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康熙王朝》的读者应该记得这样一段剧情,康熙皇帝面对盘踞在台湾岛的郑家势力,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最后在一位汉人将领的帮助下,才成功攻下了台湾岛,这个汉人将领便是施琅。按道理说这样一个很厉害的人物,清史上面应该将他大赞特赞才对,但是乾隆皇帝在修《贰臣传》时,却独独忘记了施琅。

乾隆私访的传说(此人被称三姓家奴)(1)

但笔者查找了很多史料却发现,关于施琅的历史文献记载是少之又少,能记载的却是一些不太好的东西,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施琅这个人也是一个三姓家奴氏的人物,乾隆皇帝为了更好的统治汉族人民,觉得这种人没什么立场可言,如果夸奖施琅,便是助长认可摇摆不定的官员,可见乾隆皇帝很鄙视施琅啊。

施琅早年跟随郑芝龙,是流窜于福建、台湾、日本等地的一帮大海盗,明朝无力对付他们便将其招安。后来施琅又随郑芝龙投降于清廷,但不久之后他又跟随郑成功反清抗击荷兰,还从荷兰人手里收回了台湾。然而施琅却居功自傲,不将郑成功放在眼里,不仅杀死同他有过节的郑成功手下,其家人还在台湾岛上胡作非为大肆贪腐,郑成功因此处决了他的家人,施琅一怒之下又投靠了清廷。

乾隆私访的传说(此人被称三姓家奴)(2)

然而清廷中的辅政大臣鳌拜等人却瞧不起施琅,给他安排了一个名誉上的虚职,施琅在这种苟且生活下一过就是13年。康熙平定吴三桂等藩王叛乱之后,目光又投降了台湾这个珍珠宝岛,但康熙并不是想要收复台湾,而是为了消灭最后的反清势力,当时康熙准备联络荷兰一起消灭郑家,然后将台湾岛送给荷兰。

因清军是没有水军的,这时在福建总督姚启圣和朝廷汉族大臣的推荐下,施琅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在施琅多年的准备之下,于1683年率领水师攻下了台湾,康熙因施琅有功任命他为靖海候,并留他治理台湾岛。但康熙皇帝看走眼了,施琅虽然在军事上的天赋很高,但他治理地方的能力实在不行。

乾隆私访的传说(此人被称三姓家奴)(3)

施琅为了治理台湾,严禁潮汕地区的人前往台湾岛,理由是潮汕地区海盗颇多,而且和郑家有一些其他瓜葛,如此下去导致台湾地区妇女奇缺,人口增长缓慢,严重阻碍了台湾的经济发展。而且施琅掌管台湾之后,迅速腐化堕落,利用权利大肆为家族牟利,还在台湾圈了很大一块地,将地出租给百姓,收取高额的租金。

虽然清廷了解施琅在台湾的行径,但清廷一直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的,施家此后一直都是台湾的大地主,直至日本占领台湾。可见郑成功诛杀施琅家人并不是报私仇,而是施琅家人真的贪腐不堪。2006年的时候,央视《施琅大将军》将施琅列为民族英雄,因而引起了诸多争议,关于这个大家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