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潍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乘着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东风,秉承“自信、创新、实干”精神的潍坊人奋力拼搏、锐意进取,让奋斗成为城市的主旋律。
在潍坊奋斗者的队列中,有一群青年人的身影格外闪亮。他们像一面鲜艳的旗帜,迎风招展、朝气蓬勃,勇开风气之先、走在时代前列,激励着广大青年前赴后继、奋勇向前,全力投身到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的新征程。他们就是潍坊市十大杰出(优秀)青年!
立足潍坊创新提升“三个模式”、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的目标,
他们勇于探索、敢于拼搏,
刻苦钻研农业科技、种业科技、
现代农业互联网技术,
用青春智慧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程 琳
高质量建设省部级科研平台24个,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7人,主持参与科研项目32项,发表论文15篇,制定省地方标准3项,授权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9项,培育蔬菜新品种56个,在“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种业博览会”累计展示蔬菜新品种3.4万个,在推动全市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
孟祥一
抢抓“互联网 ”机遇,带领团队成功打造省内第一家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专营地方特色农产品、以订单农业为基础的农业综合服务交易平台—地主网,累计为3.5万余名山东各地农户销售农产品,帮助1300余名山区贫困农户打开产品销路、实现脱贫致富。在他主导下,企业先后研发AI智慧农业APP“农嗨”、农嗨云棚、农嗨云田、农嗨云眼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物联网设备,搭建21座数字农业产业示范园。先后申请3项发明专利,授权软件著作权4项。
刘 雨
近年来,在作物育种和氨基酸生产领域以主要发明人申请授权专利12项,其中1项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依托申报的《甜菜碱提高氨基酸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评2017年度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聚焦先进制造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他们勇挑重担、勇攀高峰,
瞄准世界一流,
引领科技创新,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的
潍坊实践中展现了青春担当。
常汝智
他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为己任,致力于智能制造技术及新工艺技术的研究应用,主持完成20余项智能化改造项目,其中包含多条生产线的顶层规划及建设落地,加快了潍柴智能化转型步伐。实施并成功申报2020年度国家项目子课题《WP12WP13重型商用车柴油机柔性自动化装试技术与设备》《2021年度国家工信部十四五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带领团队荣获山东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张 霄
致力于水动力科学、海洋装备测试技术、地下工程、新型环保材料等理论与技术研究,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应用于30余项工程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主要完成人,发表SCI/EI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等科研课题30余项。该同志引入并主导建设的水动力实验室于2021年12月正式入列国家实验室。
王 前
带领团队开发了医用全身型及专科化超导MRI磁共振系列产品,智能远程运维工业用超导、电磁磁选系列产品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并成功研发了全球首台、全球最大5米智能立环高梯度磁选机,多项产品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并被列入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个人先后获授权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共计9项,被山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收录报告1篇并发表论文。
围绕掌握核心科技、关键技术,
破解行业技术难题,
他们专注于专业领域,
带头攻关、大胆创新,
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行业“硬骨头”,
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拦路虎”,
让越来越多的
“行业首创”“国内首款”“技术专利”
落地潍坊。
冷晓琨
带领团队聚焦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研发制造,在步态算法、机器人舵机等方面攻克人形机器人领域一系列难题,多项成果成为行业首创。带队参与科技部“科技冬奥”国家重点专项课题,研发的AELOS机器人作为中国人工智能代表登上2018年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 冰壶机器人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冰壶赛项提供科技保障。在其带领下,乐聚机器人快速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
施长亮
作为技术团队带头人,带领研发团队突破了国内首款水下在线清洗机器人核心技术。2021年,研发“核酸采样机器人”“智能消毒机器人”等新产品,大大减少医护及消杀工作人员暴露风险。
董家铄
始终坚持积极探索研发新技术,拼搏在数字化技术攻关研究的一线,所领办的企业先后产出无土栽培中央控制系统、工业化数字孪生系统、AR空间沉浸式体验等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数字产品,得到市场一致好评。先后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并与潍坊职业学院、潍坊市贸促会等单位进行深度合作。
马文革
始终拼搏在文化创意数字化技术攻关研究的一线,带领团队克服了人机交互图像传感器转化率低的技术问题。聚焦“5G AR”慧眼、“5G AI”智慧文旅,在他主导下,企业先后产出AR数字绘本,VR红色沉浸式红色教育,VR放风筝和MR智能科普教育平台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文创产品,得到市场的一致好评。
曹玉鹏
专注于“泥”类物大面积处置新技术研究,成功克服了排水淤堵、流动固化、大应变固结预测的技术难题。研发的淤泥负压防堵固结技术和固化废弃泥置换成桩技术,在地基加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先后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SCI/EI论文21篇。
陈 刚
在他的主导下,常规冷却塔耗水量大及羽雾产生等技术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企业先后产出冷凝式消雾节水冷却塔、干湿式消雾节水冷却塔、大型闭式冷却塔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得到市场的一致好评。
刘成龙
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以绿色、环保、科学发展理念为导向,秉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求发展”的企业宗旨,坚持科技创新、抢抓市场机遇、规范施工秩序、狠抓工程质量,成为同行业的排头兵,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着力于更好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他们积极构建科技创新支撑服务体系,
大力培养青年创新人才,
让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充分转化为
科技优势、领先优势,
进一步擦亮产才融合
这一潍坊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
李 源
深耕职业教育一线,紧贴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为潍坊市汽车产业培养骨干技能人才1500余人,所带领的团队实现了潍坊市技工教育的多个历史突破。参与教育部课题1项,主持山东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重点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2项、主持市级科技发展计划课题3项。
王浩名
精通汽车电器设备维修技术,设计开发4套便携式检测设备快速解决用户痛点问题。成立王浩名劳模创新工作室,完成改善创新项目40余项。2020年,担任全国第四届载货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竞赛专家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负责技术指导培训,培带的选手斩获26项大奖,荣获本次竞赛“金牌导师”荣誉称号。
赵大伟
从事科技咨询服务行业14年,领衔构建了标准化的企业科技创新支撑服务体系,面向40多个政府管理部门和科技园区,为上万家企业提供服务,成功辅导8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挖掘培育单项冠军企业13家、瞪羚企业8家,专精特新企业30家,带领团队向200余家企业导入标准化研发体系并搭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7处,获得软件著作权19项;联合企业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研发9项,促进产学研合作2家,协助高校成果转化在潍坊地区落地办厂3家。
樊文刚
长期致力于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自主高端养护装备研究,以成果转化形式返乡联合创办了山东智沃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获授权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32项,软件著作权6项;制定企业标准8项;超过300台设备实现推广应用,有力保障了铁路行车安全,代表性产品登陆央视,被CCTV-2 《经济半小时》栏目重点介绍。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始终是他们的关心所在,
他们顶住新冠疫情
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白衣执甲、科研为矛,
在医疗健康领域
刻苦钻研、用心服务,
成为挡在疾病痛苦与人民群众之间
最坚实的护盾。
徐田龙
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先后完成2-芳基苯并呋喃-3-甲酸类化合物、异橙酮类化合物以及coumestan类化合物在内的多个系列天然产物及衍生物的合成。
徐栋花
致力于干细胞相关医学转化研究,带领团队先后开展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术、PRP/CGF治疗术等新技术,为病人解除疾苦,广获赞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年项目)2项,获得省市科技奖4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
李 京
从事传染性疾病的健康风险评估及应对机制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10余项,主持修订国家标准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SCI论文12篇,出版著作3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主动投身一线,扎实做好疫情形势研判、流调方案设计与流调报告审稿等具体工作,圆满完成流调任务。
新时代的潍坊青年,必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走在前、奋进新征程,为推进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品质城市贡献青春力量,在新时代逐梦征程上奋力书写潍坊青年的精彩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