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83年,赵国的国君惠⽂王得到了⼀块⽟璧,叫“和⽒璧”,是个⽆价之宝。秦昭王听说后,⾮常羡慕,就想把它弄到⼿。于是,秦昭王派使者带书信去见赵惠⽂王。说秦国愿意拿15座城池来换那块“和⽒璧”。这可让赵王作了难,给⽟璧吧,怕秦王不守信⽤,得了⽟璧不给城;不给吧,⼜怕惹恼秦王,领兵来攻打赵国。他就和⼤⾂们商议此事。后来有个⼈推荐他的门客蔺(lìn)相如去秦国处理此事。惠⽂王派⼈把蔺相如叫来⼀谈,也觉得他是个合适的⼈选,就决定派他带着和⽒璧去秦国。

完璧归赵历史典故故事日记(历史故事精选完璧归赵)(1)

蔺相如到了秦国,把⽟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看,只见⽟璧洁⽩⽆暇,晶莹透明,果真是个⽆价之宝,顿时⾼兴得合不上嘴。他翻来覆去欣赏了好半天,⼜传给⾝边的⼤⾂和后宫的美⼥看,他们个个赞不绝⼝,纷纷向秦王表⽰祝贺。蔺相如站在旁边等了好⼀会,也不见秦王提换城⼀事,知道秦王要诓(kuāng)骗⽟璧。但这时,⽟璧已给了他们,⼜不能硬抢回来。

完璧归赵历史典故故事日记(历史故事精选完璧归赵)(2)

蔺相如急中⽣智,客⽓地对秦王说:“这和⽒璧虽是天下⾄宝,可惜上⾯还有⼀点⼩斑瑕(xiá),⼤王可能还没看见,让我指给⼤王看。”秦王信以为真,把⽟璧还给蔺相如。蔺相如把“和⽒璧”拿在⼿中,连连倒退⼏步,靠在殿柱旁,义正词严地说:“这'和⽒璧’是天下⼈⼈皆知的宝贝。当初⼤王派⼈送信去说要以15座城池换这块⽟璧。可是今天我看⼤王坐⽽受璧,⼜把⽟璧随便给⼈传看,根本没有换城之意,所以我把⽟璧收回。⼤王若是逼我的话,我宁愿把头连同这块⽟璧⼀起撞碎在这殿柱上!”说完,就要往柱⼦上撞。

完璧归赵历史典故故事日记(历史故事精选完璧归赵)(3)

秦王连忙陪着笑脸劝阻,⼜让⼈拿来地图说明把哪些城地割给赵国。蔺相如知道秦王这是先稳住他,再把⽟璧骗去,就对秦王说:“这⽟璧是稀世珍宝,我们赵王在送璧之前,斋(zhāi)戒了五天,⼜举⾏隆重的送璧仪式,⼤王要是真⼼换璧,也应斋戒五天,举⾏相应的受璧换城仪式,我才敢把⽟璧献上。”秦昭王见蔺相如态度坚决,知道硬夺不⾏,就答应了。蔺相如回到宾馆,派⼀名随从化装成穷⼈的样⼦,把⽟壁包好缠在腰间,沿⼩路偷偷送回赵国去了。

完璧归赵历史典故故事日记(历史故事精选完璧归赵)(4)

五天以后,秦王邀请了楚、燕、齐、魏等国的使者来参加受璧仪式,想借此来显⽰⼀下⾃⼰的威风。安排完毕,宣赵国使者上殿。蔺相如按照使节的仪式⾏过礼,秦王见他⼿中空空如也,就问他⽟璧在哪⾥?蔺相如不慌不忙地说:“贵国从穆公以来,前后有20多位君主,没有⼀个讲信⽤的。如今我也怕受到欺骗,就派⼈把'和⽒璧’送回了赵国了。”

完璧归赵历史典故故事日记(历史故事精选完璧归赵)(5)

秦王⼀听,⽕冒三丈,让⼈把蔺相如绑起来问罪。蔺相如从容地说:“⼤王请息怒,让我把话当着⼤家说明⽩:⼤家都知道,秦国强,赵国弱,天下只有强国欺负弱国的事,从没有弱国欺负强国的道理。⼤王如真想要璧,这并不难,先把15座城池交给赵国,然后派⼀使者跟我去赵国取璧,赵国绝不敢得了城市不给⽟璧,去背个不守信⽤的名声。我知道这次愚弄了⼤王,罪该万死,请治我的罪吧,让各国都知道⼤王为了想得到⼀块⽟璧⽽杀了赵国的使者,天下的⼈也可以知道是⾮曲直了。”⼀席话说得秦王⽬瞪⼝呆,他想就是杀了蔺相如也得不到璧,还落个坏名声,就下令把蔺相如放了。结果,秦国舍不得15座城池给赵国,赵国也没有把“和⽒璧”给秦国。

完璧归赵历史典故故事日记(历史故事精选完璧归赵)(6)

成语“完璧归赵”,后来⽐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

完璧归赵历史典故故事日记(历史故事精选完璧归赵)(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