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中的绝美情诗(写下最多爱情诗)(1)

520,是属于大众的“我爱你”告白日。

没有告白与被告白的人,只能做一名“吃瓜”群众。

5.20这天,被热推至我的有三个大“瓜”:

有人说他抄袭了自己偶像的《夜雨寄北》,是大唐那个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吗?他不仅穿越到现代,还上了热搜?这故事编得,真是刷新了我的想象。

唐诗三百首中的绝美情诗(写下最多爱情诗)(2)

事情是这样的:

一名粉丝发贴吐槽说,这个李商隐是谁呀?竟然抄袭了他偶像的诗《夜雨寄北》!

引起网友们一片沸腾,大伙都被逗笑了,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能穿越千年来抄袭你家偶像的诗作?这也太搞笑了吧!

于是“冷门诗人李商隐”一下被拱上热搜。不过后来又有人证实,是粉丝想蹭热度,P图造的谣。

唐诗三百首中的绝美情诗(写下最多爱情诗)(3)

真的很难想象,李商隐也被人说成“冷门诗人”。

度娘科普一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李商隐的诗歌流传下来的约600首。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占廿二首,数量位列第四。 

沉睡千年的李商隐,不仅在当时炙手可热,就是放到当今也绝对不“冷门”。

而且,他是最有名的大唐“情圣”诗人,一生中写给爱妻的情诗非常之多,相传如果他是第二,就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了。

在大唐诗坛,也唯有杜甫和李商隐这两位大诗人,“择一人而终老”,与妻子相守终生,没有另外娶妻纳妾,私养情人。

如此情深,从李商隐为妻写下的诸多爱情诗,和那些流传千古的经典爱情名句中,足以品味。

01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

“不知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到那时我再对你诉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思念你!”

这首被质疑“抄袭”的诗,是李商隐三十七岁那年写下的。

当时他已安家长安,家有妻子王氏与1岁的儿子。由于家道艰难,为了养家糊口,他受聘于桂管观察使郑亚,远赴他乡,充当幕僚。

第二年郑亚被贬,作为幕僚的李商隐也随之被遣散。仕途的坎坷,让他心力交瘁,而他每每想到留居长安那体弱多病的妻子,似乎有一双忧伤不舍的眼神总是在凝望向他,他想北归回家的心情就变得非常迫切。

李商隐与妻子分开的一年多时间里,对妻子的强烈思念如影随形,于是只能依靠书信频频往来,千里诉衷肠,一纸寄相思。

这首诗与李商隐其他有名的爱情诗不同,并没有浓墨重彩的描写意境,也没有明确地抒发别离伤情,只不过是一对夫妻在轻描淡写的聊天。

当“君问归期”的时候,夫无奈地回答“未有期”。

然后描写了两个场景。

一个是场景是:“西窗”“剪烛”,对影成双,可以想象夫妻俩共坐西窗下,促膝夜谈、烛光倒影的温暖场景,说不完的话语,诉不尽的相思……

反衬着的是另一个场景:“巴山夜雨”,天气恶劣,萧瑟、凄凉、寒冷、孤独,连绵不断的思念如秋雨般,弥漫于天地之间。

清代学者冯浩评价说:语浅情浓,是寄内也。

夫妻之间最平淡的相处,莫过于家长里短唠嗑。然而闲聊中尽显温情,拉近了距离,才有了舍不下的陪伴依赖。

这种语浅情浓的深情,让远在他乡的李商隐深感孤苦飘零,于是相思难眠,夜雨寄北。

唐诗三百首中的绝美情诗(写下最多爱情诗)(4)

02此情不渝死方休,大唐“情圣”,当之无愧。

李商隐的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至今有很多关于爱情的经典名句,几乎人人知晓。

最负盛名的,比如: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译: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见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又如: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译: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没有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的诗词,一如他的感情世界,多情而纯粹。

在古代男权社会,允许男人三妻四妾。然而李商隐与妻子王氏结婚之后,却从未纳妾,也从来没有任何绯闻传世。

李商隐与妻子感情一直非常好,后来在李商隐四十岁时,妻子去世了,他的上司好意要替他纳妾,他也婉言谢绝了。

从古至今,李商隐都算得上是一个专一忠情的绝世好男人,他将对妻子的爱一直保持到了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

唐诗三百首中的绝美情诗(写下最多爱情诗)(5)

03芳草易寻,知音难觅,世间最好的情感莫过于相知相契。

李商隐才高八斗,理应有许多女子倾慕喜爱。为何他偏偏对妻子情有独钟,至死不渝呢?

原来,李商隐的妻子王氏才思敏捷,吟诗作对,善于弹瑟,多才多艺,是一个能与他唱和往来的才女。

李商隐为妻子所写的诗中,其中也描写了有关王氏的一些内容,可见王氏才情风采卓越,令他魂牵梦萦,日思夜想。

比如这首:

摇落

——李商隐

摇落伤年日,羁留念远心。

水亭吟断续,月幌梦飞沉。

诗中,李商隐勾勒出妻子在水亭里吟诗的画面,丝毫不掩饰他对妻子缠绵不绝的思念。

又如这首:

过招国李家南园二首

——李商隐

潘岳无妻客为愁,新人来坐旧妆楼。

春风犹自疑联句,雪絮相和飞不休。

长亭岁尽雪如波,此去秦关路几多。

惟有梦中相近分,卧来无睡欲如何。

李商隐描绘了一幅美好浪漫的画面,春日和风中,他与妻子对诗联名,字里行间,他怀念妻子的伤感之情展露无遗。

这首:

寓目

——李商隐

园桂悬心碧,池莲饫眼红。此生真远客,几别即衰翁。

小幌风烟入,高窗雾雨通。新知他日好,锦瑟傍朱栊。

李商隐寄情于诗,回忆起当年他和王氏新婚,花前月下,妻子如桃花般娇羞的脸颊上,挂着甜蜜的笑靥。她坐在朱红色的窗下,奏起了优美的锦瑟,自己则手捧诗卷,目光飘过手上的书本,一直飘向窗前的妻子,定定地凝视着妻子娇美的容颜,感受着琴声传递过来的缕缕爱意……

这首:

夜意

——李商隐

帘垂幕半卷,枕冷被仍香。

如何为相忆,魂梦过潇湘。

当夜幕降临,孤枕独眠,李商隐又梦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爱妻。仿佛她又来到了自己的身边,在梦中抚慰着自己倍受煎熬的相思之苦。然而梦中惊醒,却只见帘幕低垂、枕头冰冷,被子残留着妻子身上的幽香,让人感到有些恍惚。

李商隐与妻子大量的书信往来,都记录了夫妻两地分居的生活常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虽然他擅长作文写诗,有相当的才能和名气,但却一生困于朝廷激烈党争,仕途不顺,为了生计,不得不辗转各地,尝尽了奔波离别之苦。

可悲可叹!

唐诗三百首中的绝美情诗(写下最多爱情诗)(6)

结语

人们一生都渴望追寻一份真挚热烈的爱情,象李商隐与妻子王氏一样。

然而,很多人曾经拥有了,却并不珍惜,待到失去时才追悔不已。

有如李商隐在这两首诗中的感悟: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可叹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道珍惜那一切。

是的,很多美好如过眼云烟,一去不返,只留在回忆中,空叹惘然。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人到晚年,过往的良辰美景早已远去,不禁叹息光阴易逝,青春不再。

这是迟暮者对美好人生的眷念,也是失去者内心的无奈。

与其在失去时、终结时一声叹息,不如把握好现在,珍惜眼前人。

惟愿余生只有你,若是长情常相伴,不负光阴不负卿!

唐诗三百首中的绝美情诗(写下最多爱情诗)(7)

一个最会告白、最能长情的大唐情圣诗人李商隐,如果真的穿越到了2020年,你会爱上他吗?


Hi!我是龙草,2020遇见更好的自己,

用心生活、用力工作、用情码字,

愿以爱传递温暖,文字解语人生。

喜欢我请关注@爱的解语草,一起加油,2020爱您爱您哟!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