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中,“正道第一高手”的头衔非那少林扫地僧莫属,所以书中最大魔头萧远山与慕容博都是被他给点化。

《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作为正道侠士,他自然会以惩奸除恶为己任,所以书中的大反派欧阳锋便交给他来对付。

张三丰在哪里扩大了道家影响(张三丰一身神功)(1)

然而说来奇怪,在《倚天屠龙记》正篇故事发生之前的“前倚天时代”中,邪派魔头阳顶天在武林中横行无忌,在正道群雄面前耀武扬威,那时代的正道第一高手张三丰为何始终对他视而不见?莫不是三十年前的张三丰武功尚未大成?不敢替正道群雄出头除魔?细品原著,你会发现张三丰是有自己的坚持的。

一、横行武林的魔头

明教到底算不算是邪派?其实得分时段,根据书中的设定,明教也曾与正道门派有过“蜜月期”,比如“黄裳征明教时期”,明教就得到了其他门派的驰援。

周伯通就曾提及过黄裳当年的遭遇,原文道:“黄裳带领的官兵大败。他心下不忿,亲自去向明教的高手挑战,一口气杀了几个什么法王、什么使者。哪知道他所杀的人中,有几个是武林中名门大派的弟子,于是他们的师伯、师叔、师兄、师弟、师姊、师妹、师姑、师姨、师干爹、师干妈,一股脑儿地出来,又约了别派的许多好手,来向他为难,骂他行事不按武林规矩。”

张三丰在哪里扩大了道家影响(张三丰一身神功)(2)

(阳顶天剧照)

明教为何能得到其他门派驰援?很简单,此派吸纳了不少其他门派之人,大部分明教中人都是带艺投教的,而明教从其他门派拉人,其他门派反倒帮他们,可见此时的明教不算是邪派。

而后来的明教是在阳顶天的率领下才逐渐与正道六大门派形成对立之势,事实上阳顶天的所作所为也的确是有些过分,那少林三渡就被他欺辱了一番。

且不知当年阳顶天为何会与三渡开战,或许是为了挑战中原武林至尊少林派的威严?只知结果是三渡惨败,其中渡厄的还因此瞎了一只眼睛。

张三丰在哪里扩大了道家影响(张三丰一身神功)(3)

(渡厄剧照)

要知道三渡可是少林派资历最老的高僧,他们修佛多年,三十多年过去,当年阳顶天留在他们身上的伤疤却仍在隐隐作痛,能让高僧如此记仇,足见阳顶天是欺人太甚。

二、武当祖师张三丰

少林、武当同气连枝,后来赵敏挑战中原各大门派时也是“先诛少林,再灭武当”,张三丰岂会不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他理应为正道出手,去灭了阳顶天的威风才是。

当然,也有人说了,张三丰是少林弃徒,甚至书中还明确提到武当和少林互相不对付,比如张三丰带着张无忌去少林求赐神功时,那守门的小和尚就说过这么一句话:“张三丰是武当派的大宗师,武当派跟我们少林派向来不和,难道是生事打架来了吗?

但很明显,以张三丰的为人,不至于在少林派受辱时幸灾乐祸,毕竟那也曾是他的师门。

要说张三丰不敢面对阳顶天,自然也不太合理,即便是在三十多年前,张三丰也早已身怀武当九阳功,同期崛起的无色禅师、郭襄死去之后,世间难逢敌手,自然是不会惧怕阳顶天的。

在笔者看来,张三丰之所以始终未对阳顶天出手,或许与他的师父觉远有关。

三、恩师觉远的教诲

觉远大师是个憨人,事实上他并没有主动传授张三丰什么武功,传下九阳神功纯属意外,但觉远教给张三丰更重要的一样东西,那就是“慈悲为怀”。

当年觉远带着少年张三丰一同追捕潇湘子和尹克西,事后,觉远语重心长地对张三丰交代了这么一段话。

张三丰在哪里扩大了道家影响(张三丰一身神功)(4)

(觉远剧照)

原文道:“达摩祖师所携来的楞伽经,即是刺在贝叶上的梵文……这四本楞伽经行间甚宽,留下了不少空白,不知何时,有一位先辈高人在行间的空白中以华文写下了四卷《九阳真经》,说的是强身健体、修习内功的法门,甚为高深秘奥……小僧诵后必牢记在心,身体力行,不敢有违。这《九阴真经》中所说的,并非脱苦涅盘的圣谛,也不是说空及非空的中观之道,更不阐明缘起大义及诸法实相,小僧无人指点,也不敢去求方丈以及寺中高僧教诲,只好熟读记诵,依法修习,闲来也传了一些给小徒君宝。他如用来好勇斗狠,与人打架,那便不符我佛大慈大悲之道了。

觉远谨遵达摩祖师的教诲,习武旨在强身健体,而不是好勇斗狠,若是伤人性命,那就更是违背了习武的初衷。

尽管张三丰后来脱离了佛门,他也始终将觉远视为启蒙恩师,他自然会谨遵恩师的教诲。

事实上这一点也能从他对俞莲舟说的话中看出来,后来俞莲舟创出虎爪绝户手,张三丰并没有因为徒儿自创神功之举感到欣慰,反倒是满脸愁容地说了这么一番话:“莲舟,这一十二招虎爪手,比我教给你的是厉害多了。不过你招招拿人腰眼,不论是谁受了一招,都有损阴绝嗣之虞。难道我教你的正大光明武功还不够,定要一出手便令人绝子绝孙么?

张三丰在哪里扩大了道家影响(张三丰一身神功)(5)

(俞莲舟剧照)

从这里来看,张三丰始终铭记觉远的教导,也在将慈悲为怀的思想传给自己的弟子,事实上他在书中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纵观全书,张三丰一共也就只杀过两个人,一个是偷袭他的刚相,那是在绝境之下做出的本能反应,他若不下杀手,死的便是自己,另一个则是宋青书,那是处置武当派逆徒,纵然心痛,却也不得不为,除此之外,张三丰向来对人手下留情。

试想他若前去与阳顶天交手,那便是正与邪的碰撞,势必要斗个你死我活,而阳顶天和他的明教固然有邪恶的一面,却也是抗元先锋,所以于情于理,张三丰都不该主动出手去灭了阳顶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