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阿平和小凯在深圳一个电子厂上班,说是老乡,也只是一个省的,不是一个市。后来因厂里效益不好,先后离开上班的工厂。期间阿平借给小凯1000多块钱,但最后也不了了之。

十年前,阿平在深圳一家电子厂上班,当时,全球经济危机刚过没两年,经济好转复苏,挺过来的工厂都迎来机会,大量定单让工厂有了欣欣向荣的景象。阿平所在的工厂也在其中获得了好的发展机遇,大量的国外订单,让工厂的工人都翻了一倍。

那时,20岁的小凯进了工厂,分到阿平所在的车间,并且跟着阿平学习工作技能。

阿平比小凯大好几岁,结婚两年了,很实在的一个人,待人很真诚。厂里干了几年也没听说和谁合不来的。所以在阿平尽心教导和热心帮助下,小凯很快就胜任了工作。

两班倒的车间,阿平和小凯一个班工作了一年,也成了所谓的朋友,工作之外有时也一起玩下,喝个小酒什么的。但打工嘛,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厂里因为单子被别的工厂撬了,一下工厂就摇摇坠坠,一下就裁了一半的人,小凯就这样离开了。

一个月后,小凯找到阿平,由于没有找到合适工作,房租吃饭都要钱。阿平还在厂里面做,虽然拿的底薪,还是借了400元给小凯。

阿平又干了一个多月,厂里的情况没有一点好转,管理层也走了大半。想着家里不宽裕的情况,咬咬牙也辞工了,想重新找一个效益好点的厂。

半个月的辛苦,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厂,虽然很累,不过效益还不错。

上了一个星期左右的班,小凯找到阿平。由于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他和朋友到小厂干点临时工什么的,够两人花销。但没有交房租的钱了,所以找阿平再借点钱。这让阿平有些为难,他身上也不足1000元,也要交房租,如果借了钱,这个月生活都有点问题,他也不想隐瞒朋友,让朋友误会,最后,阿平实话实说,计算了一下身上的钱。小凯还是坚持要借钱,说借500元,一个星期一定还,到时候他另一个朋友发工资,借来还阿平,让阿平放心。看着小凯有些无助的表情,不忍心的阿平还是借了他。

一个星期左右,小凯打电话阿平,由于某些原因,钱暂时还不了,阿平也无话可说。阿平交了房租,身上不到200元,下月发工资的日子还有差不多二十天。这二十天,阿平过得有点心酸,每天1、2元的青菜,下班煮面条吃,就这样熬到了发工资,而他谁也没有说,也没有抱怨小凯。

不久,阿平老婆也来了深圳进厂,听朋友说了阿平有借钱给别人。阿平怕老婆不高兴,只得说两次借了400块。他老婆就拿了阿平银行卡,代为保管,平时给点零花钱。

一天,小凯又找上门来,说他在厂里上班了,希望借点钱做生活费。阿平跟老婆商量,老婆就是不同意,说借了两次了也没还,不借了。任阿平好说歹说,就是不借。这让阿平犯了难,不管怎样,又是朋友又是老乡的。到最后也只能实话实说,告诉小凯自己拿不到银行卡,也做不了主,自己身上还有120左右买烟的零花钱,全部给你。最后小凯拿着120元有些失望的离开。

后来小凯没有联系阿平,阿平也因为没帮上忙没联系小凯。过了一段时间,阿平在QQ空间看到阿凯给他女朋友过生日的图片,搞得很热闹。听朋友讲都是小凯结的账,用了差不多3000元左右,他现在做的工厂效益也不错,一个多有4000左右。

阿平想又是老乡,又是朋友,没必要催他还钱,等他哪天手头宽裕了就会还了。可一直到听说小凯离开深圳回老家,也不见小凯联系,更别说还钱了。搞得阿平都不知道什么情况了,为了1000块钱也不好主动联系,要他还钱。后来听说他回家发展得不错,但始终没有再联系过。

刚开始,阿平怎么也想不通怎么一回事,觉得自己也算是对得起朋友了,可最后怎么就这样了呢?后来想想,也许是第三次没能满足对方的要求吧,虽然自己问心无愧,而在对方的心里又是另一个想法吧!

转眼就过去十年了,偶尔还会想起来,想想做人挺难的,特别是做一个别人眼中的好人。

做人啦,但求问心无愧!

人品与做人的语录(人与人的信任)(1)

人品与做人的语录(人与人的信任)(2)

人品与做人的语录(人与人的信任)(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