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京报

短跑、跳绳、跳远等所有项目均需“赤足”进行;135个班级的2000余名新生参赛

清华运动会跳远记录(清华赤足运动会)(1)

10月13日,清华大学赤足运动会,选手在赤脚跳绳短跑。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清华运动会跳远记录(清华赤足运动会)(2)

选手在为赤脚跳绳短跑做准备。

10月13日上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庄同学第一次赤足跑完了100米;汽车工程系的谢同学赤脚在一分钟内跳了238下……

这是清华大学为2018级新生举行的赤足运动会,与众不同的是,这场运动会的100米跑、跳绳、跳远等多个项目都需赤足进行,135个班级全部参赛,有2000余名学生报名比赛。

上午9点,清华大学东大操场的男子100米决赛正在进行,参赛选手们光着脚“拼”到了终点。冲过终点后,选手们的同学便为他们递上鞋袜。工程物理系的一名同学跑完后,他的同学们便围上来交流:“我给你拍了视频,有一段你冲的特别快”“这一组跑得快”“脚疼吗?”

第6组的庄同学跑在最前,不过他表示,自己的成绩从整体来看不算靠前。“之前没赤脚跑过,自愿报名参加了这个比赛,跑完以后感觉脚都不是自己的了。”他告诉记者。

参加立定跳远的同学,不少同学在沙坑旁赤脚做着准备。精仪系的一名新生告诉记者,自己跳了2米6,因为赤脚所以对成绩有一点影响。

篮球场进行的跳绳比赛,也吸引了不少新生参加。汽车工程系的谢同学,赤脚一分钟跳出了238下的成绩,围观的同学一直高呼“厉害”。她告诉记者,自己平时也会跳绳,这次赤脚跳完感觉还可以,脚不是很疼。

除了传统的田径项目外,今年的赛事项目还有100米二人3足跑,100米、60米跳绳跑等趣味比赛。

■ 追访

“赤足”已20年 “能刺激同学积极性”

记者了解到,清华大学自1998年便开始举办新生赤足运动会,是针对大一新生的以班级为参赛单位、报名人数多、覆盖项目广、趣味性强、特色突出的运动会。

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告诉记者,赤足运动会的目的,是希望吸引更多同学参加,不光是参加比赛,同学来现场观赛也是一种熏陶。

“1995、1996年是分水岭,由于电脑进入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清华学制变化导致学习压力增加,参与体育积极性、关注度下降。学校决定从项目和参赛形式上吸引同学,采取赤足的方式,比较新鲜,关注度高,并且以班级为单位参加比赛,能刺激同学积极性。”刘波表示。

“体育”一直是清华学生绕不过的话题,“不会游泳不能毕业”、贯穿全年的马约翰杯比赛等都是表现。

“大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质测试表现出来的健康状况,是在下降的,不光是清华,整个高校都有这种情况,是一个大趋势。”刘波说。“怎么吸引同学锻炼,成为体育工作难点。清华采取强制和兴趣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学生体育锻炼,使他们养成锻炼习惯。”

据介绍,清华的体育课贯穿在本科教育全过程,本科4年都有体育课,大一大二是必修课,大三是限制选修课,大四是选修课,学生至少上三年。

目前经过筛选开设了约50个课项,除了足篮球、游泳、田径等传统课程外,还有跳水、射击、击剑、棒球等课程。“课外锻炼可以转化成课内分数,以此激励学生锻炼。”刘波说。(记者王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