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秋季腹泻,大家都会想到轮状病毒感染,很多宝宝都经历几次,处理不当不仅会让孩子受罪,甚至会留下遗憾。我家娃差点因它过早断了母乳。
第一次与轮状病毒正面交锋时,我家宝宝上吐下拉,医生开的药也不见效,后来才发现只要吃母乳就会加重,医生建议我给宝宝买防腹泻奶粉,可买来宝宝不肯吃,因为一直纯母乳喂养!我只能每天只喂她生理盐水、米粥、婴儿米粉。每天娃一看到我就哭哭啼啼,要母乳却不能给,晚上也哭到深夜,真的身心俱疲!
眼看熬到第7天,腹泻明显好转了,抱着侥幸心理,我给宝宝哺乳了一次,结果又腹泻了!这回宝爸又给宝宝试了防腹泻奶粉,她居然肯吃了,吃的很香,也没再腹泻!看到这一幕,我心里既开心又失落,身边人都劝我:6个月后母乳没营养了!这样折腾娃,不如借此断奶了!我不甘心啊!每天用吸奶器吸四五次,少喝汤水,一直熬到半个月后,宝宝终于彻底好了,才继续亲喂母乳!而且,宝宝经过了第一次的劫难后,胃肠果然变强了很多,后来2次感染轮状病毒,再也没出现乳糖不耐受的情况。
其实不论是普通秋季腹泻还是轮状病毒感染,给宝宝做护理学文多,尤其对于新手父母,一不留意就步入各种坑,甚至会加重病情,这里分享3个护理干货经验:
误区1:发烧捂汗退烧
我家宝宝第2次轮状病毒感染是大冬天,怕孩子发烧发冷,就抱了很多被子。宝爸还说捂出汗来能退烧,结果事与愿违,越捂烧越厉害。半夜四点,体温已经到了快40度,只能送儿童医院看急诊。医生一看责备了一通:原来小宝宝汗腺没发育好,散热能力和成人不同,越捂只会越严重。把宝宝解开外套散热后,体温很快降到39度。所以提醒新手父母,小宝宝退烧千万不能靠捂热发汗!
关于给宝宝退烧,有1招特别灵,尤其手脚冰凉时见效最快:用热水泡脚十来分钟(如果有艾叶煮水,效果会更好),宝宝一般会很快退烧,而且对于孩子一般生病发烧都能通用,屡试不爽。
误区2:呕吐时喂养不当
小宝宝脾胃虚弱,生病呕吐时有发生,轮状病毒感染时,肠胃消化吸收差,呕吐就更常见!如果再遇到半夜发难的,很可能会吐一床!如果时间间隔不久,再宝宝喂奶,又会哗啦啦吐一大堆。
呕吐进食,一定要注意3点!第1,呕吐完三个小时不能喂奶。胃需要时间平静,才能接受食物,否则基于进食又会爆吐!第2,进食少量多次。因为轮状感染本身会腹泻,又加上呕吐,宝宝身体更要补充水分,否则容易脱水。母乳喂养宝宝,在乳糖耐受的情况下,缩短哺乳时间,减少宝宝吃奶量,能减低呕吐风险。吃辅食为主的宝宝,少量多次喂奶粉、白开水、稀米汤、或者稀婴儿米粉,对病情都是安全的。第3,蛋黄肉类比较难消化的辅食,感染期不要再吃,以免加重孩子脾胃负担。
误区3:腹泻穿闭裆裤=巨坑
在去年冬天的第2次轮状病毒感染,宝宝穿的裤子厚又贴身,纸尿裤藏最里面。时常拉了一屁股没察觉。粑粑就挤到裤腿、腰上到处都是!从头到脚的擦洗换衣服,麻烦、还容易感冒!后来爸宝把闭裆裤剪成开裆裤,问题立马解决!因为没有衣服阻隔,纸尿裤露在外面,能不时拨开防侧漏看一眼,如果有臭味也容易飘出来。此外天冷,穿开裆裤,宝宝把屎洗屁屁,不易着凉,这点尤为重要。
由于轮状病毒20度左右,会特活跃,所以每年春秋2次大爆发。加上轮状病毒有7个品种,因此很多宝宝感染多次,而且打疫苗也不一定防得住!日常预防就特别重要,妈妈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出门游玩注意手卫生:轮状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水、土壤、食物、玩具、衣物、用具等间接传播,较难预防。尤其宝宝在外玩,一定不要接触正在腹泻的孩子,委婉拒绝腹泻的宝宝来串门。在外时更不要让宝宝吃手、喝别人的水,勤洗手,勤通风。
2,不要与宝宝太亲昵:轮状病毒就喜欢从消化道传染过去,尤其通过口!有些家长喜欢替娃尝试水温、咬菜杆子、口对口喂饭、共用碗筷、亲吻等等,会把病毒感染给宝宝。因大人感染了轮状病毒不会发病,没有症状,往往不知不觉就把娃给坑了。
最后,推荐两款适合轮状感染期间的食谱,能够帮宝宝更快度过这个艰难期!1、焦婴儿米粉,6个月
焦婴儿米粉: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能吸附止泻,是婴儿腹泻的首选食品。
做法:
1.将婴儿米粉放入平底锅里,炒至发黄即可。
2.冲调时,像普通米粉一样方式用开水冲调。
3.少量多餐的让宝宝食用。
2、苹果胡萝卜泥 ,6个月胡萝卜:是碱性食物,含大量果胶、胡萝卜素、植物纤维,吸水性强,在肠道中体积容易膨胀,能使大便成形,并能吸附肠道致病细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泻制菌食物。此外胡萝卜还能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熟苹果:治疗腹泻非常普遍。因为苹果中富含的果胶,是一种能够溶于水的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果胶能在肠内吸附水分,使粪便变得柔软而容易排出。
做法:
1、将苹果、胡萝卜洗净,切开去茎,切成小块。
2、用碗装好,放入锅里蒸烂。
3、再用料理机打成泥,给宝宝吃下。每天2~3次,腹泻好转后停用。
坐月子吃什么好?产后如何恢复身材?母乳不足?如何带娃少生病?孩子感冒咳嗽吃什么好?辅食咋做补钙补铁补锌?点击关注我们,查看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