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夜里,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出现在脑海中,知道父亲生病的消息有一段时间了,一直希望为他能做些什么,写些什么,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这个能力写好这篇属于自己父亲的《背影》,遂拜读莫言先生的《蛙》,寻找一些灵感,莫言先生的文章给了我创作的动力,遂有此文。

小时候,读朱自清的《背影》,一直不得其意。直到不惑之年,懂了朱自清,更懂了父亲……

父亲出生于解放初期的年代,战争带来的创伤随处可见,父亲兄妹6人,父亲排名老五,后来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五哥”或“五叔”。爷爷奶奶闯关东,来到了沈阳,父亲遂出生于此。父亲从小顽皮,好斗,经常打架,爷爷奶奶在父亲刚刚成年就送他去当兵,这样可以修炼下父亲的个性;60年代初,全国大饥荒,很多人没饭吃,父亲也是,后来据他说,那个时候经常吃树皮,不过这并未妨碍他的发育,178厘米的身高在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是相当不容易的,只不过和他的身高比起来,父亲明显很消瘦;父亲去内蒙赤峰当兵,之后顺利转业到了法院,开启他的职业生涯……父亲在法院的时候与同是下乡的母亲相遇了,然后就有了我……

和父亲的相处时间其实不多,小时候父亲由于在赤峰法院工作,母亲在幼儿园做院长,工作比较稳定,遂未跟随姥姥姥爷他们一同回沈阳,而选择了在当地继续工作,而我又由于哮喘的原因,没办法在赤峰生活,只能被父母寄养在姥姥姥爷家了,从小就被破和父母分离。而母亲在我10岁那年调回了沈阳,父亲则在我16岁的时候才回来,而18岁之后我便开启了我的大学生活,之后又远赴大洋彼岸的美国,很少回家,所以和父亲真正一直生活的时间并不多……小时候唯一对父亲的印象就是父亲很爱喝酒,经常喝醉,而对我,可能是从小没有太多陪伴的原因吧,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满足我的要求,哪怕是大了之后,父亲依然是如此。渐渐的,父亲大了,退休了,身上的脾气也小了很多,不过依然喜欢喝酒,直到被确诊了前列腺癌症,才在医生的建议下,戒了酒。也是从那时开始,对父亲的关心渐渐多起来,明白了父亲,更明白了自己。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开始驼背了,也许更多的是年轻时候喝酒的原因,每次宿醉之后的第二天,胃里总是翻江倒海的不舒服,所以只能弯着腰走路,才会舒服些,这也是多年以后,自己在职场经常宿醉得出的结论。但是,父亲腿脚依然灵落,略有驼背,穿着运动鞋,很快就消失在人群中,这平常的一幕,直到前年的冬天,我带孩子回家过节,才真正的触动了我麻痹的神经;父亲很爱他的孙子,一半是对我的补偿,一半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越希望多些时间陪陪孩子们;儿子所有的要求,父亲都尽全力满足;弯着腰,陪儿子打乒乓球;带着他,一起放烟花;抱着他,在人山人海的灯会,赏灯;父亲是老一代的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总是默默地为子女服务。对我,对待他的孙子,都是这样。一直觉得父亲还年轻,刚刚退休,新的生活刚开始,直到他凌晨4点送我们去机场,顾做潇洒地挥手离别,转身离开,我入关之时,回头寻找着父亲的踪影,人群的远处,一个沧桑的老人,白发渐渐的多过了黑发,弯着腰,飞快地前进,不过明显可以感觉到父亲用手逝去眼角的泪水,再一次消失在人群中……是啊,父亲老了,第一次感觉到父亲真的老了……他不愿给子女添任何的麻烦,却默默为子女服务,减轻他们身上的负担。这也正是中国千千万万个父亲都在做的事情,虽然很普通,很平常,但是,正是这世间最简单,最真挚的爱汇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父爱,他不同于欧美,经常吧“I love you kids”这类的话放在嘴边,他们只是简简单单地静静地保护着自己的子孙后代,守护着这片疆土。

多年以后,父亲的背影再次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而我,也正在把自己的背影印在孩子的脑海中……

此文谨献给全天下所有的父亲!

父亲的背影500个字(父亲的背影原标题-背影)(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