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98年1月5日,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以来,24年过去了,我国共产生了2批航天员,分别是第一批的14人,包括邓清明、聂海胜、杨利伟、吴杰、费俊龙、赵传东、翟志刚、刘旺、景海鹏、刘伯明、李庆龙、陈全、张晓光、潘占春;第二批公开亮相的有5人,包括陈冬、刘洋、王亚平、汤洪波、叶光富,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3位航天员简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3位航天员简介(19位航天员中仅2人被封为)

3位航天员简介

自从1998年1月5日,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以来,24年过去了,我国共产生了2批航天员,分别是第一批的14人,包括邓清明、聂海胜、杨利伟、吴杰、费俊龙、赵传东、翟志刚、刘旺、景海鹏、刘伯明、李庆龙、陈全、张晓光、潘占春;第二批公开亮相的有5人,包括陈冬、刘洋、王亚平、汤洪波、叶光富。

在这19位航天员中,有一半的航天员被授予了“英雄航天员”称号,也有仅执行一次航天任务的叶光富,还是“二级航天员”。

但真正被授予“航天英雄”这一航天员队伍最高荣誉称号的人,却只有2个人:杨利伟、翟志刚。

包括在太空驻留时间最长的王亚平、首位执飞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三次飞天的景海鹏等人,都没能获得“航天英雄”称号,那么为何只有上过一次太空的杨利伟和上过两次太空的翟志刚会被封为“航天英雄”的称号呢?

我想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杨利伟和翟志刚都开创了国家级历史记录。

首先说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坐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飞天,实现了中国千百年来“万户飞天”的梦想。

杨利伟在太空虽然只有短短的21小时23分,却开创了中国人遨游太空的先例,成为我国第一位飞入太空的中国人,同时杨利伟以日行60万公里的路程,又成为日行最远的中国第一人。

在杨利伟成功返回的地球后,中国人首次太空之行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继1961年4月苏联首次载人航天(宇航员加加林)、1961年5月美国首次载人航天(宇航员艾伦·谢泼德)之后第3个掌握载人飞天技术的国家,大大领先于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以色列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其次说翟志刚:2008年9月25日21时,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乘坐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这一次神舟发射任务可不仅仅是简单的遨游太空,更重要的是航天员出舱试验。

飞船驻留在太空两天后,身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的翟志刚,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的辅助下,翟志刚成功走出舱外,身体悬在太空。整个舱外活动共持续了19分35秒,翟志刚却飞过了9165公里,以至于他被新闻媒体称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

至此,翟志刚成为第一位在太空漫步的中国人,代表国家圆满完成了中国首次出舱任务,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继1965年3月苏联首次太空漫步(宇航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1965年6月美国首次太空漫步(宇航员埃德温·怀特)之后的第3个独立掌握太空出舱技术的国家,同样走在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前列。

第二:杨利伟和翟志刚都冒着巨大的生命风险完成国家交付的任务。

杨利伟首次飞天:经历生死26秒

关于杨利伟首次飞天,我讲一个细节。在杨利伟准备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飞神舟五号前一天,他特意回了一趟家,教妻子如何调电子闹铃,说了一句:“我走了,你也不会调表,我教教你吧。”妻子张玉梅听出了杨利伟的意思,坚决地说:不,我等你回来给我调!

从杨利伟夫妇这段对话中,就能看出杨利伟颇有交代“后事”的意味,因为他马上要代表国家第一次飞赴太空,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事,前路如何,包括杨利伟在内的任何一位中国人都无法确定。

但总要有一个勇士代表国家出征,为后续祖国的载人航天伟业探路。杨利伟被选为第一位出征太空的勇士,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同时他也必须要做好牺牲的准备飞好第一次任务。

最后,杨利伟经历了太空一日游平安返回,中国首次载人航天成功了,同时也伴随了某种程度的巨大伤害,可以说杨利伟在升空的过程中和死神靠的非常近。

根据杨利伟自己的介绍,在飞船升入太空三四十公里后,神舟飞船和火箭突然开始剧烈抖动并产生了共振,由于共振的频率在10赫兹以下,又引发了杨利伟的内脏共振,这种超负荷压力把杨利伟五脏六腑压得非常难受,这在以前航天员训练过程中根本没有的科目,以至于他当时都觉得自己要牺牲了。

不过,杨利伟此刻明白,自己代表的是国家、承载着全国数十亿人民的期盼,无论结果如何都必须要挺过这一关,所幸的是共振仅仅持续了26秒,杨利伟成功斗过“死神”。如果这种共振的时间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一小时、五小时、十小时……恐怕神舟五号就很难取得成功,对杨利伟的生命也会构成巨大的威胁。

在杨利伟之后,后续的神舟飞船发射任务,再也没有出现过共振情形了。

翟志刚首次出舱:经历两大“意外”

经历了两次载人航天任务之后,第三次载人航天神舟七号准备向从未有过的出舱领域进军,身为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的备份航天员翟志刚被选为了神舟七号出舱航天员。

由于谁都没有出舱经验,这对翟志刚来说是极大的考验,比如出舱后,自己是否能成功返回到舱内?出舱后,航天服能否适应外太空的气压?出舱后,是否会出现碰撞?等等,这些都是未知数,但凡出现任何一种情况,都是致命的危险。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翟志刚也确实遇到了状况,一方面是开启舱门时,轨道舱内气压已泄到了符合开启舱门的条件,却拉不动舱门,无奈之下,刘伯明找到了一根铁棍,准备撬开舱门再完成出舱任务,可风险是一旦舱门遭到损坏,就会影响密封气压,直接关乎神舟七号三位航天员能否活着回去。

另一个“意外”是,翟志刚在出舱的过程中,突然遭遇了“火灾警报”,这一刻他们来不及排查问题,身在轨道舱的翟志刚和刘伯明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临时决定先展示五星红旗,代表中国人出舱过,然后让值守在返回舱的景海鹏分离轨道舱,一个人先返回地球,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

幸运的是,翟志刚出舱时所遭遇的两大“意外”,也仅仅是没有危险的意外,没有给翟志刚和神舟七号带来大问题,翟志刚成功漫步在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从未有过的傲人之举。

所以说,中国有了如今的成就,既离不开背后无数科研人员的努力,更离开航天员不顾生死的付出。

杨利伟和翟志刚都是拿着生命当“赌注”,来完成国家交付的任务,他们俩无愧于“航天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