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七号》与周星驰以往的影片一样承继了周星驰式的“无厘头”;而略带些夸张,又充满着笑料;但,这是一部喜剧,怎么就让人看得泪眼婆娑呢?

长江七号最后七仔活了吗(长江七号七仔是希望)(1)

电影开篇便是一双手在修补破旧的鞋子,这已经开始透露这是一个关于底层小人物的故事;而七仔(长江七号)就是他们生活中逆转的希望,是梦的开始。

小主人公周小狄(徐娇饰)穿着一双不合脚的破烂鞋子,和穿着看起来精致的校服;他的一身打扮与这高贵的学校建筑形成剧烈反差。

然而,他从一入校门就开始受尽歧视,还遭到曹主任训斥。

长江七号最后七仔活了吗(长江七号七仔是希望)(2)

吃的是烂苹果、穿的是破旧的鞋子、住的是残旧断尾楼,他甚至没有自己的一个玩具,只能跟父亲玩“打蟑螂”游戏。尽管他们生活艰苦,但仍然苦中作乐;虽然他们物质匮乏,精神是富足的,父亲会一直教育他做人必须“人穷志不穷”。

父亲拼了命在工地努力工作让他去贵族学校里念书,仅仅是为了给他更好的教育;让他享有最好的资源;为的只是让他日后的“出人头地”。这些美好的寄托,又何曾不像如今”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拼尽心力只为给孩子最好的,拼尽所有只为留给孩子一个可预见的未来。

长江七号最后七仔活了吗(长江七号七仔是希望)(3)

学校风气却并不像父母所想的那样。“蛋挞头”陈俊生(黄蕾饰)只会炫耀自己家富有和仗势欺人,所幸而周小狄人虽年纪小,却正义,愿意为同学伸张。

长江七号最后七仔活了吗(长江七号七仔是希望)(4)

在这样的场景下不禁让人感慨:这就是大人版本缩小化,小孩的演绎演出了大人的心酸。

因为金钱差异带来的虚荣失衡,因为金钱差异带来的凌辱。这些都没有让小狄心生自卑,这要归因于父亲对他的教育。

长江七号最后七仔活了吗(长江七号七仔是希望)(5)

父亲从不掩饰自己是穷人的身份,也不卑不亢。穷,不能没有底线;穷,不能没有志气;这对于小狄来说是内在的支持,每当面对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嘲笑和歧视时,还可以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来面对别人的非议。爸爸还非常强调真诚,可以物质上匮乏,但心灵上必须富有,人格上必须完美。

长江七号最后七仔活了吗(长江七号七仔是希望)(6)

但小孩,终究是小孩,会因为玩具而羡慕。小狄看上了“蛋挞头”那个“长江一号”的玩具,在店里争执不去因此与父亲闹情绪了。夜晚父亲去捡鞋子的时候顺道捡了一只小球回来。

拿到七仔的那一晚他做梦了,在梦中,七仔打败恶狗、考试拿了100分、体育课超过了体育老师的记录、跑步赚足了同学的惊叹……只有一点不一样,袁老师对他说:“小狄,回头是岸”。而小狄的一句“苦海无涯”也恰恰道出他内心的苦楚和心酸。

若是从“梦与现实”相反这个逻辑来看,可想而知现实中的小狄是怎么样的,被欺辱后的小狄自然会产生怨恨,尽管电影中没有展现,但也是无可厚非的。若是一个人产生了怨恨不加以遏制是会走错路的而且会错不自知;所幸小狄遇到温柔的袁老师和父亲的教导,才不至于心生怨怼。

小狄幻想七仔是哆啦A梦般的存在;然而,现实是七仔只会修复东西;将坏苹果变成好的,将坏风扇修成好的。而恰恰是七仔的修复功能改变了小狄的整个人生。

小狄考试考了0分;父子闹了别扭,老爸说只有考及格了才可以认他这个儿子,老爸之前还教育他“当一个有志气又有用的人”

长江七号最后七仔活了吗(长江七号七仔是希望)(7)

这句话我们也曾听过无数遍,相信很多人都只是听而已,却没听进去;小狄也是一样。

就在他们闹别扭的时候,老爸却在工地上出事了——坠楼。失去亲人、失去依靠的那一刻,小狄才明白爸爸的重要,自己的凄凉。后来,七仔赋予了老爸第二次生命,“修复”了损伤的人;老爸复活了,但七仔却失去生命。

长江七号最后七仔活了吗(长江七号七仔是希望)(8)

人生就是这样,自己生活中的无奈还是无奈,可有时候在别人眼里就是个笑话;我们一边想极力改变这种当下的无奈,一边梦想着远方和未来。

父亲周铁(周星驰饰)虽说物质上不够富裕,简单的教育下却是对孩子最大的警醒,或许只教一次是远远不够的,那就反复地教,最简单的道理塑造一个最完美而健全的人格。

而在这个社会上,人格不健全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悲哀。轻则囿于自己;重则危害社会;又有多少来自父母的教育是称得上是称职的呢?

今天是父亲节,祝伟大的父亲们,父亲节快乐!

这里是剧风眼视界,感谢您阅读全篇,希望有幸邀您和我们一起阅读、一起成长,喜欢文章别忘了留下足迹,您的每一条留言都会成为我们成长的印记。

本文由剧风眼原创,欢迎关注我们 “剧风眼视界”全网同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