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是胶东大县,千百年的岁月积淀,使得当地的文化也较为发达,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兼具。既有科举名人撰写的诗词歌赋,也有民间流传的顺口溜。本文就给大家介绍其中比较有趣的一则,它是这么说的:“昌山的鸡,发坊的梨,张家灌的秀才多其驴。”

昌山、发坊、张家灌,都是如今莱阳市照旺庄镇境内的一些地名。笔者最初听到这句顺口溜,就是在当地。有一次,笔者去前发坊村参观战氏旧祠,听当地一位战姓老先生说起。只不过,发坊在古代曾叫做“隋坊”,因此,“发坊的梨”有时也说成“隋坊的梨”。

从字面上不难看出,这句顺口溜说的是这几个村庄的“特产”。昌山(分东西两村)老辈以鸡出名,发坊以梨为特产,张家灌村则是出秀才。

要说起来,张家灌的秀才多其驴这个典故,流传更广一些。不仅当地人知晓,外界也多有耳闻。但多数外地的朋友,并不太了解昌山鸡和发坊梨的典故。尤其是梨,一提到莱阳梨,大家容易想到芦儿港或者西陶漳。但实际上,发坊的梨也相当有名。这是后话,下面先从昌山鸡说起。

根据莱阳地名资料记载,东西昌山村都是在元代建村,因同名的一座山而得名。说是山,其实并不大,但也别小看它,根据莱阳市志记载,西晋元康八年,朝廷复置昌阳县,当时县城就设在今莱阳城东南10多公里处的昌山、昌水之阳,即昌山村的南边,到了唐代,昌阳城才迁到了现莱阳城址。

胶东民间俗语(莱阳民间有句顺口溜)(1)

这座昌山不仅历史底蕴深厚,同时也会民间的蓄养业提供了比较理想的地形条件。众所周知,散养的跑山鸡要比圈养的鸡更好吃。而莱阳中部地形较为平坦,富水河以北的照旺庄镇区域很少有山。因此,依山而居的昌山村养出来的鸡,就在附近十里八乡很有名气。久而久之,就有了“昌山鸡”的说法。

胶东民间俗语(莱阳民间有句顺口溜)(2)

胶东民间俗语(莱阳民间有句顺口溜)(3)

胶东民间俗语(莱阳民间有句顺口溜)(4)

昌山产鸡是因为靠山,而发坊产梨则是由于临河。富水河是五龙河最大的一条支流,这条河的弯曲很多,在流到前发坊村的时候,也拐了一个大弯。河曲区域,泥沙容易沉积,而河畔的沙质土壤,又很适合梨树种植。相传,茌梨在明清时期引入莱阳县之后,前发坊是首批开始种植的村庄之一。而上世纪八十年代修撰的《莱阳市地名志》对前发坊村的注释也是:“前发坊,盛产茌梨。”

胶东民间俗语(莱阳民间有句顺口溜)(5)

至于“张家灌的秀才多其驴”,此前不少资料都有提及,在此简单复述。“秀才多其驴”是古人常用来形容文脉昌盛的一句话。在老莱阳县历史上,张家灌和果佳圈(赵姓秀才多)民间都有此说法。

根据莱阳史志资料和张氏族谱记载,张家灌张氏源自杜家泊,在明清先后出过3名进士、5名举人和贡生、20多名秀才。代表人物有明天启五年进士张宏德、清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张鉴、清乾隆二年进士张文焻。而清顺治十八年恩贡张允龄也是莱阳历史上的一位名人。康熙版的《莱阳县志》修撰人员名单中,就有他的名字。他先任昌邑县教谕、后升任福州府长乐县知县,著有《濠上园别集》《庐乡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