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了许多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都是我们的祖先从他们身上和实际生活中总结的经验和智慧,而正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多姿多彩!流传至今,它也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红起来”,走进中国人的千家万户!
特别是俗语,作为传统文化内容之一,更是民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黄口小孩都能随口来上那么两句。而俗语之所以在民间流传如此广泛。是因为它的形成与流传与农村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俗语虽“俗”,但却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愿望。因此在民间,俗语也被人们称为“短小精悍”的百科全书。而今天分享一则具有知识性的农谚类俗语“南留下北留上,东留高西留低”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无论是种果树还是种庄稼,最终影响收成的主要内在原因是管理的科学性,因此只要懂得科学管理,加上自己的实践经验,必定会高产高收,特别是种果树只有掌握了修剪的技巧,才能更好的实现创收。
因为修剪是果树栽培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有助于改善果树树体的光照条件,调节营养分配,扩展树冠、保持良好树体结构,并以此达到优质、丰产、稳产的目的。
而在民间对于修剪果树就总结出了“南留下北留上,东留高西留低”的俗语。其意思是:在修剪果树时,南留下,是怕南边枝条影响北面,北留上,一般来说北边的采光效果不好,因此选择这样修枝。同样“东留高西留低”因中午后12点到15点的太阳和温度最强并偏西,所以不要有高枝条挡住。而这些全根据太阳偏南,和中午阳光偏西的规律总结的。总体来说是让树上的枝叶都能见阳光,毕竟万物生长靠太阳。
其实关于修剪果树在民间还有许多俗语,如修剪苹果树时,老农们就常依据“大枝亮堂堂,小枝闹嚷嚷”来管理。因此大家常看到苹果基本上都是长在小枝上。
再比如说“上稀下密,外稀内密,大枝稀,小枝密”这是因为果树随着树龄的增长,内部枝叶得不到充分的阳光抚育和光合作用以,果树必须要做到外稀里密。而这些口诀,基本上都是考虑到果树的通风,生病,光照来考虑。
当然,对于这种教条式的剪枝,要根据地方不同,树势不同,行距,株距,都有说法,树龄树生长势,疏密程度,水肥条件等采取不同修剪方法!不能死班硬套,按实际树去剪。
那么你在农村听过哪些果树的修剪法呢?不妨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