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中的主角离去,电视剧里的英雄牺牲,新闻里也时常播放地震、车祸等灾难,“死亡”正无可避免地冲击着孩子幼小的心灵。“爸爸妈妈,你们也会死吗”“死了的人去了哪里”“人死了会不会再有一个我”……孩子关于“死亡”的提问困惑着不少家长。作为父母,我们如何解释才能既让孩子理解“死亡”,又不给他们留下心理阴影呢?
不同阶段如何解释死亡
1、3岁以下
3岁以下的儿童通常有分离焦虑,很难理解分离与死亡的区别。不要告诉你的孩子你的家人要离开,而应该用更具体的事情来描述死亡。
例如,他已经死了,就代表他不能呼吸、不能吃饭、不能走路或不能笑了,并以一些基本的生活需求来解释死亡,孩子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当孩子长大后,他们会提出有关死亡的新问题,这时候再深入解释死亡。
3、5~9岁
5-9岁的孩子已能理解死亡是生命的终点,需要给予孩子安抚,鼓励他们寻找身边可信任的人宣泄自己的情绪,参与外部的活动,给予他们心理支持。
4、9岁以上
9岁以上的孩子基本能正视死亡。父母可以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解释人类生老病死的规律,告诉孩子们死亡并不可怕,死亡也能通过捐献器官让其他生命得以延续,死亡并不是完全无意义,告诉孩子生命是美好的,应该珍惜、享受生命。
父母对待死亡的错误态度1、“他在睡觉”
这样说的话孩子不仅怀疑死亡,还怀疑睡觉。睡着了为什么从不醒来?在严重的情况下,他的担忧和怀疑可能会让他开始害怕或抵制睡眠。
2、“科技发达了人不会死”
当恐惧死亡的时候,有些人想永远活下去。父母的这种说法不仅不能帮助孩子应对死亡问题,而且让他生活在幻想中。有时候也不得不说这是父母对死亡恐惧的投射。
3、“什么死呀活呀的,你懂啥?”
这会让孩子的疑虑保持在心中,并让他觉得死亡是一种耻辱或不敢提及的事情。这应该是非常可怕的,带来不幸。如果孩子害怕死亡,父母如果这样做会感到更加无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