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用于形容近代淮军最好不过了。1862年,李鸿章率6000淮军东征,击败李秀成留守苏南的数十万大军,所向无敌,成为晚清主要军事支柱。连曾国藩都搞不定的“捻军”集团,也是李鸿章搞定,淮军名气更加显赫。可惜,对打列强时,淮军表现非常糟糕。1895年,平壤之战爆发,淮军前敌统帅叶志超,还没见到日军就溃逃,狂奔500余里,日军直抵鸭绿江边,并侵入辽东。

整体上看,淮军“内战内行,外战战外行”,其他清军也差不多。不过,晚清有这么一位悍将,与太平军作战,他屡次被英王陈玉成击败,后率领临时招募的兵勇击败号称世界第二强的法兰西陆军,取得镇南关大捷。此人,就是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冯子材。

70岁冯子材现状(晚清悍将冯子材)(1)

冯子材,广西钦州人,晚清著名悍将,民族英雄。早年冯子材家境贫困,为谋取生路,冯子材聚众参加刘八领导的天地会,进行反清斗争,因表现突出,在天地会中享有很高地位。但是,天地会流寇作战,没有一块固定根据地,很快就被清朝剿灭。如此,冯子材决定归顺朝廷,换种生活方式。归顺朝廷,冯子材隶属向荣部,追随张国梁混,前途一片美好。

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八旗 、绿营正规军腐朽无能,压根无法阻挡太平军。广西前线清军,敢于跟太平军硬碰硬作战的,就只有张国梁麾下“捷勇”,其中冯子材尤其勇猛,屡立战功。张国梁评价:“子善战,吾自愧不如也”。张国梁,何许人也?咸丰将其誉为“江南长城”,若不阵亡,也轮不到曾国藩打南京。

对冯子材,张国梁十分赏识,将其视为铁杆亲信。张国梁担任“江南大营”副帅后,直接提拔他为总兵,正二品武官,相当于军分区司令员,地位显赫。

70岁冯子材现状(晚清悍将冯子材)(2)

追随提督张国梁,冯子材成为“江南大营”顶梁柱之一,自然也就要面对许多血战。“江南大营”以八旗、绿营为主,是清朝夺取南京之希望所在,湘军只能是炮灰,轮不到曾国藩唱主角。“江南大营”威胁天京安全,太平军便将其视为主要劲敌,彼此间交战不断。不幸的是,冯子材三次带兵打仗,都是被陈玉成军团击败,有一次还差点全军覆没。

1856年,杨秀清调动各路兵马摧毁“江南大营”,陈玉成追随秦日纲,在紫金山外击败冯子材,撕破清军封锁线。1858年,张国梁让冯子材率5000兵马渡过长江,增援“江北大营”主帅德兴阿。结果呢?小店之战,冯子材再一次被陈玉成击败,所部损失殆尽,仅带三百余人逃回江南,狼狈不堪。1860年,陈玉成、李秀成联手,第二次摧毁“江南大营”,冯子材抵抗失败,与张国梁一起溃逃到镇江丹阳。李秀成乘胜追击,张国梁战死,所部由冯子材统领。

70岁冯子材现状(晚清悍将冯子材)(3)

张国梁阵亡沙场,冯子材没了靠山。曾国藩节制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四省军务期间,冯子材被冷落一边,不受重用。1864年7月,太平天国灭亡,冯子材回到广西担任提督,剿灭本省天地会。但是,冯子材跟湘军集团关系不好,刘长佑、刘坤一等湘军元老对他多有排挤,冯子材无奈辞职回家。

1884年,清军主力在越南北部战败,法军一路追杀,焚毁镇南关要塞,朝野震动。此时,两广总督张之洞向朝廷推荐冯子材,让他召集旧部,出关迎战法兰西陆军,保家卫国。冯子材已经67岁,离开战场多年,听说朝廷有需要,也就答应出山,抗击法兰西。

1885年,清军在镇南关与法兰西陆军交战,关前隘被突破,法军蜂拥而入。关键时刻,冯子材跃出战壕,跨上战马,手持弯刀,率先冲入敌阵。主帅带头冲锋陷阵,清军士气高涨,连连击败法军,并乘胜追击,收复文渊、谅山,此为镇南关大捷。

70岁冯子材现状(晚清悍将冯子材)(4)

1885年,镇南关大捷,是清朝跟西方列强交战以来首次胜利,沉重打击了法兰西侵略气焰。要知道,法兰西号称世界第二强国,陆军装备也十分精良,远非两次鸦片战争时可比。结果呢?67岁老将冯子材,硬是能将法国陆军击败,不但守住了镇南关,还乘胜追击,收复文渊、谅山,扭转了越南战局。

武器装备方面,太平军远远不如法军。冯子材打不赢太平军,屡次被陈玉成打得落荒而逃,为何能击败号称世界第二强的法兰西陆军呢?很简单,陈玉成是少有的名将,独自带兵作战,很少有人能击败他。多隆阿、鲍超可以,是因为背后有胡林翼策划,统筹兼顾,而不是单干。

冯子材能击败法军,主要原因三点。其一、冯子材曾多次进入越南作战,对边疆环境非常熟悉,可以充分借助地形优势,节节阻击对手。其二、张之洞强力支援前线,冯子材所需战略物资,张之洞都能充分满足。最后,冯子材敢搏杀,冲杀在第一线,起到模范作用。

70岁冯子材现状(晚清悍将冯子材)(5)

镇南关大捷,冯子材名气暴涨,他想继续深入越南作战,扩大战果。可惜,李鸿章奉行“外需和戎”政策,主张乘胜即收,以免遭受法兰西报复。不久,清朝与法兰西签署和约,结束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可惜了。

1903年,冯子材病逝,享年85岁,清朝在钦州建“冯勇毅公专祠”纪念,称“宫保祠”,让世人怀念。

参考书目:《清史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