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深度好文(刚柔之辩颠覆你认知的绝妙奇文)(1)

这个世界最难办的事,莫过于改造他人的思想和认知。因为没有人愿意轻易承认自己认知上的错误。

想让一个思想成熟、认知定型的人抛弃成见、重塑新知,不啻登天之难!

纵然你条分缕析、一清二楚地指出他认知上的谬误,他总要竭尽全力、不死不休地反驳;不论你观点如何正确,道理如何充分,他总能从各个奇葩刁钻的角度发起抗辩,至死都要维护心底的成见。

上至帝王将相、圣贤豪杰,下至贩夫走卒、囚徒乞丐,无人能够免俗。

然而读过《刚柔之辩》一文,我发现自己多年来固有的认知彻底被颠覆了。

在学生时代,我们就听过一句充满东方智慧的古语:“柔能克刚,弱能胜强。”在一定的条件下,“柔弱”的力量能够战胜“刚强”的力量,这样的观点早已深入人心,不可动摇。在现实世界,关于“柔弱胜刚强”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上说:天底下最柔弱的物质莫过于水,然而要论攻坚破强,却没有什么物质能比得过水。

犀利深度好文(刚柔之辩颠覆你认知的绝妙奇文)(2)

想想的确如此。滴水能穿透岩石,流水能腐蚀山石,江水暴涨能冲垮大坝,洪水泛滥能冲毁建筑,这些不都是柔弱战胜刚强的例子吗?

连李白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不论钢刀如何锋利,都奈何不了柔弱的水。

在动物界,身体柔韧的蟒蛇,能够绞杀强壮的猎物,这是“以柔克刚”。

恐龙强大到一度称霸地球,最终却没有躲过天灾巨变而惨遭灭绝;跟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弱小动物,如乌龟、蜥蜴、蛇类,其种群却能延续至今——这是“以弱胜强”。

在植物界,粗壮刚强的大树,往往容易被肆虐的狂风折断;而柔弱纤细的小草,因为懂得随风起伏,狂风过后依然存活,这是“柔弱胜刚强”。

人到老年,原本刚硬的牙齿最容易松动脱落,而柔软的舌头却能留存口中,可见“刚者易折,柔者易存”。

这个世界,男人的体格普遍阳刚强壮,女人的体魄普遍阴柔娇弱,所以在世界范围内,男性的平均寿命普遍低于女性,可见“柔弱者命长,刚强者寿短”。

在武术技击领域,国内有“太极”、“擒拿”,国外有“柔道”、“柔术”,都是“以柔克刚”的典型。

在人类战争史上,更是有无数“以弱胜强”的战争典范。

总而言之,柔弱战胜刚强的例子实在太多太多,举不胜举。

然而,《刚柔之辩》这篇奇文,用无数铁证告诉你:世上根本不存在“以柔克刚”的现象,也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以弱胜强”,所有“柔弱胜刚强”的例子,要么是流于表面的假象,要么是流于片面的偏见,其本质内核,都离不开“以强制弱”这四个字。

《刚柔之辩》是小说《竞逐风流》里面的一个章节,它通过曾令华和李锋一师一徒的对话,从哲学、历史、科学、社会、武术、军事等方方面面展开论辩,全面彻底地否定了“柔弱胜刚强”的理论。全文长而不冗,博而不滥,行文曲折有致,举例生动详实,说理透彻精辟,议论深入浅出,是一篇令人击节赞叹的绝世奇文。以下是《刚柔之辩》原文——


寻常太极门派,为了广收门徒,往往刻意降低练拳难度,将太极拳法混同于观赏舞、健身操和养生功,又主张“以慢打快”、“以气运力”,以迎合广大拳友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的需求。而“曾式太极”始终立足实战,讲究“以快打慢”、“以巧破力”,在临敌之际,先以一种外拙内巧、似拙实巧的身法招式诱敌进犯,再以灵动快捷的内劲功夫克敌制胜——这也正是该门拳法的殊胜之处。

此外,别派太极传人,张口必谈“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之道,而“曾式太极”创始人令华公,毕生只宣扬“以强制弱”的拳理。当年令华公传授这门拳法给锋爷时,曾谆谆告诫于他:“世间技击格斗之术,各有理论支撑,然而归根结底不外乎‘以强制弱’这四个字。凡所谓‘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之类拳理,都不过是自误误人的皮相之见!”

当时锋爷茫然不解,强辩道:“老子在《道德经》上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话说的不正是‘柔能克刚’、‘弱能胜强’的道理吗?太极拳蕴含道家至高哲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难道不是这门拳法的奥秘所在?”

令华公微笑道:“先哲智慧渊深,言精理奥,可惜后人认知有限,只能曲解其意。你倒说说看,《道德经》上面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锋爷道:“这话理解不难。老子认为,天底下再没有什么物质比水更柔弱了,然而要论攻坚破强,却没有什么物质能够胜得过水。举例来说吧,水性柔弱,山石刚硬,然而江河之水,却能冲破大山巨石的阻挡,一路奔流入海,这难道不是柔弱战胜刚强的例证?”

令华公哈哈笑道:“那你得算算,需要多少体量的江河之水,才能冲破大山巨石的阻碍?在体量相等的条件下,江水能冲破山石吗?给你一吨江水,能冲破一吨重的山石吗?”

锋爷不觉一怔,一时答不上来。令华公又道:“江河之水浩浩荡荡,日夜奔流不息,其体量之大,不知是山石的多少万倍!以如此体量巨大的江河之水冲击山石,自然有如摧枯拉朽,这哪里是‘柔弱’战胜‘刚强’?分明是‘强大’碾压‘弱小’!”

锋爷不觉心头一亮,低头沉思了片刻,便觉道理确乎如此。他随口又问道:“那么古人所谓‘水滴石穿’之言,能否看作‘柔弱胜刚强’的例证?”

令华公微微摇头道:“所谓‘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跟‘铁杵磨针’的道理相似,不过是劝人做事要有恒心和耐力罢了,如何谈得上‘柔弱胜刚强’?试想,屋檐上掉落的水滴,要穿透地面上坚硬的石块,那得经历多少岁月?耗费多少体量的水资源?只怕没有亿万滴水,无以击穿石块。若将这亿万滴水看作一个整体,则其体量之大,必然远远超出石块的体量,它能击穿石块,那不正是强大战胜弱小的表现?

“老子直言水是天底下最柔弱的物质,却能攻坚破强无往不胜,这无非是在传达《道德经》一大核心理论: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这也是世间万事万物都避不开的规律。任何一种事物的内部,都存在正反对立的两个面;事物与事物之间,都存在相互对立的各种矛盾。如大与小、长与短、高与下、美与丑、盛与衰、善与恶、得与失、祸与福、柔与刚、弱与强等等。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也能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当‘柔’与‘刚’两种对立的性质相互逆转,‘柔’便能胜‘刚’;当‘弱’与‘强’两种对立的性质相互逆转,‘弱’便能胜‘强’。

“正如柔弱至极的水,通常情况下不并具备攻坚破强的能力。然而水一旦集聚成势,形成洪水巨流,足可以冲破山石、冲毁堤坝、冲垮建筑。在这个过程中,原本弱势的水逆转成了强大一方,而原本强势的山石、堤坝、建筑,却逆转成了弱小一方,尽管两者一刚一柔的性质并未发生转化,但一强一弱的性质却已相互转化,水自然就能攻坚破强了。‘水滴石穿’的原理与此相同,都是两者强弱之势发生逆转,最终创造了‘以强制弱’的局面。

“老子的《道德经》传世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期间不知经历了多少代人的注解和修改,更不知在传抄、刻印过程中产生了多少谬误和纰漏,以致民间不知有多少内容各异的版本流传。然而不论哪一个版本的《道德经》,老子处处都在强调柔弱的优势,又处处以刚强作对比,明确表示柔弱优于刚强。在通行版《道德经》第36章,更是直接爆出了‘柔弱胜刚强’这五字奇语,似乎老子心心念念都在表达‘柔弱’战胜‘刚强’的观点。然而这果真是老子的本意吗?

犀利深度好文(刚柔之辩颠覆你认知的绝妙奇文)(3)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国内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古籍,其中就有甲、乙两个传抄版本的《道德经》,比通行版本更为古老,因而学术界认为这两个版本更接近老子的原著。当年有学者研究帛书版的字体,发现甲本《道德经》上面并未出现‘柔弱胜刚强’的字样,并推断原文写的是‘友弱胜强’。所谓‘友弱’,即‘与弱者为友、团结弱者’之意。团结弱者,方能战胜强者,这话就合情合理得多。须知,弱者结成强大的团队,自然也就逆转成了强者,原先的强者就转化成了弱者,如此‘友弱胜强’,本质不就是强大战胜弱小?不就是‘以强制弱’?

“到了上世纪90年代,考古学界又在湖北荆门市发掘了一处战国墓葬群,从中出土了一批竹简古籍,其中又有一部《道德经》残本,比之帛书版《道德经》更为古老,无疑也更贴近老子的原著。此后又有学者研究竹简残本的内容,结合先秦语言文字的特点,认为《道德经》原文写的既不是‘柔弱胜刚强’,也不是‘友弱胜强’,而是‘厚弱胜强’。所谓‘厚弱’,即‘强化弱者’之意。强化弱者的实力,使之战胜强者,这不还是强弱之势逆转之后的结果?

“归根结底一句话,不论《道德经》原文是‘友弱胜强’也好,‘厚弱胜强’也罢,其本质都是‘以强制弱’。”

锋爷一面用心聆听,一面凝神思考,只觉令华公不但言之有理,而且言之有据,心下颇为震撼。他正待沉思回味,只听令华公又道:“再回到‘水滴石穿’这个话题中来,倘若将水滴换作钢钉,使钢钉如水滴一般从屋檐处持续掉落,只怕不到半天功夫就能击穿地上的石块。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水滴穿透石块需要经历漫长的岁月,而钢钉穿透同样的石块只需半天功夫,如此看来,坚硬的钢钉比柔弱的水滴不知强多少倍,这难道不是‘刚强胜于柔弱’的又一大例证?

“在现实世界,想要快速有效地摧毁一件刚硬之物,往往还得靠刚硬之物。你不见那些开山挖矿的工人,用的都是钢钎、钢钻、铁镐、铁锹之类刚硬的工具?据此看来,以刚克刚,以强破强,才是快捷有效、简单实用的办法。”

“以刚克刚,以强破强,确实简捷高效。”锋爷点了点头表示认同,“然而老子又在《道德经》上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世上但凡坚固刚硬的事物,往往都容易折损毁灭;而柔软脆弱的事物,往往都容易保全留存。老子还特意举出两个例子:人活着的时候肢体是柔软的,死后就变得僵硬了;草木活着的时候形质是柔脆的,死后就变得干硬了。所以柔软脆弱的事物往往生机勃勃,而坚固刚硬的事物往往死气沉沉。弟子认为,老子这番话实实在在表达了柔弱胜于刚强的思想,绝不是宣言‘对立面相互转化’的理论。”

犀利深度好文(刚柔之辩颠覆你认知的绝妙奇文)(4)

令华公淡然一笑道:“老子所谓‘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到底该如何理解,历来是一个纠缠不清的话题。《道德经》传世至今,老子的原著早已被改得面目全非。不论是时下通行的《道德经》版本,还是帛书版的《道德经》,抑或学术界公认的其它版本的《道德经》,都经历了后人无数次增、删、改、补,其内容和思想跟老子的原著相去甚远。而战国竹简版《道德经》虽说较为贴近老子的原著,却又因为残缺太过严重,也不足以反映原著的全貌。时至今日,不论哪一个版本的《道德经》,对于‘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样一句简单的话,都缺乏令人信服的注解。

“老子体察人和草木的生死,结合它们生时柔弱、死后僵硬的状态,得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的结论,单从逻辑上来看,老子无疑犯了一种‘倒果为因’的错误——他把事件的结果当作了原因,把原因当作了结果,颠倒了其中的因果关系。须知,人和草木都是活着的时候,形体才能柔软,而不是因为形体柔软就能活着,活着才是‘因’,形体柔软才是‘果’;人和草木都是死亡之后,形体才变得干枯僵硬,而不是因为形体僵硬才死亡,死亡才是‘因’,形体僵硬才是‘果’。

“照理说来,老子本该循因导果,直截了当地说:‘生者柔弱之徒,死者坚强之徒。’译成现代白话就是:动植物活着的时候,与之伴随的是形体的柔软;动植物死亡之后,与之伴随的是形体的僵硬。可他偏要倒果为因反而言之,放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的言论,这话直译过来,那就是‘坚固刚硬的物质都是死亡凋零的一类,柔软脆弱的物质都是具有生命的一类’,稍作引申,那就是‘坚固刚硬的事物都是死气沉沉的一类,柔软脆弱的事物都属生机勃勃的一类’,这种毫无逻辑的结论,如何经得住推敲?这世上柔软脆弱的事物不知凡几,如自然界的空气、雨水,人类的食物、衣物,动物身上的毛发、皮屑,乃至腐烂的动植物遗骸,哪一样不是柔弱的物质?它们何来生命、生机可言?

“再退一步,若将‘死’字引申为‘毁灭’,‘生’字引申为‘保全’,那么老子这句话的含义就是‘坚固刚硬的事物都容易折损毁灭,柔软脆弱的事物都容易保全留存’。这样的观点照样经不住推敲。想想自然界常见的菜花、树叶、茅草,够不够柔弱?可它们一撕则裂、一揉则碎、经霜则枯、落地则腐,哪里容易保全?反之,同样在自然界,大树的树干够不够刚硬?可它拳打不烂、脚踢不断、经霜不枯、遇雪不倒,哪里容易毁灭?再看非生命物质:同样是纸质物品,柔软的报纸一戳则破,而坚硬的板纸却耐折耐压;同样是塑料制品,柔软的塑料袋一撕则烂,坚硬的塑料桶却耐磨耐刮。由此可见,所谓‘刚强之物容易损毁,柔弱之物容易保全’,纯属一派胡言!

“那么到底如何诠释‘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句名言,才算得上正解?这就需要深入了解老子究竟在传达怎样一种世界观,而要了解老子的世界观,首先就要理解《道德经》中的‘道’究竟是何物。

“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论述的‘道’,是一种先于天地而生的事物,它无形无象,不死不灭,既神秘莫测,又无所不在,它设计和创造了宇宙万物,又掌控了宇宙运行的一切规律。后世诸多伟大的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杨振宁都坚信整个宇宙及宇宙中所有规律都是精心设计的产物,这背后存在一位掌控一切的总设计师。牛顿把这位宇宙总设计师称为‘上帝’,爱因斯坦把这位宇宙总设计师称为‘神’,杨振宁把这位宇宙总设计师称为‘造物者’,而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老子,则把这位宇宙的总设计师称为‘道’。

“老子通过体察世间万物的生灭轮回、推究世间万事的沉浮变迁,发现‘道’就是通过万事万物的运转变化来推动宇宙的运行。他又进一步发现,世间越是柔软、脆弱、细微的事物,就越具备变化的活性,越容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运转变化。故而他老人家在《道德经》中发出一句振聋发聩的呐喊:‘弱者,道之用也。’柔弱,才能真正发挥‘道’的作用。而坚固、刚硬、庞大的事物,往往已经定型定位,不易运转变化,自然就体现不出‘道’的作用了。

犀利深度好文(刚柔之辩颠覆你认知的绝妙奇文)(5)

“举例来说,质地柔软的布料,可以随意折叠变化;而坚硬的铁板,却无法折叠翻卷。柔软的绳索,可以随意伸缩变化;而坚硬的木棍,却无法伸缩延展。柔软细腻的泥土,可以随意揉捏变化,塑造千奇百怪的形态;而结实坚硬的顽石,却无法揉捏按压,只能保持始终如一的形状。柔软纤弱的草本植物,死后最容易腐朽变质,快速进入生态轮回;而粗壮坚硬的木本植物,死后也只是花叶部分能够速朽,其枝干却能经年不腐。

“又如人类和动物都需要摄入食物维持生命,食物越是细碎柔软,就越有利于咀嚼、吞咽、消化、吸收。其中咀嚼和吞咽,涉及食物在物理上的形变;消化和吸收,涉及食物在化学上的质变。不论形变也好,质变也罢,总之食物越是柔细,越有利于运转变化。

“而原本坚固刚硬的事物,性质一旦转为柔软细弱,便能激发其变化的活性。譬如地底下坚硬的铁矿,一旦熔化成柔软的铁水,便能浇铸出形态各异的劳动用具;深山中坚硬的岩石,一旦煅烧成柔细的石灰,便能配制成功效各异的建筑用料。庞大坚固的高墙广厦,只有推倒砸烂,方能重建新楼;根深蒂固的遗风旧俗,只有腐朽弱化,方能重塑新风。

“再看生物世界,人类和动植物在生长发育阶段,形体越是柔弱、纤细,就越有生长变化的余地;一旦发育成熟,形体变得刚强、粗壮,也就渐渐停止了生长变化。当人类和动植物死亡之后,遗体会经历一段短暂的僵硬状态,待到它们进入腐烂变质的环节,遗体又会恢复柔弱的状态。

“又如人类社会,任何一项规章制度,只有具备一定的柔性管理空间,运作起来方能灵活变通;倘若一味刚性操作,势必造成管理死板、制度僵化的后果。在为人处世方面,越是性格柔顺的人物,越能灵活变通;越是个性刚强的人物,越不懂变通从权。

“综上所述,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越是柔软、脆弱、细微的事物,可塑性越强,变化的余地也就越大;越是坚固、刚硬、庞大的事物,可塑性越差,变化的空间也就越小。由此可知,老子所谓‘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真正的含义是:坚固刚硬的事物,都是充满惰性、不易变化的一类;柔软纤弱的事物,都是充满活性、易于变化的一类。

“通观《道德经》全文,深入研究其核心思想,老子之所以崇柔抑刚、崇弱抑强,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发现柔弱细微的事物可塑性强,具备随缘而变的活性,能够有效地实现‘道’的作用。而刚强庞大的事物可塑性差,不利于变化运转,故而无法体现‘道’的作用。倘若世间万事万物都保持刚强稳固、不变不朽的状态,还谈什么发展变化?譬如人类和动植物死亡之后,遗体永远保持僵硬不腐的状态,那么如何能够实现生态的轮回?又如何能够实现物质的循环?

“洞悉了此中关窍,自然也就清楚,在老子的世界观里,任何事物都离不开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关键在于事物具备柔弱的性质。因而在《道德经》的术语当中,有时‘坚强’一词代表‘僵化不变’,‘柔弱’二字代表‘灵活善变’,所谓‘柔弱胜于坚强’,并不是指弱者战胜强者,而是指事物‘灵活善变’的性质胜过‘僵化不变’的性质,仅此而已。”

令华公这番论述广博精深,却又深入浅出,使锋爷心窍大开,连连点头称善。但锋爷心底仍有疑团未解,便又问道:“按您老对《道德经》的解读,柔弱的事物善于变化、不易保存,刚强的事物不善变化、易于保存。然而古代学者文人研究《道德经》所得出的结论恰好与此相反,他们认为刚强的事物容易折损,柔弱的事物才容易保存,并留下一个口耳相传的典故:人到老年,原本刚硬的牙齿最容易松动脱落,而柔软的舌头却能留存口中,以此说明‘刚者易折,柔者易存’,这番道理是否可取?”

令华公摇头道:“这种典故,不值一哂。人体新陈代谢,自有其内在规律,身上各大器官和组织,既不因柔软而存,也不为刚强而折。牙齿的松脱,并不是因为它刚硬;舌头的留存,也无关它的柔软。你不妨想想,比舌头更为柔软的头发,为何不能在人身之上长存永固?这世上多少人年纪轻轻就饱受脱发之苦?

“不唯人类,自然界其它生物也不外如此。你看那山中树木,一到秋冬季节,柔软的树叶纷纷枯萎凋落、腐烂成泥,而坚硬的枝干却能经霜傲雪、挺立不倒。你再想想那些披毛戴角的动物,它们身上最容易脱落的,恰恰是柔软至极的毛发;最容易保存下来的,偏偏是坚硬无比的犄角。当动物的生命陨落之后,遗骸最容易腐烂解体的部分,莫过于柔软的皮肤和血肉;而最容易保存下来的,恰恰是它们坚硬的骨骼。所以古人据此造出一个词语,叫作‘风骨长存’,而不是‘风皮长存’、‘风肉长存’。

“再推而广之,不唯生物界,非生物界同样如此。你看那砌墙的砖头,前身不过是柔软的黏土,经过烈火煅烧成型,化作质地坚硬的建材,用于盖楼铺路,可经历百年风雨而不朽。至于山中岩石、地底化石,那更是万古长存的刚硬之物。此外,就连人类使用冰箱冷库保存食材,也要将食材尽量冻僵冻硬,才能使其保存的时间更为长久。从以上这些例证来看,不论是形变还是质变,越是柔弱的物质越容易产生变化,越是刚硬的物质越容易保持原状。可见‘柔者易变,刚者易存’才是普遍真相。”

令华公这一番详细透彻的解说,又令锋爷豁然开朗,叹服不已。但过了半晌,锋爷又道:“您老所谓‘刚者易存’的结论,确是真知灼见。然而另一方面,‘刚者易折’也是不争的事实。老子也在《道德经》上说:‘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军队过于强大,往往容易穷兵黩武,以致自取灭亡;树木过于强壮,往往容易招风惹雨,最终惨遭摧折。所以做人也好,做事也罢,一旦强势过了度,就容易招致毁败,倒不如收敛锋芒,保持柔弱的状态。”

令华公连连摇头道:“你所举出的事例,并不能说明‘刚者易折’,只能验证‘过刚易折’的道理——事物因为过度刚强导致折损毁败。然而,‘过度刚强’错不在‘刚强’,错在‘过度’,你只需剔除‘过度’这个因素,选择‘适度刚强’即可,又何必舍弃刚强选择柔弱?正如一个人太过善良,就容易受人利用和欺负,那么选择适度善良即可,又何必舍弃善良选择凶恶?

“事实上,所谓‘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并非老子原著上的文句,而是后人在原句的基础上窜改而得的伪句。老子原著上写的是‘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后世研究者死抠字眼、断章取义,对原句作出如下理解:军队一旦强大就不能克敌制胜,树木一旦强壮就容易受损折断。这是什么混账逻辑?简直狗屁不通!

“于是研究者又尝试将‘强’字理解为‘过度强盛’,将‘胜’字理解为‘承受’、‘禁受’,那么原句的含义就是‘军队过于强大,国力就不能承受;树木过于壮盛,就容易遭到砍伐摧折’,如此翻译,看似有几分道理,但终究不免牵强。于是研究者经过推敲钻研,将原句窜改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并强行作出解释:军队过于强大,就会因为消耗过度而致灭亡;树木过于壮盛,就容易遭到人类砍伐摧折,或是被自然界的风雨摧折。不得不说,这样的窜改和曲解,完全背离了老子的本意。

“我不妨再做一次强调,在《道德经》的术语当中,有时‘坚强’一词代表‘僵化不变’之意。而‘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这一言论,跟‘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出自同一个章节,其中的‘强’字绝不是‘强大’、‘强盛’之意,而是‘僵硬’、‘僵化’之意。如此一来,老子所谓‘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的本意,也就一目了然了:战场用兵思维僵化,不懂灵活变通,就不能克敌制胜;山中树木死亡之后,变得干枯僵硬,就容易受损折断。

“后世研究者之所以将其中的‘强’字理解为‘强大’,都是因为断章取义,剥离了原句跟整个章节的联系。且看《道德经》中原句所在的整个章节:‘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细微处上。’

犀利深度好文(刚柔之辩颠覆你认知的绝妙奇文)(6)

“人类死亡之后,尸身在短时间内会变得僵硬,这里老子用‘坚强’二字表示僵硬;草木死亡之后,枝干在短时间内同样变得僵硬,老子又用‘枯槁’二字表示僵硬,并由此得出结论‘坚强者死之徒’,意思是固化、僵硬的事物都是一团死气、没有活性的一类。接下来老子又进一步举例论述:‘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句中特意用了关联词‘是以’二字,可见‘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这句话具有承接上文的作用。

“既然它承接上文,那么毫无疑问,句中的‘强’字,就跟上文中‘坚强’的‘强’字含义相同,都是‘僵硬’、‘固化’之意。倘若将句中的‘强’字曲解成‘强大’,那么‘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这句话如何承接上文?上下文如何衔接贯通?上文分明在强调事物僵化不变的危害,下文却在表达事物过度强大的危害,上下文之间,岂有如此狗屁不通的逻辑关系?

“整个章节最末一句‘强大处下,柔弱细微处上’,其中的‘强’字也是‘僵硬’、‘固化’之意,与之对应的反义词汇是‘柔弱’;‘大’字则是‘庞大’、‘臃肿’之意,与之对应的反义词汇是‘细微’。故而此处的‘强大’二字,指的是‘僵硬庞大’,绝不是后人理解的‘强壮盛大’。

“由此可知,整个章节从头到尾,老子都在阐述事物僵化不变的危害,而不是宣扬什么‘刚者易折’、‘强者易毁’的理论。”

令华公这一番鞭辟入里的分析,又令锋爷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但锋爷稍作沉吟之后,又道:“弟子还有一个疑问,跟自然界物种的强弱有关。有专家研究认为,越是体型庞大、体格强壮的物种,越容易面临种群的消亡问题。像恐龙那样的庞然大物,一度强大到称霸地球,可正因为过于强大,当地球灾难降临,它们逃无可逃,避无可避,最终惨遭灭顶之灾。与此相反,跟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的诸多弱小生物,如乌龟、蛇类、蜥蜴、鳄鱼等动物,当天灾降临时它们能够避居洞穴之中,得以幸存下来,因而这些动物的种群一直延续至今。

“此外,在现存的动物之中,像老虎、狮子这类凶猛强大的野兽,偏偏混成了濒危的保护动物;而羊猴鼠兔、猫狗鸡鸭等等弱者,反而没有灭种绝代的危险。

“以上这两个例子,能否说明‘强者易灭,弱者易存’的道理?弟子记得,老子也在《道德经》上提过‘强梁者不得其死’这样一句警告,意思是强大凶横之徒,往往死无其所。可见老子也是一心反对强大,称扬弱小。”

犀利深度好文(刚柔之辩颠覆你认知的绝妙奇文)(7)

令华公听罢锋爷这番论述,忍不住笑道:“世间岂有‘强者易灭,弱者易存’的道理?这明显是违背常识的论调!老子作为一代智圣,又怎么会向世人传递‘反对强大、称扬弱小’这样一种价值取向?这明显是违反常理的论调!

“自然界物种的灭绝,既有来自外界的客观原因,也有来自物种本身的主观原因。如你所言,恐龙灭绝的客观原因是天灾巨变,但将主观原因归结于恐龙的强大,却过于简单粗暴。早有研究结果表明,在恐龙灭绝的同时,地球上至少有75%的生物种类也统统灭绝,无数比恐龙弱小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都跟恐龙一道同归于尽。你所列举的龟、蛇、蜥、鳄几种爬行动物,也灭绝了一半以上的亚种,少数亚种能够幸免于难,原因也颇为复杂,并不仅仅因为它们本身弱小。

“再说你列举的鳄鱼,哪里算得上弱小生物?恐龙时代的鳄鱼,也属大型爬行动物,它们体型既大,体格又强,为何没能像恐龙一样灭绝?相反,在恐龙族群之中,也存在不少体型小巧的亚种。现有的考古研究表明,在整个中生代,总共活跃着20多种小型恐龙,其中又有将近10种袖珍型恐龙。这类袖珍恐龙,即便成年之后,体长也不过几十厘米,体重更不过区区数百克,个头大小还比不上普通的鸡鸭。然而这些小巧玲珑的恐龙,最终不也逃不过灭绝的厄运?可见在天灾巨变之下,物种灭绝与否,跟其体型大小、体格强弱,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而老虎、狮子混成濒危物种,主观原因是它们繁殖能力太弱,客观原因离不开人类早期的滥捕滥杀,跟它们本身是否强大并不相关。自然界数以千计的濒危物种,其中既不乏花草树木,也不缺鸟兽鱼虫,只因它们本身繁殖能力太弱,一旦生存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是遭到人类过度采伐、捕杀,便容易陷入亡族灭种的危机。单以动物而言,如世人所熟知的麋鹿、朱鹮、大鲵、玳瑁、白鳍豚、金丝猴、藏羚羊、大熊猫等等动物,既称不上凶猛,也谈不上强大,然而它们的濒危程度,却比凶猛强大的狮虎更为严重。

“至于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强梁者不得其死’,并非反对强大,而是反对逞强施暴、恃强凌弱,为此他老人家又针对强势者提出了‘守柔’的倡议。所谓‘守柔’,就是告诫那些强势人物,要保持柔弱不争的姿态,要懂得让利于弱者,如此整个社会才能实现强弱平衡、和谐稳定的理想——这又涉及到《道德经》另一大核心理论:平衡公正。

“老子曾在《道德经》中大声疾呼:‘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上天的法则,就是要减损富饶有余的事物,补益贫瘠不足的事物,使世间万事万物达到一种相对均衡、平等的状态。他又进一步感叹说:‘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人类社会的世俗法则,却是盘剥贫苦大众,供奉富余之辈,以致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故而治理天下的圣人,必然要损富济贫、抑强扶弱、裒多益寡、以盈补虚,如此才算遵奉天道。

犀利深度好文(刚柔之辩颠覆你认知的绝妙奇文)(8)

“在人类社会,那些占据了相对优势地位的强者、攫取了大量优质资源的贵族,倘若他们不懂回馈社会、施恩于众,反而一味欺压、盘剥底层的弱者、贫者,那么终将激化社会矛盾,致使底层民众抱团奋起反抗,将其推翻打倒。

“老子倡导‘平衡公正’的普世价值观,旨在劝诫世人遵循天道,尽量做到‘损有余而补不足’,绝不可反其道而行。与此同时,他又通过‘对立统一’的理论告诫世人:强弱之势可以相互转化,强者切不可恃强凌弱,否则弱者一旦逆转为强者,必将带来强势反杀。正如世间最常见的水,看似柔弱无力,然而一旦汇聚成滔滔巨流,必能攻坚破强所向披靡。”

令华公这番话刚一说完,锋爷便鸡啄米似的点头不已。但他稍作思索后,又抖出了下一个疑问:“关于刚强、柔弱之辩,今人还有这样一则寓言:山中的大树和小草比能耐,彼此都认为自己厉害,谁也说不服谁,这时一阵暴风肆虐而至,刚强的大树只知道迎风挺立,结果被拦腰折断,而柔弱的小草懂得随风起伏,虽然最终也有所损伤,却能保全生命——这个寓言证明柔弱的小草胜过了刚强的大树。再以人类为例,这世上男人的体格普遍阳刚强壮,女人的体魄普遍阴柔娇弱,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女性的平均寿命普遍高于男性。对于以上两个‘柔弱者易存,刚强者易亡’的例子,又该如何反驳?”

令华公哈哈笑道:“你所谓‘柔弱者易存,刚强者易亡’的两个例子,前者是流于片面的偏见,后者是流于表面的假象。先说草木相争这个寓言。为何寓言作者要拿草和树在暴风中的存灭,来论证彼此的优劣?显然,作者有意选取了暴风这样一种对草危害小、对树危害大的特定条件,以此论证‘草比树强’的观点——这样的观点就是流于片面的偏见,也叫‘选择性偏见’。正如有人拿鱼类的强项和人类的弱项来作对比:鱼类身入江河湖海,能够自由遨游;人类落入江河湖海,却有溺水身亡的危险——由此得出‘鱼类比人类强大’的结论,这就是一种选择性的偏见,也是一种强词夺理的诡辩。

“事实上,对于枝繁叶茂的大树而言,最容易遭受暴风雨摧折的部位,莫过于它们柔弱的枝叶;而最能抵抗风雨侵袭的,恰恰是它们强壮的树干。你不见那些城市的绿化区域,每当狂风暴雨过后,满地尽是残枝败叶?即便那些被狂风拦腰折断、连根拔起的大树,也是受到了枝叶的拖累。倘若将大树的枝叶修剪干净,只留下粗壮的树干,狂风如之奈何?可见柔弱的枝叶容易招风惹雨自取其祸,而强壮的树干却能顶风冒雨屹立不倒,两相对比,不就验证了树干强于枝叶、刚强胜于柔弱的道理?

“就算回到草木相争这个话题中来,我只需给草和树换一种特定条件,照样能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试看这样一个例子:一群受惊的牛羊在原野上狂奔,其足迹所到之处,地面上那些纤细柔弱的小草被践踏得死伤狼藉,而挺立在原野的那些大树,因为粗壮刚强,牛羊不敢冲撞,最终安然无恙。这个例子不也能验证大树强过小草、刚强胜过柔弱?

“再说人类的寿命问题。男女寿命有别,这跟他们体格的刚强和柔弱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所谓‘刚强者命短,柔弱者寿长’,不过是流于表面的假象罢了。只因‘柔弱’和‘刚强’词性相反,故而女性柔弱的形象和男性刚强的形象两相对比,容易给人造成认知上的反差,当世人发现女性平均寿命高于男性,想当然地就认为这是柔性体质战胜了刚性体质。

“这就好比一个三岁小孩看到摩托车跑得比自行车快,而摩托车的车身又比自行车大,于是天真地认为:摩托车比自行车跑得快,是因为它的车身比自行车大。只因摩托车和自行车一大一小,容易给孩子造成认知上的对比反差,当孩子看到‘大’的摩托车跑得快,‘小’的自行车跑得慢,自然就容易产生误判,以为车身的大小决定了两者的速度。殊不知,这一切不过是想当然的错觉罢了。

“那么男性的平均寿命为何普遍低于女性?从世卫组织最新的研究结果来看,这跟男性染色体的缺点、体内雄性激素的分泌、新陈代谢的速度等因素有关。自然界不少雄性动物,其平均寿命低于雌性,道理与此相同。抛开以上基因层面的不利因素,在人类社会,男性还要承担绝大多数高强度的体力活,从事绝大多数高风险的工作,加之男性常被烟酒伤身,退休年龄又普遍高于女性,种种不利因素叠加,其平均寿命低于女性,也就不足为怪了。

“若将生物寿命的长短归结于体格的刚柔,认为体格刚强者寿命偏短,体格阴柔者寿命偏长,那么如何解释植物的寿命?自然界凡是形体刚强的木本植物,几乎都能活几十上百个春秋,不少古树甚至具有数千年、上万年的寿命;而柔弱的草本植物,多数只能活一年半载。这正是:大树刚强,万寿无疆;小草柔弱,春荣秋殁。若将植物寿命的长短与形体的刚柔扯上关系,岂不是也能得出‘刚强者长寿,柔弱者短命’的结论?”

令华公这一番精辟入微的论述,又一次解开了锋爷心底的疑团。锋爷钦服之余,又思索再三,终究还是心存疑惑,便又对令华公说道:“弟子认为,‘柔弱战胜刚强’的理论虽然经不住推敲,却也不是毫无根据的胡说八道,毕竟这世上多少还是存在一些‘柔能克刚’的现象。例如自然界的蟒蛇,就能凭借柔软的身体绞杀强壮的猎物。据新闻报道,在某些热带水域,常有蟒蛇绞杀皮坚骨硬的鳄鱼,这难道也不算‘以柔克刚’?”

令华公笑道:“你只知道蟒蛇能猎杀鳄鱼,怎么就不知道鳄鱼也能猎杀蟒蛇?若蟒蛇猎杀鳄鱼是‘以柔克刚’,鳄鱼猎杀蟒蛇岂不是‘以刚克柔’?”

锋爷不由一愣,蓦然想起,鳄鱼猎杀蟒蛇也是自然界的常态。只听令华公又道:“无论‘以柔克刚’也好,‘以刚克柔’也罢,本质都是‘以强制弱’。若是柔劲明显大于刚劲,则柔能克刚;刚劲明显大于柔劲,则刚能克柔,故而两者的本质都是‘强大战胜弱小’。你不妨再想想,蟒蛇能靠身体缠绕来绞杀猎物,其它小型蛇类,身体同样柔韧,为何就学不到蟒蛇这一手杀招?”

锋爷又是一愣,低头思索了片刻,才道:“大概因为蟒蛇体型庞大,正好能利用身体优势发挥缠绞的力量,其它小型蛇类,身体的缠绞力量不足,自然无法靠这一招捕猎了。”

令华公点头道:“蟒蛇之所以能靠身体绞杀猎物,得益于它体型庞大、体格粗壮,而非体质的柔韧。若蟒蛇体质不够柔韧,不足以缠绕猎物,则必然会进化出其它强大的捕食技能——可见柔韧并不是蟒蛇的立身之本,强大才是它真正的生存之道。作为一种肉食性动物,蟒蛇会根据自身体型的大小、实力的强弱来确定捕猎的范畴。能够捕杀成年鳄鱼的蟒蛇,必然体型巨大,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王者,这类巨蟒捕杀鳄鱼,全凭实力碾压,这难道不是‘以强制弱’的又一大铁证?

“反之,体型庞大的鳄鱼,也屡屡捕杀幼小的蟒蛇,同样体现了‘以强制弱’之道。自然界但凡肉食性动物,上至老虎、狮子这类高智商猛兽,下至螳螂、瓢虫这类低等级昆虫,在捕食猎物时,都知道专挑弱者下口。可见‘以强制弱’之举,完全出于动物的本能,无关物种差别,也不分智商高下。唉,连动物都明白‘以强制弱’的道理,人类却要反其道而行,妄言什么‘柔弱胜刚强’,这是何等荒谬的理论!”

令华公这一番开示,又令锋爷如拨云见日,深受启发。但只过了片刻,锋爷又提出一个疑问:“按您老的观点,‘刚强’战胜‘柔弱’才是真理。然而弟子发现,当事物柔弱到了极致,似乎又不惧刚强的威胁了。以水为例,作为天底下最柔弱的物质,它几乎是无敌的存在,世间任何利器和硬物,都不能伤它分毫。古人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不论钢刀如何锋利、如何刚硬,终究对它无可奈何,不知这是否跟它柔弱到极致有关?”

令华公笑道:“要论天底下最柔弱的物质,只怕还轮不到水。风这种物质,不就比水更为柔弱?风,古人又叫做气,也就是空气。俗话说:‘钢刀再利,劈不断流水;拳头再硬,砸不碎空气。’水和空气不惧利器和硬物的攻击,并非因为它们形质柔弱,而是因为这两者都属于流体。众所周知,在常温常压下,水和空气一为液体,一为气体,都是典型的牛顿流体。同一种流体,只要相互接触就能融合,故而根本不存在‘破碎’的概念。

“但凡学过中学物理,就清楚这样一个常识:不论是液态的水,还是气态的风,它们的分子都是无序排列,没有固定不变的位置,每一个分子都能自由移动,去往任何能去的空间。因而水和空气就算被外物强行切入,也不可能产生裂缝,因为一有裂缝,那些自由移动的分子瞬间便会蜂拥而至,将裂缝填满——这就是水和空气割不断、砸不烂的原因所在。其它非牛顿流体,如泥浆、油漆、蜂蜜、果汁、牛乳、酱料、稀饭、肉糜等物,同样具备割不断、砸不烂的特质。

“至于固体物质,其分子的排列,紧密而有序,每一个分子都有相对固定的位置,因而这些分子只能在极小的空间内来回振动,却不能自由移动。当固体物质破裂之后,哪怕只有极其微小的裂缝,对裂缝两边的分子来说,也无异于一道鸿沟,而固体的分子本来就不能自行移动,分子之间又因为这道鸿沟无法形成有效的引力,因而两边的分子只能隔‘沟’相望,无法移动过来填补裂缝,破裂的物体自然也就无法融合了。哪怕是面团、黏土、橡皮泥之类混有水分、粘性较强的固体,一旦破裂开来,也无法自动融合,只有借助外力的帮助,方能再度融为一体。

“由此可知,只要是固体物质,就有破裂的风险;而液体和气体由于具备自动融合的功能,自然也就不存在破裂的可能性——这显然跟它们形质的柔弱并不相关。否则,固态物质之中,也有千千万万的柔弱之物,何以不能像水和空气一样砸不烂、割不断?譬如自然界那些鲜花、嫩草、树叶、禾苗、棉絮、柳条等物,人类食物当中的米饭、面条、豆腐、蒸蛋、糕点、果冻等物,生活用品当中的衣服、被褥、毛巾、袜子、窗帘、桌布等物,乃至塑料袋、尼龙绳、泡沫盒、卫生纸、橡皮筋、水晶泥等物,哪一样不是柔软、脆弱的物质?又有哪一样砸不烂、割不断?”

锋爷听罢令华公这番有理有据的分析,心下不得不服。只听令华公叹了口气,又道:“当年我研读《道德经》一书,看到老子说出‘天下莫柔弱于水’那一句,我便知道他存有一定的私心。以老子的大智大慧,他难道不知道风这种物质比水更为柔弱?跟水相比,在体积相等的条件下,风的质量更轻,质地更柔。而风一旦集聚成势,形成暴风、飓风,足可以拔山倒树、摧房毁屋,这跟江河之水冲破山石、洪涝之水冲垮建筑何其相似?哪怕是柔弱的微风、轻风,也具备可怕的侵蚀力,岩石的风化、风蚀,不就是风的杰作?这跟流水腐蚀山石、滴水穿透岩石,难道不是异曲同工?老子作为体察万物的圣人,他自然知道风比水更为柔弱,也清楚风跟水一样具备攻坚破强的能力,可他为什么不说‘天下莫柔弱于风,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此外,老子又在《道德经》上说:‘上善若水。’世间至高至善的德性,就像水的性质一样。在通行版《道德经》中,这句话完整表述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因为水滋润了世间万物,却从来不图回报,更不与万物争高下,故而说它是上善之物。

“而帛书乙版《道德经》中记载的是‘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争’。为何说它‘有争’?因为水是一种见缝就钻、见孔就入的物质,当它流经万物表面时,每一个细微的水滴都会积极主动、争先恐后地进入万物的孔窍之内,万物因此得到滋养,再也离不开水的怀抱,因而沦为水的附庸。这正如圣人治理天下,必然积极主动地为天下百姓谋利造福,百姓蒙受了圣人无尽的福泽,再也离不开圣人的治理,于是纷纷归附到圣人治下。

犀利深度好文(刚柔之辩颠覆你认知的绝妙奇文)(9)

“不论《道德经》原文是‘利万物而不争’,还是‘利万物而有争’,总之老子把水奉为上善之物,又一次选择性地忽视了风的存在。风作为空气来说,支撑了世间无数生命最基本的呼吸作用,不也跟水一样能够普惠万物?倘若老子的原文是‘不争’,那么风又何尝不是无私无欲,不与万物争长短?若老子的原文是‘有争’,那么风又何尝不是一种无缝不钻、无孔不入的物质?何尝不会积极主动地进入万物的孔窍之内,使万物离不开风的怀抱?

“事实上,将水和风利养万物的条件作一番对比,则风的优势展露无遗。想想人类要利用水资源,还要挖地凿井、修坝建渠,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动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也能享用水资源,然而一旦遇上天灾大旱,若没有人类的帮助,就有可能干渴而死。而风作为呼吸所需的空气,人类和动植物都能直接受用,无需付出任何成本或代价。再者水资源在世界各地的分布严重失衡,往往一个地域洪灾肆虐,另一个地域却旱魃横行;即便同一地域,在不同季节,也是旱涝不均,盈缺不一。相对而言,空气资源的分布就均衡得多,空气对万物的利养化育作用,更能体现平衡、公正、不偏私、不厚此薄彼的原则。而‘平衡公正’恰恰又是《道德经》所宣扬的核心思想之一。

“由此可见,风比水更加易得易取,风对万物的作用无时或缺,风更能体现老子‘平衡公正’的思想,可老子为什么不说‘上善如风’,却偏要选择水来做代言?

“早在四千多年前,在古埃及和古巴比伦这两个文明古国,就有人把土、风、水三种物质列为世界三大基本元素。三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和古印度,又有人将地、水、风、火列为物质世界四大元素。可见在上古年代,世人就把风和水看作同等重要的物质。而老子大约生活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中国的春秋时代,他作为体天格物的一代智圣,难道认识不到风的重要性?就算他体察不到植物需要呼吸空气,难道还认识不到人和动物需要呼吸空气?倘若老子连呼吸之气的重要性都认识不到,那他连常人都不如,又如何配得上‘圣人’的称呼?

“除去能为生物提供最基本的呼吸之气,风又可以助水行船、助火生威,种种妙用,难以尽述。事实上,老子在《道德经》上说过‘飘风不终朝’这样一句饱含哲理的话,他还把天地比作一个巨大的风箱,可见他对风这种物质有着清晰的认知。然而除此以外,老子再没有发表过跟风相关的片言只字,更没有说过任何跟风相关的褒扬之语。相比于他对水的至高赞誉,风在他眼里可谓毫无分量。这就怪了,为何老子一再弃风于不顾,偏要选择水来做代言物?”

令华公说完最后一句话,用饱含期许的眼神看了看锋爷,意在征询锋爷的看法。但锋爷当时张口结舌,一句也答不上来。令华公见他一脸茫然,又哈哈一笑说:“我要是《道德经》的作者,也会把风晾在一边,只选择水来做代言。这其中的道理,说破了也不难理解。其一,在自然条件下,水都是从高处往低处流动,一直流到地势最低洼之处,这一形象特别契合老子‘处下’的思想;风则不然,它既能从高处吹向低处,也能从低处吹向高处,来去无踪,飘荡不定,这样的形象跟‘处下’的思想实在关联不上。

“其二,风是一种看不见的物质,它无形无象,不可捉摸,通常只有在它流动的时候你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而水则是一种触目可见的物质,它的形象可以清晰地印入人的脑海,当水被盛入杯盘、盆桶之中,或是积蓄在池塘、湖泊之内,那种静止不动、波澜不惊的状态,就像一个安静守分的处女——这一形象又特别契合老子‘守雌’的思想。

“天底下还能找出比水更为形象生动、更适合代言道家思想的物质吗?故而,老子明知道风比水更为柔弱,可他出于对水的偏爱,非要说水才天底下最柔弱的物质;明明知道风也能普惠万物,况且风比水的取用成本更低,风更能体现他‘平衡公正’的思想,但他偏偏只承认水才是上善之物——这显然是出于私心所做出的选择。不得不承认,老子是一位超然于物外的绝世高人,然而他终究是人不是神,是人就免不了存在私心,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后世学者研究老子《道德经》,大多生吞活剥浅尝辄止,他们坚信柔弱之水能够攻坚破强,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水的体量问题。须知江海之水之所以能量无穷,暴雨洪水之所以能泛滥成灾,都不是因为水质柔弱,而是因为水的体量巨大。流水要腐蚀山石,滴水要穿透岩石,那都要经历漫长的岁月,最终同样需要消耗巨大体量的水资源。一言以蔽之,水只有在体量足够巨大,足以碾压它的攻击对象时,才具备相应的破坏力,这恰恰证明只有强大才能击败弱小,而不是柔弱能战胜刚强。

“人世间最难为之事,莫过于改造他人的思想和认知。古人解读《道德经》,得出‘柔能克刚,弱能胜强’结论,千百年来以讹传讹,这一结论早已深入人心,不可动摇。如今想要世人摒弃成见、重塑新知,不啻登天之难!纵然你条分缕析、一清二楚地指出世人认知上的谬误,他们总要竭尽全力、不死不休地反驳;不论你论据如何充分,论证如何严密,他们总能从各个奇葩刁钻的角度发起抗辩,至死都要维护心底的成见。人心如此冥顽,又岂能奢望他们弃伪从真?”

令华公这一番精辟深邃的言论,彻底刷新了锋爷固有的认知,当时锋爷内心那份震撼,委实无法用言语形容。

这一番宏论过后,只见令华公深深吸了口气,仰头闭目,似乎又陷入了沉思。过了好半晌,才见他缓缓睁开眼来,一字一板地对锋爷说道:“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只有‘弱肉强食’这一条法则,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这也是最残酷的事实真相。所谓‘弱国无外交,弱人无社交’,这是对现实社会最为生动的写照。

“一个人本身实力强大,却能保持柔弱低调的姿态,那才符合老子知雄守雌、知强守弱的处世哲学。然而决定一个人生存状态的因素,终究是他强大的实力,而不是他柔弱的姿态。若没有强大的实力做后盾,就算保持柔弱也免不了受人欺凌。试看国内国外,多少家庭暴力、校园霸凌事件当中,受害者不都是缺乏对抗暴徒的实力和勇气?他们越是表现出一副柔弱、低下的姿态,越是选择躲避、退让、妥协、不争的策略,就越容易受到施暴者肆无忌惮、变本加厉的欺凌。可见拥有强大的实力才是重中之重,至于能否保持柔弱的姿态,那又另当别论了。

“而武术技击之道,也只有‘以强制弱’这一条真理。一个人学武练功,若只是为了健身和养生,那么其拳术理念以‘柔’、‘静’、‘慢’、‘松’、‘轻’、‘稳’等特色为主,倒也合乎情理;然而武术毕竟以技击为灵魂,能在实战中克敌制胜才是王道,这就要求在打法上务必以‘刚’、‘猛’、‘快’、‘狠’、‘巧’、‘灵’等风格为主。在武术技击领域,任何‘柔弱胜刚强’的理论,都是不折不扣的屁话!”

锋爷一面点头,一面接口说道:“技击实战当中,‘以柔克刚’的说法确实扯淡,然而‘以弱胜强’的理论难道也是屁话?常见街头斗殴,有些瘦弱单薄的妇女小儿,往往也能出敌不意,击败身强力壮的猛男大汉,这难道也不算‘以弱胜强’?”

令华公笑道:“妇孺击败壮汉,表面看来是‘以弱胜强’,然而究其细节,这类妇孺要么手持利器,要么集中全力,攻击壮汉身上最薄弱的部位,这不是‘以强制弱’又是什么?”

这番话又令锋爷心头一亮,他略加思索,便觉令华公所言确是事实真相。只听令华公又进一步开示道:“不论是国内的太极、擒拿,抑或国外的柔道、柔术,其中所谓‘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技法,都不过是表面假象罢了。真正亲历实战,你方能见识到,这些功夫要么集中劲力攻击对手腰肋、咽喉、脖颈等致命要害,要么利用巧技控制对手经脉、关节、穴道等薄弱要冲,凡此种种,无不符合‘以强制弱’之道。”

锋爷除了点头之外,再也无话可说。接着令华公又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拓展延伸:“武术技击,犹如战场杀敌。技击之道讲究‘以强制弱’,战场破敌又何尝不然?我军历史上诸多出奇制胜的战例,如毛主席的‘四渡赤水’,徐向前的‘反六路围攻’,粟裕在苏中的‘七战七捷’,若从全局来看,这几大战役无一不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然而深入了解其中细节,你便发现,这些战役下面的每一场战斗,都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敌军最薄弱的环节,说到底还是‘以强制弱’。古今中外,多少载入史册、流传后世的所谓‘以弱胜强’的战例,大抵与此相仿。

“以中国老百姓最为熟知的三国故事来说,袁曹官渡之战、魏吴赤壁之战、吴蜀夷陵之战,从获胜一方来看,那都是以弱胜强的战争典范。然而仔细分析这三大战役取胜的关键,你便发现,真相恰恰与此相反。

“先说官渡之战,当年袁、曹两军交战后一度陷入对峙状态,双方相持一年有余,曹军粮尽援绝,眼见就要被拖垮,关键时刻,曹操抓住战机,亲率精兵猛将击破了袁绍防守最为薄弱的屯粮重地,这才从根本上扭转战局。再看赤壁之战,东吴的周瑜能够一战破曹,是因为他抓住了曹军不习水战、士卒多病、后勤困难、人心不齐等诸多弱点,先以诈降加火攻的策略开道,再集中精锐部队突击曹军阵营,这才一举得胜。最后是夷陵之战,开战初期东吴的军队节节败退,后来吴军统帅陆逊利用吴国的战略纵深,把刘备大军拖入崇山峻岭之中,在对方兵力分散、锐气磨尽、补给不足、地势不利的情况下,突然集中全力发动强势猛扑,这才火烧连营反败为胜。以上三大战役,对获胜一方而言,哪一战不是‘以己之强,攻敌之弱’?

“武术上所有招式技巧,都是为了实现‘避实击虚’的目的;战场上所有兵法谋略,都是为了创造‘以强制弱’的条件。赤壁一战,周瑜为何委派黄盖向曹操诈降?因为诈降可以使曹军疏于防备,而防备疏松往往会成为一场战争中的致命弱点。为何周瑜又选择火攻破敌?因为火攻可以弥补己方兵力上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强化己方的攻势。东吴一方所有的战争谋略,无一不是为了强化己方实力、弱化敌方力量,从而制造‘以强制弱’的战斗局面。

“再看我军历史上备受推崇、最负盛名的一大破敌方略——‘迂回穿插’战术。不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是建国后的抗美援朝战争,在敌强我弱的大环境下,我军大胆出色地运用‘迂回穿插’战术,充分发挥机动兵力,通过夺占敌军纵深要点、穿插敌军薄弱间隙,将强势敌军分割包围、化整为零,孤立成若干小股部队,而我军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一次次实现了‘以强制弱’的战术打击,仿佛开挂一般所向披靡!

“由此可知,世间哪有什么‘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战例?凡所谓‘柔弱胜刚强’的案例,要么是流于表面的假象,要么是流于片面的偏见,其本质内核,都离不开‘以强制弱’这四个字。”

锋爷欢喜赞叹不已,自此心中一片澄明,再无疑窦。最后令华公又总结道:“我出道至今四十余载,纵横海外三十余国,遍访全球数百位名家高手,经历大小上千次技击实战,从未见过世上有哪一门功夫能够‘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凡有妄言‘柔弱胜刚强’者,若非皮相之见,必是欺人之谈!”

锋爷彻底心悦诚服,终于认识到恩师令华公果然是一位功参造化、学究天人的武学大宗师。此后锋爷长伴令华公左右,终日发奋勤学,在武学修为上渐渐进入了一个超迈绝俗的境界。

——《竞逐风流》第三十章《刚柔之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