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看起来只是平淡无奇一天,但它还有一个神秘身份——世界Emoji日。在2002年7月17日苹果Macworld大会上,苹果公开了iCal的日历图示。这个“7月17日”日历图标也被延伸到苹果和谷歌的Emoji中,与单词“日历”相对应。于是,2014年,7月17日正式被定为世界Emoji日。
▲苹果和谷歌的“日历”表情符号。
▲谷歌和苹果也选择在这特殊的日子,放出即将上线的新Emoji。
一些数据:世界已经中了Emoji的毒
自从Emoji进入了日常生活,人们好像得了一种病,那就是当信息中不带有任何表情符号时,收到的人会觉得对方对自己不满。多少人中了Emoji的毒?“病”得又有多深?我们来看一眼Facebook公布的最新数据就知道了。
▲在Unicode标准名单中,Emoji数量已经超过2666个。
▲如果把所有的Emoji放进微信表情包输入页面,约115页才能装下。
▲在全球32亿固定网络用户中,其中92%的人经常使用Emoji。
▲在Facebook上,每天有6000万Emoji发出。
▲在Messenger上,每天有50亿Emoji发出。
▲全球使用最多的10个Emoji:笑哭、飞吻……
▲在Facebook上使用Emoji最多的国家以及各自使用最多的表情。
▲在Messenger上使用Emoji最多的国家以及各自使用最多的表情。
一些趣闻,揭秘你所不知道的Emoji
1.第一个电子表情符号“:-)”(Smiley)
1982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Scott Fahlman第一次将表情符号运用在电脑上。他在院系BBS里上传一些用“:-)”标注的帖子,用来区分“玩笑话”和“真信息”。
2.Emoji之父创造日本最强输出
1999年,在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NTT DoCoMo)上班的日本程序开发员栗田穣崇(Shigetaka Kurita)发明了一套176个12x12像素的表情符号,即日语的“絵文字”(读音接近Emoji)。这就是现在被广泛使用的Emoji的起源。这套初版Emoji已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和毕加索、杰克逊•波洛克的作品一同展出。
3.Emoji大爆发还得感谢苹果
2011年,苹果发布了支持表情符号的iOS 5系统。安卓系统迅速跟进,一场Emoji风潮就此风靡全球。
4.“跨界王”Emoji还能写书、作画、演电影……
一部分人已经开始尝试用Emoji写书了,比如中国的徐冰先生就出版了完全用Emoji书写的《地书》,艺术家Carla Gannis则用Emoji重新诠释了耶罗尼米斯•博斯的《人间乐园》……今年,一部以表情包为主角的电影《表情奇幻冒险》(The Emoji Movie)也将于7月28日在北美上映。
▲徐冰先生的《地书》从标题到扉页到内容,没用一个字。
▲耶罗尼米斯•博斯的《人间乐园》原画(左)和Emoji版(右)。点击查看大图。
一个问题:Emoji已经成为一种语言了么?
CNN报道称,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词语和语法。虽然新的Emoji层出不穷,但相比起5岁美国儿童平均掌握的5000个英语词汇而言,不到3000的Emoji仍是小数量。而且,抽象词语比如“女权主义”等等很难用图像表达。即便我们可以为所有单词找到相应的Emoji,在不知道其相对应的含义时,也不知所云。所以,Emoji还不能称之为一门语言。
▲设计师海尔用Emoji翻译了《爱丽丝梦游仙境》,但如果没有英文,真的看不懂。
但正如《The Emoji Code》的作者Vyv Evans所说,Emoji在数码时代代替肢体语言,弥补更多无法亲眼接收的资讯,帮助人们想象屏幕那一端的TA是什么表情,强化了人们传递情绪的能力。
▲同样都是“我摔了一跤,头碰在碗柜上”,配上不同的表情就有不同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