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通过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河北石家庄的两名农民获评”新型职业农民“初级职称,成为该市最早获得农业职称的农民,引起广泛关注。其中,河北石家庄市鹿泉区鹿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于江,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农二代”,于江自1996年中专毕业后便在石家庄城市里打拼。在城里,他先是一名工厂工人,后来辞职成为一名销售员。2011年,他辞职带着3000元回乡创业。次年年底,他成立了石家庄鹿泉区鹿马种植专业合作社。之后十年里,他一直扎根土地,带动村民通过经营合作社致富。

11月2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联系上于江,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回乡创业经历以及带动村民一起经营合作社致富的故事。对于此次获得初级职称,他觉得离不开自己多年扎根农村,以及他作为村里技术员去农业局学习的经历。

农业中级助理工程师职称评定条件(最早获得农业职称)(1)

▲于江通过“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1 回乡种地

虽然于江的祖辈都是农民,但在2011年前,种地这事对他而言,还是比较陌生的。因为他从学校毕业后,就一直在石家庄城市里打拼。

回忆起为何要回乡创业,于江告诉上游新闻记者,他在做化肥销售的时候,有位来自河北保定的客户告诉他自己是办农资店的,生意很红火。之后,他就上网去搜索国家在农业领域的相关政策,发现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经过考虑,决定回到老家石家庄鹿泉区宜安镇马山村开始创业。

起初,于江决定回乡时,妻子非常反对,只给他3000多元创业启动金,让他花完钱继续回城上班。“销售不需要投资,这个需要投资,当时回去她就给了我3000块钱。现在想来,我就是靠这3000块钱起家的。”

2011年5月,他在村子里开了一家农资店,卖农药、化肥、种子给村民。因为从事过化肥销售,所以积累了一些农资产品的人脉。他就和人家商量,帮忙代卖后他拿提成,这样的方式可以省去垫付成本的钱。

刚开店一个月,陆续有村民在聊天时表示,家里的地荒了也没人种,于江觉得这地空着还不如租过来自己种。同年6月,他就以个人的名义开始去找村民租地,最终只有两三户人家相信了他,让他以赊账方式租用了8亩地。

从城市打工回到农村种地,这样的转变还是给了于江不小的挑战。第一年,对于很多种地基础要领,他全然不知,只好跟着其他乡亲学习,但还是犯了一些错。他向记者说了一件令他印象深刻的错误,“我没有经验,人家浇地,把一整块地分成一小块小块的(浇水),我是直接大水漫灌,人家浇一个多小时,我浇5个小时都没有浇满。”他向记者解释说,如果一大块地一起浇,地不平水就过不去。

好在第一年,他还是挣了几千块钱,“那时候一亩地挣了五六百块钱,第一年虽然挣得不多,但也很高兴,是自己辛苦挣来的钱。”

农业中级助理工程师职称评定条件(最早获得农业职称)(2)

▲于江开着机器在地里工作。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2 做大合作社

2012年,于江了解到农村合作社这种新型农业合作模式。他起初以为,合作社只是个人在农村经营的一家公司而已,“其实合作社是把很多人吸收进来,合作社不是你自己的,而是大伙一起的,包括有什么问题,必须到大会上去提议,大会通过后才能去做这件事。”

2012年底,他的合作社注册成功,就开始邀请村民一起参与进来。由于回乡一年和村民打交道多,大家对他都很信任,最初就有80多个社员参与进来,“那时候,找社员,有钱的出钱,有地的出地,可以进来一起挣这个钱。给村民解释时,我说你看村里面也知道我是什么人,我家也在村子里,我不会走,村民都很相信我。”

合作社成立后,土地使用面积达到200多亩,“基本都是本村的地,一直种玉米小麦。”除种地之外,合作社还设有家事会、理事会,社员会推选出来几个人,负责监督合作社的运营。于江作为社长,他表示社内每年要开几次会,任何提议都要拿到大会上,让大伙去投票决定。

“那时候,我主要负责全面管理,有的社员能干活可以过来干活,然后给他们开工资。我是不领工资的,有时候我也去地里干活。既然是共同挣钱,得让他们信服咱们,才能做好。”对于帮忙干活的农民,于江开的工资是60元8个小时,如果干活的农民是合作社成员,工资之外,年底还会有分成。

当年,每个入股者都分到了钱,最低的也拿到了3万元。于江说,他还把自己经营的一家超市纯收益放进合作社的收入里。

于江介绍,2021年,他的合作社入股人数已经达到102人,土地面积超过3000亩,其中有300多亩种植药材,其它的还是种植玉米小麦为主。他还办了农产品加工厂,主要做农产品的加工,“比如玉米面条、五彩面条,只要是面条我都生产,卖了以后再回到合作社分红,因为这个公司是合作社领导办的。”这一年,他们的利润超过500万,一半利润拿出来分红,剩下的投入生产。

于江表示,目前,合作社日常雇佣了20多名乡亲,农忙时还会从周边雇佣上百人帮忙,每年为周边提供几百个创收机会,还安置了多个残疾人、贫困农民。

农业中级助理工程师职称评定条件(最早获得农业职称)(3)

▲于江通过“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3 技术培训很关键

“合作社成立的第一年,收成也是平平常常,到第二年,跟农业局接触以后,收成就变好了。”说起合作社起步阶段,于江说,是到农业局学习后才有了好收成。他告诉上游新闻记者,那时区农业局想找一些技术员,由于村里都知道他回乡创办合作社,村委会便推荐了他。于江开始了专业的农业学习和培训。

于江说,起初,农业局的培训一个月至少一次,从种植技术到管理,对他们进行指导。“学习回来后,把技术用到合作社,有时候我也去农业局找技术人员聊。”于江向记者举了一个他学习后改善种植的例子,“比方说一亩地用多少小麦种子合适,我起初是40斤到50斤。但从培训以后,知道一亩地用30多斤就够了,成本降下来了。”除每年参加农业学习班外,还不时有农科院的老师下来给他们讲课。

就这样,于江的合作社慢慢发展起来。这期间,他还获得了鹿泉区十佳创业标兵。现在他觉得,这些都为他成功取得初级职称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打下了基础。

农业中级助理工程师职称评定条件(最早获得农业职称)(4)

▲于江的合作社已用上无人机。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4 有压力更有动力

今年10月初,石家庄出台政策,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工作,区农业局鼓励于江报名参加。10月底,于江通过评审获得”新型职业农民“ 职称,成为农民助理工程师,“知道通过的时候,特别高兴。”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石家庄市开始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制度,并出台《石家庄市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实施方案》,将掌握农业专业技术的职业农民正式纳入人才评价范围,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据悉,该《方案》设初级、中级两个层级,凡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新型农民都可以申报相应的技术职称。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打破学历、专业、论文、科研成果等限制,重点考察其技术水平、业绩贡献、经济社会效益和示范带动作用。

该《方案》明确,对取得中级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一次性给予2000元奖补;并鼓励县(市、区)对取得初级职称人员给予一定奖补。对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职称的人员,在优先享受新技术培训,优先承接新品种、新工艺的实验示范等政策的同时,涉农部门各类农业项目、强农惠农奖补政策也将向其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倾斜。另外,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聘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技术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成员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并长期发挥作用的情况,可以作为优先推荐市级及以上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依据。

问起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后的生活变化,于江说,自从消息出来后,周边很多朋友都来关心他,询问他日后有什么打算,他也感受到了一些压力,但他相信自己会将这份压力转变为动力,“必须干好。”他告诉记者,目前初步打算,就是要扩大生产。

采访最后,于江说,“获评职称后,区里对我的支持特别大。我现在想扩大经营,区里已经开始给我协调土地的问题了。”

来源:上游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