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唐太宗妃子出土壁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唐太宗妃子出土壁画(唐太宗的女儿南平公主为父亲造像)

唐太宗妃子出土壁画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作者:王彬

贞观十七年(643),太子李承乾谋反。

谋反是大逆之罪,按律当斩。但是,触犯这个天条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而且是储君,应该如何处置?群臣莫敢对,只有通事舍人来济上前进曰:“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矣!”因为陛下是慈父,所以不杀太子,如果这样做,那就两全其美了。来济为李世民提供了一个转圜的角度,于是废太子为庶人,发配黔州,两年以后李承乾郁郁而终,李世民为此罢朝,以国公级别的礼仪安葬了他。对于参与谋反的赵节、杜荷、李安俨、侯君集就没有这样宽厚了。侯君集是一个有大功的人,但在平定高昌国时纵容部下抢掠,受到李世民的处罚而怏怏不快,他的女婿贺兰楚石在东宫做侍卫,引导他与李承乾相见。说到国事,侯君集举起手对李承乾说:“此好手,定为殿下所用。”又说:你的弟弟魏王受宠,如果陛下召见你,“愿毋轻入。”回到家中,侯君集担心谋泄而惶恐不安,甚至有时半夜惊叫,妻子很奇怪,对他说:“你是国家的大臣,如果做错了事情,应该向陛下坦白,或者还可以保全性命。”侯君集没有按妻子的话去做,太子谋反败露以后被刑之于市。

因为李承乾之事而受到牵连的,还有南平公主的丈夫王敬直。南平公主是李世民的女儿,王敬直是王珪的儿子。王珪曾经担任魏王李泰的老师。一天,李泰询问王珪何为忠孝,王珪说,对他而言,就是处理好与父亲李世民的关系。李泰说:“这个我已经知道了”,“还有什么是我所应该追求的呢?”王珪说,汉朝的东平王刘苍说过这样一句话:“为善最乐”,“愿王志之。”李世民闻听以后十分高兴,说王珪真是个好老师,有他的教导:“儿可以无过矣!”

贞观十三年(639),王珪身故,李世民著 “素服”,也就是孝服,“哭别次”,在别第哭吊。下诏魏王率百官亲临吊问,追赠王珪为“礼部尚书,谥曰懿。”哪里想到四年以后,王珪的儿子因为与太子有交往而被迫与南平公主离异呢!不久,南平公主改嫁给刘政会的儿子刘玄意,八年以后,为父亲李世民在山东的千佛山祈福造像。如果有时间写一篇以南平公主为题的长文,或者做一篇南平公主的资料长篇,我想应该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然而现在做不到,只能引起我关于杨家埠的一点琐细记忆。

杨家埠是一个小村庄,在千佛山东部,二者相离两百余公里,是著名的年画之乡,我曾经去过那里,看到一座堂屋的隔断墙上挖出一个长方形的洞,当地人说,把一盏油灯放在洞里,可以照亮两边房间。而且洞的下面是灶台,儿媳在灶台做饭,里间的婆婆则通过这个洞监视她。看到这个洞,突然想到王珪,想到他的儿子迎娶南平公主时,王珪坚持南平公主一定要举行拜见公婆的礼仪,理由是为了社会风气,这当然没错,只是不知道,把公主娶回家后长期生活在一起,她的妻子,南平公主的婆婆会是什么态度?会是杨家埠这样的吗?婆媳关系,古今难处,佛说:为亲人做好事是难得的吉祥,可惜宫斗中的人物却往往相反。今天荧屏里的婆媳斗法,如果让南平公主看到,她会发出怎样的笑声?是温婉理解的微笑,还是冰寒似的冷笑呢?

千佛山旧称历山,在今天的历下区,传说:舜,曾经在此地耕作。

千佛崖石刻是千佛山的一部分,在今天的历城区。据说,曾经有一千多尊佛像,现在只有几百尊了。这里的佛像取材于石灰岩,松软易雕,但是耐不住时光的刀锋而容易风化。

我们去的那日,春光静好,远山如黛,漫山的绿柏绽放静穆的光泽,连翘吐出金沙一样的花朵,把褐色的土地也渲染得妖娆起来。从洛阳龙门石窟的角度看,这里的石窟未免狭小,不过是放大的蜂巢而已。但是,虽然小,也还是有几尊大佛安卧在并不很深的石窟里。以我的朝向为准,右侧尽头有一尊,结跏趺坐,低垂的眼波传递一种安详的神态。佛像背后的山体凿出浑圆的光轮,用双线雕刻宽厚的边缘,象征光焰的红色涂料,还没有被时间的车轮碾轧干净。佛像本身也应该有颜色,只是难以辨认了。下面有一组小佛窟,佛像背后的岩石全部涂满朱丹,而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我左侧将近尽头有两个石窟,每个石窟里都有一尊大佛,与右侧的相比,法身粗重了不少,额广颐丰,褒衣博带长裙,斜披僧祇支覆腋衣,端坐在那里等候我们到来。与他们相比,右边那尊,则展现了更多的女性妩媚,衣纹也更加流丽轻柔。左边的两尊或者是南平公主为她的父亲唐太宗李世民祈福的造像,而右边,则可能是她的丈夫刘玄意为她本人祈福所造,据说在佛像附近镌刻有供养人的文字,可惜我们不能近前,只能根据佛像的形状而进行自己认为正确的推断。

南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女儿。先是嫁给王珪的儿子王敬直,后来改嫁刘玄意。王珪是唐朝初期的辅政大臣,年轻时家境困窘,他的母亲李氏时时鼓励他,担心他所交匪人。 一天,房玄龄、杜如晦来访,李氏看到他们十分惊喜,立即想尽办法置办酒席,事后对王珪说, “二客公辅才,汝贵不疑。”

贞观十一年(637)南平公主下嫁王敬直。依据古礼,女子结婚时要举行拜见公婆的礼仪,但是南北朝以后风俗弊薄,公主出降不再举行这个礼仪了。王珪认为不妥,坚持南平公主一定要举行拜见礼。他说,这样做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社会风气:“岂为身荣?将以成家国之美。”于是他和妻子端居堂上,南平公主“执笲盥馈乃退。” 笲,读如“范”,是一种竹编的圆形器皿,里面装着枣和栗子,唐太宗知道自己的女儿举行了这个废弃已久的礼仪后,也很高兴而赞赏有加。“其后公主降,有舅姑者备礼,本于珪”,由此开了先河。

贞观十七年(643)太子李承乾谋反失败,被李世民治罪。王敬直因为与李承乾多有交往,被流放到岭南的蛮荒之地去了。于是,南平公主与王敬直终止了夫妻关系,改嫁刘玄意。刘玄意是刘政会的儿子,刘政会也是唐代的开国功臣,“历任光禄卿,封邢国公”贞观初年改任洪州都督而在任上辞世,唐太宗很伤心,亲自下诏,谓:刘政会“昔预义举,有殊功”,葬礼应用特殊等级,追赠民部尚书,谥号襄,后来改封渝国公。对这次的改嫁,南平公主会是一种什么心情呢?贞观十一年,她与王敬直结为连理,十七年,二人离异,不过白驹过隙似的短暂六年。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女孩子十五岁成年,如果在这一年南平公主与王敬直结婚,分手的时候,也不过二十一岁,正当人生妙龄。她一定要切断这段年轻的藤蔓吗?然而,当时的政治就是这样,而历史的现实是,即便在盛唐时代,公主的命运也并不都是幸福美满,难免在和亲的面纱下堕入冰冷的苦海。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赤带朱丹的儿子,迎亲途中赤带朱丹的儿子不幸坠马身亡,那个儿子死时只有五岁,比金城公主还小七岁。金城公主被迫嫁给原本做他公公的赤带朱丹,从而完成和亲之事。那一年,公主十二岁,还未到及笄之年,也就是说不足十五岁,还是豆寇年华的少女。与她相比,南平公主自然是幸运而又幸福的了。

这么一想,不禁再次凝望南平公主的造像,端详她右手置于左手之上的禅定姿态,佛教认为右手洁而左手不洁,故而采取这种以清洁压制不洁的手势。根据那时留下的文字,南平公主为父亲李世民造像的时间是显庆二年,这一年是657年,是李世民离世的第九个年头。想到父亲难免心悲,但是想到丈夫,她应该是温暖的。此时的刘玄意承袭了父亲的封爵,被她的哥哥,也就是高宗,派遣到汝州做刺史去了。那时的刺史相当于后来的省,贵为公主,丈夫又是封疆大吏,南平公主的心态应该是又欣慰又满足吧!只是从汝州到这里有千里之遥,为什么要到千佛崖造像呢?或者有一种解释,她与丈夫曾经参加泰山封禅,来过此处而留下了美好印象,如果是这样,她应该还会到溪涧那边的四门塔瞻仰的。

那时的四门塔,还没有被历史的风沙吹出褶皱,塔内的四尊佛像被各种珍贵的涂料与璀璨的珠宝装点,南平公主见到的应该是宝相庄严的景象:东方不动佛,掌管金刚部,管理灾难与疾病,法身为蓝色;南方宝生佛,掌管宝部,分管财富、权利与寿命,法身的颜色为金色;西方阿弥陀佛,掌管莲花部,管理人类的情绪,可以满足众生的愉悦、欢喜与光明无量的祈愿,法身为珊瑚色;北方阿閦佛,掌管羯磨部,管理人类的事业与成就,法身是绿色。南平公主应该对哪一尊佛的报身顶礼呢?这当然只是我心底的刹那微澜,现实是,这里的佛像早以失去了畴昔的光彩,阿閦佛的头部前几年被切割下来盗走 ,后来被追回重新装上,因此在颈部留下一道很深的割痕。这些,南平公主自然是见不到了;而这些,对佛而言当然是劫难,但只不过是小劫之中的小劫,相对磐石劫算得了什么呢?按照《璎珞经》的说法,所谓劫难有大中小三种。如果一个汉子用一条轻软的毛巾,每隔三年拂拭方广一里,乃至四十里的磐石一次,直到此石消尽,这算是一小劫;用同样的方法拂拭方广八十里的磐石一次,直至此石消尽,此为一中劫;由此用同样的方法,拂拭方广八百里的磐石一次,直到此石消磨殆尽,就是一个大的劫难了。对这样的劫难,《大智度论》也有过类似的比喻,大意是:四千里的石山,“有长寿人百岁过,持细软衣一来拂拭,令是大石山尽,劫故未尽。” 这当然是佛的说法,而人间的现实是,南平公主的后人,有一位叫刘崇龜的,做清海军节度使时,处理过这样一个案件:有一位商人“约娼女夜集,而它盗杀女,遗刀去。”商人自然不知道,如约来到娼女家,踩到血迹,很害怕便乘船逃跑。但哪儿跑得掉呢?此时刘崇龜正在犒赏军兵,知道这事以后,乃“悉集宰人”,把全部厨师召集来,直到太阳落山以后才把他们遣散,“阴以遗刀易一杂置之。”第二天清晨,“群宰即庖取刀,一人不去”,说:“这不是我的刀。”于是审问他,知道了刀的主人,火速派人探察,而那个厨师却已经逃逸了。后面的事情怎么处理?刘崇龜的做法是把一个死囚杀掉,声称这就是那个商人而陈尸于市。结果“亡宰归,捕诘具伏。其精明类此。”姻亲旧友请托办事,他一概不理睬。可惜刘崇龜不能约束家人,“既没,有鬻珠翠羽者”,由此名声受损。

而溪涧对面,那里的崖壁,那些石窟与石窟里——李世民或南平公主,为他人,或他人为自己的造像,都被蓊郁的绿树遮蔽而有些飘渺,人或者为他人造像者,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财力,总应给后人遗留些许可资回忆的美好事物吧!比如南平公主,就有一副香料方子,被收录在孙思邈的《千金翼方》里,将藿香、丁香、甘松香与零陵香按不同比例配伍,用来熏衣和避虫。我熟悉这些香的类型与花朵,藿香焕发一种淡雅的蓝色,甘松香产于川西的松州,味甘而香,美丽的丁香分白紫二色,容易让诗人懊恼骚动,零陵香则充满了悠久的回忆的味道,可惜这里的香草不全,只有丁香,而且繁密的香气已然氤氲不已了。

原题《千佛》,原刊《中国作家网》

来源:新华号 高原之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