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艾灸养生,经常艾灸的小伙伴应该都有感触,好像有些穴位,很多病症都会用到。那么今天就来讲讲艾灸养生的四大养生奇穴。

一、合谷

合谷穴又称“虎口”属手阳明大肠经,左右手对称。古语有云:面口合谷收。意思就是面部口部的问题,都可以用合谷穴来调理。

艾灸穴位与病症对应(艾灸养生四大奇穴)(1)

主要调理: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等症。

本穴物质由三间穴的水湿云气而汇聚,性温、量大、所处范围广,可担当起充补大肠经整条经脉气血的作用,故为大肠经原穴。其主要功效: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是“四大养生穴”之一。

二、关元

关元穴,在肚脐下三寸(约四个横指的距离)。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效,凡元气亏损都可以使用此穴。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它为先天之气海,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古人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关元穴,还具有保健强身的作用,经常艾灸关元穴,有保长寿之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现代研究证实,按揉或艾灸关元穴,可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

三、足三里

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古语有云:肚腹三里留。这里的三里指的就是足三里穴,意思是说,肚腹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用足三里来调理。

艾灸穴位与病症对应(艾灸养生四大奇穴)(2)

足三里穴,主要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之功效。主要可调理:

1.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

2.咳嗽气喘,心悸气短,乳痈。

3.失眠,癫狂,头晕。

4.虚劳赢瘦,水肿。

5.膝痛,下肢痿痹,脚气。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四、涌泉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艾灸穴位与病症对应(艾灸养生四大奇穴)(3)

主要功能:可散热生气,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该穴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它联通肾经的体内体表经脉,肾经体内经脉中的高温高压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故而名为涌泉穴。

涌泉穴主要可调理:

1.昏厥、中暑、癫痫、小儿惊风等急症及神志病患;

2.头痛,头晕;

3.咯血,咽喉肿痛;

4.小便不利,便秘;

5.足心热;

6.奔豚气。

现代常用于治疗休克、高血压、失眠、癔病、癫痫、小儿惊风、神经性头痛、遗尿、尿潴留等,为急救穴之一。涌泉药物敷贴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