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中,谁是"夜归人"?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唐朝诗人刘长卿的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以其通俗的语言,传神的文字,描绘了一幅风雪夜归的画面,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不过,在谁是"夜归人"的问题上,却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夜归人"指的是作者自己。他在山路之上,偶遇风雪,急需客店投宿。但山村人烟稀少,客店难寻,从"日暮"一直走到黑夜,才有幸在芙蓉山中的一户人家落脚。他们的依据是"柴门闻犬吠",一般来讲,狗只有遇见陌生人的时候才吠叫,作者之于芙蓉山的主人,当然属于陌生人了。

请以冬至为主题赋诗一首(34柴门闻犬吠)(1)

依照这种观点,全诗可以翻译成:

夜幕降临,远方的芙蓉山,犹如苍苍茫茫的一团迷雾,

天寒地冷,看不到可供栖身的客店,只有蜿蜒的小路。

走至深夜,忽听几声狗叫,从一家茅舍的门口传出,

好象告诉我——披风戴雪的客人快来投宿!

另一种观点认为,"夜归人"指的是"芙蓉山主人"。持这种观点的依据是"天寒白屋贫",他们认为:"贫"是贫穷的意思,因为贫穷,不得不早出晚归地到野外谋生,即使风雪交加的寒冬也是如此。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站在"白屋"之内,一边观察屋外的风景,一边察看屋内的情景,一边等待主人的归来。至于"犬吠"嘛,那是狗回到家门口时高兴的报信声。

依照这种观点,全诗可以翻译成:

夜幕笼罩着连绵起伏的芙蓉山,

风雪中苍苍茫茫,延伸得非常遥远。

寒气侵透了眼前简陋的茅舍,

让人觉得山里人的生活十分贫寒。

柴门外,忽然传来几声狗叫,

黑夜里,谋生的主人顶风冒雪回还。

请以冬至为主题赋诗一首(34柴门闻犬吠)(2)

这两种观点,各有各的依据,各有各的道理。除此之外,还有没有第三种可能呢?我认为是有的。在笔者看来,"夜归人"既不是作者,也不是"芙蓉山主人",而是不知名的夜行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从诗题《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的"宿"字来看,诗人已经留在芙蓉山主人的家里了,不管是主人的有意挽留还是诗人的无奈投宿,"夜归人"都不大可能是作者自己。如果是主人有意挽留,表明诗人与芙蓉山的主人有一面之交;如果是诗人的无奈投宿,说明已经得到主人的认可。

无论哪种情况,芙蓉山的主人都应该是呆在家里的,他也不大可能是"夜归人"。所以,笔者认为,作者诗中的"夜归人",是风雪之夜从芙蓉山主人门前经过的"夜行人",他们的脚步,引起了狗的叫声。

请以冬至为主题赋诗一首(34柴门闻犬吠)(3)

如果非要翻译成现代句子不可,就是:

夜幕垂空,风雪笼罩着起伏的群山,

远远望去,苍苍茫茫的一片。

投宿的茅舍中寒气透骨,

由此看出,主人的生活十分贫寒。

柴门外,传来几声狗的惊叫,

黑夜里,不知何人经过主人的门前。

不知是否还有别的观点,欢迎朋友们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