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三窟,出自《战国策·齐策四》意思是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是齐威王的孙子,齐国宰相田婴的庶子。他和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君子",皆以礼贤下士而闻名于世,都有门下食客数千。有一天,孟尝君让他的一位门客冯谖到他的封地薛地去讨要封地的租税。冯谖到达薛地后,告诉所有欠债的人都不用还钱了,并谎称是孟尝君下的命令,替他买了个“义”的好名声。

狡兔三窟典故的由来(天天说典故之狡兔三窟)(1)

冯谖回来后,孟尝君听闻了他的汇报,十分恼火,却又无可奈何。后来孟尝君在朝受到排挤,无奈回到封地时,受到了人们的夹道欢迎。孟尝君此时才明白冯谖的用意。而冯谖却对孟尝君说:“聪明的兔子都有三个洞穴,但是你只有一个藏身之处,接下来我会再为你找另外两个藏身之处。”于是,冯谖又去魏国向魏王推荐孟尝君,希望魏王能请孟尝君任魏相帮他治理国家。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齐国,齐王知道后,生怕孟尝君离开齐国赴魏,立即用隆重的礼节请孟尝君回朝任齐相。于此同时,冯谖又建议孟尝君请求齐王将齐国宗庙迁到他的封地薛地,用来保证薛地的安全。这就是著名的“狡兔三窟”的故事。也是告诉我们做人要留有余地,多给自己留退路,居安思危,以保无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