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描写在大时代背景下,偏避闭塞的皖西小山村——金寨县白水河村人纯朴善良、摒旧纳新、勤劳致富的故事另一方面描写了男主角在外面世界奋斗、崛起、达到巅峰时,因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以至堕落、毁灭的过程,揭示了……,写作灵感及人物原型、地名,均来自金寨县花石乡境内……,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大别山349位开国将帅?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大别山349位开国将帅(大别山金寨往事)

大别山349位开国将帅

前言:描写在大时代背景下,偏避闭塞的皖西小山村——金寨县白水河村人纯朴善良、摒旧纳新、勤劳致富的故事。另一方面描写了男主角在外面世界奋斗、崛起、达到巅峰时,因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以至堕落、毁灭的过程,揭示了……,写作灵感及人物原型、地名,均来自金寨县花石乡境内……

——作者:袁扬

第三节 冯小娟斗智

冯小娟放学,被古楼、新塘、桥边居民组的孩子们簇拥着,热热闹闹地走到大堰水,看见白板卷裤腿坐在公路边一块大的乱石上,手里拿着一枝竹条子在玩儿,歪着脖子向他们嘿嘿,嘿嘿地笑。

便有几个大一点的孩子奔过去围着他,白板却并无兴趣和他们闹,他站起来,似要向冯小娟凑去,小孩子们齐声尖叫。但是白板没有挪动,就那么冲冯小娟傻笑着,手里兀自轻耍着细竹条儿。

小娟并不慌张,心里激凌一下,倒是油然产生一丝异样的情愫,自然地停了下来,从众声喧哗中分辩白板意图,只听白板说,“小达……小达……要、要回来!小达要回来!”说完,如释重负般,嘿嘿笑地向河边深处的柳树林子里蹦去……

前方一大片青黄红相间的晚霞,似宽幅彩幕横挂天际,天幕由近而远平铺开去,哗啦啦啦的白水河中则似洒满玛石,炫烂多彩,冯小娟脸上也被这绯红传染了。两岸水崖崇山,簇簇映山红突兀,风里飘浮着兰草花香,沁人心脾,她觉得脚步轻快更加起来。小学生们似乎闹得更欢。

小达要回来了!冯小娟瞬时顿觉这有些寂寞的水岸、春天是多么的美好啊!

回到家,却不见一人。现在是下午五点钟,冯晓娟知道爸妈还在田地里劳作,自己正在兴头,内心如这春光五彩缤纷,热闹着呢,也就无心备课或者复习成人高考内容,在廊檐下随手拿了一把小小的短把耙锄,往古楼后坡地里、找妈妈锄麦草去。

冯妈看见女儿放学归来,手里掂着一把早已没用了的耙锄,笑道:“哎哟俺的天爷!这是太阳要从哪里落了?你把俺的耳朵耙子拿来做什么?!”

冯家也是移民,原系赫赫有名的老县城麻埠镇里人氏,因县里修梅山水库才迁到这山里,和其他移民一样,现己进山居住多年了,口音却依然没多大改变,特别是习惯说“俺”非“我”,而“俺”、“我”之分,在这地方,恰是分辩移民和原住人的标签。

冯小娟被母亲这般嘲弄,象是已给瞧出了端睨,心里一阵发虚,自然地羞红了脸,脚一跺,作势把耙锄一丢老远嘟嘴说:“娘~!人家好心帮你做事,你却笑话连篇!算俺自作多情,俺回了!”

冯妈早听说了方家的事情,己然明白女儿端着心事,但见这宝贝疙瘩发了急,又怕她真生了气,连忙说道:“好好好!俺的大小姐!是俺滴不该!反正天要黑了,俺心领了好意行了吧,活儿就不用你做了,一起收工回吧。”

冯小娟本无就无心下地锄草,便随母亲回了家。

冯妈洗了脸和手,正打算做饭,见女儿却站在屋前向着公路下沿小学方向,或者说河西湾方向发呆,故意走近问道:“丫头,晚上想吃啥?”

冯小娟立即缓过神,看见母亲眼里正闪着一丝侦查的意味,故作镇静说道,“娘,你也不用煮俺的饭了!俺想去俺姑姑家,天暖了,俺想让姑姑帮做套裙子”,说完,像模像样地回房间拿了一褶蓝白相间碎花府绸布料,便欲离去。

冯妈顿了一顿,脸色收敛,说道:“丫头,你径直去姑姑家,可不敢乱窜呵!免得受旁人眉眼高低的委屈了你自个!”

小娟完全清楚母亲此话里的深义和用心。在此地,老居民和移民两帮子素有芥蒂,多年以来不曾和睦相为村邻,这里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的一条,自打这些移民进山,便受当地人排挤,当地老住户认为移民们分摊了本来就不充裕的山林土地,而移民们认为自己为了公家建设,舍了家园进山定居,应该受到礼遇,何况心里原本就有些看轻山里人;其次还有风俗和生活习惯差异引起的问题,以及多年来双方产生的其它积怨……反正,双方暗地里形成了两大派别,内骨子里很是不和,刚开始曾有过群体斗殴事件,最严重时还出过人命,后经上头惩治、处理、教育、疏导,两派渐渐转入冷战,始终较着劲儿,这势头尚无转好的迹象,比如,每到大年夜,就连小孩子们,除了玩爆竹花灯笼,还有个重头戏,就是开仗,几岁到十几岁的大小孩娃,以白水河为界,双方在大年夜的黑灯瞎火中隔岸编着顺口溜互骂,甚至隔河互扔石头进行攻击!

也因此,双方自然没有通婚的习俗。唯一的一例就是冯小娟的姑姑冯爱莲经自谈、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方大杰,当年的代价却是再也不许回娘家。只是多年后,随着渐进的人、事更替,两派恩怨渐缓,才稍有走动。

巧的是, 冯小娟和方文达原本从白水河小学到古碑镇中学再到县一中,一直是同班同学。两小无猜到青梅竹马,二人很是互有好感,甚至可以走到一起,起到破冰作用,但自从文达85年考上了安徽大学,小娟却以0.5分落榜,二人虽仍有意,怎奈双方家长各有想法,作为冯小娟家里,认为不单是传统风气的问题,更是面子问题,人家个方文达上了名牌大学,如今又分配至省城合肥,在全省有名的国营企业之一——安徽电子厂工作,听说还是个大小领导,端着铁饭碗吃了“皇粮”,是方园百里的典范性传奇人物,一个月拿七百多工资!咱家冯冯凭着高中学历,现虽谋得小学民办教师职务,月工资不过两百元,勉强着还算凑合,但眼看转正无望,如果最近两年不能通过函授考试拿到证书,甚至还有被辞退的风险,说白了,在外人看来,她和小达的差距,是越来越远了。她的父亲冯建国是个老倔固,不想女儿去攀高枝儿,自己跌了面子矮了半头不说,要是最后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苦了的还是自家女儿,这样的事情多了去了!

而方大品家,大儿子文富是已转了正的小学公办教师,现如今小儿子文达又鱼跃龙门,成了省城工作的有名人物,虽说家里孩子多,日子过得比一般人家更为紧巴,老二文贵,老三文显还没能娶上媳妇,但是谁家生活又是好着过的呢,倒是家里出了两个工作人,这在远近已是很有名声和影响力了!大品那老嘴皮子,逢人就夸老大老小两个儿子多么多么能干,就连过年的大门对子,年复一年总是写着“书香门第”或者“耕读人家”什么的,更可恼的是,明明知道小达冯小娟二人一路过来很是相投,这几乎是乡邻皆知,大品却四处放话,吆喝着夸口小儿子定要娶个省城的媳妇才能“门当户对”,让人听来肉麻,这边鼓也分明是敲给冯家提醒着冯家呢:“少来,别痴心妄想”——在打冯家的耳巴子不是!

为此,冯家父母没少跟女儿交侍,从现实状况,到女孩家名声,到家族面子……可这丫头就是不听,还时不时和方文达有些书信往来,逢年过节那崽子回来了,二人甚至一聊就是半晌,保不齐还搞些小动作!这架势,让冯家父母很是担心着呢!

今天冯小娟从放学罕见地上山锄草,到大着胆子要去姑姑家串门子,分明又是和那个方文达脱不了干系!冯妈想,丫头啊,要真是如此,让你爸知道了,可是不得了的事呢!

第一篇:大别山金寨往事:空穴(中篇小说连载)

第二篇:大别山金寨往事:空穴 第2节 文祥截电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