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字同音字有(闾与驴)(1)

貉字同音字有(闾与驴)(2)

“闾”与“驴”音同义似

(汪封林 汪 湧于2021年6月28日)

清嘉庆年《绩溪县志》卷一之村都篇和道光年《徽州府志》卷二之乡都篇,均载闾坑原名“驴坑”,部分宗亲对此难以接受,并“坚信”闾坑是“汪村”改名而来。

貉字同音字有(闾与驴)(3)

貉字同音字有(闾与驴)(4)

其实“闾坑”也好,“驴坑”也罢,“闾”与“驴”,音同义似,只是表面上去了粗鄙之意。为什么这么说?

唐武德元年(618年),在今陕西安康地区有个“驴川县”,史志记载:驴川县即闾川县。在今陕西旬县西南三十里吕河镇。《旧唐书·地理志》 作“驴川县”。

貉字同音字有(闾与驴)(5)

作为淮河支流的闾河,其别名为“驴河”,发源于正阳县吕河乡,自淮滨县防胡镇前郑庄入境,由西北向东南流经防胡镇、新里镇、芦集3个乡(镇),在吉庙乡汇入淮河。

貉字同音字有(闾与驴)(6)

位于河北邯郸曲周县的柴闾寨村,是由柴驴寨改名而来。

古“驴川县”和“驴河”、柴驴寨与汪氏的“闾坑”有什么关系?同样作为地名、水名,原来“闾”与“驴”是通用的,其共同性均为起初的“驴”,后改“闾”,其义不变。

貉字同音字有(闾与驴)(7)

当查阅《新华字典》和《康熙字典》后才恍然大悟,原来“闾”即是“驴”!“闾,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ǘ,里门也。从门吕声。《周礼》:“五家为比,五比为闾。”闾,侣也,二十五家相羣侣也。古籍《康熙字典》释义:《集韵》兽名。如驴,一角,岐蹄。《山海经》县雍之山,其兽多闾麋。《注》郭曰,闾卽羭也。似驴而岐蹄,角如麢羊。一名山驴。

综上发现,我们认为:闾坑应由“驴坑”改名而来。当然,改名闾坑后,扩展了其含义,即光大门闾之意,这也是汪氏先人的智慧。

貉字同音字有(闾与驴)(8)

貉字同音字有(闾与驴)(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