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都是用什么茶做的呢(解锁老白茶的打开方式)(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前几天拍了蒸茶的视频。

有茶友问我,既然蒸茶这么不好,为什么还有厂家发明蒸茶器呢?

我认真想了想,说,因为蒸茶是一件风雅的事,但凡有情趣,有意思的事,总是有很多人愿意去尝试一下的。

就像大家都知道煮茶,很古风。从汉到唐到宋,都在煮茶。

唐人煮茶,因为是从汉沿袭过来的,所以,对于唐人来说,煮茶,就是一种古风。

到了宋朝,点茶盛行,然而,苏轼之流的文人,照样以效仿前朝(唐人)煮茶为乐。

在全国一片点茶的大宋朝,能别出心裁地煮个茶喝,那当真是风雅之极。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在世人眼中,不吃点茶而偏要遵循古法煮茶,是老土,守旧,古板。

而在文人雅士眼中,煮茶,却是品味不俗的体现。

是风雅,是有学问。

试问,宋江吴用李逵一干人等,懂得煮茶么?估计能吃上一盏王婆之流手制的点茶,便是享用了。

故而,到了现今,功夫茶泡法一统天下的时候,到了冬天,煮个茶,回忆一下古风,也是一件极有意思的事。

就像,汉服有越来越多的拥趸,飘逸如仙女的裙裾,满满的古味在行走。

仿佛,敦煌那幅名叫“飞天”的壁画,重新露脸在现世。

白茶都是用什么茶做的呢(解锁老白茶的打开方式)(2)

《2》

煮茶是古风,蒸茶,虽然不是古风,但却仍然很风雅。

尤其,一些煮茶“手残星人”,尤其适合蒸茶。

煮茶是需要技巧的。

放多少水,投多少茶量,都是有比例的,并且这个比例,是恒定的。

比如,一只600毫升的壶,由于壶嘴低,注水只能低于壶嘴,过高则会溢出。低于壶嘴的注水量,大约在400毫升左右。

这样的水量,投茶便不能投太多,太多容易煮得太浓,煮得又苦又涩。

然而,有很多茶友,煮茶时不用秤称重,随便抓一撮就扔进去了,结果便是,自己以为水很多,茶叶要多放一些,然而煮出来,完全不能喝,太苦了嘛。

并且这种涩感,还会一直伴随着整壶汤,一直存在,就算煮第二壶茶汤时,用夹子夹掉一些茶叶,减少了投茶量,但煮出来的汤,仍然是有苦涩味的——这些茶叶因为第一壶投茶量太多,茶叶被催生出了大量的苦涩物质,于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被惹毛了的茶叶,继续在下一壶里,释放着过量的物质,让汤水继续过浓,伴生着挥之不去的苦涩味。

另外还有一些茶友,喜欢一劳永逸。

煮一壶茶,喝一天。

嗯,就像我们胡建人夏天煮凉茶,早晨起来,煮上一大锅,能喝到下午。

煮凉茶可以这样,但煮白茶不行。凉茶是中草药,而白茶是茶。

煮一壶,闷一天,到晚上的时候,这壶茶,其实已经有一部分在氧化了。如果天气热,还会生成闷味。

总之肯定不是新鲜刚煮出来的白茶那股子香气——花香药香浓郁,有的还会有柔润的枣香.....

这样不新鲜的茶汤喝进肚子里去,肯定是对肠胃不太好的。

喝茶,本可养身养心,然,喝到闷坏的,变味的茶,却只会伤身。

与原先美好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白茶都是用什么茶做的呢(解锁老白茶的打开方式)(3)

白茶都是用什么茶做的呢(解锁老白茶的打开方式)(4)

《3》

煮茶总是煮不好的茶友,还是蒸茶吧。

蒸茶器,它有几大妙处,且容村姑陈一一道来。

首先,蒸茶,很费时间,适合生活节奏慢的老年茶友。

煮过茶的人都知道,煮茶,是很快的。烧水,水沸投茶,关火起壶,稍凉出汤。

煮茶的时间大多是花在烧水上。

而蒸茶,却是恰恰符合了那首歌名叫《从前慢》的歌的意境。

蒸一壶茶,要先投茶进蒸茶器,接着烧水。

水烧沸之后,持续不断的水蒸汽,会进入蒸茶器,继而不断地冲刷着蒸茶器当中的茶叶,慢慢地浸润它们,慢慢地让它们润透,再释放出茶叶当中的内质,滴落到壶底。

这是蒸馏的一种变形。

二锅头,便是把酒液蒸上去,再遇阻挡下沉,而杂质便随水蒸汽上升,附着在了顶锅的壁上。

蒸茶的原理与之相似。

不同的是,蒸茶是茶在上面,水在下面,茶与水并不在一处。

茶当中的内质浸出,是依靠水蒸汽的不断洗刷,让茶叶在水蒸汽的高温和高湿之下,释放出内质。

正是因为茶与水并没有直接接触,故而,蒸茶所需要的时间,非常缓慢。

正常煮开一壶茶,在南方的冬季,需要5分钟。而要蒸出一壶茶,在南方的冬季,需要20-30分钟——具体要视蒸茶壶的容量大小而定。

如此漫长的时间,如果是生活节奏缓慢的茶友,那正好适合。

清晨起来,打一套太极,蒸一壶茶。

看水蒸汽缓慢上升,缓慢浸润茶汤,再仿如雨中晶露一般凝成茶珠,再滴落于壶内。

光看那颗水珠的凝成,便是一种享受。

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趣所在。

白茶都是用什么茶做的呢(解锁老白茶的打开方式)(5)


白茶都是用什么茶做的呢(解锁老白茶的打开方式)(6)

《4》

其次,蒸茶是新手党的福音。

蒸茶,前文提到了它的原理,是利用不断上升的水蒸汽,浸润茶汤,让茶汤在热蒸汽的作用下,释放出内质。

蒸茶时,茶与水并不直接接触,便不会致使茶叶在茶汤中浸泡过长时间,生成过浓的茶汤——又苦又涩,难以下咽。

这种过程,就像是隔靴搔痒,手没有直接抓在皮肤上,就算力度过大,也不会太痛。

因此,新手茶友们在煮茶时,通常会遇到的那些问题,比如投茶量过多,比如煮的时间过长,比如水量过多.....这些现象,在蒸茶时,便极难遇到了——蒸茶并不让茶与水直接接触,内质释放慢,茶汤自然浓烈不起来。

喝到嘴里的茶汤,便是香香的、软软的了。

蒸茶,就是降低难度之后的煮茶。

若是煮茶技术不好,煮出来容易苦和涩,那请蒸茶吧。

蒸一壶茶,既能打发时间,又能蒸出好喝的茶汤,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蒸茶也是有缺陷的。

那就是,蒸茶很浪费茶叶。

试想,煮茶,茶叶与水直接接触,内质直接在高温浸泡下释放到茶汤中。

这是一种直接浸出的方式。

而蒸茶,茶叶没有与水直接接触,而是与水蒸汽直接接触。

这种接触方式,就像是转了个弯。水蒸汽的力量,相比沸水,那不止是弱了一两个档次。

故而,同样克重的茶叶,煮茶释放出来的内质,与蒸茶释放出来的内质,完全不一样,煮茶更浓,而蒸茶更淡。

那么,要想达到与煮茶相同的润度,稠度,香气,那便要增加蒸茶时的投茶量,方才可以实现了。

白茶都是用什么茶做的呢(解锁老白茶的打开方式)(7)

白茶都是用什么茶做的呢(解锁老白茶的打开方式)(8)

《5》

凡事总是有利,有弊。

煮茶,是一种古老的饮茶方式。

蒸茶,也是一种饮茶方式。它当然不如煮茶古老。但是,它却可以成为一部分煮茶煮不好的茶友的救星。

喝到苦涩的茶汤,不仅虐身,还虐心。

喝茶本是为了养心,被苦涩味这么一搅和,养心的目的肯定是达不到了。

不糟心,就不错了。

故而,煮茶新手,还是蒸茶吧。

感谢蒸茶器的发明者,给了我们第二条路走。

当煮茶已经成为往事,蒸茶,还可以带领我们,度过一个美妙的夜晚。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