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说的是啥意思?这几天有啥讲究?

文/农夫也疯狂

2月15日这天,国内多个地区受到今年第一个寒潮天气 的影响,在北方多个地区出现了降雪天气,而在南方也有些地方降雪了,但是主要还是以降雨天气为主,并且雨量很大,持续时间也有点长。同时伴随着降雪和降雨,还出现了大降温,局部地区降温可达到16℃。

在笔者的家乡这边,从昨天晚上就开始下雨,持续的降雨到现在还没有停歇。因为现在都有天气预报了,并且人手都有一部手机,会提前把天气预报推送给用户,大家就能提前做好预防和准备。而在过去是没有天气预报的,古人就把生活经验总结成为了农谚、俗语,给后人作为预测天气的参考。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这句俗语就是和天气相关,“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这几天有啥讲究呢?答案来了!

男怕三更女怕午时这句话什么意思(俗语三月怕三七)(1)

因为古人都是习惯用农历来记事,现在农村有些老人们还有这个习惯,比如不少地区过生日就依然是坚持过农历生日。而俗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中的“三月”和“四月”说的也是农历三月份和农历四月份。它的意思是说在农历三月份就怕初七、十七和二十七这三天不下雨。而在农历四月份的时候就比较担心四月初一天下雨。这是为何呢?

男怕三更女怕午时这句话什么意思(俗语三月怕三七)(2)

古人认为在农历三月份,如果初七、三月十七和三月二十七这三天都没有下雨,那就意味着这个月的雨水偏少。这是古人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如果这几天都下雨了,那就表示雨水是比较充足的。在农历三月份的时候已经大地回暖了,农民正在忙着春耕了,这个时候雨水就十分重要了。如果雨水充足,那春耕起来就比较方便,播种的作物有雨水的滋润也容易发芽,长势就会良好。同时三月初七、十七和二十七是贯穿整个三月的,如果这几天都不下雨,确实表示雨水偏少,农民就不得以推迟播种,而播种的作物因为雨水少发芽率就会不高,这样就会影响到收成,因此农民就会比较关注。

男怕三更女怕午时这句话什么意思(俗语三月怕三七)(3)

而后半句“四月怕初一”,为何却担心这一天下雨呢?因为到了农历四月份的时候,该播种的作物基本已经播种了,这个时候的气温开始回升了,并且也最容易出现持续的降雨天气。古人观察发现了,如果在四月初一这天下雨了,那表示后面的雨水就很多。而这个时候雨水偏多,就很有可能会出现持续的降雨天气,这样不仅会导致春播的作物被淹,甚至还会发生山洪灾害。不说别的在过去小麦种植比较多,如果四月份雨水多,那小麦生长受影响会因此而减产,因此就有了“四月怕初一”这一说法。

男怕三更女怕午时这句话什么意思(俗语三月怕三七)(4)

在过去没有天气预报,而农民又是靠天吃饭的,因此在长期的农耕劳作中,就把一些天气方面的规律总结成为了俗语、农谚,为农民预测天气提供了参考。但是这些俗语在今天有的早已经过时了。一方面是现在全球变暖,气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外一方面是现在种植技术更先进了,并且还有了天气预报。农民种植农作物也不完全依靠天气了,遇到干旱了可以钻井灌溉。不说别的,现在很多的作物都能反季节种植了,这就是一大进步。

当然了也需要注意,民间所流传的一些农谚和俗语,都是有一定地域性的,并不能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对于这句俗语,你认为还有没有道理呢?欢迎留言讨论!(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可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