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00年前后,生活在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雅利安人游牧部落,受不了愈加寒冷的气候,一路向南迁移,一部分进入伊朗高原,后来成为了波斯人的先祖,另一部分则迁至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平原,这些人被称为雅利安-旁遮普人。雅利安人缔造了波斯文明与印度文明,是个优秀的民族,以至于四千年后的希特勒也宣称日耳曼民族是雅利安人的后裔,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为了寻找日耳曼人与雅利安人的遗传关系,纳粹派出一支由遗传学家和人类学家组成的科考团队到西藏地区考察当地居民,他们认为藏族是雅利安人血统最为纯正的后裔(久居高原,与其他民族通婚较少)。然而随着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土崩瓦解,这段往事便逐渐沉寂在浩瀚的史学之海中。
雅利安人迁徙路线
六百年后的公元前14世纪,亚洲西部,西亚北非地区的埃及和赫梯两个王国为争夺地区的第一把交椅,打得不可开交。两河流域被从阿拉比亚半岛(阿拉伯半岛)走出来的亚述人占据着;亚洲东部,崇尚祭祀的商王朝正在为华夏民族开疆扩土,与周边的游牧民族及部落时常开战;欧罗巴大陆,古希腊正从克里特文明向迈锡尼文明过渡,爱琴海上的商品贸易趋于成熟。
迈锡尼文明遗址
就在这一时期,感觉自身没存在感的雅利安-旁遮普人觉得是时候刷一波历史,于是他们翻越了兴都库什山脉,南下进入南亚次大陆西北部,驱逐了先入为主的古达罗毗荼人。为了便于统治,创造了吠陀文化和建立了种姓制度,把人民分为四个等级,主持祭神之祭礼的婆罗门阶级,统率军队而从事政治的王族阶级(刹帝利),在其下从事农耕、畜牧、商业、手工业等的庶民阶级(毗舍),及被赋予侍奉以上三个阶级的义务的奴隶阶级(首陀罗),这成为后来多歧分化的种姓制度的根源。在不同的阶级之间,不能结婚及一起饮食,当地居民则贬为贱民。直至今日,印度少部分落后地区仍然存在种姓制度,可见影响之深远。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西北地区
雅利安-旁遮普人沿着恒河两岸逐步东进,随着国土的扩大,婆罗门对统帅军队的王族阶级刹帝利控制力减弱,逐渐形成了大大小小几十个诸侯国,颇有我国“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之感。各诸侯之间为了吞并其他国家,便与原住民进行更深层次的接触、融合,产生了与恒河上游的婆罗门中心文化相异的王族中心的思想文化。古印度的思想文化进入百家争鸣的状态。
婆罗门教壁画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喜欢研究人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哲学家则喜欢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古印度的哲学家则爱研究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三者相辅相成,好像冥冥之中的有人安排一般。种姓制度将阶级不平等直截了当的显示在世人眼中,人的思想和生活极端的不自由,意志薄弱的人,在这阶级制度之下,感叹身世的不幸,多倾向消极方面;意志坚强的人,就对古宗教起了疑惑,暗地里发生了反动的思想。加之婆罗门教徒,专横暴戾,处处丧失人心。因此人们大都走上了两个极端的思想,一个是顺世享乐,一个是遁世苦行。顺世享乐的物质乐观主义,偏人于有;遁世苦行的精神厌世主义,倾向于空。
苦行僧
恒河流域酷热多雨,农产物丰富,出现了以农耕为主的农民及地主。随着物资的丰富,工商业及手工业跟着繁盛,都市也发展了起来,于是商人及手工业者们组织了商队或公会,商人之首的长者商主阶级也出现了。当时的政治及经济关系在变化,古老的阶级制度日渐崩坏。接着婆罗门阶级的权威不再受重视,意味着吠陀(意为明、知识,主要文体是赞美诗、祈祷文和咒语。是印度宗教﹑哲学及文学之基础)的自然崇拜宗教已经失势。经历了奥义书梵我一如(世界主宰的"梵"和个体灵魂的"我"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的哲学,当时的知识分子似乎已经不能满足于以自然现象为神而崇拜的朴素宗教了。雅利安人与达罗毗荼人的宗教相接触而受其影响,也成为促成新宗教思想抬头的理由,且当时中印度食物丰富,因此能养活大量的游民、出家者,所以有志于宗教的人便出家成为游行者,依在家者的布施生活,而醉心于真理的探求。在食粮丰富、生活安定且缺乏娱乐的古代,青春洋溢的年轻人的生活中产生了无法挽救的不安与倦怠,因而出现了逃避现实而追求彼岸真理的风潮,产生良家子弟竞相出家的现象。
恒河流域
当时有两种宗教者,即婆罗门与沙门。传统的宗教徒称为婆罗门,他们信奉吠陀的宗教,执行祭典,同时潜心于梵我一如的哲学,想由此获得永恒的真理。他们在少年时代入师门成为弟子,接着进入学生期学习吠陀,继而学成返家,结婚而尽家长的义务,进入家住期。年纪大了以后,再将监护家庭的责任让给儿子,退隐森林,过林住期的生活。最后也舍去森林的住处,进入不住一处的游行期,在行方不定的旅行中终结一生。
《奥义书》
相对于婆罗门修行者,这时代出现了全新形式的宗教修行者,即所谓的沙门(意思是“努力的人”),是在古奥义(意为“近坐”即“坐近导师,面聆神秘玄奥的教义”)书中未曾出现的新的宗教族群。他们舍家而行乞食生活,直接进入游行期,而且从青年时代起就严守禁欲的生活,进入森林从事瞑想(瑜伽)的修行,或委身于严厉的苦行,想由此体会人生的真理,获得永恒。
瞑想
当时的沙门有六位有名的宗教家(后来的佛教徒称其为六师外道),统率群弟子,而被尊为教团之长。这些人最重视的问题,是善恶的行为(业)是否带来结果(果报)。
首先,富兰那迦叶主张道德的否定论,认为杀人、偷盗等并非造恶,即善恶的行为并不带来道德的结果。
第二,末伽梨瞿舍梨倡导偶然论、宿命论,人既无升天亦无堕落,没有因也没有缘。他的教团在后来的佛教的经典里译作“邪命外道”,但本来是“遵守严格的生活法的人”之意,即苦行主义者。在阿育王碑文或《实利论》等中也提到这个教团,到后世也还与佛教及耆那教并列为有力的教团。据传末伽梨瞿舍梨曾和耆那教领袖大雄(或译大勇)一起修行,似乎是一位想藉由苦行获得解脱的修行者。
禅定
第三,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主张唯物论,说只有地、水、火、风四元素是实在的,而且倡导道德行为之无力。这种唯物论的传统此后也流传于印度,称作路伽耶陀,佛典中译作顺世外道,在后世也称之为唯物论者。
第四,婆浮陀伽旃那,在地、水、火、风四元素之外,加上苦、乐、生命三者,主张七要素的实在说。七要素是不变的,所以即使杀人,刀也只是从这七要素的缝隙间通过而已,杀人并不成立。婆浮陀伽旃那认定只有这些要素才实在的想法,发展成后世的胜论学派。
第五,散若夷毗罗梨沸,对质问并不作确切的回答,而作令人捉摸不定的答辩。根本原因是其对知识存有怀疑和持不可知论,也有对逻辑学的反省。后来成为佛陀的上首弟子的舍利弗与大目犍连,即是散若夷毗罗梨沸的弟子。
耆那教壁画
第六,尼乾子,是耆那教的创始者大雄。尼乾陀(离系)是“远离束缚”之意,即以远离身心的束缚为目的而修苦行之人,其教团称为尼乾陀派。大雄进入这个教团修苦行,“开悟”而得到“耆那”(胜者,即克服迷惑的人)的自觉,因此在他之后,这个教团便称作“耆那教徒”。耆那教前身的尼乾陀派的历史似乎很长,在这一派的二十四祖中,波栗湿缚(即“胁”之意)被认定为是实际上存在的历史人物。
耆那教寺庙
耆那教与佛教同为强势的教团,教理用语等也有许多和佛教共通。耆那教以克服身体的束缚,即肉体的欲望和本能,而得到心灵的自由为目的,因此修苦行,使身体的力量减弱。在此之上更实践以五大誓为中心的严格戒律,特别是空衣派,严格禁止杀生,强调无所有(舍去所有的一切),因此连衣服也舍弃,裸体来修道。这一派的教理与知识论都相当出色,被纂集成经典流传至今。这一派的早期经典是以半摩竭陀语书写的。
耆那教创始人大雄
总括以上各种见解,可以分成两种,即认为自我与世界皆从唯一的“梵”流出转变的正统婆罗门的转变说之观点,和不承认此唯一的绝对者,而认为每个要素皆常住,它们聚集时人或世界就成立的积集说。这两种想法的基础是在这个时代形成的。修行的方法也可归类为两种,即修习禅定,静心以实现解脱的修定主义,和依苦行而断除束缚心灵的烦恼力以得解脱的苦行主义。
这个时期,是传统的吠陀宗教已失去光辉,但取而代之的新宗教权威尚未确立,许多思想家欲在自己的心灵中发现真理而摸索着的时代。我们的佛陀(觉悟的人)乔达摩(意为“最好的牛”)·悉达多太子便出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
喜马拉雅山脉南麓
公元前五世纪前后,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释迦族部落都城迦毗罗卫城一派“祥和”。净饭王之妻摩耶夫人临近产期,按照当时的习俗,需要返回娘家待产。在回故乡天臂城,途中到达蓝毗尼园时,在无忧树下生下一个男婴。净饭王在太子出生后第五天,按当时的习俗举行命名大典,太子被命名为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不幸的是,在悉达多出生的第七天,母亲摩耶夫人便去世了。天臂城善觉王为了保持与迦毗罗卫城的政治联盟,于是将另一个妹妹摩诃波闍波提嫁给净饭王,悉达多太子便由姨母抚养。
摩耶夫人
出生在刹帝利阶级王族的悉达多太子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净饭王对他寄予厚望,给他聘请了老师学习婆罗门教理的四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达婆吠陀》),教他习武等。净饭王期望悉达多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君主,继承他的王位。高耸的宫墙隔开了他与外面世界的接触,悉达多在父亲为他营造的氛围中幸福快乐的成长着。
悉达多出世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悉达多已从天真的孩童成长为风度翩翩的青年,授课之余老师给他讲外面世界的风土人情,这让本身对宫墙外充满好奇的悉达多兴奋不已。一天,净饭王终于允许悉达多走出宫门去视察他未来的子民。走出宫门的太子先后遇到了老人、病人、死人以及生活在种姓制度下水深火热的最底层平民百姓。
亲眼目睹社会的不平,众生的痛苦,所以郁积在心头的愁思,始终不能释去,返回王宫后的悉达多太子变得越来越沉默。为了让爱子重新快乐,净饭王为他迎娶了天臂城主善觉王的长女耶输陀罗为妻,新婚的快乐让悉达多太子暂时忘记了烦恼。随着长子罗睺罗出生,消失已久的笑容再次回到悉达多脸上。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是益感空虚和孤独,因为他始终无法找到让天下所有人不分种族、不分等级、没有压迫、远离痛苦,获得永恒快乐的方法。
悉达多出家
悉达多知道,只要他继续待在王宫里,他永远也无法寻找到内心答案。思虑再三,他把舍去现在拥有的一切,投身游行者行列去寻找答案的想法告诉了妻子。耶输陀罗不忍自己心爱的丈夫为此所困,坚定的支持他,帮着悉达多苦劝净饭王允许悉达多出宫。净饭王始终不能理解为何别人梦寐以求的权力、地位与财富,在自己的爱子面前却如浮云一般。但作为一个父亲,他也不忍看着自己的孩子每日继续抑郁下去,便挥泪允许悉达多“出家”(《大般涅槃经》中记载,佛陀为“追求善而出家”)。
克孜尔千佛洞
悉达多出家,剃发、着袈裟衣而成为游行者,前往南方的新兴国家摩竭陀国;因为那里聚集了优秀的宗教家。当时的公道是由舍卫城开始,向东到迦毗罗卫,更向东进,渐渐南曲,经拘尸那罗及毗舍离,而到达恒河,接着渡河进入摩竭陀国,到王舍城;这一条道路称作“北路”。他在王舍城乞食时,被频毗娑罗王看到了,想请悉达多当自己的臣下,而遣使要求悉达多放弃出家之念,但被拒绝了。悉达多跟随当时有名的宗教家阿罗逻·迦罗摩修行。阿罗逻是禅定的实践者,教 “无所有处定”的禅定,但悉达多并不满足于此,转而跟随郁陀迦·罗摩子修行。郁陀迦已达到“非想非非想处定”之禅定,这是比无所有处定更微妙的禅定境界。进入如此微妙的禅定,心就完全寂静,感觉到心宛如与“不动的真理”合一似的;但是一从禅定出来,便又回到日常的动摇不停的心。所以这只是以禅定而心寂静,并不能说已得真理。禅定是心理上的心的锻炼,但是真理却是具有合理性的,是以智慧而得到的,因此悉达多认为只依他们的修定主义方法,并不能解脱生死之苦,所以就离去了(佛教说戒、定、慧之“三学”,而在禅定上安立智慧,表示只以禅定无法发现真理之意。禅定因为是心理上的心的锻炼,所以自身是盲目的,唯有加上智慧之眼,才得以实现真理)。
克孜尔千佛洞
未找到让所有人脱离苦海之道的悉达多便进入森林开始独自修行。他看见摩竭陀的乌留频螺西那耶尼村的尼连禅河附近适合修行,便在这里修苦行,此即“苦行林”。这里略述其修行之一二,例如上下齿相扣,舌舐上颚,持续不断,以坚强的意志来克服其中的痛苦。或修习使呼吸停止、精神集中的禅定,令经由口、鼻出入的呼吸停止,据说这样做后,空气就会由耳朵出入,但是最后耳朵的呼吸也要停止;忍受种种苦而异常精进努力、安住于正念,心不为苦所役而安住。为了这种止息禅,悉达多陷于几近死亡的状态。或是从事绝食修行,也就是断绝所有食物而活;或是渐渐节食而至断食。由于长时间的断食,四肢变瘦,皮肤松驰,毛发脱落,承受严酷的痛苦。苦行是要克服种种痛苦,锻炼坚强的意志,由苦而达成心的独立。
莫高窟
一个人在森林中修苦行,若能忍受苦,则会因对生命的执着而产生种种妄念,进而有返回在家的欲乐生活的诱惑,或生起对于此般修行方法究竟是否正确的疑惑。尤其在鸟兽横行的暗夜森林里,更令人感到恐怖。这些妄念或恐惧化为恶魔波旬之形来诱惑悉达多。波旬在七年之间纠缠悉达多,却无法趁虚而入(后世的佛传中说佛陀修六年苦行,也可以视为满六年;但后世又传说,此时佛陀入于檀特山。檀特山是犍陀罗的山)。
莫高窟
要克服苦或恐怖、怀疑、爱欲等,需要有坚强的意志。以苦行来锻炼坚强的意志,因此心能脱离痛苦获得独立,心灵就能得到自由,但是意志变坚强是一回事,正确的智慧生起又是另一回事。悉达多虽忍耐任何人都未曾经历过的强烈痛苦,同时心住于正念,但是却无法得到超越常人的圣知见。此时他想起了青年时代曾随父王出城参与农耕祭典时,在树下坐禅而达到初禅之事,认为这才是通往“觉悟”之路,便舍弃苦行。
云冈石窟
舍弃苦行的悉达多认为,以这极度瘦瘠的身体难以得到初禅之乐,便取固体食物及乳糜而食,以恢复身体;这时供养乳糜的是修舍佉(善生)牧牛女。悉达多接着入尼连禅河洗浴净身,并饮河水。追随悉达多的五位修行者见到这个情形,误以为“沙门悉达多已陷于豪奢,舍弃努力精进了”,便失望离去。悉达多以固体食物及乳糜滋养身体,然后在附近森林的阿说他树(即毕波罗树)下敷座,而于此入禅定,然后在这树下开悟,成为“佛陀”( “觉醒的人”之意)。阿说他树是无花果树的一种,后来称为“菩提树”,而佛陀开悟的地方则称作“佛陀伽耶”(或作菩提伽耶),后来建了佛塔,成为佛教徒朝礼的圣地之一。
云冈石窟
佛陀是在四禅三明中悟道的,亦即佛陀是在四禅中得悟,但仅是“四禅”本身并不是悟道。禅是观行(瞑想)的一种,坐禅有如俗称的安乐法门,是以结跏趺坐而使身体安乐以修观行的方法。精神统一,而由初禅依序深入到二禅、三禅、四禅。禅译作“静虑”,即是使心寂静。另外在瞑想时也有“瑜伽”的修行方式,这是经由精神的集中而令心静止的“心集中”的修行方法。所谓的静止(心之灭)似是瑜伽的特色,瑜伽能生出神秘的智慧。在瑜伽学派成立以后,流传着在瑜伽里能获得神秘的智慧之说。相对地,“禅”虽也是精神之集中,但却是极具流动性的,是有如帮助智慧自由活动的心集中。所谓悟是“如实知见”(原原本本地了知)。心本来就有睿智的性格,而以思惟为本性,所以心平静统一,心的集中力加强的话,超凡智慧的作用自然就会显现。亦即禅与瑜伽都是生出智慧的根源,但是心集中的性格不同的话,产生的智慧的性格也相异。由禅生出的悟的智慧,是“见法”的智慧。这个由初禅到四禅渐渐深入的“心集中”的形式,可说是佛陀在长时期修行之间,他与生俱来的禅观本性,得到阿罗逻或郁陀迦的指导,或是以在苦行中的正念修习等为助力,而自然得以发挥。四禅是动态的心集中,由此而生出的智慧并非神秘的直观,而是自由而理性的如实知见。此智慧是体悟真理,与真理合一而安住不动,不为恐惧、痛苦,乃至爱欲所乱,这才是“悟”。因为这是心已自烦恼的束缚而解放的状态,所以称作“解脱”;依这解脱的心所体悟的真理称为“涅槃”(灭)。也有学者解释解脱为心的“自由”,涅槃为“平静”。
龙门石窟
佛陀开悟后,沉浸于甚深的寂静。七日之间于菩提树下入于三昧(心的统一),之后更到别的树下坐禅玩味解脱之乐(这期间帝梨富娑〔提谓〕及跋梨迦〔波利〕二位商人供养佛陀蜜丸而成为信众),在树下五个星期未曾起来。其后考虑到自己所悟的“法”(真理)甚深,即使向他人说明也难以为人所理解,所以有倾向于不愿说法的心理;这似乎显示了达成“大事”后心里的空虚感,因为如果达成人生的最高目的,则已难找出更高的生存意义了。
大昭寺佛陀十二岁等身像
但是佛陀从达成“自利”大事后的虚无深渊站起来,心念转向济度众生的“利他”活动,成为“说法的决心”。这期间心理的变化,是以在树下五周的静思,及其间的“踌躇于说法”,以及梵天的劝请说法之神话来表现;所以也有学者认为“梵天劝请”有很深的宗教意义。
达成大事后的“虚无感”,唯实际上实现大事的人才能了解,佛弟子中也有不少人在开悟后实际上体验到这种虚无。从这里才出现所谓开悟后受到想直接入涅槃的诱惑的故事,而在过去,一定也有佛陀在成道之际就直接入涅槃的说法,所以在这里便出现了所谓的“辟支佛”(缘觉,独觉)的想法,而后就开始考虑“辟支佛乘”了。辟支佛是即使开悟也不回心于利他,而直接入灭的佛陀,但是也有学者从佛陀时代孤独地修行的圣仙们的宗教态度,来追究辟支佛的起源。
亚青寺
佛陀决心说法度众,考虑先向谁说法,最后决定为苦行时代共同修行的五修行者(五比丘)而说,因为佛陀考虑到如果是他们的话,应该可以理解自己所证悟的法。他们在西方的波罗奈的鹿野苑。鹿野苑现在以沙尔那特之名而为世人所知,是佛陀初转法轮之遗迹,现存有阿育王石柱,其有法轮的“狮子柱头”是出色遒劲的石雕,成为独立印度的徽章。
佛陀的说法名为“转法轮”,即佛陀在波罗奈对五位修行者说远离苦乐两种极端的中道,及苦、集、灭、道“四圣谛”的教法。首先证悟法的是五比丘中的憍陈如,他成为佛陀最初的弟子,之后其余四人也悟了法而成为弟子,这时佛教的教团(僧伽)就成立了。之后佛陀又接着说“五蕴无我”的教法,五比丘依此得到阿罗汉(完全灭除烦恼的人)的证悟。佛陀也已灭除烦恼,所以是阿罗汉,在这点和弟子是相同的,但由于佛陀在觉悟的智慧上远胜之故,所以弟子不称为佛陀。佛教中称出家修行者为比丘(乞士),这是以乞食生活,专心一意于修行的出家者的意思。
那烂陀寺庙遗址
佛陀对这些弟子们教诫道:去弘法吧!去救度众生吧!“诸比丘,去人间游行吧!为了慈愍众生,为了众生的安乐,为了爱世间,为了诸神与人们的利益,为了爱与安乐,去吧!分开走,不要两个人结伴同行一条路。去宣说初亦善、中亦善、后亦善的具足真与美的法吧!”这正显示出佛陀无论如何也要传达真理给更多人的慈悲心。
佛陀此后再度回到摩竭陀国,度了许多弟子,特别是与当时摩竭陀有名的宗教家优楼频螺迦叶法战(辩论),度他为弟子;优楼频螺迦叶的两位弟弟及其弟子们全都成为佛陀的弟子,因此佛陀在摩竭陀的名声顿时高涨。佛陀带领他们进入王舍城,频毗娑罗王就皈依佛陀成为在家信徒。频毗娑罗王布施竹园作为僧伽的住处,教团的根据地就形成了,频毗娑罗王也成了僧伽的外护。散若夷的弟子舍利弗及大目犍连也大约是在这时候成为佛陀弟子的。舍利弗听了五比丘之一的阿说示(马胜)说“所有的法皆由因而生。如来说其因,亦说其灭。大沙门是如此说法的人”便悟了法,而邀目犍连一起成为佛陀的弟子。佛陀看到二人前来,说:“他们将成为我僧伽弟子中的两位上首。”后来果然如佛陀所说,他们二位协助佛陀,于弘传佛陀的教法上有莫大的功绩。另外,大迦叶也大约是在此时于多子塔遇到佛陀,而成为其弟子。大迦叶是位严谨的修行者,在佛灭后召集僧伽以结集遗法上有大功劳。
犍陀罗时期雕像
可以说是佛陀在家弟子之首的给孤独长者(须达多),在寒林礼见佛陀,而在王舍城皈依。他是舍卫城的居民,也是大商人,因为布施饮食给孤儿们,所以被称为“施予孤独者饮食的人”(给孤独长者)。他为了经商来到王舍城时,听到“佛陀已出现”的消息,天未明之际就起床出城到寒林拜访佛陀;而在皈依佛陀后,又邀请佛陀到舍卫城。然后给孤独长者向祇陀太子买下祇陀林(祇园精舍),作为僧众的住处,在此建造精舍,布施僧伽。精舍大约三个月就盖好了,所以最初的祇园精舍应该很简朴,或许是木造的。另外,可说是在家信女(优婆夷)代表的毗舍佉也住在舍卫城,她布施许多财物给僧伽。佛陀虽然喜住于舍卫城,但使舍卫城的波斯匿王皈依佛陀,却是相当晚的事,而且还是由于末利夫人的劝导。
佛陀在成道数年后,回到故乡迦毗罗卫城,与父王及王妃再度会面,此时佛陀度了罗睺罗出家。因为这时罗睺罗还是小孩,所以是以沙弥的身份出家,而令舍利弗来教导他。此后释迦族的许多青年都出家了,其中包括佛陀的堂兄弟提婆达多及阿难,乃至异母弟难陀。释迦族贵族们的理发师优波离也在其中,他后来精通戒律,成为教团中重要的人物。
舍卫城遗址
佛陀从成道到入灭为止的45年间,游行于以摩竭陀国与憍萨罗国为中心的中印度地区,为人们说法。从东南的王舍城北上,经过那烂陀,到达华氏城(今巴特那,当时为小村落),由此渡恒河到北岸的毗舍离,而进入离车族之国;自此更北上经过拘尸那罗,而向西迂回到迦毗罗卫,由此向西南进入舍卫城。自舍卫城南下,通过阿罗毗(旷野国),进入憍赏弥,由此转向东方,经波罗奈而达王舍城。在王舍城,除了竹林精舍之外,佛陀喜住于灵鹫山,另外也止宿于杖林。此外,召开第一结集的七叶窟也位于王舍城。毗舍离有著名的大林重阁讲堂,憍赏弥有著名的瞿师罗园,这是瞿师罗长者所布施的(但是佛陀在世的时代恐怕没有如后世所见的豪华精舍。古代木材丰富,精舍也应是木造的。根据律藏所载,王族的城也是木造的。由华氏城的考古挖掘,可知古城是木造的,而古佛塔的栏楯等也是木造的。但是后世木材变少,建筑物也就改用石造,现存的佛塔等都是石造的)。憍赏弥是跋磋国的都城,即优陀延王的城堡。王妃舍摩嚩底(舍摩)皈依佛陀,由于她的劝导,国王也皈依了。
瞿昙寺
佛陀的养母瞿昙弥看到许多释迦族青年出家后,希望自己也能出家,而与释迦族的女子一起到佛陀的跟前请求出家,但一直未获允许。再三请求之后,由于阿难的斡旋说项,好不容易才获得准许。由此女性的出家者,亦即比丘尼的教团便成立了,但是顾虑到非守禁欲生活而修行不可的比丘僧伽与比丘尼僧伽之关系,佛陀制定了两者往来的严格规定,限令比丘尼应终身守“八重法”(八敬法)。不过因为佛陀是卓越的导师,所以培育出许多优秀的比丘尼。例如差摩与昙摩提那(法乐)比丘尼,她们智慧拔群,屡向男众说法;而莲华色神通善巧,翅舍憍答弥所悟甚深;此外知名的比丘尼也很多。
佛陀集结
在家信众中以质多居士在法的理解上特别出众,而毗舍离的郁伽居士及释迦族的摩诃男则在布施方面很有名。另外,大盗鸯掘摩罗(指鬘外道)也受到佛陀教化而成为其弟子,连一偈都无法记住的朱利槃特也因为佛陀的教导而达到甚深的觉悟。还有善于说法的富楼那、精通于法的解释的大迦旃延及摩诃拘罗等,知名的弟子亦不少。大迦旃延是在远离中印度的南方的阿槃提国弘扬佛法的名人,富楼那甚至弘扬佛法到印度西海岸的输那钵罗得迦。而《经集》的古诗《彼岸道品》中,记载了住在南印度德干地区的跋婆犁婆罗门的弟子十六人,千里迢迢来到中印度,闻法于释尊之事;这应是佛教传到南印度以后的事情。他们由德干的波提陀那,经由阿槃提国的优禅尼、卑提写,再经过憍赏弥、沙祇(娑鸡多)城等,而到舍卫城。这条从德干通到舍卫城的道路称作“南路”,是自古就贯通的通商道路。但那时释尊不在舍卫城,所以他们再经由“北路”到王舍城,在此见佛闻法,成为佛弟子。这十六位婆罗门青年中有阿逸多与弥勒,是被比定为后来的弥勒菩萨的人物。
弥勒菩萨
佛陀的弘法在中印度顺利地发展。当时有许多宗教家及为后世所知的教团,除了佛教之外,尚有耆那教与邪命外道。阿育王及其孙子十车王在跋罗婆山将窟院布施给邪命外道的教团,所以到这时代为止邪命外道尚存于世。在佛陀的晚年,提婆达多图谋分裂教团。摩竭陀国频毗娑罗王之子阿阇世弒父而继位,提婆达多得到阿阇世王的皈依,声名大噪,因此而起了想要统治僧伽的野心。因为这个要求为佛陀所拒绝,所以提婆达多驱赶醉象,要置佛陀于死地,或从山顶投石伤了佛足,令佛身出血。提婆达多更主张禁欲的戒规“五事”,掌控了新学比丘们的心,接着带领他们图谋教团的独立;但是由于舍利弗、大目犍连的努力,其企图终究失败。提婆达多的徒党可知的有瞿迦梨及迦留陀提舍等。阿阇世后来后悔弑父的罪行,皈依佛陀。
波斯匿王
憍萨罗国波斯匿王死后,他的儿子毗琉璃继承王位,但因为他曾受辱于释迦族,所以一继位就为了雪除宿恨,而将释迦族全灭了。这是佛陀晚年的事。但憍萨罗国之后也为阿阇世王所灭,阿阇世王更想征服恒河北方的跋耆族。这时候佛陀由王舍城出发,踏上了最后的游行之旅。佛陀渡过恒河进入毗舍离,在此教化了游女菴婆罗,并接受她所布施的菴罗园。之后佛陀孤独地度过雨期(雨安居)时,陷入严重的病苦。根据传说,在这之后恶魔出现劝释尊入灭,因此佛陀作了三个月后将入灭的预言。
灵鹫山
接着佛陀由毗舍离出发继续旅程,经过许多村落而到达波婆城,在这里接受锻冶工纯陀的施食而罹患重病,苦于出血与下痢。这时佛陀所吃之物是,有人说是软的猪肉,或者也说是一种香菇(栴檀树耳)。之后佛陀忍受病苦继续游行,而到达拘尸那罗城,在沙罗树下终于入般涅槃。根据《大般涅槃经》,佛陀在临入灭前似留下种种遗言,例如关于导师亡后教团的未来,佛陀说道:“僧伽于我有何期待?我已内外无区别地说法了。在如来的教法中,并无要对弟子秘而不宣的教法。”表明了虽然是佛陀,但并不是比丘僧伽的统治者。僧伽是共同体,所以在其中不会有特定的统率者,虽然相传佛灭后的僧伽有大迦叶、阿难、末田地等相承传法,但只是表示教法传承的系谱而已,并非意味他们是僧伽的统率者。佛陀更接着嘱咐道:“以自己为明灯(或译为“岛”),以自己为归依处!以法为明灯(岛),以法为归依处!”
佛陀布道路线
接着佛陀又说,自己入灭后,出家的弟子们不应为佛陀的遗体(舍利)劳心,出家弟子应努力于“最胜善”。接着说,在入灭后:“不应认为教主的教诫已经结束,我们没有教主了。我已说的教法与戒律,在我灭后是你们的导师。”佛陀最后反复地问在旁的大众们三遍:“还有没有什么疑问?”因为大众都沉默不言,所以佛陀说:“所有存在的东西都是会灭亡的,不要放荡不羁,专心修行吧!”然后入深禅定,终于入涅槃。
佛祖涅槃
佛陀灭后,遗体由拘尸那罗的末罗人入殓,以香花伎乐等恭敬供养,而后火葬(阇维、荼毗)。残存的遗骨(舍利)分给中印度的8个部族,其皆建舍利塔供养。而得到火葬使用的瓶子的人,为祭祀此瓶建造了瓶塔,得到残灰的人则建造了灰塔。公元1898年培佩在释迦族的故址毕普罗瓦挖掘故塔时,发现了收纳遗骨的骨壶。壶上以阿育王的碑文或较之更古的字体,记载着这是由释迦族所祭祀的释尊的遗骨。这已被承认是释尊真实的遗骨,而转让于泰国的国王,但其中一部分也分赠日本,奉祀于名古屋的觉王山日泰寺,其舍利瓶则保存于加尔各答博物馆。1958年在毗舍离旧址挖掘到的舍利瓶上虽然无碑文,但同样被认定为佛陀的遗骨。所谓的《涅槃经》“八王分骨”的记载,可以视为历史上的事实。被祭祀的舍利塔为仰慕佛陀的人所礼拜,成了未来佛塔信仰兴盛的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