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高成儿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夜晚,张廷玉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正准备上床就寝,突然接到宫里宣召,请他赶紧前往圆明园,十万火急。张廷玉即刻起身,匆匆忙忙穿好衣服,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圆明园西南门,只见三四名太监早就在那等候,将张廷玉带到皇帝寝宫门口。到底什么事情呢?原来当今天子已经病危,正处弥留之际,太医们束手无措,恐怕就是这一两天了。很快,庄亲王、果亲王、鄂尔泰、公丰盛额、讷亲等王公大臣也闻讯赶来,跪在御榻前请安。二十三日凌晨,太医宣布皇帝驾崩,弘历、张廷玉等人痛哭失声,五内迸裂。

雍正继位后秘密处死的人(雍正皇帝死因之谜)(1)

这一切发生得太过突然,就在两天前,八月二十一日,雍正皇帝还是偶感违和,仍然处理朝政,从八月一日到二十日,皇帝下发过许多旨意,没有看出是个将死之人。

八月初,直隶总督李卫上奏,说他挑选保定部分士兵前往两湖地区执行任务,士兵们都争先恐后,想要报效朝廷。有人因为身体患病,没有选上,叩头痛哭,久久不愿离去,希望朝廷再考虑考虑。有个叫蒋廷贵的,因为没有选上,竟然回到家里上吊自杀了!雍正皇帝读完报告,感慨良多,天下承平日久,老祖宗的尚武精神得不到传承,现在听说要出征,很多人虽然也说想去,不过是装装样子,心里并不乐意。还有的人把出征视为耻辱,是不是皇帝不喜欢我了?是不是有人进谗言?是不是要故意整我呀?为了鼓励更多人为朝廷出力,雍正宣布蒋廷贵享受阵亡官兵待遇,各级官兵要好好学习他的精神,努力为大清争光。

没过多久,李卫又给雍正报喜,遵化清东陵墙垣外的农田产出瑞谷多种,最好的一稻九穗,皇帝十分高兴,把自然界的现象与执政者、官员的得失联系起来:“朕常言地方年谷之丰歉,在于督抚居官之感召,十余年来,留心体察,历历不爽。至于京师畿辅之地,则内观刑部谳狱之公私,外观督抚政令之得失”,现在陵寝附近出现了祥瑞,说明皇帝和总督治理有方,得到了列祖列宗的高度认可,雍正当然高兴地合不拢嘴。让李卫把嘉禾送到京师,大臣们一起观赏,相互勉励。

雍正继位后秘密处死的人(雍正皇帝死因之谜)(2)

从这两件事情看,雍正皇帝神志清醒,可以正常上班,没有病危的迹象。从二十一日发现圣躬违和,到二十三日凌晨驾崩,只有短短两天时间。速度之快,让宦海沉浮多年的张廷玉都一脸懵逼,当他站在圆明园寝宫外,得知皇帝已经弥留时,内心感受是“惊骇欲绝”,又震惊又害怕,实在是出乎意料。雍正到底怎么死的呢?官方并没有透露具体死因,在《清世宗宪皇帝实录》中,只是简单地说“上不豫”、“上崩”,上因何而崩?未有一字提及。从遗诏内容看,也是如此:“今朕躬不豫,奄弃臣民,在朕身生本无生,去来一如。”但是在野史中,或者说在民间,流传着雍正死于非命的说法,而且沸沸扬扬。看看《清朝野史大观》是怎么说滴。

“盖自曾静劝岳钟琪举义不成,狱兴,辞连吕留良,世宗严治之,戮留良并其徒严鸿逵尸,留良子葆中,时为编修,亦论斩。于是汉人之义愤大起,甘凤池辈,日从事子暗杀,清廷虽极力搜捕,不能止。当时留良孙女某,剑术之精,尤冠侪辈,为祖父报仇,入宫行刺,故世宗实未得令终。”

雍正继位后秘密处死的人(雍正皇帝死因之谜)(3)

雍正朝中期发生了张熙投书案。湖南文人曾静,派弟子张熙前往西北,游说将军岳钟琪反清,因为岳钟琪是岳飞的后代,清廷的祖先是女真人,国号也曾一度为“金”,岳飞抗金,这不是顺理成章嘛!岳钟琪并非想要谋反,他假装同意了张熙的诉求,诱导他供出了幕后主使。原来曾静十分认可吕留良的学说,认为华夷之别大于君臣之义,像满人这样的夷狄是没有资格统治中国的,所以汉人要行动起来,把他们给推翻。还说当今皇帝有十大罪,又好色,又荒淫,对兄弟们痛下杀手,简直禽兽不如。江南地区很多文人赞同该观点,尽管朝廷多有宣召,他们就是拒绝合作,不愿意违背个人意愿。还有人为吕留良立庙,积极传播他的学说,就连湖南大山里的曾静都接触到了。

雍正得知消息,血压直线飙升,决定严惩。吕留良已经去世几十年了,就惩办他的家人、弟子,斩首的斩首,流放的流放,还写了本《大义觉迷录》,让曾静到全国各地宣讲,驳斥那些攻击雍正、反对清廷统治的观点。野史说吕留良有个孙女漏网了,她刻苦学习剑术,练就了极高的本领,雍正十三年某一天,她入宫行刺,将仇人顺利除掉。乾隆发现龙床上全是鲜血,父皇的头颅也不翼而飞,为了体面地下葬,找人用黄金做了颗金头,埋入泰陵地宫。为了佐证,野史还对鄂尔泰那几天的行为进行阐述,说雍正驾崩后,鄂尔泰马不解鞍地往宫里跑,留宿了三天三夜,忙的一口饭都没时间吃。当时天下太平,弘历已经二十五岁,好比国有长君,按理说鄂尔泰不应该仓皇成这样。因此,雍正皇帝被刺杀并非以讹传讹。

雍正继位后秘密处死的人(雍正皇帝死因之谜)(4)

这种说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查办吕留良案的人还是李卫,他一向擅长搜捕要犯,因为是朝廷的重大案件,最高统治者亲自下令抓捕,吕家人都被一网打尽了,就连吕留良的坟墓都被监视,不大可能有孙女逃出。当时李卫的报告是全部都拿获了。而且就算真的逃脱,面对守卫森严的圆明园,面对武艺高强的宫廷侍卫,一个外人又如何能够把皇帝给刺杀呢?那至少得有乔峰、张无忌那样的本领吧。鄂尔泰仓促入宫,也不能说明雍正是被吕家孙女刺死的,也可能突发疾病死去,之前没有心理准备,所以那段时间比较繁忙,连饭都顾不上吃。

还有一种说法,雍正皇帝是被曹雪芹害死的,没错,就是你认识的、如假包换的《红楼梦》作者。说曹雪芹有个恋人叫竺香玉,被雍正这个老色鬼霸占了,为了夺回心上人,曹雪芹在宫里谋了一件差事,与恋人一起用毒药害死了雍正。竺香玉就是林黛玉的原型,是曹雪芹撰写小说《红楼梦》的灵感之一。此说与吕四娘刺杀说一样离奇,相信的人极少。主要是雍正改革、兴文字狱等举措得罪了文人,为了表达内心的不满,他们编排了许多故事,让雍正在文字世界不得好死,为吕留良等人报仇。

雍正继位后秘密处死的人(雍正皇帝死因之谜)(5)

比较靠谱的两种说法是脑溢血和丹药中毒。雍正是个众所周知的工作狂,在位十三年,从来没有去过承德避暑山庄,搞木兰秋狝;也没有效仿父皇康熙,六下江南。他主要待在皇宫和圆明园,平均每天要在奏折上批阅数千字,基本上是全年无休。高强度、劳累的工作,就算是铁人也扛不住呀!而错综复杂的国内环境,使雍正高度紧张,心理压力巨大,比如西北的战事,西南苗民的反抗,改革的阻力,兄弟中的反对派,亏空的财政状况等等,这个皇帝太难当了,简直是烫手的山芋。他虽然是在雍正十三年暴亡,其实在雍正八年六月就已经重病过一场,几乎就要龙驭归天了。当时他命令张廷玉、马尔赛、蒋廷锡处理一切政务,并和御医商量治疗方案。等到十月身体好转,雍正称赞此三人“公正无私,慎重周详,事事妥帖”,给予了赏赐。情况最危急的时候,雍正已经做好了驾崩准备,还将遗诏给张廷玉看过,让他适时公开,辅佐弘历登基。后来没有死成,雍正又把遗诏给鄂尔泰看,要求两人严格保密,不要再让第四个人知道

等到十三年,积劳成疾的雍正终于是顶不住了。据传原始病案记载,八月二十一日皇帝发病,感觉额头好像有针刺,头晕目眩,双腿完全无法站立,御医认为这是中风的前兆。二十二日,头疼有增无减,连话都说不出来了,睡觉时鼾声大作,大小便已经失禁。二十三日凌晨驾崩,那么死因理解为脑溢血便没有问题,前提是这份原始病案的确存在。

雍正继位后秘密处死的人(雍正皇帝死因之谜)(6)

还有一种说法是服用丹药,雍正很早就接触过道教的相关知识,也明白炼丹是怎么回事。曾经写过一首诗,名字就叫“炼丹”。雍正八年那场大病后,皇帝对丹药更加痴迷,他命令地方官仔细查访,有没有道行高深的,如果有赶紧好吃好喝送到京城,即使推荐的人不符合朕的心意,也不会责怪的。在往后的岁月中,雍正不仅服用丹药,还把他认为的佳品赏赐给大臣,好东西要一起分享。学过化学的都知道,丹药里面存在许多有毒金属,长期服用会在体内沉积,最终毒发身亡。雍正越到晚年就越想吃,吃了身体反而越来越差,但也没有办法,死马当活马医。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不能放弃治疗。

乾隆刚刚登基,就把先帝宠信的道士们全部赶了出去,还下发旨意,说雍正炼丹只是炼着玩,并没有真的服用,这就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了。似乎在向他人暗示,皇帝的确死于丹药,否则如此急着赶人做什么呢?至于为什么不处死道士,那是为了保全皇家的颜面,如果杀死他们,雍正死于丹药就坐实了,传出去颜面尽失。就像唐高宗不处死给唐太宗提供药物的人一样,杀了他先帝也不能复活,还不如留点面子,先帝如果不迷信这些,又怎么会因此而死呢?

因为是皇家秘闻,我们只能站在史料的基础上,得出可能性相对较高的结论。如果想要得出事实的真相,只有把河北易县清西陵地宫打开,对雍正皇帝遗骸进行全方位的检验,这样得出的结果要比查阅多少篇文献都管用。在目前保护文物的大环境下,雍正棺椁暂时无法重现天日,他留给世人的谜 还要继续。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