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过保龄球的朋友都知道,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如果一次砸倒9个瓶子,最终得分90分;但如果一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得分将会是惊人的240分。

保龄球对我们的启发就是,只要比对优秀一点,多坚持一会,就赢得更多机会。这种机会叠加造成与对手优势的逐级放大,最终将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对于中国的汽车工业,长安汽车近年来的表现,被人归纳为“长安现象”,现象级的背后是速度,是质量,是又快又好的发展。

长安要布什么“局”?

众所周知,长安汽车历经十余年的发展,逐步完善了“五国九地”的战略版图,正是依靠这个全球研发体系,通过24小时不间断全球协同设计平台,以此形成了完善的长安汽车自主创新体系。

对于长安汽车来说,目前最核心的任务依然是服务国内汽车市场,当长安完成“五国九地”的版图之后,又该如何布局和聚焦国内市场呢?

长安cs15哪里价格最底(长安汽车CS15为何会选合肥工厂)(1)

与这场工业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极致盛宴一道而来的,是媒体和同行业始料未及的惊讶——长安汽车为何会将一款重磅小型SUV车型的产地选址在合肥而不是北京?它此举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合肥工厂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长安cs15哪里价格最底(长安汽车CS15为何会选合肥工厂)(2)

2014年4月1日,长安汽车完成对长安汽车合肥基地股权收购,合肥长安成为长安汽车的全资子公司。长安汽车合肥公司与北京、重庆同为长安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三大生产基地之一。合肥长安已累计投资4.6亿元,目前主要承担奔奔MINI、CX20的生产任务。

据悉,2016年合肥长安将计划产量16.2万辆,同比增长157.1%,车型将涵盖4个产品。根据长安汽车整体产品及产能布局规划,合肥长安在未来两年还将新增6亿元的投资,3年内产品将达到6款,产能提升至25万辆左右。

当然,为了更好地支撑起CS15的生产,合肥长安不仅全面导入长安汽车的CPS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以及人力资源等体系,更是完成了MES系统改造、ERP系统升级、PDM及CAPP系统接入等九大项目,实现产品技术文件的一体化管控,质量故障收集、分析功能等功能,有效支撑生产保质上量。

为什么选择合肥?

未来如何实现长安汽车的可持续发展,想必是长安管理层非常关心的课题。提前构筑起完善科学的生产体系,在战略上可以说是快人一步。

从地理位置上看,长安汽车的重庆工厂坐拥西南,重庆是西南汽车市场的咽喉和制高点,西南市场又是公认的汽车消费蓝海市场,甚至也可以将战略触角延伸至华南。

而北京则是中国首都和心脏,长安汽车的北京工程对整个中国北方都有强有力的辐射效应,历来华北地区都是汽车消费大户。

布局合肥,不仅微妙颇多,更可以窥探出长安汽车布局全国的战略野心。合肥处于中国南北方交界的东部沿海位置,北上是华北平原,南下则是长江三角洲,西进则是华中。既是东部沿海地区承上启下的战略要地,更是影响华中、华南的关键所在。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就是,在细分市场,长安CS75、CS35、逸动系列月销均突破1万辆,其中CS75去年一年共销售18.7万辆,同比增长251.9%;CS35共销售16.9万辆,同比增长68.4%,而逸动系列的增长率也跑赢轿车大盘,达到17.7%。

全系产品的集体发力,也使得CS15投产合肥长安的战略布局又多了另一层意义:可以很好地平衡三大产地的均衡发展。重庆的长安CS35、北京的长安CS75再加上合肥的长安CS15,成功撑起三大基地互相补充、辐射周边的共赢局面。

为什么说是站在同一起跑线?

当然,长安汽车不是第一个“跑马圈地”的车企。近年来,无论是一汽-大众的南方战略,还是上海通用对华中、西南的持续开发,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大众、北京现代等合资车企在国内的产能布局,就如下围棋般动作频频。

在这方面,自主品牌并非后知后觉,而是大部分车企进入到战略转型期,纷纷调整自己既有的发展战略、产品布局,努力打造和建立自己的正向研发和体系能力,这使得自主品牌有些无暇东顾。

长安cs15哪里价格最底(长安汽车CS15为何会选合肥工厂)(3)

在自主品牌中,长安汽车之所以率先开启产能战略布局上的先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众多自主品牌盲目扩张,疯抢市场红利之时,长安汽车选择了苦练内功,通过全球化布局,建立起与合资相媲美的体系能力。当大盘进入调整期之后,很多曾经快速增长的自主品牌纷纷变得不适应,这时长安汽车厚积薄发,后发制人。

销量最有说服力,根据2015年的数据显示,长安汽车销售277.7万辆,同比增长9.1%。长安集团销售153.8万辆,同比增长11.3%,取得了中国品牌汽车销量排名第一、中国品牌狭义乘用车排名第一、四大汽车集团第一增速的好成绩。

此次,长安汽车将CS15落户在合肥长安,是长安汽车布局全国,优化产能的重要一步,而合肥长安承担起长安汽车乘用车部分车型的生产任务,由此一来,长安汽车通过地理区域的布局,构建起产能规划的“铁三角”,对于长安汽车加速迈入世界一流汽车企业,无疑是一个强大的助力。

长安汽车的表现不仅超越了很多自主品牌,更让不少合资品牌羡慕不已。假设这是一场保龄球比赛,如果说五国九地布局,让长安汽车的保龄球第一次击中10个瓶子,全系产品均衡发力是第二次而击中10个瓶子,那么布局合肥,无疑是第三次获得240分全垒打。

可见,长安汽车每一步都比对手优秀一点,每一次都比对手领先一点。难怪会有人这样评价:从全球化布局到聚焦国内布局,从年产销100万台的体系能力到合肥工厂,长安汽车打响了“东进”和自主扩张的发令枪,这也使其与合资品牌,不仅是技术、研发、制造上,更在产能布局和市场格局上,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