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T-34打不了“黑豹”?别自以为是了,“虎王”来了一样收拾》。此文一出,就“一石激起千尺浪”,引起了众多“军迷”的不满。在他们眼里“虎王”就是“神”一样的存在,而T-34只是那些咬死大象的“蝼蚁”。@稀星天外欢迎有异议的讨论,但是对那些置事实于不顾,一味“德吹”,那就除了鄙视还是鄙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只有三种装甲车辆,对世界各国的坦克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首先是“虎”式重型坦克(注意不是“虎王”)的出现,让盟军所有在役坦克在一夜间变得过时;接着数量稀少的“斐迪南”坦克歼击车对苏联的坦克发展计划造成了重大变化;第三个就是本文也是《猎杀T34》的主角——“黑豹”坦克,它对于坦克武器演进的影响力,可以说比“虎”式坦克有过之而无不及。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1)

很多人认为“黑豹”坦克是德国在二战期间建造的最优秀的坦克,火力、机动、防护比较均衡

该坦克在库尔斯克战役中首次亮相时,对苏联红军来说是一个不令人愉快的“惊喜”。尽管有不足之处,“黑豹”坦克还是被认为是德国在二战中生产的最好的坦克。“黑豹”在火力和正面保护力方面均优于“虎”式坦克,而产量也要大得多。因此,许多盟国坦克设计人员在设计生产下一代中型和重型坦克时,都毫无例外地将“黑豹”作为假想敌。尽管如此,苏军曾经对缴获的“黑豹”坦克做过详细的测试,并得出结论:只要战术得当,不和“黑豹”正面对抗,包括T-34/76在内的苏军坦克都能够从侧面轻松摧毁“黑豹”,而不用“百步穿杨”般地射击其虽然薄弱但却较难击中的观察口。今天就让@稀星天外来聊聊苏联对于“黑豹”坦克的测试反馈。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2)

一辆外观完好无损的“黑豹”坦克,可能德军在发动机或变速箱损害后,放弃了它

在东线南方战场的首次亮相

“黑豹”坦克可以被认为是德国人对于T-34的回应。它的生产开始于1943年1月。但是,开发工作早在1938年就已经开始了,在首次遭遇T-34坦克之前。

一开始,德国只是想研制一款可以用来替代三号坦克的坦克,以应对未来战场上可能遭遇的敌方先进坦克。由于对于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该坦克的设计车重不断增长。最初,它被设计成一种20吨级的装甲车辆。尽管受到了纳粹军备部长弗里茨·托德(Fritz Todd)的抵制,该重量上限在1941年秋天上升到了30吨。1942年3月,在对戴姆勒和MAN公司的两个方案进行审查时,“黑豹”坦克的重量上限被再次提高到35吨。当正式开始建造时,MAN的原型甚至比该重量更重。

由于对车体和炮塔前部的防护要求不断变化,到1942年12月,新坦克的重量估计为43.4吨。“黑豹”坦克的最后一个生产型号“黑豹G”的重量达到了44.8吨,差不多是三号坦克的两倍,已经处于重型坦克的重量范畴之内。

尽管车重不断增加,悬挂和传动却没有任何调整,这给“黑豹”坦克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麻烦。MAN公司制造了一辆渐进式坦克,但它在设计上存在很多缺陷。这主要是因为对防护的要求不断提高。黑豹的底盘甚至在量产之前就已经耗尽了进一步升级改造的余量储备。在1943年初,这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后来发现“黑豹”的底盘无法承受进一步增强防护或火力所带来的车重增加。

超载的底盘对于坦克的可靠性影响很大。频繁发生故障对于德国工程师和坦克兵来说是一个头痛的问题。到1943年秋,可靠性终于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但此后各种问题依然层出不穷。

“黑豹”坦克的首次亮相发生在库尔斯克战役的南部战场。“黑豹”坦克的可靠性问题与红军组织良好的防御给德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德军进攻开始时,第10坦克旅拥有200辆早期的“黑豹D”坦克。在进攻发起日(7月5日)上午8点,就已经有16辆发生故障。经过两天的战斗,剩下能够继续作战的坦克还不到四分之一。到7月7日晚,该旅只有7辆可以参战的坦克。在后来的战斗中,参战“黑豹”坦克的数量介于25到45辆之间。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3)

1943年8月,大德意志师在卡拉切夫损失的黑豹D型坦克。远处的显然是被地雷炸毁的,近处的可能是弹药殉爆

损失惨重的部分原因是使用坦克的战术不当。“黑豹”坦克的正面防护非常强,它薄弱的侧面可以被任何口径在76毫米或以上的(反)坦克炮穿透。因此,许多“黑豹”坦克都因为侧面中弹而损失。在一些特别案例中,它们甚至被更轻的武器击毁。例如,在7月5日晚间的一场战斗中,苏军7辆通过《租借法案》得到的M3轻型坦克成功地击毁了5辆“黑豹”,而自身仅损失了2辆。由于技术故障,许多全新的坦克被遗弃在战场上。发动机和悬挂故障是最普遍的问题。7月21日,第10坦克旅最初拥有的200辆坦克中,只有41辆可以作战。需要维修的有85辆,另有16辆被运回工厂大修,有58辆坦克无法挽回地损失在了战场上。

尽管遭受了重大的损失,特别是苏军工兵布下的地雷和其他防御障碍对悬挂系统造成的损伤,“黑豹”坦克依然成功地给苏军卡图科夫(M.E. Katukov)中将指挥的第1近卫坦克集团军造成了重大伤亡。因此,很难说黑豹的首次亮相是失败的。尽管没有完成任务,但“黑豹”依然证明它可以在有利的条件下对敌人给予沉重的打击。

重型坦克重量的中型坦克

库尔斯克战役之前,苏军情报部门获悉,德国人已于1943年5月接收了一种新型坦克。但是,最初的情报含糊不清。1943年5月的一则情报摘要提到了“一种超级强大的‘熊猫-S(Panda S)’型坦克,具有比‘虎’式坦克更高的速度和更强大的装甲和武器”。

1943年7月9日,苏联从英国人那里得到了关于“黑豹”坦克的第一则比较靠谱的情报,当时库尔斯克战役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但是,还没有任何“黑豹”坦克的信息从前线传回。在1943年7月20日撰写的前线情报摘要中,“斐迪南”坦克歼击车已经存在,但关于“黑豹”的信息仍不见踪影。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4)

第一则提到“黑豹”坦克(图中红色部分)的情报是英国人提供给苏联的

红军在反攻发起后仅一周,就开始研究在德军在“城堡”行动中使用的坦克。在31辆接受检查的“黑豹”坦克中,有22辆曾经中弹。击穿的部位全在侧面或后方,没有发现正面穿透。这对苏军来说是个不幸的消息。苏军使用一辆炮塔编号为441的“黑豹”坦克在战场上进行了射击试验。结果仍然是:T-34/76坦克的76毫米口径F-34坦克炮无法穿透其前装甲。

由于其超过40吨的车重,苏联的文件在一开始就将“黑豹”归类为重型坦克。为了感谢英国人提供的情报,苏联将一辆俘获的“黑豹”(炮塔编号433)送给了他们。

至少有两辆完好无损的“黑豹”坦克(炮塔编号824和732)被送去进行全面测试。另外三辆被击毁的坦克(炮塔编号R01的指挥坦克和炮塔编号445和535的普通坦克)被用于穿透试验。至少还有两辆坦克(炮塔编号 521和745)被送往莫斯科文化休闲公园进行胜利展览。苏联的坦克工厂也收到了一批俘获的“黑豹”。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5)

1943年8月,炮塔编号824的“黑豹D”在NIST测试场

824号坦克被用于机动性试验。1943年8月后,苏军在NIBT试验场对这辆车进行了研究。该坦克是克里沃申(S.M.Krivoshein)少将指挥的第3机械化军在7月17日于Novoseletsky附近俘获的。当时,坦克的行驶里程表读数为452公里。对于一种可靠性极低的坦克来说,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距离。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6)

将炮塔置于车体中心使“黑豹”坦克成为了一个更稳定的射击平台。 但这种布置也导致了尺寸和重量的显著增加

事实证明,“黑豹”坦克可以使用苏联B-70汽油。机动性试验从1943年8月8日开始,至10月5日结束。在此期间,该坦克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58公里,在土路上行驶了162公里。它的引擎运转了13.9小时。行驶距离如此短的原因就是坦克的可靠性问题。在此期间,坦克因故障不得不被拖车拖回试验场三次。所有这些测试都是在不带弹药的干燥天气下进行的。

测试人员设法将坦克加速至50公里/小时。他们谈到了带有伺服驱动器的行星转向机构的良好可操纵性和设计。坦克在高速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35公里/小时,问题出现在坦克更易损坏的土路上。在野外的平均行驶速度只有15.8公里/小时。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7)

带有伺服驱动器的行星转向机构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黑豹”坦克发生了12个故障。最不可靠的部件是发动机,苏联人甚至认为发动机都没有研发完毕。德国人自己也承认了这一缺点。时任德国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承认,“黑豹”坦克的引擎直到1943年秋天才能无故障连续行驶1000公里。苏联的测试人员认为“黑豹”的可靠性不及三号和四号坦克。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8)

“黑豹”坦克的发动机一直是其不可靠问题的源泉。尽管推重比较高,但也是耗油大户。

NIBT试验场的工作人员将“黑豹”坦克归类为重型坦克,因此将其与IS-2重型坦克进行了比较。IS-2比“黑豹”重一吨。但是,它只在算上炮管的车长上超过了“黑豹”。单看车身,“黑豹”比IS-2长130毫米,宽360毫米,高180毫米。而且,德国坦克的地面压强较高。

尽管“黑豹”动力系统的推重比超过了IS-2,但也有它自己的缺点。“黑豹”在土路上行驶时,每100公里需要595升汽油;作为比较,IS-2即使是在积雪的土路上,每100公里也仅需要440升燃料。

苏联测试人员提到,IS-2和“黑豹”坦克在速度上没有显著的差异。缴获的德国文件也证实了这一点。德国人自己的对比测试结果发现,“黑豹”的平均越野速度为20公里/小时,而IS-2为18公里/小时;高速公路上的差异更加明显,IS-2的平均速度为27公里/小时,比“黑豹”低8公里/小时。

口径75毫米长身管(70倍径)KwK42 L/70火炮获得了一致的好评。该炮的炮口速度达到了1000米/秒,能对IS-2坦克构成威胁。试验表明,它比“虎”式坦克使用的88毫米KwK36炮还要强。“黑豹”坦克还装备了具有更高穿甲能力的次口径穿甲弹。测试人员估计,德国的次口径弹药在老式火炮上对IS-2坦克的有效击穿距离为500-600米,但使用KwK42该距离可以增加到2000米。由于瞄准机构,观察镜和电击发机构的射击得当,“黑豹”坦克主炮的射速可以达到6-8发/分钟。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9)

黑豹A型装备的75毫米口径长身管KwK42 L/70火炮

测试人员高度赞赏炮手在炮塔内的位置,因为他在那里可以顺利地完成所有工作。当然,“黑豹”在这方面也没有达到满分,因为炮手只拥有带放大功能的瞄准装备,需要依赖车长的指示来转移火力。车长位置的评价并不高:好的方面是“黑豹”坦克的车长拥有独立的观察塔,可提供全方位的视野;坏的一面是,与三号坦克相比,车长座位的观察盲区增加了,特别是在车体前方和右方有高达16-18米的死角。另外,车长的位置非常狭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活动。实际上,除了观察战斗并指挥车组人员外,他做不了其他任何事。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10)

“黑豹”坦克的各观察孔的视角以及坦克的视角盲区,前方和右方都有一个16-18米的大盲区

装填手是最糟糕的。他根本没有观察装置,只能从弹药架上拿取炮弹重新装填。当炮塔向前时,他只能够直接拿取不到1/3的弹药:其中装有三发炮弹的1号弹药架,放置在装填手的身后;装有三发炮弹的10号弹药架安装在战斗室的地板上;装有15发炮弹的8号弹药架位于机枪手身后。使用任何其他备弹架时都很不方便,分布在战斗室周边和车身中的主要备弹架只有在炮塔转动到某个角度时才能使用。有些弹药y能在其他车组人员的协助下才能获取。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11)

“黑豹”坦克各弹药架的分布,装填手比较容易获取的是图中1、8、10号弹药架中的21枚炮弹

总的来说,战斗室空间比三号坦克要差。尽管炮塔体积增加了,但很窄,还必须安装占地更大的炮塔吊篮和火炮。因此,尽管“黑豹”坦克比其前辈在身材上要大得多,却更拥挤。

视野也受到了影响,只有车长才能观察整个战场,炮手和装填手甚至没有自己的潜望镜。该坦克的视场甚至明显小于苏联坦克。这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情况下“黑豹”会被从侧面击毁,因为观察战场的只有一双而不是三双眼睛。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12)

“黑豹”坦克炮塔(战斗室)非常拥挤,火炮的右侧是装填手,左侧前方是炮手,后方是车长

悬挂获得了很高的评价。测试人员指出悬挂部件的设计良好。其中集中润滑系统比苏联的坦克设计更理想,每个负重轮带有两个平行扭杆的扭杆式悬挂也受到了推崇。根据测试人员的说法,只要扭杆足够坚固,这种悬架可以使车辆行驶得更平稳。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13)

苏联坦克专家认为“黑豹”坦克的悬挂行走部分非常出色

“黑豹”获得了很高的整体评分。苏联测试人员认为该车是一辆非常好的坦克歼击车,能够与远距离的装甲目标作战。得出此结论的主要理由是良好的正面防护和观瞄装置的位置。动力系统的高功率重量比,平稳的悬挂和强大的火力也被列为该坦克的优势。

车体防护

苏联坦克专家一直密切关注德国坦克的车体设计。装甲板的厚度和倾斜度使其不同于其前身。尽管“黑豹”的布局与T-34中型坦克有很大不同,但很明显,它的部分设计灵感来源于后者。

由于变速箱放置在车体的前部,使车体变得即高又长。“黑豹”的车体比T-34高了20厘米,长了一米。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14)

“黑豹”坦克的车体和炮塔结构

自坦克诞生以来,坦克的正面总是比其侧面和后部受到更好的保护。1941年后,德国坦克的侧装甲厚度不再增加,标准为30毫米。当时,三号坦克的前装甲厚度为50毫米。到了1942年秋天,四号坦克的前装甲厚度增加到80毫米,而炮塔装甲的厚度仍仅为50毫米。

新的德国坦克在防护上有很大的不同。首上装甲的厚度为80毫米,首下装甲的厚度为60毫米,两者的倾角均为35度。这从根本上增加了对车体的防护力。侧装甲的厚度微不足道地增加到了40毫米。但是,它们在“黑豹”坦克上以50度倾角安装。从理论上讲,这样足以防住苏联45毫米反坦克炮的射击。但是,69倍径45毫米反坦克炮从1942年开始生产。盟军反坦克炮的主要口径是57-76毫米。在这种口径下,无论40毫米的侧装甲以什么角度安装,都会被轻松击穿。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15)

“黑豹”坦克各部分装甲厚度和倾角(侧方视角)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16)

黑豹坦克的侧面装甲厚度和安装倾角,注意保护行动部分的5毫米裙板装甲在实际中经常忽略安装

“黑豹”装甲板之间使用的互锁接头也引起了苏联专家的极大兴趣。以前,德国坦克的钢板是通过对接焊接连接的。“黑豹”装甲板由互锁的接头连接在一起,再行焊接。这不是革命性的,一些T-34坦克工厂也使用了这种接头。但是,T-34坦克仅在某些地方小规模使用了一种不同形式的接头,“黑豹”则在车体和炮塔的大多数连接处都有接头。这种接头连接增加了焊接连接的强度。在研究了德国的方法之后,许多后续的苏联坦克,如带有平直前装甲的IS-2坦克以及T-44坦克,都开始大规模使用这种接头。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17)

黑豹装甲板间用于加强焊接强度的接头

当然,苏联人在测试中最关心的事还是可以用来摧毁德国新野兽的武器。1943年12月1日至14日,在NIBT试验场上对数辆缴获的“黑豹”坦克进行了射击测试。第一辆射击的坦克是T-70。测试人员甚至没有尝试朝前装甲射击,而是仅向侧面开火。结果很有趣:T-70的45毫米M1932坦克炮即使在100米处都无法穿透“黑豹”坦克倾斜的侧装甲,但在500米处就能从侧面穿透其竖直行动部分。“黑豹”的原始设计中会用5毫米厚的裙板装甲来覆盖这部分,但实战中它经常被省略了。45毫米火炮可在300米处穿透“黑豹”的后装甲,在400米处穿透炮塔的侧面。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18)

45毫米加农炮从100米外发射次口径炮弹穿透火炮防盾

该坦克还被用45毫米次口径穿甲弹进行试验,在100米处射穿了主炮炮盾,因为它是铸造的,韧性比较低性。

第二个上场的是丘吉尔III型坦克上的6磅炮,不过它也没有进行前装甲射击测试。实验显示“黑豹”坦克车体和炮塔的侧面装甲可以在900-1100米处被英国火炮轻松穿透。美国M4A2“谢尔曼”坦克上的75毫米M3坦克炮和苏联T-34坦克的76毫米F-34坦克炮可以分别从700-900米处和1000米处轻松穿透侧面装甲。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19)

黑豹的侧面装甲在1000米外就会被盟军的57-76毫米火炮击穿,加上侧面视野差,是造成大量黑豹损失的原因。

KV-85、IS-1和SU-85坦克所使用的85毫米D-5T坦克炮是第一种进行“黑豹”坦克前装甲试射的火炮。结果令人很难堪,即使在100米外,该炮也无法穿透“黑豹”前装甲,而是在倾斜的前车体上发生跳弹。只有通过重复射击之前命中的部位或者侥幸命中上下装甲板之间的连接接头才能实现穿透。尽管,85毫米炮弹的撞击会破坏装甲间焊缝,显然用更强大的武器更换D-5的想法是正确的。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20)

85毫米D-5炮弹击中“黑豹”正面装甲的痕迹,显然都没有实现穿透。所以,T-34-85难以正面硬罡黑豹

D-5T的替代品是IS-2重型坦克所使用的122毫米D-25T坦克炮。该炮在1400米处射击的第一炮就击穿了“黑豹”坦克前装甲。这些试验还催生了这样的传奇故事:一枚炮弹穿透了“黑豹”坦克的前部,然后击倒了后板。真实的情况是,在对535号坦克的炮塔侧面进行射击时,炮弹穿透了左侧装甲后还震落了右侧装甲板,将其向外抛出了几米。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21)

122毫米的D-25T坦克炮在1400米外发射穿甲弹打穿了“黑豹”坦克的车体正面装甲

下一个试验是由安装在ISU-152坦克歼击车上的152毫米ML-20火炮在1200米处进行射击,圆形弹头从“黑豹”首上装甲弹起。但这没关系,炮弹在坦克装甲上形成了一个360x470毫米的破洞,可以保证让其失去作用。另一辆坦克被击中的是炮塔侧面。这张照片在侧装甲上形成了一个350x370毫米的破洞。然后,炮弹在炮塔内爆炸,导致部分毁坏。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22)

使用152毫米ML-20火炮发射穿甲弹击中“黑豹”坦克车体前装甲的结果

这些试验的结果表明,苏联红军在1943年末已经拥有了对抗德国新坦克的武器。尽管如此,苏联专家还是做出了正确的结论。准备用于T-34/85的85毫米火炮威力不够,难以与“黑豹”正面战斗。它只能在1000米外穿透“黑豹”坦克薄弱的火炮防盾。

D-5T的另一种替换选择是改进自B-34海军炮的100毫米火炮。苏联使用它研制了两种类似的武器,即S-34(TsAKB)和D-10T(9号工厂设计局)。最后,D-10T赢得了竞争。但是,试验表明,这种火炮只能在1200米处击穿“黑豹”坦克的前装甲,从1500米处发射的炮弹则不能穿透。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23)

100毫米D-10T火炮在1500米处发射穿甲弹无法穿透“黑豹”坦克车体前装甲,必须拉近到1200米处

122毫米D-25T坦克炮被证明是出色的。BR-471尖头穿甲弹在1500-2000米处就能大概率击穿“黑豹”坦克的前部(尽管在很远的距离上有些射击发生了跳弹)。1944年夏天测试了钝头的BR-471B炮弹,有效攻击距离增加到了2500米。

红军中的“黑豹”

“黑豹”坦克在1943年秋天开始在东部战线大量出现。早期的D型逐渐被改进的A型所取代。后者于1943年8月投产,并于秋天出现在前线。这些战车确实数量众多,并给处于进攻中的苏联红军制造了很多麻烦。

起初,苏军低估了德国坦克的防护力。根据1943年秋发布的战术指示,“黑豹”坦克很容易被85毫米火炮击毁,而在向驾驶员和无线电操作员舱口射击时,57毫米炮也绰绰有余。实际上,“黑豹”比“虎”式更危险,因为它具有更好的前装甲和威力更大的主炮。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24)

苏军在1943年秋发布的对付“黑豹”坦克的战术指导手册

“黑豹”坦克也最终成为IS-1重型坦克的首个对手。IS-1的前装甲能够抵御“虎”式坦克使用的88毫米炮,但75毫米KwK42 L/70炮的威力更大。IS系列坦克的装甲必须进行增强。即使这样,后期生产的IS-2炮塔仍然容易被“黑豹”坦克的火炮击穿。

苏联坦克手击毁“黑豹”和“虎”式坦克的奖励相同,均为500卢布。“黑豹”和“虎”式坦克也常常会在战报和新闻报道中混为一谈。然而,由于其较弱的侧甲,“黑豹”经常会成为轻型坦克的牺牲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苏联红军曾经使用缴获的“黑豹”坦克进行作战。第一个此类使用的记录发生在1943年秋天,例如,第59坦克团曾经短暂地使用一辆“黑豹”坦克。尽管俘获了很多这种德国新坦克,但进入苏军作战序列的坦克数量很少。主要原因是这些坦克,尤其是早期的“黑豹D”型,可靠性实在太差。

随着被缴获“黑豹A”型越来越多,情况有所改善。但是直到战争结束,有关“黑豹”坦克可靠性的评价仍然很低。红军在1944年初取得了一系列攻势战役的胜利,其奖励是就是缴获了德军的许多重装备,其中包括大量的“黑豹A”型坦克。一些坦克当场进行了修理,但大多数都被送到了位于喀山的修理厂。很快收到了关于缺少光学设备的投诉,这些光学设备是完全修复坦克所必需的。1944年8月,为缴获的战车编写了简短的使用手册。这些手册主要基于NIBT试验场上对“黑豹”坦克进行的试验报告。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25)

为了能够帮助部队操纵和利用俘获的“黑豹”坦克,苏军根据NIST试验经验,特地发布了指导手册。

被缴获的“黑豹”在1944年夏天得到广泛的使用。例如,第51独立摩托车团拥有一个重型坦克连,由五辆“虎”坦克和两辆“黑豹”坦克组成。在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开始之前,仅剩下一辆“黑豹”,而且还需要修理。整个七月,该坦克一直处于“中等修理”状态,继续参加战斗。这种情况并非唯一,乌克兰第一方面军许多使用这些坦克的部队都抱怨“黑豹”坦克的技术复杂度。

被俘的“黑豹”坦克也在第8近卫坦克军中使用。8月18日,第59近卫坦克旅在波兰Jasienica附近缴获了党卫军第五装甲师的三辆“黑豹A”型坦克。第二天,这些坦克被移交给了第62近卫重型坦克团。当时,该团装备了11辆IS-2坦克,俘获的德国坦克被编入由苏特尼科夫(Sotnikov)中尉指挥的坦克连,并涂上了第62近卫重型坦克团的标志。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26)

1944年8月装备第62近卫重型坦克团的苏特尼科夫坦克连的“黑豹”坦克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27)

由于“黑豹”坦克的可靠性太差,苏军很少使用缴获的“黑豹”坦克

被俘“黑豹”的可靠性问题不仅困扰着苏联红军。二战结束后,法国人装备了大量“黑豹”坦克,他们也因为这些坦克的低可靠性而大受其苦。也许出于相同的原因,“黑豹”坦克迅速从世界各国的军队中退役。相对而言,四号坦克和三号突击炮的表现要好得多,在某些国家中一直使用到上世纪60年代。

盘点二战最强的5款坦克(二战德国最强坦克之苏联报告)(28)

法国陆军在战后大量装备“黑豹”坦克,着实吃到了其可靠性差的苦头

但是。以此来贬低“黑豹”坦克的地位是不公平的。这种德国坦克影响了所有国家的坦克发展路线。例如,英国战后的“百夫长”坦克就在许多方面和“黑豹”很类似。即使是战场上的对手,苏联坦克设计师也对其进行了高度的评价:没有比碰到“黑豹”更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