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中心呼唤爱》(2016电影,郭在容导演),个人评分:5.9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日本电影(在世界中心呼唤爱)(1)

我在一个很小的厅看了这部电影,左右两边的女人哭到抽搐:

嗯,泪点低的女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欧豪饰演的“相机同名男”柯达在医院厕所捂嘴饮泣时,我的眼中也有泪打转,但是,很快,影片密集的尴尬将我拉回现实:

哭妹啊,这么一部炒鸡烂片也能哭,泥垢!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日本电影(在世界中心呼唤爱)(2)

这部集齐了“癌症”、“捐角膜”、“等十年”、“海底捞”等所有悲(gou)情(xue)元素的生死恋,到底有哪些尴尬,老司机带你们看。

尴尬之一:

是啊,当初看到片名,男主自然浮现出了《奇葩说》辩手陈铭的脸:在XX中心呼唤爱,是“护妻狂魔”陈铭的经典slogan,怎么可以给别人?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日本电影(在世界中心呼唤爱)(3)

尴尬之二:

男主全程在念散文诗

在撩妹过程中,男生有哪些加分项?

文艺绝对是其中之一。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日本电影(在世界中心呼唤爱)(4)

所以男主柯达先是写了一篇小说发到深夜广播,为女主赢来一台收音机,从此两人就不愿意当面交流了,喜欢彼此录了磁带给对方听,虽然很复古,但在1997年也说得过去,但是,在这篇小说里,男主居然“诅咒”女主患了白血病,这就有点文艺过头了,更直接一语成谶,女主后来就真的患了癌症。

这还好,更令人尴尬的是,男主有很多小清新但全是套路的旁白:和女主在一起时念、回忆往事时念、和怪蜀黍在一起时念……念到剧情都越来越模糊了,男主仍然没有停下那张嘴——能不能让情节自己说话?

我是来看电影,不是来听散文诗。

尴尬之三:

将一个情节扑朔、层次丰富的好故事讲得他妈都不认识了

故事是这样:男主柯达与女主夏叶初恋各种美,可惜夏叶突患癌症,可能在手术中死去,刚好医院有另一个患同种癌症的同名小女孩,大夏叶决定将眼睛捐给术愈的小夏叶,并通过未来邮局给柯达和小夏叶各寄了几卷磁带,十年后他们就能听,而未来邮局的老板也和初恋有一段凄美爱情。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日本电影(在世界中心呼唤爱)(5)

影片开始并未交代由杨紫饰演的小夏叶并非大夏叶,可见导演想通过推理小说常用手法“叙述性诡计”制造意外性(即故意隐藏某些关键线索,让观众以为这是A人或A事件,但导演一直讲的是B人或B事件),但最终呈现的效果是:柯达的散文诗完全冲淡了真相的力量,观众的反应是“”,或者“什么玩意儿”。

相比之下,2014年喜剧片《心花路放》同样运用“叙述性诡计”,故事不仅在洱海酒吧的签名墙上完成“前因”与“后果”的无缝衔接,更制造出令观众暗暗惊心的效果。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日本电影(在世界中心呼唤爱)(6)

尴尬之四:

电影配乐太辣鸡

其实电影前半部分的画面挺美的,微黄、淡青,的确很有初恋感觉(除了某些大到吓人的花)▼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日本电影(在世界中心呼唤爱)(7)

但配乐一出,似乎就将电影撕成了“音乐”和“画面”两块,虽然音乐用的都是符合年代特征的老歌,但为什么就不能认真挑一挑?

老歌是初恋“万金油”吗???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日本电影(在世界中心呼唤爱)(8)

尴尬之五:

导演对不起自己,电影对不起原著

本片导演是韩国郭在容,郭在容是谁?

曾导演过豆瓣8.0的《我的野蛮女友》(全智贤版)以及豆瓣8.2的《假如爱有天意》,如今在中国导演的这部纯爱片,居然只有3.4的评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日本电影(在世界中心呼唤爱)(9)

小说原著是日本著名作家片山恭一的经典之作《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在日本的销量甚至打破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可见影片原本丰富的情节、层次并非无迹可寻,但出来的效果哪对得起畅销小说名号?

尴尬之六:

美人鱼 神仙姐姐 海底捞,蜜汁混搭

女主夏叶的爸爸为女主雕了一尊像,后来因为风暴使这尊像被丢入海里,女主一直想看一下自己的雕像,女主病逝十年后,男主毅然下海,给了雕像一个拥抱,同时,一条美人鱼自旁边游过。

对于这个剧情,我有如下疑惑:

1、为什么雕像和女主一点不像?

2、为什么雕像那么容易就被男主找到?泰坦尼克号那么大一艘游轮也没见这么容易就被找到。

3、那条美人鱼到底能代表什么?

4、男主将氧气罩、对讲机统统丢掉,他竟然还能活下来?

5、这场“海底捞”为什么毫不催泪,反而想让人捂住眼睛,因为太embarrass啦!!!

可能终极原因,就是这个雕像做工太粗糙吧。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日本电影(在世界中心呼唤爱)(10)

怀着这样一些疑惑,荧幕上缓缓升起了片尾字幕,同时,响起了崔子格演唱的片尾曲《你的意义》,一首唱腔、曲调、配乐都有些欢快的歌欢快的歌欢快的歌欢快的歌欢快的歌……

#影评大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