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s车评网测试评价:

优点:Coupe般的造型设计动感流畅,对年轻消费群体特别是女性杀伤力极大;风阻系数只有0.31,同级别车型中的最佳;9挡变速箱换挡积极、判断准确,对燃油经济性贡献颇大;动力性能出色,转向手感反馈远胜GLK,极限状态可控性强;安全配置丰富,制动距离短;内饰与对手们相比更富现代科技感,音响效果出色;头枕非常舒适,选装配置价格合理

缺点:内部乘坐、储物空间及视野与GLK相比没有优势;后排坐垫偏短;迎宾踏板纯属鸡肋;柏林之声音响的装饰罩做工欠细腻

上市时间:2015年广州车展

售价:39.6万~57.9万元人民币

竞争车型:奥迪Q5、宝马X3、英菲尼迪QX50、雷克萨斯NX、沃尔沃XC60

中国市场分析:自2015年在广州车展上市以来,北京奔驰GLC的销量便一路飘红,消费者大多属于排队等车的阶段。不难看出,中国消费者对奔驰中级SUV的这次全新换代非常认可,特别是被年轻消费群体和女性消费群体趋之若鹜。动感流畅的造型、先进的动力总成、更年轻化的定位和与GLK基本持平的售价都成为GLC热卖的资本

16款奔驰glc测试(你会对GLK恨不相逢未换代时吗)(1)

奔驰GLK换代了,它的继任者根据梅赛德斯-奔驰全新的命名体系,被称为GLC。这个命名体系非常规范且一目了然,能够让消费者清晰地知晓当下这款SUV产品所依托的平台及所处的级别:如依托于奔驰A级车平台打造的SUV被称为GLA,是奔驰着眼于小型SUV市场的一款产品;今天测试的主角GLC在全新C级车的平台上打造,拼杀于中级SUV市场。还有GLE与GLS,同理依此类推。

当然,一定也会有学霸如我的天才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解锁奔驰命名体系下的“潜台词”:如奔驰GLA中的A,除了代表它的平台外,它还是英文“Activity”的首字母,窃以为奔驰是将GLA的用户定位在那些充满活力的欢脱少年们;GLE中的E,我认为是“Elegance”,它的目标用户不是优雅的淑媛,便是睿智的儒商;而GLS的S便更为直截了当,一定是“Successful”,因为能够在气场上与GLS相契合的、在财力上与GLS相匹配的,一定是那些除了成功、还得特别成功的人生赢家。那GLC的潜台词是什么呢?我认为是Colourful,它是为那些对丰富多彩的生活饱有热情、饱有冲动的青年才俊量身打造的产品。

16款奔驰glc测试(你会对GLK恨不相逢未换代时吗)(2)

设计:超越经典有点儿柔

一位平媒同行曾用红星二锅头的广告语形容奔驰GLC的造型设计,我认为贴切到无以复加,于是他山之石拿来一用。承袭自全新S级轿车(W222)的家族面孔无疑让GLC经历了一次蜕变,更直白点儿说,与GLK相比GLC完全是进行了一场“变性手术”。如果说GLK是硬朗、沧桑、血性的张涵予的话,那么GLC就是妆面讲究、肌肤紧致、坚挺曼妙的“马甲线女王”袁姗姗。褪掉了SUV那些棱角、粗蛮、放浪的“经典”符号,取而代之的是精致、细腻和性感的娇贵之气。在当下这个模糊阴阳、中性为美的审美标准下,GLC无疑更会受到市场的追捧。我就对GLC的设计风格青睐有加,“只要你轻轻一笑,我的心就迷醉。”

16款奔驰glc测试(你会对GLK恨不相逢未换代时吗)(3)

如果以腰线为界将GLC一分为二,它的上部造型就如C级旅行车般动感流畅。与GLK较为竖直的A柱、继而形成一个平直的车顶、最后尾部被垂直切断的设计语言完全不同,GLC的设计更像是一部coupe车型。A柱倾斜的角度很大,线条流畅上升最后在C柱又以一个优雅的角度下坠,这样的设计语言不仅带来了观感上的圆润流畅,更使得GLC的风阻系数下降到了0.31(GLK为0.34),达到了同级别中的最佳。出色的风阻系数奠定了燃油经济性的基础。

16款奔驰glc测试(你会对GLK恨不相逢未换代时吗)(4)

头灯与尾部造型是视觉上的绝对亮点:GLC的头灯全系使用了LED光源,领先于竞争对手们。在GLC 260上,LED大灯的近光灯配有滤镜,而在300车型上近远光灯均配有透镜,并带有随动转向和远近光自动切换功能。尾部造型是我认为整车设计最成功的所在,让我想到了莫言老师的一部作品《丰乳肥臀》。尾部整体线条横向铺陈,延展了视觉的宽度。面积狭小的后风挡强化了运动基因,带镀铬装饰板的双尾排画龙点睛,用“臀玩儿一世纪”来形容也并不为过。

16款奔驰glc测试(你会对GLK恨不相逢未换代时吗)(5)

空间:与GLK相比并无进步

如果仔细比较GLC与GLK的尺寸数据,除了车身高度降低了之外,长度、宽度和轴距都有不同程度地增加。按照以往的套路,测试文章的下一句便是“车内乘坐空间与储物空间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错!虽然几乎GLC的所有车身数据都有所提高,但这好不容易挤出来的数据就让任性的设计师轻易“挥霍”掉了。由于几乎照搬了全新C级的内饰设计,GLC的内部空间因丰满的内饰而在体感上变得更加局促。而掣肘于动感的造型设计,GLC的驾驶视野也不如GLK那般一目了然,特别是后风挡狭小的视野,颇有“管中窥豹”的意味。

16款奔驰glc测试(你会对GLK恨不相逢未换代时吗)(6)

后排腿部空间并没有因为轴距的增加而得到喜出望外的改善,基本上与GLK属于伯仲之间的水平,而被人诟病的后排坐垫尺寸太短的问题我在实际体验中并没有感觉很明显,有待长时间乘坐感受。后排头部空间因为紧收的车顶线条而略感局促,不如GLK那般“透气儿”。后备箱储物空间比GLK在容积上多出了80升,且GLC的行李箱设计规整,利用率很高。值得一提的是,GLC使用了倍耐力的缺气保用轮胎,从而省去了备胎占用的空间。男主人可以利用这个不小的空间藏上数量可观的私房钱,相信直至GLC被你卖掉的一刻,你的老婆都不会发现它的所在(但我并不保证懂车的“梁上君子”不会发现)。

16款奔驰glc测试(你会对GLK恨不相逢未换代时吗)(7)

16款奔驰glc测试(你会对GLK恨不相逢未换代时吗)(8)

GLC的座椅头枕值得大书特书,填充物丰满而柔软,枕上的瞬间便会令人坠入温柔乡无法自拔。不知为何我想到了宝二爷调戏林妹妹的那句情话:“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

16款奔驰glc测试(你会对GLK恨不相逢未换代时吗)(9)

功能:智能、安全无以复加,细节白璧微瑕

说到奔驰GLC的功能性我想先从车头处大大的LOGO说起,我的同事认为它大得有些夸张、有些比例失调了,不过我却非常喜欢,奔驰就应该有这样舍我其谁的品牌自豪感。GLC大大的车标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镂空的三叉星辉,另一种便如这部测试车上的这样,星辉是3D立体的,如墨玉打造的艺术品一般,常让我想起那首《圆脸赋》:“人之初,脸本圆。似珍珠,似玉盘…”。其实在这个立体的车标之内集成着奔驰的“限距控制系统”,也就是咱们所熟知的ACC自适应巡航系统。

16款奔驰glc测试(你会对GLK恨不相逢未换代时吗)(10)

以这部GLC 260豪华型来说,车主支付一万元便可选装这套带车道偏离辅助的自适应巡航系统。这套系统在实际使用中非常友好且易用:轻轻下压方向盘左下侧的定速巡航拨杆,选定好巡航速度后便可放心地把驾驶交给程序了。在跟车过程中,这套系统对前车加速和制动的判断非常准确且有效,即使被无良司机生硬地加塞儿,系统也不会神经质般地突然制动,相比于我体验过的其他品牌而言要更加智能。不过有一个问题,就是位于车头前方的“圆脸”非常容易蒙尘,如果系统检测到自己“脸脏了”,便会经常性地提示驾驶者前部雷达脏污的信息。不过我大胆的试了一下,在雷达脏污的情况下自适应巡航系统亦可稳定工作,不过紧张令我的脉搏心跳不大稳定。

16款奔驰glc测试(你会对GLK恨不相逢未换代时吗)(11)

虽然仍不能达到宝马Connected Drive那般线性的操作逻辑,但GLC所装配的Command系统比之GLK在便利性上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进步。比如在中控台下方,奔驰设置了“广播”“娱乐系统”“导航”“车辆设置”的快捷键,对于用户来说操作更加简便了。

16款奔驰glc测试(你会对GLK恨不相逢未换代时吗)(12)

只需8000元,真的只需8000元,车主便可选装一套柏林之声的音响和内饰氛围灯的打包组合,对于这样一款高品质音响而言,真的可谓是良心价了。实际听觉效果如何?真心很赞!“除了你之外的依赖,还有谁能来叫我爱。”用柏林之声听徐佳莹现场的《失落沙洲》,真的连紧张的小情绪都能高保真还原。

不过柏林之声的装饰罩真的不能不让人吐槽了,看似华美的外表下,小孔的打磨工艺却太不“奔驰”。小毛刺有些剌手,我的逗比同事们甚至都脑洞大开地在想这套音响的其他用途了:有说可以用来擦萝卜吃馅儿的;有说适合磨皮肤角质的……哎,柏林之声都被玩儿坏了有木有!

16款奔驰glc测试(你会对GLK恨不相逢未换代时吗)(13)

还有一个槽点不吐不快,就是GLC上所装配的迎宾踏板。对于一部车身高度仅为1.66米的SUV车型,迎宾踏板实在鸡肋。用吧,显得太过刻意和做作,而且姿势也并不优雅;不用吧,这迎宾踏板又着实如“绊马腿”般存在着,冬天蹭脏裤腿,夏天烫伤腿毛。当然,除了这些细节上的小遗憾或欠考虑以外,奔驰GLC在功能性上真的是一部堪称完美的产品。

16款奔驰glc测试(你会对GLK恨不相逢未换代时吗)(14)

驾驶:9AT真的如传说般美好吗?

全新奔驰GLC全系搭载了代号为M274的2.0T发动机,共有184马力、211马力和245马力三种调校版本。上一代GLK 300上所使用的那部3.0升V6自然吸气发动机不复存在,全新GLC 300与之相比马力不变,扭矩增加了70牛•米。小排量涡轮增压的组合再一次让我们看到了“大势所趋”的威力——动力更强、排量税更低、油耗更省。

16款奔驰glc测试(你会对GLK恨不相逢未换代时吗)(15)

GLC 200与260的动力数据与GLK所对应的型号完全一致,不过以我们测试的主角GLC 260为例,其百公里官方加速成绩比GLK 260快了近一秒,而这都要归功于奔驰全新的9挡变速箱。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第一台量产的9挡变速箱是搭载在吉普自由光和路虎极光上的ZF变速箱,其为横置平台设计。而GLC上使用的9AT是奔驰独立研发,使用于纵置后驱平台上的产品。9个前进挡实现了更大的传动比范围(9.15),挡位间间隔很短,换挡非常平顺高效。

16款奔驰glc测试(你会对GLK恨不相逢未换代时吗)(16)

我们的测试总监是GLK的车主,他说GLK在挂D挡起步的瞬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迟滞与顿挫,影响舒适性。而细心观察GLC会发现,它采取了D2挡起步的逻辑,起步非常顺畅轻柔,且速度可以更加线性的提升。在日常驾驶中,9AT升挡非常勤快,大约速度超过60公里/小时便可挂至D8。除非进行手动干预,否则在北京市法定最高限速下你是绝对看不到D9出现的。

16款奔驰glc测试(你会对GLK恨不相逢未换代时吗)(17)

如果你车感极佳同时又是个处女座,那么恭喜你,GLC上的9AT绝对有把你逼疯的潜质。因为你会不自觉地想去抓住9AT的漏洞,比如换挡顿挫感啥的。但通过我亲身实践证明,9AT几乎做到了无懈可击,除了偶尔完成并线超车动作时降挡稍稍晚于我的意图外,其他的真的很顺滑。9AT的使用令燃油经济性有了大幅的提升,我们测试总监的GLK 260的城市工况油耗大概为13升/百公里,但GLC保持在了10.6升/百公里,城郊及高速油耗更是低至6.9升/百公里的水准。

16款奔驰glc测试(你会对GLK恨不相逢未换代时吗)(18)

将GLC开上测试场,211马力、350牛•米的260实际表现要远远优于数据所展现的那样。在百公里加速中,起步瞬间之后的1秒内,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灵魂追不上自己的身体,加速过程一气呵成。在底盘和悬挂调校上,GLC比GLK有了长足的进步,转向不再慵懒,而是非常积极地配合驾驶者的手臂摆动。前后多连杆悬挂的表现绝对对得起其高昂的造价,在绕桩和变线这种重心迅速往复变化的情况下,两侧悬挂的支撑非常有韧性,下压均匀且回弹迅速。车尾循迹性非常好,动态姿态完整而利落,相较GLK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16款奔驰glc测试(你会对GLK恨不相逢未换代时吗)(19)

但GLC仍是一部奔驰车,是一部以安全和稳定为最高要义的豪华车。奔驰是决不允许自己的产品在极限状态下变得狰狞失态的,所以ESP对车辆的照护可谓是尽职尽责。不仅无法完全关闭,介入的时机更是比宝马、保时捷等运动品牌要早很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绕桩和变线的成绩,但那份远离失控边缘的安心令人感到弥足珍贵。

16款奔驰glc测试(你会对GLK恨不相逢未换代时吗)(20)

在日常驾驶环境中,GLC的悬挂及底盘调校更是大师级水准。在通过连续减速带时,一般50万元范畴的车给我的反馈都是“荡!荡!”,但GLC的悬挂却是干脆而波澜不惊的“动!动!”,毫无对颠簸的留恋与盘桓。这“动荡”之间足见奔驰GLC的底盘功力。

16款奔驰glc测试(你会对GLK恨不相逢未换代时吗)(21)

GLC共有“节能”“舒适”“运动”“运动 ”和“自定义”五种驾驶模式选择,这当然没有什么新鲜的。不过有意思的是,在车辆设置菜单内,发动机响应与转向轻重是可以跳脱于驾驶模式系统而单独设定的。我几乎细致地体验了所有可以的排列组合,结论是将发动机响应设置在“运动 ”状态、将转向助力设定在“运动”状态、而将驾驶模式选择在“舒适”状态,这套组合驾驶GLC是最为惬意和完美的。别问我理由,你一试便知。还附送一条友情提示,与GLC跑山时,相信9AT的能力而不要选择拨片换挡。因为,换挡拨片对发动机的干预似乎效果不大,且GLC的挡位实在太多,你很有可能都开过弯心了还没有降到你所期望的挡位上。

16款奔驰glc测试(你会对GLK恨不相逢未换代时吗)(22)

摄影师曾问我要不要给GLC拍一组越野的片子,被我断然拒绝。我当然不是质疑4MATIC的实力,而是我实在不忍心让这么一位明艳动人的“女子”陪着我去吃苦去冒险。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你会接受GLC还是还念GLK呢?我无疑属于前者。I have a dream that oneday我发家致富了,一定会购买一部奔驰GLC。我始终坚信,我与娶网红之间,就隔着一辆GLC的距离……

16款奔驰glc测试(你会对GLK恨不相逢未换代时吗)(23)

ams车评网测试综合评价:★★★★☆

GLC完成了一次蜕变,外形与内饰设计更符合当下的审美标准。全新的动力总成表现无懈可击,且与GLK相比售价上涨幅度可以令人接受

车身

√设计线条动感流畅

×视野与空间在体感上不如GLK宽敞

行驶舒适性

√底盘舒适性好,头枕非常服帖柔软

×后排坐垫尺寸较短;行驶胎噪略大

动力性能

√动力强劲,扭矩平台宽泛;9AT换挡积极平顺

×排气声音不够悦耳

驾驶性能

√发动机响应、转向力度配合五种驾驶模式选择系统,风格多样;综合素质极高

×换挡拨片对发动机干预效果较迟滞;驾驶重心偏高

安全性

√主被动安全配置丰富,极限状态下车辆稳定、可控性强

×紧急状态下安全带缩紧力度过大

环保

√油耗经济;内饰味道极小

费用

√与GLK相比,售价上扬幅度令人接受;选装配置价格合理

×后期养护成本较高昂

期待改进

将迎宾踏板改为装饰条,上下车反而会更便利

将柏林之声的装饰罩打磨得更为精细些

技术数据:

北京奔驰GLC 260 4MATIC豪华型

车型前置四驱,SUV,

发动机直4,涡轮增压,排量1991 cm3,最大功率 155 kW(211 PS)/5500 rpm,最大扭矩350 Nm/1200~4000 rpm,缸径- mm,行程 - mm,压缩比-,机油容积- L,冷却液容积 - L,

传动系统9挡手自一体变速箱,主减速比 -,

行走机构前多连杆式独立悬挂,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挂 轮胎 倍耐力SCORPION 前后235/55 R19 110V,电动助力转向,前后通风盘式刹车,

车身轮距 前1617 mm,后 1613 mm ,风阻系数(Cd) 0.31,整备质量- kg,离地间隙 190 mm, 配重比 -

工信部油耗(L/100 km)7.3,油品类型 95#(京标)以上无铅汽油,

排放标准欧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