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三十而立是什么样的(我们到底该立什么呢)(1)

今年是2022年,刚好30周岁了,孔夫子曾说:“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到了而立之年,我们该立什么呢,在此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在古代结婚年龄与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宋仁宗时期就有规定男子15岁而娶,女子13岁而嫁;在《宋书·周朗传》中说到:“女子十五不嫁,家中坐之”。到了法定年龄不嫁人的女子,是要受到处罚的;孔夫子说的三十而立,十五岁学习结束成家立业,到三十岁已经步入社会十五年之久矣;我们现在大学毕业一般在24岁左右,只有6年时间,相比古代足足少了60%的时间,很多人工作方向还没未定下来,随着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不断增加,能有稳定的存款收入少之又少;

仔细想想,现在的我们三十而立,到底立什么呢?

我总结了四点:立义、立信、立心、立德

1、立义

何为立义,建立属于自己的情义,也就是我们的交际圈和人脉圈;鲁迅对翟秋白曾说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同怀视之。”意思是说:只要有一个充分理解自己的真朋友就可以了,在你遇到任何困难时,都能陪你走下去;这就是千金易得,知己难寻;

在现如今,我们如何建立自己的人脉圈呢,关于人脉,冯仑先生说过一个理论:“在正常情况下,人一生交往的关系是:10-30-60”;当你遇到危难之时,能借钱的对象不超过10人。每天我们都要想一遍,谁能够借钱给我们?“亲戚、父母、朋友、同学”全部都算上,我们能借钱的对象不会超过10人;与此同时更要想想我们能借钱给谁,毫无保留的;

再一层就是经常打交道的人,熟人朋友,这些人加起来不超过30人,其中包括之前的10人,虽然我们手机、微信里面的人很多,但我们能记住的,交往的也不是很多,大部分人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忘却;

最后一层就是所谓的熟人,简单知道这个人,打电话才能想起来,简单回忆一下,很长时间不见面、不联系的朋友,最多也只有60人,这其中包括前面的30人;

人的一生很短,所以需要我们花精力去了解的人很少,不会超过60人,只要我们把这60人的关系维护好,就足够了。

人脉关系如何积累和建立呢?本质就是不断积累自己的价值,并不断输出自己的价值,去帮助别人;如果你不断发光发热,都不能帮助到一些厉害的人,那只能说明你暂时对他们没有价值,那他们暂时也不是你的人脉,等到有一天,当你的能力可以帮到他们的时候,他们才会成为你的人脉,健康的人脉是双方共赢,而不是单方的消耗;所以我们要遵循特劳特先生的教诲,让自己不断“涨价”,让自己更优秀,这才正道;这也是三十该立的;

我们的三十而立是什么样的(我们到底该立什么呢)(2)

2、立信

三十该建立自己真正的交际圈和人脉圈;我们该如何去维护这个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信,诚信、信任、信用;信任是一种能力,被信任更是一种能力;越是能被信任的人,越有成功的可能;

老子曾说过:“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家无信不和,国无信则衰。”一个人没有诚信的话,不能在社会上立足发展,做业务没有诚信,就不会兴盛,家庭没有信任的话,就不会和谐幸福,国家没有诚信的话就会衰败落后;

孔夫子曾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意思是说,一个国家得不到百姓的信任就会衰败;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就必须以诚待人,以信交友,否则纵使你有过人的天赋,也会寸步难行;

一个有信用的人,有话语权,说什么,大家都愿意去听;我们想要相信一个陌生人很难,这个社会最天然的信用机制,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如果你亲弟弟遇到危难找你借钱,你可能毫不犹豫地就把钱给他了;在你看来,弟弟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可弟弟的好朋友遇到危难了,找你借钱,你就会犹豫,即使弟弟再怎么做担保,你还是会犹豫,想这个人靠谱吗?你相信你弟弟,弟弟相信他朋友,可你不一定相信他朋友;这就是很有趣的现象,信任不会传递;

这个社会到底有什么比生命更为重要的呢?可能就是信用;因为信用是一个人最大的资产;有些钱,我不能拿,有些事,我不能做;在这个信用的社会里,凭着自己的能力,拿走属于自己的;一个人的信用要靠一生来沉淀,可毁掉它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用账户,每一次言出必行、每一次真诚待人,都是对未来的储蓄。而那些败光自己信用的人,永远被列入黑名单里;

我们知道的,网红辛巴燕窝售假事件,让辛巴人设直接崩塌,还有我们熟知的潘嘎之交也是如此;

我们的三十而立是什么样的(我们到底该立什么呢)(3)

3、立心

建立完成自己良好的圈层,我们该如何在圈层中保持良好的关系,这就是我们内心该去建立的;

稻盛和夫老爷子讲过:“心不唤物,物不至。”就是你心中想着什么,就会看见什么;但为什么你一心想要更好的生活,也很用心地经营生活,很努力地工作,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女孩去吃牛肉面,见碗里少了两片牛肉和老板吵了起来,老板跟女孩道歉,态度很诚恳,还免了她餐费。可女孩却崩溃地痛苦起来,边哭边说:“我不是因为一碗面而难过,我是觉得我这么大人了,还在为几片牛肉斤斤计较,这样地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啊?”是啊,为了多要两片牛肉,为了赶时间挤地铁,去超市买菜还要选便宜的,让人心力交瘁;这种心不由衷,身不由己的日子不是我们想要的,可是有多少人徘徊在不想要-却不得不接受之间。

三十而立,时间就像个魔鬼,无情的吞噬我们的后路,紧紧相随,幸福在匆忙的奔波中遗失,已想不起曾经的追求,心里空荡荡,不知前方的路在那里,我们该如何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呢?88岁的稻盛和夫老爷子给自己的一生做个总结:一切始于心,终于心!

我们要调整好的心境,立心!随时保持开朗积极的态度,怀抱梦想和希望,以率直的心面对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磨练心性,为他人尽力,构建属于自己的人生观,关爱他人,心怀感恩,保持谦虚,以善意的动机去引领行为;

前一段时间我给一些企业朋友分享的一句话:“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滋润大地中的万物,且不与万物争夺资源;

道德经中提到过:“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我们都听过“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一滴墨染尽水;”中华大地有两条河流,长江与黄河;大家都熟知,黄河之水浑浊,最终流进大海,却没有染尽大海之水;只要我们足够强大,足够包容,就可以感化和融化所有污浊;心存善念;

识人心,懂人性;商业价值本质就是懂用户,真正为用户提供价值,为用户创造价值,从心出发!

愿我们在而立之年,构筑人生的基础,动机良善,以强大的心灵成就未来,贯彻正道,培养美好心根!

我们的三十而立是什么样的(我们到底该立什么呢)(4)

4、立德

立德,这个“德”不是品德的意思;是道德经中的“德”;是为人之德,做事之德;通俗来说就是规矩;

孟子曾说过:”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

韩非子也说过:”欲成方面圆而随其规矩,则万物之功形,而万物莫不有规矩,议言之士,计会规矩也“;

吴军老师在《见识》一书中说到:”比缺钱更可怕的,是缺乏规矩“

懂规矩;”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天下之事,皆须规矩“;有了规和矩,才能画圆和方,天下事都要有规矩;有了规矩,人才会有做人的底线和原则;人有理性,会思考,懂得用规矩约束自己,知晓有所为有所不为;野兽,虽然也思考,因为无规矩束缚,最终屈服于自身的欲望。一个人是否守规矩,有底线,是人与兽本质的区别。

守规矩;人与人打交道,都是趋利避害,这是人之常态;正所谓,趋利避害,畏死乐生,亦复均也;一个人若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不仅仅影响自己,还会给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北燕以人字南飞,蚂蚁合力搬家,都是有规有矩;心中有规矩,是保证你我不受伤害的一种安全意识。不守规矩的人,不会永远侥幸,总会有为自己的行为买单的一天。

行规矩;作家莱蒙特说过”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立了规矩就要遵守,否则形同虚设;曾国藩的为官一直遵守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规矩;”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当时清朝官员的真实写照,而曾国藩却出淤泥不染,洁身自好;生活中遵守勤俭的规矩,临终前留下遗嘱:”我要是死了,把我的灵柩沿运河运回老家安葬,沿途谢绝一切接待,概不收礼“;只有当你遵守规矩之时,你投之世界以笑脸,世界才会回之以和颜悦色;

敬畏规矩;”有敬畏才行知止“;我们只有对规矩常怀敬畏之心,行为之上才会有所约束,不随心所欲;只有心存敬畏之心才能时刻提醒自己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该如何处理;敬畏之心不止承载尊敬和畏惧,更是决定了人生的方向;

道德之上有法律,法律之上有信仰;德就是”道德-法律-信仰“的结合;

三十而立,立义,立信,立心,立德;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四十不惑”!

我们的三十而立是什么样的(我们到底该立什么呢)(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