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

厦门湖里文体公园(湖里区江头爱心公园正式启用)(1)

爱心公园概念图。(设计 阮惠君)

厦门湖里文体公园(湖里区江头爱心公园正式启用)(2)

台胞林姵蓁女士获颁感谢状。

厦门湖里文体公园(湖里区江头爱心公园正式启用)(3)

心中有爱,献出一片情。

厦门湖里文体公园(湖里区江头爱心公园正式启用)(4)

湖里区以爱心公园为基点,打造爱心商圈。

厦门湖里文体公园(湖里区江头爱心公园正式启用)(5)

近日,新落成的江头爱心公园正式启用,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记者 林铭鸿 摄)

台海网6月22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因爱而相聚,为爱心添彩——本月,新落成的江头爱心公园正式启用。该公园以退役的“宏和号”爱心献血车为主体建设而成,具备了献血、文化、爱心等诸多功能,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项目之一。该公园由市委研究决定,市委办公厅、市爱心办、市卫健委、市市政园林局、市轨道集团,湖里区爱心办、湖里区市政园林局、湖里建发城建集团、体艺圈(厦门)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湖里区江头街道等单位联袂打造,共同建设。

一段深情,再度绚烂。2009年,台商林姵蓁女士将“宏和号”爱心献血车捐赠给市中心血站,截至2019年12月底退役,共采集血液量1770万毫升,救助了4万多人,为厦门无偿献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根据市委的部署要求,我局出资将‘宏和号’爱心献血车打造成爱心献血公园‘厦门之心’,让‘宏和号’爱心献血车凤凰涅槃、再次启程。”市市政园林局有关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一座公园,满满爱心。“厦门之心”献血屋所在的江头爱心公园,是湖里区将“爱心厦门”城市核心文化理念与科技创新有机融合,重磅打造推出的爱心新地标。公园创意设计负责人阮惠君对记者表示,新落成的爱心公园富有“科技、时尚、创新”等元素,引进了国内先进的裸眼3D文化大屏幕,用酷炫的“打开方式”立体传播“爱心厦门”文化。“在爱心公园里,还设置了感应心灯、网红打卡拍照区、空中互动文化屏等功能,同时将诗意厦门融入其中,致力于为每一位市民游客提供沉浸式的爱心体验”。阮惠君说。

一片商圈,孕育希望。秉承共建共融共通的理念,江头爱心公园的源源“爱心动力”将不断向外辐射,在“爱心屋”“爱心街”“爱心商圈”激荡。在这里,全市独有的爱心献血公园将与周边的餐饮街、批发市场、大型商超、办公企业、爱心志愿服务队等主体有机融合,共同打造富含爱心元素的“爱心商圈”,实现爱心公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提升。这是湖里区成功打造“爱心屋”“爱心诚信文明一条街”之后,再次体现出爱心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度。不少商户店主告诉记者,他们相信生意会越做越好,江头、湖里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一次活动,感受热血。在“世界献血者日”,一场“热血超人战队挑战赛”活动在这里举行——参赛队伍现场完成与“爱心厦门”、无偿献血有关的五个挑战任务打卡,在运动健康、团队协作的氛围中体会献血献爱心的重要性。“今后,将有更多精彩活动在这里举行,使江头爱心公园成为展示‘爱心厦门’建设成果的重要阵地。”市中心血站有关负责人曾晓新告诉记者。

一朝之举,久久为功。今年以来,厦门注重将“爱心厦门”建设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当中,以“五大行动”“四项机制”“五大领域”为基本抓手,深入开展关心关爱工作。市爱心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厦门将聚焦美丽厦门、富裕厦门、繁荣厦门、平安厦门建设,打造爱心公园、爱心驿站、爱心地铁、爱心城标等一批有形载体,积极为民办实事,汇聚社会各界爱心暖流,让爱心在厦门恒久激荡。

示范窗口 打造全能“爱心屋”

厦门湖里文体公园(湖里区江头爱心公园正式启用)(6)

爱心餐、蓄水池,展示爱心底色。

“献血后您可以领一份餐券,到300米外的江华‘爱心屋’免费领取一份爱心献血餐。”工作人员在活动现场向记者介绍。事实上,看似小小的一份爱心餐,却透露出层层深意:餐费来自社会爱心人士向区慈善会的募捐,取之于社会,回馈于社会;让从善者得到社会善意的回报,从善如流;“爱心屋”的从业者多为残障人士,献血者的爱心,通过“爱心屋”的爱心服务让“爱”层层传递;“爱心公园”到“爱心屋”这一段300米的路程化成一座爱的“连心桥”,辐射到周边形成一个“爱的商圈”,让浅浅的爱心餐,结下深深的情谊,带来浓浓的商机,形成了爱心赋能的闭环。

在“江华爱心屋”进门处,张贴着“爱心蓄水池”广告牌,用温情的话语引导着在“爱心屋”购买物品的爱心人士现场捐献,切实将“爱心屋”建设成社会各界奉献爱心的场所。

作为人们熟知的爱心品牌,“爱心屋”已成为建设“爱心厦门”、展示爱心底色的重要窗口。特别是湖里区创新地打造了“直播带货 爱心屋 线上商城”模式,与辖区爱心企业进行爱心结对,通过满减或领券形式促销、共同举办爱心系列直播活动,拓宽“爱心屋”销售渠道,将“爱心屋”变成拉动经济发展的有效IP,以爱心赋能经济,充分带动辖区特色产业经济发展,可谓匠心独运,神来之笔。

在端午节前夕,湖里区的“爱心屋”又开展了为环卫工人送上一份爱意满满的“文明之粽”活动。送上一份平安的祝福,串起邻里情,也连起群众与湖里的心。绿油油的粽皮,呈现出湖里作为全市文明示范城区的底色;沉甸甸的内馅,饱含温情、饱含爱心、饱含平安、饱含康健,“爱心屋”俨然成为弘扬正能量的重要窗口。

赋能发展 融入建设共赢共生

在江华“爱心屋”与江头爱心公园之间,湖里区打造了由爱心商户联盟、爱心小广场、爱心商圈地标、爱心人物展示牌、爱心荣誉商家指示牌等内容构成的“爱心商圈”。该商圈大约0.7平方公里,共有618家店面、4000多人从业,是湖里区成功打造“爱心屋”“爱心诚信文明一条街”之后,又一次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爱心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度。

一直以来,在爱心赋能经济发展方面,湖里区做出了积极探索,将“爱心屋”打造成有感召力、影响力的品牌救助项目,借助这一平台进行“爱心直播带货”助力辖区企业创收;探索建设“爱心诚信一条街”,以爱心的“酵母”作用带动整条街区的商家盈利;探索建设“爱心产业园”,以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的爱心平台吸引企业进驻;借助爱心平台向商业区域引流,聚集形成线上线下爱心消费商圈……作为湖里区“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以爱心带动经济,构建以商业、医疗、文创、科创、艺术、健康等为内容的爱心圈,一直是湖里区委区政府探索思考的重要方面。

从窗口到产业,与城区发展相适应、积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湖里区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推进爱心赋能经济的步伐。关于今年爱心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实践,湖里区爱心办工作人员介绍道:“我们召开爱心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调研研讨会,牵头总结出了3个大类8个小类51条具体措施,并积极采取项目带动法,作为年度爱心工作重点项目进行推进,不断助推爱心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有效落地。”在此基础上,湖里区还制定下发了《2021年度湖里区“爱心厦门”建设工作实施意见》,聚焦“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消费、大抓营商环境”,突出以“爱心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选动作”,扎实拓宽“爱心厦门”建设路径。

今年“五一”期间,湖里区组织的“爱心厦门 悦游湖里”大型公益活动场场爆满、集聚人气,实现爱心与文旅两大品牌“强强结合”,提升了城区形象和影响力,达到公益与经济的“双赢”;湖里街道借力特区1980创意产业园平台、殿前街道借力“殿小二”平台、金山街道借力“企业公馆”平台开展引流、让利、促销活动,大大提升了区域曝光量,成为“爱心厦门”助力经济建设的典范品牌。

宜居乐业 以民为本服务大局

厦门湖里文体公园(湖里区江头爱心公园正式启用)(7)

湖里爱心人士群策群力,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河。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湖里区“爱心厦门”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爱民为民的基本路径。今年以来,湖里区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寻求着力点、突破口,深入开展关心关爱活动,积极为民办实事,不断推进“爱心厦门”建设走深走实。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湖里区将首批爱心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举措项目选报进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体系,并采用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等工作方法,以从“最期盼”的好事入手、从“看得见”的变化抓起、从“品质化”的追求奋进三个方面,推进爱心建设落实,实现以爱心为纽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从近期开展的工作来看,推进“爱心厦门 圆梦助学”项目,开展“爱心微项目”认领活动,成立“拥军驿站”,面向快递小哥开设“益骑驿站”,先后启动十三届厦门(湖里)城市诵读节、百场红色文化巡礼、“奋斗百年路·特区新征程”摄影大赛和社区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既将关心关爱送抵特殊群体,又将爱心文化传播给大众,“为民办实事”落地落实,落出感情、落出氛围,有效提升了湖里区爱心的影响力。

【点击】

江之源头

爱心满溢

“筼筜港,在城西北,湾抱十里许,潮涨达于江头,小舟往来其间……”翻开清代道光年间的《厦门志》,这是古人对江头的描述。闽南话里“江”“港”通音,江头即港头——筼筜港的尽头。

自古以来,江头就是水上交通要地,清朝初年便设有商埠码头。民国之后,江头成为禾山地区的陆上交通枢纽,曾是厦门与漳州等地的商品集散地,在厦门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可谓独领风骚。

地处厦门岛几何中心,特殊的地理区位给湖里区江头街道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改革开放、经济特区建设中得到了充分发挥。这里交通网络发达,地铁1号线、2号线交会吕厝,“六纵四横”陆路网线四通八达;这里民生基础设施优越,辖区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众多,医疗卫生资源初步实现分级就诊;这里生活条件便捷,拥有众多证券、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还有多个大型商场和酒店等配套资源;这里人文资源丰富,萧氏家庙、陈氏家庙、惠和石文化园等文化底蕴深厚……因此,江头街道成了大家公认的发展“福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直以来,江头街道注重文明的养成,通过搭建平台等系列举措,帮助好人们抱团向善、形成强大合力,打造成为“爱心厦门 爱在湖里”建设的先锋。这里每年都有对困难群众的各种帮扶活动,覆盖所有人群的温暖,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抱团向善。

出资创办了全国首个残疾人康复及就业创业相结合的机构——厦门市中途之家脊髓损伤者服务中心,身残志坚闯出一片天,获评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全国自强模范等荣誉的谢启明;创办“久久爱心”志愿团队,好事一做就是20年,被评为全国巾帼志愿服务“十大感动人物”、新中国成立70周年厦门70位优秀女性的赵亚娟;20年资助600多名孤儿和孤寡,获得全国首届“文明家庭”、全国学雷锋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的游文晃……好人榜样的力量,在这江之头汇成爱之源,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润物于无声、感化于无形,爱心溢满充盈湖里,更激荡厦门。

(文/记者 叶舒扬 通 讯 员 林高翔 图/湖里区爱心办 提供 (除署名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