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插画

黑魔法城堡神王殿(黑城堡132期.打开)(1)

伏妖

图 by shadaan

肤如磨光的大理石,光洁无瑕,宽广的眉毛跨过干燥平滑,色如午夜之空的巨大眼睛,那眼睛如同层层灰烬之下的缟玛瑙。

——伏妖初登场

From《玛拉兹英灵录》卷四《锁链家族》

黑内容

打开“玛拉兹”的钥匙——全方位解读当代最宏伟的史诗奇幻

文:屈畅

3天,上下两册,656页,50万字,一气读完,玛拉兹英灵录,月之花园。

合上书本的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苍白城平原上尸骨燃烧的臭味似乎还未散去,月之花园的爆炸声弥留耳畔,我的视网膜上还残留着刺客矫健身影留下的花白。抬眼望向远方,浮在天边的月之巢向西北方向飘移。

为什么这本书会这样牵动我心?

是多年前无意中听到屈畅与夏大猫子的评论让我惦记至今?还是书中数不清的种族、人物、魔法、线索让我魂牵梦绕?

有人曾说这是本军旅 奇幻小说,翻开书前,对军旅文学并不感冒的我确实有些担心。但作者着眼于一个个小人物,不断地用小人物描绘出巨幅彩绘的方式却令我欲罢不能。魔法师、士兵、贵族、花花公子、高阶军官、渔民姑娘、小偷、刺客、炼金术师甚至是巨乌鸦……不同区域不同职业的小人物,用他们各自独特的视角,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巨大的玛拉兹世界的精彩。我爱上了每一个人,但却茫然不知谁是真正的主角。

书的开篇是一场类似于《冰与火之歌》的黑水河之战——苍白城攻坚战,我们无从得知这战争谁是正义的一方,庞大的战争场面用一位女魔法师的pov来讲述。让人不仅了解到该书魔法设定的威力,也能惊恐地感受到战场上来自友军的威胁。一个又一个的谜题,一个又一个的登场人物、种族、神祇,阴谋、谜题、未知、恐惧汇集成一股股暗流穿梭于整部书的字里行间。善良的渔家少女为何突然被神祇附身?踌躇满志的贵族青年为何惨遭暗杀?恐怖的暗影猎犬为何突然屠村?战场上那来自背后的击杀究竟何人所为?美丽的女魔法师是否在冲天大火中香消玉焚?

略微捋清前四分之一各色登场人物后,故事线索相对就开始清晰了,几个pov人物的线索相互交织,最终在本书书名的月之花园猛烈爆发,然而作者在结尾却并没有给出传统意义上的结局。幸存的人物即将踏上新的旅程,帝国波涛暗涌内忧外患。神祇、上古种族、敌国、异族及各种组织派别蠢蠢欲动,预示着后续将拉开更宏伟的篇章。

本书最赢得众人口碑的世界设定,在卷一只是微微显露出冰山一角,很多重要的关键人物、有趣的种族、地区尚未登场,但这足以让我挠心不已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再次游荡在那个神奇的世界。关于这个系列设定更详细的说明,请看本期屈畅的精彩分析。

本文由屈畅授权黑城堡独家登载,谢绝转载。

——baozhenyuawabi

英灵之路

史诗奇幻由托尔金开拓, 由乔治·马丁发扬光大,但将它的“史诗性”发挥到极致的,则是斯蒂芬·埃里克森的《玛拉兹英灵录》(Tales of Malazan Book of Falen),“玛拉兹英灵录”继承了葛兰·库克《黑色佣兵团》思路的黑色奇幻,并分别在横向和纵向上大大拓展了小说的深度和广度。所以,这个系列可以说是了解现代史诗奇幻的必读之书。

斯蒂芬·埃里克森( Steven Erikson )真名叫做斯蒂芬·如尼·伦丁(Steve Rune Lundin )。1959年出生于加拿大,在成为作家之前是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20世纪90年代初,他开始写作,曾进入过作家写作工坊学习写作技巧,并零星出版了几部普通小说,但是这些与他成为著名的奇幻作家似乎关系不大,因为他正式开始奇幻创作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事。

身为考古学家, 埃里克森壮年时参加过二十多个考古项目,从北美到蒙古,很多地方他都去过。他喜欢外勤工作,每逢夏季就在野外四处挖掘、睡帐篷,被蚊子咬、被熊追赶,这种浪迹天涯的生活为他增添了宝贵的人生阅历,使得他后来的史诗奇幻小说的情节更加气象万千、变化多端。他的儿子也受他感染,爱上了考古。

埃里克森赖以成名的“玛拉兹”世界和雷蒙·费斯特笔下的“美凯米亚”世界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模仿“龙与地下城”游戏设定进行的小说创作。1982年,在角色扮演游戏的热潮中,斯蒂芬·埃里克森和他的密友伊思·卡梅隆·艾斯蒙特(Ian Cameron Esslemont) 设定了“玛拉兹”世界,以此作为他们自己独有的桌面角色扮演游戏背景世界。数年后,他们在这个世界设定下写了个电影剧本, 名为《月之花园》(Gardens of the Moon),但时至1991年,这部剧本都没有得到任何影视公司的青睐。好在埃里克森没有放弃,他将剧本反复地扩充和改写,在1999年出版了同名小说。这部小说成功进入世界奇幻奖长篇奖项的决选,堪称史诗奇幻领域的一匹黑马。接下来他又签下了九本书的合同,与《月之花园》一起组成的“玛拉兹英灵录”系列。

如果说“冰与火之歌”是典型的“低魔”设定,“玛拉兹英灵录”就跟“龙与地下城”里的“被遗忘国度”一样,是个“高魔”世界。在“冰与火之歌”为人们展示了“新史诗奇幻”能做些什么之后,“玛拉兹英灵录”把“史诗”二字演绎到了极致,它形成了对奇幻迷们的又一次思维大冲击。所谓“玛拉兹”,就是一个由岛国快速扩张而成的大帝国,这个帝国企图征服全世界,而在世界另一端, 却有另一个强大且同样野心勃勃的勒斯尔帝国(Lether),两大帝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无数上古种族都在这场冲突的背后虎视耽耽、明争暗斗,企图通过各种阴谋阳谋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在这个贯穿三十万年历史的世界里,无数种族留下了无数的恩怨,无数禁忌的魔法和宝物都在此刻释放,他们都在等待当下的血战,期冀就此做个了断。

“玛拉兹英灵录”与“冰与火之歌”在结构上有根本的不同, 它堪称“最前卫”“最复杂”的史诗。在“冰与火之歌”系列中,视点人物的选择往往是出人意料的,而且作者把每一个视点人物所延伸的线索发展到最后才有下一个视点人物的登场。但在“玛拉兹英灵录”里,无数的人物不断登台又匆匆落幕,前面的角色还没下台,后面的角色又华丽丽登场。这些人物都是埃里克斯和艾斯蒙特当年在游戏中创造的,整个系列无论是人物还是线索都在无限扩张,以至于作者不可能把每个线索都跟踪下去,给每一个人物一个完美的谢幕,而读者沉浸在这幅宏大的画面中,倒也不是特别在意每一个人物最后的结局。换句话说,“玛拉兹英灵录”不像“时光之轮”或“冰与火之歌”那样用很多本书来连载一个长篇故事,它是用十本书讲述几十个连接在一起的故事!不仅人物很多,看似独立而又互相影响, 而且三十万年间的历史事件也是相辅相成、彼此贯穿的。

在总计十本的“玛拉兹英灵录”里,前五本几乎都可以独立成章,每本书都是玛拉兹帝国征战的一部分,第一本《月之花园》、第二本《死宅之门》(DeadhouseGates)和第五本《午夜潮》,讲的是发生在三个相互距离万里的地方的故事。其中第五本《午夜潮》(Midnlght Tides)算是个例外,那一卷讲述的是遥远大陆上勒斯尔帝国的故事,此后玛拉兹军团远征勒斯尔帝国,又将第五卷与整个系列的其他故事和人物连接起来。每本书都拥有独立的开始、高潮与结尾,却又息息相关——换句话说,你随便从哪本开始读都行!每本书都有自己的故事,但是所有的故事和人物又千丝万缕地奇妙地连接在一起。

如果说《魔戒之王》是为了表现一段宏伟的传奇,“冰与火之歌”是为了展现奇幻世界下人性的挣扎的话,那么“玛拉兹英灵录”用繁复的多卷本呈现给读者的,其实是那个高魔世界里的一个历史片段。没人弄得清楚那个世界里全部的故事、所有的底细,甚至作者埃里克森也不能。站在考古学家的立场上,埃里克森曾说,他是故意把那个世界里的那些事弄得模糊而神秘的。只有这样才有沧桑感。而正如现实生活一样,世界是不会揭示出它的所有秘密、放下它的神秘面纱的。我想,这也算是一个考古学家的职业病吧……

“玛拉兹英灵录”已经于2011年完结,它包括《月之花园6》、《 死宅之门》、《玄冰记忆》(Memorles of lce)、《锁链家族》(House of Chains)、《午夜潮》、《骨猎者》(The Bonehunters)、《收割之风》(Reaper's Gale)、《暗影猎狗》(Tollthe Hounds)、《梦的尘埃》(Dust of Dreams)和《残破之神》(The Crippled God)。但设定在“玛拉兹”世界的小说却远远不只这十本:与埃里克森共享“玛拉兹世界”版权的伊恩·卡梅隆·艾斯蒙特后来也进入这个世界中打拼,这导致“玛拉兹”系列小说成了他们两人的共同作品,很多在埃里克森的小说中没有解决的线索、没有来得及交代的人物,成为了艾斯蒙特小说的主题。艾斯蒙特预计要写六本“玛拉兹”小说,目前已完成四本,分别是《匕首之夜》(Night of Knives)、《绯红团回归》(Return of the Crimson Guard)、《抛石者》(Stonewielder)、《球、权仗和王座》(Orb,Sceptre,Throne)。除此之外,埃里克森还在玛拉兹这个设定下写了四个中篇小说,并准备再写六篇,他还签下了相当于“玛拉兹英灵录”前传和后传性质的两个三部曲的合同,以及确定要与伊恩·卡梅隆·艾斯蒙特合写《玛拉兹百科全书》(The EncvCloped Malaz)。所以,在未来的十年里,我们还将迎来许许多多走在史诗奇幻最前沿的“玛拉兹”作品。但埃里克森表示以后写作速度可能会放慢,现在一年写一本厚书的速度让人十分吃不消。

一个世界的呼吸

说到埃里克森的写作弱点,恐怕要数他学究派的创作作风,他的小说语言相对较为晦涩,这尤其体现在那本他花去多年创作的《月之花园》上。这个缺点可以说是致命的,因为这本《月之花园》是“玛拉兹英灵录”系列的第一本,这直接导致很多读者“三过埃里克森之门而不入”!因此,许多评论家建议阅读“玛拉兹英灵录”的读者可以从该系列第二本甚至第五本入手,等适应了埃里克森的文风再回过头来看第一本。这种奇特的阅读方式在众多著名的奇幻系列书当中,只怕也算得上是一桩奇闻了。

小说的设定本身过于宏伟,加上一开始的写作风格较为晦涩,“玛拉兹”系列小说虽然拥有极大的魅力,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也是最难以接近的史诗奇幻。斯蒂芬·埃里克森为这个世界设定了三十万年的物种进化史,这充分发挥了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的素质,狠狠地玩了一票。但他把读者丢进这个异常宏大的世界里,却完全没有事先的说明——小说中是没有设定文的,压根儿也不存在一个循序渐进的阶段——也没有提供阅读理解的工具。只是让读者在阅读中去自行理清这个世界。

这很好,但也够坑爹!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读者,尤其是指非英语母语的读者,很难进入“玛拉兹”系列。就结果来看,这是非常可惜的。所以在本文中,我打算把玛拉兹世界作为一个原创世界的典型,做一个提纲挚领的说明,一来向读者们解剖一下这个号称“世上最硬”的奇幻系列它到底是什么样子,二来也可以帮助读者迅速理清阅读线索。

精彩纷呈、复杂之至的种族设定

需要注意的是,“玛拉兹”系列是完全的原创世界,所有的种族、地名都是原创设计,我在下面的介绍中将用与之近似的、普通奇幻小说中能见到的“黑精灵”、“火位面”这样的名词来讲述,但它们并非是小说中的原名!原名将放在名词后的括号中以供对照。

玛拉兹系列发生在一个类似地球,但是被魔法力量主宰的世界,弄清它的突破口就是各个种族的设定。在“玛拉兹”系列的世界里,一共有四大创世种族、四大外来种族和以人类为代表的后期进化种族。

四大创世种族分别是:

伏妖(Forkrul Assail),外貌为人形,但比人类更高更瘦,四肢上的关节更多,有固定不动的、大大的黑眼睛,血液是蓝色而不是红色。他们比人类的生命力顽强得多,可以迅速愈合任何伤口,因此几乎不可能被杀死。他们的力量、速度和灵敏度也远胜人类,寿命更是超常,即便没有食物和水也能活过千年岁月。

黑魔法城堡神王殿(黑城堡132期.打开)(2)

伏妖(图by pinterest)

伏妖彼此之间用心灵感应沟通,他们的正常声音是用来驱使和奴役其他种族的。

伏妖没有形成自主的文化,主要是独立生活。但他们有时会聚集起来为其他种族的冲突做出仲裁——不过仲裁的结果往往是伏妖们将冲突的两方都消灭干净。在“玛拉兹英灵录”第十卷《残破之神》的最终决战中,玛拉兹军团的对手正是恐怖的伏妖。

蚁怪(K'ChainChe'Malle),这是四大创世种族中唯一不是人形的种族,他们是比人类要高的晰蝎人,有一条长长的尾巴,肤色苍白。在玛拉兹世界里,蚁怪首先进化成为智能种族,在人类进化完全的几十万前就发展出了高度发达的技术文明和魔法文明。他们的社会结构类似蚁群,围绕女王而建立。蚁怪在重力魔法方面颇有造诣,他们建立了许多浮空堡,但这些浮空堡至今仅剩一座,其余全部毁灭——毁灭的原因包括蚁怪的内战, 也包括几大入侵种族的灭族性进攻。

黑魔法城堡神王殿(黑城堡132期.打开)(3)

蚁怪(图by pinterest)

雪魔(Jaghut),比人类高大宽阔的人形种族,长有獠牙,头发为灰色,皮肤为灰绿色,体内有两个心脏。在蚁怪种族衰落后,他们曾一度统治了玛拉兹世界。雪魔拥有无限的生命,不会自然死亡。他们喜欢极地的冰雪环境,其魔法来源是种族特属的奥托帕位面,从中可以召唤出冰雪的力量,其魔法还可以造成“停滞”效果——例如在小说中,雪魔的魔法让勒斯尔大陆的魔法技术在三十万年的时间里毫无进化。小说刚开始时,雪魔几乎仅存在于传说中。幸存的少量雪魔厌恶集群社会,认为集体生活必将导致专制。他们大多以家庭为单位分散居住。然而雪魔拥有过辉煌的文明,他们当时曾奴役了另一大创世种族玛斯人。玛斯人后来发起起义,把雪魔视为不共戴天的仇寇,追杀至今。

黑魔法城堡神王殿(黑城堡132期.打开)(4)

雪魔暴君(图by pinterest)

玛斯人(lmass),拥有顺滑的金色皮肤、琥珀色眼睛、高颊骨和深眉骨的人形种族,曾经被雪魔奴役。后来玛斯人的骨巫启动了“天兰仪式”,透过这种仪式,玛斯变身为天玛斯(T'lan lmass,中文版译作不死族)。天玛斯是行尸走肉般的不死玛斯人,他们可以与大地融为一体,还可以化为飞灰,旅行长远的距离,并在终点重新组合成型,投入战斗。这样的天玛斯把雪魔种族追到天涯海角,几乎屠杀殆尽。在小说中,不死的天玛斯军队臣服于第一王座(这是他们的魔力来源),而玛拉兹皇帝夺取了第一王座,从而控制了天玛斯军团,并将他们应用于征服战争,使之成为玛拉兹帝国的秘密武器。在皇帝被害后,天玛斯军团自行回到世界上追杀残存的雪魔。

黑魔法城堡神王殿(黑城堡132期.打开)(5)

玛斯人(图by pinterest)

黑魔法城堡神王殿(黑城堡132期.打开)(6)

天玛斯(图by pinterest)

玛斯人本身又是由四大创世种族诞生之前,首先产生了自我意识的伊雷人(Eres)中进化而来。伊雷人是浑身长毛、在大草原上生存的原始人种,现今已灭绝。而现代人类则是由玛斯人进化而来。

在四大创世种族之后,玛拉兹世界又有了非原生的四大外来种族,他们分别是:黑精灵(Tiste Andii)、灰精灵(Tiste Edur)、 白精灵(Tiste Liosan)艾兰特(Eleint)。前三个以英语“Tiste”开头的种族有些类似于一般史诗奇幻中的“精灵”,而艾兰特是龙的种族。

黑精灵(中文版译“黑暗精灵”)是玛拉兹世界上人们最常见的入侵种族,他们比人类高,长得很像人类,有乌黑的皮肤和杏仁状的眼睛,眼睛会根据情绪变化而变色。他们也几乎拥有无限的生命,生性冷漠。

黑魔法城堡神王殿(黑城堡132期.打开)(7)

黑精灵阿诺曼德·瑞克(图by pinterest)

黑精灵是从黑暗位面(Kurald Galain)入侵的种族。在上古时代,他们与自己的兄弟种族灰精灵携手入侵玛拉兹世界,摧毁了蚁怪的统治,但随后他们又被企图单独攫取胜利果实的灰精灵背叛,并遭到屠杀。小说中现存的黑精灵主要都是组成了流浪世界的佣兵团。

灰精灵是灰肤棕发的种族,外表凶猛,往往以兽皮为衣服,衣服上装饰了爪子、骨头等各种胜利纪念品。他们是三个“Tlste”种族中唯一不能永生的种族(当然寿命也算是很长的了)。灰精灵是从阴影位面(Kurald Emurlahn)入侵的种族, 他们与黑精灵携手入侵,毁灭了蚁怪,之后灰精灵又屠灭了同盟者黑精灵。然而这种无耻的背叛激起了玛拉兹世界的古神和艾兰多族(也就是龙族)的愤怒,他们联合打败了灰精灵,灰精灵被驱逐分散,内部组织结构解体,随后沦落为无数征战不休的部落,长期处于原始状态。

黑魔法城堡神王殿(黑城堡132期.打开)(8)

灰精灵(图by pinterest)

在小说中,灰精灵部落最终联合起来,打败了人类帝国,其领袖夺取了勒斯尔帝国的皇位,并由此向全世界发动征服,成为了玛拉兹帝国的大敌。

白精灵长得很像灰精灵,但他们拥有白得发亮的皮肤、银色的眼睛、银色或金色的头发。他们居住的光明位面(Kurald Thyrllan)与玛拉兹世界没有直接联系,只是经由某些魔法的作用才能连接起来,因此白精灵在玛拉兹小说中出现较少。

黑魔法城堡神王殿(黑城堡132期.打开)(9)

白精灵(图by pinterest)

与黑精灵的冷漠不同,白精灵傲慢、狂热,追求种族纯洁,看不起其他种族。他们与玛拉兹创世种族之一的伏妖进行了以万年为时间单位的长期战争。

艾兰特,也就是龙族,是设定中最强大的种族。他们最先创造出了“位面”(中文版译“迷道”),且规定每个位面得有三条主宰龙。他们是魔力的来源。

黑魔法城堡神王殿(黑城堡132期.打开)(10)

艾兰特(图by pinterest)

龙族一开始尚能和平相处,后来也由于权力之争,四分五裂。

龙族与其他种族结合可以诞生变形人(Soletaken dragon),这种人可以在龙形和本身形态之间转换,拥有强大的力量,各“Tiste”种族的领袖多半都是变形人。此外, 还有更厉害的、一个个体可以由变成多个动物的多变人(D'ivers)。多变人能产生出一个拥有统一意识的集群,由他们变形后产生的群体中心每个动物都同等重要,死了一个又可以重新复制, 除非同时把所有个体杀光, 否则他们可以无限再生。

在这八个种族之后,玛拉兹大陆出现了无数的后期进化种族。巨人族(Thel Akai)生性和平,喜爱帮助人类,但已经灭绝。小说中这个巨人族只存活了一人。 巨人后来又演化出亚巨人(Thelomen Tonblakai),纯种亚巨人足有七尺高,拥有扁平宽阔的面庞,身体里有四个肺。亚巨人可以不按世俗魔法规则自由地使用魔法,他们也拥有过高度文明,但现在已被驱逐到了世界的角落里,过着野蛮人的生活。因为居住的大陆环境不同,亚巨人族底下又分化出几个子种族。

黑魔法城堡神王殿(黑城堡132期.打开)(11)

亚巨人(图by pinterest)

此外,拒绝参与“天兰仪式”的玛斯人进化出了四个种族:人类、巴哈撒人(Barghast)、蒙拉斯人(Moranth)特勒人(Trell)。其中人类是玛拉兹世界目前的主宰种族;巴哈撒人是玛斯人和亚巨人的后代;蒙拉斯人(中文本译为“虫族”)实行高度集群化的生活方式,全身罩在甲壳状盔甲里,其语言是喀哒声和嗡嗡声的奇怪组合,他们饲养了许多巨型飞行昆虫;特勒人则是游牧战士。

黑魔法城堡神王殿(黑城堡132期.打开)(12)

蒙拉斯人(图by pinterest)

黑魔法城堡神王殿(黑城堡132期.打开)(13)

特勒人(图by pinterest)

后期进化种族中与玛斯人无关的大致包括席卡人(Shake),他们是白精灵和黑精灵结合的产物,也拥有部分蚁怪的血脉,可以成为强大的巫师;雷维人(Rhivi),棕肤的矮人,游牧为生;费德人(Faraed),类人种族,拥有蜂蜜色的皮肤和黑发;芬特人(Fent)另一生活在岛屿上的类人种族;多巴哈人(T'rolbarahl),他们是高大有尾、双腿站立、外表似鳄鱼的种族,胳膊超长,还有巨大的爪子,尾巴则又粗又短;海底居住的风暴行者(Stormriders),它们有操控海水和冰雪的力量,极端仇恨外来者。被人们看见时,它们通常全身披甲,骑着由波浪组成的海马,手握寒冰长枪。

黑魔法城堡神王殿(黑城堡132期.打开)(14)

风暴行者(图by pinterest)

三十万年漫长的进化历史

了解了种族后,我们可以进入玛拉兹世界的历史了。这部历史堪称源远流长, 虽然很多细节还有待作者在今后的写作中做出解释。但是提纲掣领地说,在玛拉兹世界里,首先出现了是伊雷人,他们崇拜动物,后来他们进化成为玛斯人。与此同时,蚁怪最先发展出高等文明,并控制了玛拉兹世界。伏妖也在这一时期出现,然而他们没有形成聚合的文明,只是以消灭其他种族为己任。

随后出现的雪魔奴役了玛斯人,但被压迫至极的玛斯人起来反抗,通过三十三次大屠杀,几乎灭尽雪魔。他们还通过天兰仪式转变为天玛斯, 永远不死, 誓不放过曾经奴役他们的雪魔。

在这两个种族混战之际,黑精灵和灰精灵两个种族从两个位面一起入侵玛拉兹世界,他们携手消灭了蚁怪的文明,但最终也在互相恶斗中相继衰落。

在上古种族衰落后,人类的时代到来。二十万年后,人类的第一帝国出现了,第一帝国的船只遍及全世界,标明了几乎所有已知的大陆。然而由于帝国皇帝的魔法实验,帝国突然分崩离析,不过帝国的各殖民地却发展成为今日玛拉兹世界里的各个王国。与第一帝国遥相呼应的,还出现了至高王卡洛(High king Kallor)的帝国。卡洛施行残暴的统治,为反抗他的统治,一群大法师从完全不同的存在时空里召唤了一位大神,企图借助对方的力量。但召唤仪式并不如他们想象得那么完美,这位大神重重地摔在玛拉兹世界里,因为召唤的冲击,他的身躯分裂成了无数部分——这位被当做救世主召唤来的外来神,却最终成为了系列小说的大反派“残破之神”,他因为这种无礼的召唤而疯狂,唯一的愿望就是要玛拉兹世界的生灵以痛苦来补偿他。至高王卡洛后被远古诸神诅咒,永远不朽,但也永远不能登神,卡洛则用被自己残杀的千万生命反过来对每位远古诸神各下了一个诅咒,令他们至今无法摆脱。

黑魔法城堡神王殿(黑城堡132期.打开)(15)

至高王卡洛(图by pinterest)

在此之后,人类各个王国陷入了各自为政的状态。玛拉兹帝国本身是在小说故事发生大约一百年前建立的,它出自一个小岛玛拉兹。帝国建立者是一位法师和一位刺客。他们从大陆上逃到这里,开了家酒吧,并私下涉足灰色生意,吸收岛上各色好手,当起了黑社会老大。后来这些人都成为了玛拉兹帝国的开国功臣,帮助两人夺取了岛屿的统治权,威震四海。

后来,那位法师登基为皇帝,率领玛拉兹帝国向邻近的大陆发起征服战争。征服这片大陆后,他又将目光瞄向了这个世界的其他大陆(这个世界里一共有六片大陆和若干次大陆 )。在战火的锤炼中,玛拉兹帝国拥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其中玛拉兹军团是它建立的职业军队,以严格的纪律和完美的战术战胜比自己强大若干倍的敌人而著称。他们人数最多时有十万人,组成十个军团,各军团都有自己的历史、传承与荣耀,很类似罗马军团。在这些机动军团以外,玛拉兹帝国还保有各地素质较差的驻留部队。玛拉兹帝国把强力的魔法师分队、先进的火药爆破队和其他各种族的辅助兵分配给各军团,用于支援军团作战。此外,由于玛拉兹皇帝秘密地控制了第一王座,他还可以召唤数万不死的天玛斯军队,这是他很少用、也是最后的杀手锏。这些天玛斯可以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地持续作战,而且除非对手使用魔法,否则完全无法被杀死。

在征服战争中,皇帝的下属,也是帝国的皇家刺客组织“利爪团”的女首领,暗杀了皇帝和他的忠实伙伴,自封为女皇。但其实皇帝并没有死,他死前积聚力量登上神位,成为了龙之套牌中阴影家族的国王,并随时准备报复这个女叛徒。

几年后,女皇似乎暂时巩固了内部统治,但玛拉兹帝国军在世界各地的征服都遇到了阻碍,诸位神灵准备利用这场前所未有的征服战争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玛拉兹英灵录”的小说就从这里开始了……

别出心裁的魔法设定与神灵体系

读者一定会有疑问:“龙之套牌”、“阴影家族”、 神灵又是些什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接下来要讲到的就是“玛拉兹”系列的魔法与神灵体系。玛拉兹世界是个典型的“高魔”世界,要在玛拉兹世界里运用魔法,魔法师可以挥发自身体内的能量,或从灵体身上汲取能量,但最常见的是从“位面”(Warren,中译本为“迷道”)中汲取能量。

所谓的“位面”,最早是由龙族创造的。它们既是魔力的来源,又是实际存在的空间,拥有与玛拉兹主世界不同的独立地理、历史和种族。有个别位面是神的居住地,因此只有牧师可以与之接触。位面与位面之间可以通过魔法进行穿越。在玛拉兹世界里使用位面魔法时,魔法师需要在自己的脑海中打开一扇通向相应位面的“门”,当然这也是有风险的,如果“门”开得太大太狠,可能导致魔法师自己被吞噬。

位面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目前向人类魔法师开放的普通位面,也就是说,占玛拉兹世界主导地位的人类可以利用这些位面来施展相应的魔法。另一类是上古位面,这些多为四大创世种族和四大外来种族的专属位面,这些位面所对应的魔法力量更为强大,但人类不能从中获益。

上古位面主要包括:龙族位面(Starvsld Demelain)伏妖位面(Ahkrast Korvalain)、古黑暗位面(Kurald Galain)、阴影位面(Kurald Emurlahn)、古光明位面(Kurald Thyrllan)、 伪光明位面(Kurald Liosan)、冰之位面(Omtose Phellaek)、火之古位面(Tellann)、海之古位面(Denaeth Rusen)蚁怪位面(Kasehan)

人类能连接的普通位面包括恶魔位面(Aral Gamelon)、治疗位面(Denul)、石之位面(D'riss)、死亡位面(Hood's Path)、皇帝位面(Imperial)、幻影位面(Meanas)、精神位面(Moekra)、黑暗位面(Rashan)、海之位面(Ruse)、天空位面(Sere)、火之位面(Telas)、地之位面(Tennes)光之位面(Thyr)。

与魔法体系相对应,玛拉兹世界里的神也主要被分为两种。一是古神,古神是在位面出现之前就君临玛拉兹世界的神,他们大多已被遗忘,其中很多居住在上古位面中;二是由后来的登神者上升而成为的神。登神者是世俗种族中超越了死亡的强大个体,如果他们拥有足够的凡俗信仰的支持,同时又控制了特定的位面,就可以进一步上升为神。

在玛拉兹的历史里,神灵不是天生的,而是流动的,正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最能代表这种变化的就是奇妙的龙之套牌。龙之套牌一共包括有约一百二十张木制卡牌,它与地球上的塔罗牌一样用于预测未来。每一张牌都代表一个神或一个登神者,而这些神和登神者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被杀、被害、被篡夺……)。这些牌大多分属于七大家族(家族则类似于一般奇幻小说中的“魔法元素”):生命家族、死亡家族、光明家族、黑暗家族、阴影家族、锁链家族和战争家族,还有五十多张不属于任何家族的杂牌卡, 他们共同表示出了在玛拉兹世界背后运作的神系。在小说中,玛拉兹帝国的皇帝通过努力成为了登神者,不仅如此,他还最终成为了阴影家族的国王,控制了龙牌上七大家族之一的“锁链家族”的操纵者、小说系列的大反派“残破之神”。他将自己伪装成一张无属性的杂牌卡,透过傀儡神来操纵锁链家族;死亡家族的国王胡德是一位雪魔登神者,他是“残破之神”的长期对手。

黑魔法城堡神王殿(黑城堡132期.打开)(16)

死神胡德的祭司(图by pinterest)

黑魔法城堡神王殿(黑城堡132期.打开)(17)

机运双子神(图by pinterest)

以上就是“玛拉兹”系列最基本的设定,也是进入这个当代最宏伟史诗的钥匙。您看得是不是有些头晕了呢,希望本期黑城堡能为您扫清未来阅读“玛拉兹”系列基本的障碍。

屈畅:《冰与火之歌》中文版主力译者,“史诗图书”CEO,新浪id@屈畅ccxx

本文图片由百度网友@yydfeifei 提供,特此感谢。

黑问答

中文版的发售情况?

黑城堡主编 baozhenyuawabi 问:

读完了卷一,太精彩了,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读第二本,请问什么时候发售?

重庆出版集团天健卡通文化淳子答 baozhenyuawabi:

目前第二本正在紧张的翻译中。众所周知,这套书堪称史上最复杂的史诗奇幻,篇幅、剧情、人物、设定、专有名词等对翻译、校对、编辑都是巨大的挑战,不过请放心,我们在全力以赴,将在最快的时间内以最好质量的作品报答读者们的支持。

本期编辑:baozhenyuawabi

黑城堡主编:baozhenyuawab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