位,回答道:那更好,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日荫下作战了!(1]在斯巴达人看来,以箭为武器是女人才做的事,是软弱的表现,只有步兵们用长矛和利剑进行面对面的肉搏厮杀才能体现真正的男子气概,这句话没有直接地回答关于箭的问题,但无论是在语言的字面意义上还是比喻意义上都是相当巧妙的,然而不久之后,正是这些他们本不屑一顾的飞箭彻底地击溃了他们。

斯巴达对希腊的意义(斯巴达的历史解读)(8)

图|温泉关战役

狄耶涅凯斯狄耶涅凯斯在希罗多德所讲述的温泉关战役的故事中,直至最后才出现了一次,但他的这次出现却给读者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即使是身处一群最英勇无畏的战士当中,他仍然被称为是“最勇敢的”!希腊人会用一个特殊的词来表示这种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英武”(aristeia),这个词出现次数最多的地方是在荷马的《伊利亚特》当中,被用来描写像狄俄墨得斯(Diomedes)、帕特洛克罗斯(Patroclus),尤其是阿喀琉斯(Achilles)这样的英雄。

“aristeia”在这个意义上是阴性的单数名词,除此之外,确切地说希腊人也会用这同一个词来表示中性的复数意义。因此,这个词在这里并不是指英勇行为本身,而是对英勇行为的一种奖励,在诸如温泉关、普拉提亚这样的战役之后,它才会颁发给那些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杰出人物。被冠以“最好”,因而也就包含了非常多的意义。要是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料来帮助我们了解为何狄耶涅凯斯在最后会获得如此高的荣誉的话,就再好不过了。

美国小说家史蒂文·普雷斯菲尔德(Steven Pressfield)在他的小说《火之门》(Gates of Fire)中对狄耶涅凯斯的一生作了一次颇有想象力的重构,他写得非常好,比方说,他在书中向读者们介绍,斯巴达的武士将参加一种新颖的,同时又特别严格的军事训练,尽管这些描写都纯属于他个人的推测。我们还可以推断狄耶涅凯斯肯定曾经以出色的成绩通过了“够格者”训练,他被选入了公餐食堂并获得了公民的资格,然后,他一定是表现A·n出了非常优秀的军事才能,而且还结了婚,至少有一个活着的儿子,因为只有这样,他才可能被挑选进300名精英战士的行列,与列奥尼达一起奔。

斯巴达对希腊的意义(斯巴达的历史解读)(9)

关泉除了他身上具有斯巴达人特有的英武品质之外,希罗多德还告诉我们,狄耶涅凯斯还拥有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才能,那就是用简洁的话语进行机敏的回答。正如读者在前面看到的,“我们就可以在日荫下作战了”,这句话确确实实是言简意赅、恰到好处。狄耶涅凯斯其实是在这里暗示,敌人的疯狂进攻只会让斯巴达人在战斗中表现得更为勇猛和有效,而且抵抗的时间也会更长久!希罗多德补充道,狄耶涅凯斯据说还说过不少类似的令人难忘的格言,如果他当初决定引用这些格言的话,它们在历史中就会被记录下来。

列奥尼达也通过言语证明了自己是真正的斯巴达人,据说在最后的战斗即将来临之前,他要求他的士兵们去吃早餐,他说:“今天晚上,我们就可以去哈得斯(冥王)那儿吃饭了!”也许他已经知道了那道从德尔斐传来的神谕,据说这道神谕在当时就已经流传开了,神谕称只有牺牲一位斯巴达国王,才能确保希腊取得抗击波斯的最后胜利。无论如何,他去参加战斗并在最后英勇地牺牲都表现得像一个男人,他意识到他为之战斗的东西远比仅仅保住自己的王位要重要得多。斯巴达人在温泉关的战斗中表现出来的这种斗志,已经由雅典人在之前大获全胜的马拉松战役中获得了展现,这也是为何希腊人取得了最终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

结论

即使是列奥尼达牺牲了,也只是使希腊战士们的抵抗变得更加激烈,他们英勇地战斗,为的是不让野蛮的敌人抢走列奥尼达的遗体并摧残他。此后的战斗发生在我们前面提到过的那座低矮的小山丘上。希腊战士们手中的武器要么已经用尽,要么破损得不能再使用,他们实际上就只能赤手空拳甚至用牙齿来与敌人拼命了。甚至到了最后,无计可施的波斯人为了安全起见,只得使用弓箭从远处向希腊人进行射击。据说波斯人后来对列奥尼达的遗体进行了野蛮的报复,砍下了他的头,以此来发泄自己的怒火,这显然也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薛西斯手下的波斯人已经被逼得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