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布衣出身的皇帝,他没有什么其他的本事,靠的都是身边的人才成就的帝业,但是能让那么多有本事的人依附自己,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刘邦的成功与他的智慧脱不开关系,“能斗智时决不斗力”,当初楚汉在荥阳对峙时项羽就曾向刘邦提出要单挑,刘邦非但没答应,反而细数项羽十大罪状来激怒他,这让项羽也是毫无办法。刘邦作为汉军的一把手,用人能力驭人能力那是没的说,而这些这正是一个帝王所需要的。

刘邦去世之前为什么要杀樊哙(刘邦为何要在临终时杀了樊哙)(1)

刘邦能够取得天下也得益于他制定的战略,“以关中为根据地,进则争雄天下,退则据关而守”,不论失败多少次,只要自己还活着,都能够依靠关中大本营东山再起,像只打不死的小强一样。项羽没有这样的战略构想,他只知道打仗打赢了就行,所以被刘邦牵着鼻子走,最终楚军粮草将近,项羽与刘邦讲和,可刘邦是个无赖出身啊,怎么会放过歼灭项羽的机会。加上刘邦又注重结盟,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终于在垓下之战中击败项羽,夺得天下。

刘邦去世之前为什么要杀樊哙(刘邦为何要在临终时杀了樊哙)(2)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大封功臣。有大家熟悉的萧何、张良、韩信、彭越、英布、曹参、陈平、灌婴、周勃、樊哙等人,其中只有韩信、彭越和英布被封王了,这三人最后的结局自然是被刘邦杀了,毕竟异姓王会威胁刘家江山。

那么刘邦在临死前赐死樊哙就能够理解了。他本来就是布衣出身,以前打天下时没什么,现在当了皇帝身边的人一一个个功高盖主,怎么能令刘邦放心。所以刘邦越年老疑心越重,他是要将大汉江山传给自己的后代的,这些功臣武将若有威胁,管他之前功劳有多大,该杀还得杀。在卢绾造反后刘邦就让樊哙率兵去平定叛乱,但是樊哙刚走就有人向刘邦进谗言,说樊哙意欲造反,准备等刘邦驾崩后杀了戚夫人和刘如意,这对母子可是刘邦最宠爱的人,刘邦得知樊哙对他们有歹意怎么会可能放过樊哙,所以没有经过考虑就直接让陈平和周勃去军营杀了樊哙。

刘邦去世之前为什么要杀樊哙(刘邦为何要在临终时杀了樊哙)(3)

陈平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刘邦此时正在气头上,生性多疑的刘邦可能并不是真的想杀樊哙,也许气消了就好了。况且此时刘邦病重,恐怕命不久矣,日后一定是吕后掌权,樊哙可是吕后的妹夫,杀了樊哙就是跟吕后过不去,若成了吕后的仇人那等刘邦驾崩后哪还有自己的好果子吃。思前想去的陈平决定带樊哙回长安由刘邦亲自处置,但是还没到长安呢刘邦就龙御归天了,樊哙也因此捡回一条命。

之后果然是吕后干政,她不仅把樊哙放了,还给他恢复了爵位,让他安享晚年。可见陈平是真的足智多谋,考虑的一点都没错。不过刘邦要杀樊哙跟他是吕后的人也有关系,刘邦早就看出了吕后的野心,对她颇有不满,后来又听说樊哙要杀了吕后的对头戚夫人和刘如意,身为帝王的他怎么能不恨樊哙,只可惜他没有命活到樊哙回京了。

刘邦去世之前为什么要杀樊哙(刘邦为何要在临终时杀了樊哙)(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