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性别转变 独立女性崛起丹尼尔谢幕(1)

没想到有一天坐在影院里看年过半百的007跟美女肉搏、跟对手械斗,竟然有点心疼他,随着这一代邦德扮演者丹尼尔.克雷格的谢幕,老牌007终于又可以歇会儿了。

相信很多影迷看最新上映的《007:无暇赴死》心情是复杂的,这可真是一部最不《007》的《007》,尽管邦德依旧身手不凡、魅力不减,但他竟然情定女主,生下邦二代,打从心里想要回归家庭了。

丹尼尔性别转变 独立女性崛起丹尼尔谢幕(2)

最早的谍战片《007》是冷战时期的产物,1962年首部影片《007之诺博士》上映至今已经有60年历史,该系列迄今共拍摄了25部正片加2部番外篇,换了6代詹姆斯.邦德,以上天入地下海的任务、永远绅士、迷人的邦德以及走马灯式的邦女郎,深入一代又一代观众内心。后来的《谍影重重》系列、《碟中谍》系列都有《007》的影子。

打从这个IP诞生以来,邦德的设定就是走肾不走心:睡遍全世界,片叶不沾身。历史上他貌似只动过两次真心,一次是1969年《007之女王密使》中他爱上了家世显赫的特蕾西,但刚办完婚礼不久,对方就死了。而这次,好不容易又找到真爱,自己死了。

丹尼尔.克雷格

国人心目中的邦德

历代007扮演者有:第一任肖恩·康纳利、第二任乔治·拉扎贝、第三任罗杰·摩尔、第四任提摩西·道尔顿、第五任皮尔斯·布鲁斯南和第六任丹尼尔·克雷格。要说007标志性的存在肯定是首位邦德扮演者肖恩.康纳利,但对于当下大多数国人观众来说,最熟悉的还是丹尼尔.克雷格,不为别的,就因为《007》系列是从他上马之后才开始在内地公映的。

丹尼尔性别转变 独立女性崛起丹尼尔谢幕(3)

作为历史最悠久、最具知名度的电影IP之一,每一代007换将对全球影迷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对于扮演者来说更是扬名立万的大好机会。

2006年,丹尼尔.克雷格打败对手克莱夫.欧文、休.杰克曼等一众大腕成为新一代邦德,爆了个大冷门。没名气、个子矮、此前主要拍文艺片、长得还跟观众心目中的邦德完全不一样,让当时舆论集体唱衰他,认为是《007》系列有史以来最失败的选角。

不过等新电影一上映,舆论的风向又来了个180度大转弯,《007:大战皇家赌场》中,新任邦德动作戏密集流畅、打斗精彩,人物塑造也更丰满立体,故事推陈出新。既能粗旷冷酷,又能绅士优雅的丹尼尔一举俘获大众的心,以火箭的速度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演员之一。

丹尼尔性别转变 独立女性崛起丹尼尔谢幕(4)

用我们的话说,新人新气象,那些年卷土重来的《007》少了些套路,多了些真诚和创新,把老特工片又拍出了新花样、新高度。观众重新爱上邦德,影片的口碑和票房都取得空前成绩。但一个超级IP永葆活力实在太难,只靠换主角又能续命多久呢?

2015年,好不容易重塑金身的《007》又开始崩塌,丹尼尔在拍《007:幽灵党》时不慎摔断了腿,为了保障影片进度他没有及时就医做手术,只能拖着一条腿艰难拍摄,为此,影片中原定的动作戏只能重新设计,再通过后期剪辑的方式尽量使画面流畅。当时的丹尼尔表示宁愿割腕都不想再拍下一部了。

丹尼尔性别转变 独立女性崛起丹尼尔谢幕(5)

但上吊也要喘口气,最终,他还是把谢幕留在了这部《007:无暇赴死》,用一个除非“诈尸”,否则再也不可能回来的办法。

目前该片在豆瓣评分7.1分,对于依然松散的剧情来说显然是高了,算是影迷对丹尼尔的感情分吧。

《007》:英雄迟暮

对于任何一个老IP来说想要焕发新生都非常困难,《007》如此,《星球大战》如此,迪士尼作为超级IP矩阵拥有者更是如此。

百年品牌迪士尼在其发展史上遭遇过很多次危机,上一次复活得益于其掌门人、爆款制造机罗伯特.艾格,他的三板斧起码能给迪士尼再续命三十年:第一,拉拢乔布斯,收购皮克斯,为老态龙钟的迪士尼注入原创新活力;第二,大力拓展迪士尼在全球范围内的版图,尤其是注重中国市场,上海迪士尼就是艾格任期做的一项重要举措;第三,买买买,买皮克斯动画、买漫威、买卢卡斯影业,买二十世纪福斯,简直要把各种IP一网打尽。

丹尼尔性别转变 独立女性崛起丹尼尔谢幕(6)

《007》的六十年其实也一直在抗衰老的路上奋斗,铁打的邦德,流水的扮演者是影片在具体呈现上抓住每一代观众的利器,但也是把双刃剑,演员选得好,片子就成功了一半,选不好,对于这个经典iP可是不小的打击。

肖恩·康纳利自不必说,是他具象地定义了“邦德”这个角色,他赋予角色身手矫健、风流倜傥的基调。但作为一位有追求的演员,康纳利不愿意自己局限在邦德的戏路里,两次向片方请辞。

丹尼尔性别转变 独立女性崛起丹尼尔谢幕(7)

第一次他拒演后,模特出身的乔治.拉赞贝得到这个众人瞩目的机会,可惜没有表演经验的他无法塑造观众心目中的邦德,而且刚一出名就飘了,遗憾的只出演了一部《007》,接下来还得把康纳利搬出来救场。

肖恩.康纳利再次以年事渐长的借口与邦德“永别”后,继任者竟然是比他还大三岁的罗杰.摩尔,而且摩尔一拍就是7部,幸好他的大部分作品叫好又叫座。

丹尼尔性别转变 独立女性崛起丹尼尔谢幕(8)

接下来的提摩西.达顿靠深度取胜,皮尔斯.布鲁斯南则被评价为“刚柔并济”型邦德,一度是最受欢迎的007扮演者。

丹尼尔性别转变 独立女性崛起丹尼尔谢幕(9)

丹尼尔接棒后不仅继续了007的辉煌,还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的广大市场,曾经为了宣传《007:幽灵党》,还还专门上了天猫双十一的晚会造势。

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一代007英雄又迟暮,丹尼尔撩不动比闺女还小的邦女郎了,六十岁的《007》尚能饭否?

拿什么拯救《007》

走到今天的《007》依然是香饽饽,也是一块烫手山芋,面对主创更迭,其实很多人都陷于想上又怕搞砸了的矛盾纠结中,不然这个大饼恐怕也落不到在把握大IP方面,资历不够深的导演凯瑞·福永身上。

丹尼尔性别转变 独立女性崛起丹尼尔谢幕(10)

召集有实力的主创团队,是《007》继续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重要关卡。另一个就是如何摆脱固有的“物化女性”的设定。

邦女郎作为和邦德并重的《007》看点,从第一部到现在,坦胸露背大长腿、跟邦德滚床单是标配,但随着女性意识觉醒,这样的设定连好莱坞都不敢搞了,连林志玲都不敢拍了。

重塑女性角色是《007》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无暇赴死》中观众的确看到这方面的变化,性感貌美的古巴邦女郎没有跟邦德擦枪走火,反倒多了一些青涩、俏皮,来了就执行任务,完事立马闪人。

丹尼尔性别转变 独立女性崛起丹尼尔谢幕(11)

导演凯瑞·福永表示,这次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在银幕上获得了更多的平等机会,开拍前主创们就此也制定了条例,如何赋予女性角色平等的权利,让她们对自己负责,给她们独处的机会,让观众了解她们是谁。

丹尼尔性别转变 独立女性崛起丹尼尔谢幕(12)

影片中诺米扮演者拉什纳·林奇也表示,“赋予女性角色独立的权利,我认为很重要。我认为他们在整个拍摄过程中都牢记着这一点。我不觉得诺米作为一个年轻的黑人女性,总是站在白人的背后,对于我来说,这就是工作。这对凯瑞·福永来说,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搞不好下一任007真要变成女性了,你依然期待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