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来看一段视频,一名香港市民在今天来到了暴徒肆虐过后的香港中文大学,他的唏嘘,令人心酸。

欲令其亡,先教其狂。

香港的暴徒当下的暴力行径,完全称得上“疯狂”。但在今天的种种疯狂暴力行径的背后,却是各种或阴险,或冷漠的纵容。暴徒疯到今天这个地步,香港乱到今天这个地步,这背后的纵容才是罪魁祸首。
有些人,不是瞎了眼睛,而是昧了良心!

烧桥

去香港必须吃什么东西 香港一日火没烧到身上(1)

今日晚间,香港警方发声明,指晚上近七时,聚集在理工大学的暴徒焚毁连接理工大学与红磡火车站的行人天桥,现场火势猛烈、烟雾弥漫,更多次传出爆炸声。有火种由高处掉下,令火势蔓延到桥下,严重危害在场所有人的人身安全。而在畅运道行车天桥上,暴徒多次向警方投掷汽油弹,阻止警方推进。警方施放催泪弹驱散,目前暴徒与警方仍在上址对峙中。

警方再次呼吁香港市民远离理工大学一带,任何人进入或逗留于理工大学范围,并协助暴徒,均有可能视为参与暴动。

香港警方很少使用“暴动”二字。因为在香港的法律当中,“非法集结”的最高刑罚是入狱5年,但“暴动罪”的最高刑罚是入狱10年。

而在香港的法律条款中,“非法集结”与“暴动”之间的区别则在于,“非法集结”是“凡有3人以上聚集,他们并作出扰乱秩序的行为,或作出带有威吓性、侮辱性或挑拨性的行为,意图导致他人认为该集结会破坏社会安宁,或害怕他们会藉此激使他人破坏社会安宁,即属非法集结。”

而“暴动罪”,则需要已经被认定为“非法集结”的行为,确实破坏了社会安宁。

简单讲,一个是“预防”,另一个则是“惩治”了。

但看看理大外面的桥,是否应该惩治,恐怕显而易见。

冷箭

去香港必须吃什么东西 香港一日火没烧到身上(2)

早上有市民在香港城市大学宿舍外的歌和老街清理路障

暴徒对香港各大学的“占领”,出现了一些变化。

一方面,就在今天早上,一群市民还成功清理了香港城市大学宿舍外,达之路及歌和老街一带路障,消防员亦有在旁协助,期间并未像昨天一样出现冲突,令歌和老街一带重新开通。有协助召集清理的人士表示,今早7时许开始清理,希望令主要道路尽快通车。在清理期间,歌和老街及达之路交界发现怀疑爆炸品,警员检视后发现只有电池、电路板等,已徒手拆开。消息称,该怀疑物品以黑色电线胶布包住砖头。至上午近11时,数名防暴登上城大“hi bye桥”,警员称由于有市民在桥上清理杂物,故到此保障市民安全。

但在同一时间,理工大学外的清理行动却遭遇失败,今早近10时亦有市民在理工大学外将砖头、栏杆等杂物搬上行人路,但理工大学内的暴徒上前阻止,期间有人向清理路障市民投掷砖头,防暴警察随后到场维持秩序。为保障自身安全,市民随后离场,暴徒立刻将砖头重新掷向马路,再次封路。

中午时分,暴徒除了扔砖头,还以汽油弹袭警,并不断以粗口对警方进行侮辱。警方发射催泪弹并出动水炮车,在混乱期间,有一名警察传媒联络队队员被箭射中小腿。

去香港必须吃什么东西 香港一日火没烧到身上(3)

一名警察传媒联络队队员被箭射中小腿

此前不久,警方在记者会上就曾展示过暴徒在学校里准备的弓箭,而今天已有警员因此受伤。从今天警员的受伤情况来看,这样的冷箭与汽油弹一样,是有致命攻击力的。

无论暴徒是否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在香港,政府、警方、司法都应该知道!

记者

感受到暴徒“冷箭难防”的,绝不止警方。今天,一名路透社记者被暴徒设置路障的钉刺伤左脚前脚掌,《立场新闻》一名摄影记者被暴徒投掷的汽油弹烧伤脚部。不过这些记者在之后的报道中会幡然醒悟,呼吁止暴制乱吗?直新闻认为不太可能。

去香港必须吃什么东西 香港一日火没烧到身上(4)

一名路透社记者被送医院,其左脚前脚掌被暴徒设置路障的钉刺伤

此前,也曾发生过西方媒体记者因为“中国面孔”被暴徒为难盘问的事件,但该记者在揭露了这一事实之后不久,就画风一变,开始表示自己依然认同暴徒“追求自由”的行为,很难想象这背后没有她受雇的媒体机构的影响。

而昨晚,一名《苹果日报》的记者在直播中差点被示威者的汽油弹“命中”,她(没错,女记者)现场大骂“痴撚线乜”,解释一下,“痴线”就是“神经病”的意思,至于“撚”,基本上是香港暴徒和煽暴派媒体的助词“标配”,差不多相当于英语中的“fxxking”,用普通话来讲,文雅一点的话可以是“神他妈的经病啊”。

当然,骂完嘴痛快了,到现在也没有见到《苹果日报》谴责暴徒,倒是批评警方“滥暴”的文章陆续有来。

《苹果日报》怎么会谴责暴徒呢?痴撚线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