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9月18日,北京西城一间约有10平米大的小屋内,一个四五十岁年纪的苍老妇人已经气息奄奄了,她每吸一口气,胸腔就剧烈抖动一阵。

她的丈夫,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清洁工,面露难色地看着她,而后长叹了一口气,把那看不出来颜色的被褥向上提了一下。

溥仪皇妃文绣最后怎么了(溥仪皇妃文绣临终前)(1)

(左)文绣、婉容

妇人感受到他的动作,艰难地睁开了眼,张开了那张干枯的、失去血色的嘴唇道:“我走后,你要好好生活......”

怎料,话还没说完,那阎王的急令却已赶到,老妇人瞪大双眼,看了丈夫最后一眼,魂归地府。

原来该女子就是大清皇妃额尔德特·文绣!那么,她怎会沦落到嫁给一清洁工为妻?她的一生又有多少传奇与坎坷?

毕竟一双儿小

自古红颜多薄命,香消玉殒有谁怜?

溥仪皇妃文绣最后怎么了(溥仪皇妃文绣临终前)(2)

(左1)文绣、外国公使女儿、婉容(右1)

妃子这个身份本就代表着一生挣脱不掉的枷锁,而成为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妃子,就更多了一份凄凉和一丝无奈。

爱新觉罗·溥仪在当傀儡皇帝之前,有两位妃子,额尔德特·文绣与郭布罗·婉容,虽然这时的溥仪早已宣读了退位诏书,成为了一介平民。

但是由于特殊原因,三人仍在紫禁城内居住了好长时间,并且由民国政府统一拨款,仍然过着十分奢靡的皇宫生活。

前文中所讲的妇人就是爱新觉罗·溥仪的第一个妃子额尔德特·文绣,作为末代皇帝的妃子,文绣的一生就是一出悲剧。

溥仪皇妃文绣最后怎么了(溥仪皇妃文绣临终前)(3)

溥仪

她的祖父额尔德特·锡珍曾任晚清的吏部尚书,为后辈打下了基业,但是到了文绣的父亲这一代,家产却被败得差不多了。

她的父亲额尔德特·端恭是满洲镶黄旗人,早年间屡试不中,终其一生也没能再现祖辈的荣光,端恭在原配妻子博尔济吉特氏去世之后,续娶了蒋氏。

蒋氏就是文绣的生母,她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理,只是命运却不尽人意,生下二女儿文珊没多久,丈夫端恭就因疾病去世。

蒋氏只好拉扯着文绣姐妹两个以及端恭原配夫人所留下的一个女儿艰难度日。

溥仪皇妃文绣最后怎么了(溥仪皇妃文绣临终前)(4)

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大清所有官员都被迫放下了官帽。文绣一家依靠的“五叔”额尔德特·华堪也不得不卸掉官服,在家礼佛念经。

蒋氏只能每日省吃俭用,靠着原先留下的家底生活,但这般坐吃山空的日子没过多久,蒋氏的家产就被变卖一空。

蒋氏只能靠着做挑花养活这个四口之家。不过,蒋氏的命运虽然悲苦,但是她的思想却与那个时代的普通百姓们有着云泥之别。

1916年9月,她省吃俭用,将大女儿文绣送入了一所私立敦本小学读书,文绣本就是个沉稳安静的女孩,学习起来很用心。

溥仪皇妃文绣最后怎么了(溥仪皇妃文绣临终前)(5)

文绣

文绣在学校里一待就是五年,她的个性也愈发内敛沉稳,到了1921年,文绣已经成为十三岁的大姑娘了,她知书达理,身材高挑,善解人意,很受邻居们的喜爱。

此时,居住在紫禁城的溥仪年满十六,已经到了选皇妃的年纪了。宫里的三个太妃与末代大臣们商议着,要娶哪家女孩做皇后。

此时,那个原本在家礼佛的额尔德特·华堪,文绣的五叔,听到消息后,居然将文绣的照片夹在了一众待选皇妃的照片中,送到了内务室

1922年3月,溥仪亲自挑中了17岁的郭布罗·婉容为皇后,14岁的额尔德特·文绣为皇妃,这是文绣悲剧的开始。

溥仪皇妃文绣最后怎么了(溥仪皇妃文绣临终前)(6)

大婚当天

被选为皇妃后,文绣彻底失去了自由。溥仪亲自下旨,命内务府在北海地安门后海买了一套大房子作为蒋氏母女的新居。

而文绣也不许再上学,由她的五叔额尔德特·华堪亲自执教,为其讲授清规戒律和君臣尊卑,这对文绣来说,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痛苦。

此时文绣只有十四岁,只能安慰自己坦然接受这些强加在她身上的命运,但是从一方面来讲,文绣又对溥仪充满了憧憬,也曾幻想过嫁过去之后的生活。

但是这些幻想都在大婚的当天,被彻底打碎。

溥仪皇妃文绣最后怎么了(溥仪皇妃文绣临终前)(7)

文绣

1922年11月30日,溥仪成婚,文绣被溥仪用八抬大轿,隆重地娶到了宫中。按照满清留下来的封建陋习,此时文绣要给在养心殿等候的溥仪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文绣成婚前,她的五叔额尔德特·华堪曾多处教导,强调过三跪九叩的标准步骤,所以文绣对此丝毫不惧。

她面朝溥仪,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标准的礼仪,可没想到,溥仪连头也没低,看也不看她,只冷冷地说了一句:“下去吧!”

当天的新婚之夜也和行礼时一样,溥仪自己睡在了养心殿,只留文绣一人独守空房。文绣本以为,受丈夫冷落已经足够痛苦了,没想到婉容的嫁入才是“重头戏”的开始。

溥仪皇妃文绣最后怎么了(溥仪皇妃文绣临终前)(8)

文绣

末代皇朝也免不了的争端

1922年12月1日,溥仪亲自选定的皇后,郭布罗·婉容比文绣晚一天被娶进了宫中,虽然婉容比文绣大三岁,但是她反倒比文绣任性得多。

婉容的父亲是内务府大臣荣源,母亲是皇族格格,家境优越,出生在此种家庭里的婉容自然就有了一身傲气。

她从小接触先进思想,会说洋文,长相又比文绣好看得多,所以处处排挤嘲讽文绣,时常给她穿小鞋。

而文绣,因为家庭原因,生活上比较拮据,渐渐地也养成了沉默内敛的性格,遇到委屈只会自己默默咽在心中。

溥仪皇妃文绣最后怎么了(溥仪皇妃文绣临终前)(9)

文绣

而溥仪又恰巧不喜欢文绣沉默寡言的性格,长此以往,文绣就越来越不受溥仪的重视,出门探亲、游玩时宁可自己去,也不带文绣一起去。

文绣心中虽苦,但是对现状却感到无可奈何,只能选择逆来顺受。

她居住在长春宫,从吃饭到游玩都是一个人,虽然长春宫因为是太后的寝宫,极尽奢华,但是文绣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这样的日子过了许久,直到有一天,溥仪或许是觉得这样的文绣无法带出去做“门面”,便专门给她请了一个老师,教她学英语。

溥仪皇妃文绣最后怎么了(溥仪皇妃文绣临终前)(10)

文绣

这位教师叫做凌若雯,是个温柔、讲课极细心的女教师,文绣本就是个热爱学习的女孩,现在又有了学习机会,自然非常欣喜。

学习起来很努力、很认真,在凌若雯那里,文绣还接触到了较为开放的思想,她开始尝试着接触一些不同风格的书籍小说,有时候看书看到很晚也不觉得困。

身处冷宫的日子里,书成为了文绣的精神伙伴。可是这段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宣告结束了。

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发动了政变,溥仪只能带着一众随从离开了熟悉的紫禁城,迁往天津,和普通百姓过着一样的生活。

溥仪皇妃文绣最后怎么了(溥仪皇妃文绣临终前)(11)

冯玉祥

这对溥仪和他的两个妃子来说,是难以忍受的,在紫禁城的围墙内,他溥仪还是皇上,可出了紫禁城,就不一定了。

好在虽然他虽然已经从皇位上下来了,但是形式上还有个“末代皇帝”的空架子,那些怀有不同目的军阀们也愿意给予他经济上的支持。

所以被赶到天津生活的溥仪从经济层面来说,是极尽奢华的。

他学过洋文,接受过不少新兴事物,看电影、吃西餐,逛百货大楼对溥仪来说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婉容因为家境优越,也接受了西方教育,所以和溥仪很聊得来。

溥仪皇妃文绣最后怎么了(溥仪皇妃文绣临终前)(12)

末代皇帝溥仪

到了天津后,婉容很快和当地的名绅们打上了交道,她换上了修身的旗袍,还在溥仪的帮助下,起了一个英文名“伊丽莎白”。

溥仪经常带着她去拍照、吃西餐,旅游,两人还常常写一些抒情的英文短信。这些快乐,是没落贵族出身的婉容体会不到的。

但是一家报纸曾披露:“文绣自入皇宫,未蒙一次同居”,因为年代久远,报纸的真实性已经无法考据了,但是文绣被溥仪冷落这一点确实比较明显。

因为自小就被教育了封建礼仪,文绣也对现状感到十分不满,为了博得溥仪的注意,她也曾多次反抗过、大哭大闹过,甚至还多次以死抗争。

溥仪皇妃文绣最后怎么了(溥仪皇妃文绣临终前)(13)

文绣

但是无论她怎样做,仍是无法改变她被冷落、被虐待的命运。文绣的心也在一次次抗争中彻底冷却下来,直至完全枯竭死亡。

穿不了细高跟、英语说得很差,吃不了西餐的文绣,终于下定了决心,退出这场滑稽可笑的争斗。

史无前例的皇妃离婚事件

在天津静园里的每一天,文绣都感到异常煎熬,溥仪不但刻意将她房间调得很远,还不和她同桌吃饭,就连偶然碰面了,也要厌恶地回以冷眼。

那些太监宫女们见主子如此,便也有样学样,不时用言语奚落这个可怜的皇妃,文绣只能呆着静园里,天天以泪洗面。

溥仪皇妃文绣最后怎么了(溥仪皇妃文绣临终前)(14)

正在这时,文绣的远房亲戚,玉芬的出现却让文绣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玉芬是文绣表哥毓璋的女儿,和文绣一样,她的婚姻也十分不幸。

她的丈夫是冯国璋的孙子冯曙山,都说世家子弟易出浪子,冯曙山也不例外,仗着祖辈留下来的基业整天寻花问柳,吃喝玩乐,连他老子的话都不听。

玉芬多次劝阻,都无济于事,还被冯曙山奚落了好一阵子,两人的婚姻就此破裂。

所以当她得知文绣的婚姻生活不幸时,便多番劝阻的文绣和溥仪离婚,还给文绣出主意,让她找律师,控告溥仪家暴,协议离婚。

溥仪皇妃文绣最后怎么了(溥仪皇妃文绣临终前)(15)

前排中间,(左)文绣、婉容(右)

文绣读了很多书,自然知道这是她摆脱悲惨婚姻的唯一方法,但是这关系皇家的颜面,溥仪绝不会那么容易妥协,文绣就想了一个办法,逼溥仪就范。

1931年8月25日,文绣得到了溥仪的准许,在胞妹文珊的陪同下离开静园乘车前往天津市区游玩。

车子刚刚驶离静园大门,文绣就指令司机将汽车开往民国饭店,并将太监赵长庆支走,偷偷住进了民国饭店的37号房间。

赵长庆带着文绣早已准备好的信件一路快马加鞭,扑通一声跪在了溥仪的面前,声泪俱下地禀报道:“皇上,文绣娘娘要向法院控诉,同您离婚。”

溥仪皇妃文绣最后怎么了(溥仪皇妃文绣临终前)(16)

文绣

溥仪闻言,当即慌了神,可此时的文绣早已离开了民国饭店,转移到了更为安全的花园洋房中,溥仪想找也找不到了。

几天后,爱新觉罗·溥仪就收到了法院的传票,在律师的帮助下,文绣控告他:“身体有隐疾,同居九年,未得一幸。”

并且还以此为据,向溥仪索要五十万元的赡养费,溥仪的颜面算是彻底丢尽了。

双方也在多次协商下,签署了离婚协议,溥仪最终只给了文绣5.5万元,而文绣也做出了妥协,答应不做出有损溥仪声誉的事情。

而末代皇帝溥仪,在签署离婚协议的第二天,为了挽回所谓的“皇家颜面”,居然下了一道可笑的谕旨,将原皇妃文绣贬为了“庶人”。

溥仪皇妃文绣最后怎么了(溥仪皇妃文绣临终前)(17)

溥仪

将行李搬走的那一天,一阵风自静园的小池塘吹拂而来,文绣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舒畅之意。

离婚后,文绣和妹妹文珊回到了北平,但此时,蒋老太太早已驾鹤西去,同父异母的姐妹也早已另嫁他人,同溥仪结婚时购置的房产也早被有心人卖掉了。

无奈之下,文绣和妹妹只能用微薄的积蓄另外购置了一套房产,为了维持生计,文绣还在北京的一所私立中学里当了老师。

但是在那个世道下,这份工作并没有持续多久,这之后,文绣卖过香烟、糊过纸盒、甚至还去瓦工队里当过苦力。

一直到1945年,文绣得到了华北日报校对员的工作,并在报社社长张明炜的介绍下认识了第二任丈夫刘振东,此时,文绣已经36岁了。

溥仪皇妃文绣最后怎么了(溥仪皇妃文绣临终前)(18)

文绣

刘振东原是国民党少校军官,1949年北平解放后,人民政府为他争取了宽大处理,将其安排在了北京西城区清洁队当清洁工。

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贫,但两人都十分满足,尤其是文绣,和刘振东一起生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但或许是那些年饥寒交加的生活,让文绣的身体受到了永久性的创伤,1953年9月18日,45岁的文绣因心脏病去世。

溥仪皇妃文绣最后怎么了(溥仪皇妃文绣临终前)(19)

解放军进入北京城

她死后,刘振东用四块木板为她打造了一口棺材,将其埋在了北京安定门外的土城义地里,一代皇妃的故事就此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