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良编剧并导演的《搜救》,聚焦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在严寒风雪中的裹乱,一个并不善于沟通的父亲和他随时呈现逆反心理的儿子,在一次很期待的假日旅行中陷入了失踪与搜救的困局之中。甄子丹担任本片主演并监制,这一次他绝对没有什么“我要打十个”的本领,他连驯服自己的情绪和保护自己及家人的安全都难以做到,毕竟大自然的威力超越所有的人类。人生无常是我们平常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说的套话,但是真正遇到不可抗力情况下的无助,更是因为关心则乱导致此后的搜救难上加难。韩雪饰演的母亲,与甄子丹饰演的父亲,他们作为孩子的家长,显然问题多多,亲子关系的挫折,导致他们混淆了一般情况下城市生活的安全与特殊情况下不可知的东北雪乡的意外之间的边界。为了惩罚或者说教育儿子的叛逆,他们竟然一致同意并实施了对儿子的“短时间陌生环境下的禁闭”,从此,不出意外的出现了意外。儿子始终了,找不到了,报警是上策,但是未能充分有效说出所有有效信息的家长,却令整个搜救过程叠加了危险指数和错误方向。

应急救援中注意事项(人生无常与关心则乱)(1)

《搜救》好就好在“裹乱”,告诉观众一是要敬畏自然、二是要尊重专业。人生没有副本可以打,对自己的不负责任,随时可以转化为对他人和社会的不负责任。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个小组织、一个大机构,如果不注意,无论初心、出发点是否正确,一旦在不合理的情境内,出现错误方向,又不能在危险区之外修正,那么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悲剧便会上演。具体说回《搜救》,这既是对具体一个孩子的寻找,也是对广大观众的风险管理,其教育性非常明显。这个孩子,对于“天池水怪”的向往,代表了人类的好奇心,具体是什么事物并不重要,总之是为了这个目标,不在乎父母的指导(当然这父母的指导也有问题),念兹在兹,从而实现了紊乱的失踪。这个父亲,对于儿子教育的混乱在先,在与警察的沟通、搜救人员的配合方向,有着太多的主观意见和信息保留,在相当程度上并没有将心比心、只是将他们的善心好意当成了工具人的NPC属性,然而那些派出所民警和搜救人员也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公,他们付出了良多。至于能不能找到失踪男童,其结果本身是偶然的。至于如何去搜救,那当然是取决于他们的专业判断、经验教训以及必不可少的运气。

应急救援中注意事项(人生无常与关心则乱)(2)

然而,话说回来,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不是生活中真空中的球形鸡,没有完美的人和家庭,大道理大家都懂,可以依然在生活中处处有问题。这样的孩子,大家应该救。这样的家长,社会也需要帮助他。社会不能苛责被害者的完美,当然更不应该对受助者要求他们的完美。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到有着明显的缺陷,这还是我们作为观众、作为能够全知全晓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任何人、任何家庭遇到了危险,我们作为他者、政府机构和专业人士作为大他者,都应该提供力所能及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义务的帮助。即便《搜救》与前些日子泸定地震中甘宇和罗永很不相同,那个孩子和他的家长依然有资格获得社会的大力帮助,他们是最普通的人,具有我们所有人的一般属性,也就是说他们就是你我。也许真正当我们在电影中的环境中,未必表现比他们好,当然也许好,也许更加不如。

应急救援中注意事项(人生无常与关心则乱)(3)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说的就是这个理。《搜救》中的孩子,在茫茫雪原深山丛林冰河的危险境地里不知所踪,就好像婴儿在深井边,我们不必去考虑他是如何到这一步的。正如电影中的民警和搜救队员,他们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一如既然的寻找着失踪者,他们行动的意义就是行动本身,无论被救助者生存幸还的可能性有多少,总是要找下去,甘宇不就是在野外独自十七天吗?《搜救》中的父亲,终究是用自己的生命挽回了儿子活下来的可能性。电影自然具有一定的传奇性表达,但是原生家庭的安全教育确实是重要的现实课题。生命至上,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为了更好的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