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1年开始,开始了大学生毕业包分配的制度,那时候,大学生毕业就业由国家亲自操办,那个年代大学升学率并不高,家里能有一个大学生是非常光荣的事;从1997年颁布《高校毕业生暂行规定》(简称)以后,大学生开始走形自主就业,简单来说,就是大学生不分配工作了。

大本在高端局怎么打(大本和小本)(1)

从1977年恢复高考开始,中国参加高考的人数逐渐攀升,从1998年代1999年考试人数突然大幅上升,随后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直至今年参加高考人数有1078万人,据相关统计预计,明年参加高考人数将突破1100万人。

大本在高端局怎么打(大本和小本)(2)

由这个表格可以看出,每年录取人数录取比例也在逐渐增加,高校的录取比例达到80%以上,由此可见,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变成大众教育。

也正是因为现大学生数量的庞大,大部分学生在就业的时候陷入迷茫,身边都是大学生,一样的学历,感受不到学历给自己带来的好处,生只有的学生对自己上过大学是否有用,产生怀疑。

大本在高端局怎么打(大本和小本)(3)

因为身边有的同学高中之后就不念了,随后自主创业,当大学生毕业的时候,他已经小有成就,而大学生们才是刚踏入社会的小白,这难免会让部分大学生产生自我怀疑。

大本在高端局怎么打(大本和小本)(4)

“大本”和“小本”有啥区别?一组图完美诠释,过来人表示很真实

很多人上了大学,但是毕业后的生活依旧是庸庸碌碌,有的人没上过大学,但是生活井井有条,这时就会有人说“你看,上大学有什么用?还不如直接积攒社会经验呢”,事实上,比你更不能因为这样的例子以偏概全,每个圈子里都有个例,我们应该去了解,上过大学和没上过大学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区别。

大本在高端局怎么打(大本和小本)(5)

“精神境界”不同,上过大学的学生,纯粹的经历多,接受到各种各样的知识文化熏陶多,就好像读书多的人,身上总有一种书香气质,大学毕业生通常会比较有自己的性格和想法,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在追求物质的同时,更加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大本在高端局怎么打(大本和小本)(6)

没上过大学的人,就业早,头脑里具备的知识比较单一,在某一专业方面比较有经验,相比之下,并不很注重精神生活,更在乎物质上的满足。

“知识面”不同。大学本科或专科毕业的学生,学习时间已经坚持了十五六年,在专业方面的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很扎实,在学校学习过程中,不仅会学到专业课知识,通过时间和学生会等活动,能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大学学习的知识长期回报比较强,短期的社会经验缺乏。

大本在高端局怎么打(大本和小本)(7)

没上过大学的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很少能接触到理论知识,除非报班学习或者看书,相相比之下,远不及大学生,不过他们的社会经验丰富,工作技巧丰富,在短期内很能适应工作环境,但是想要进步还是要不断的学习才行。

大本在高端局怎么打(大本和小本)(8)

“人脉”不同,大学生的人脉主要是自己上学时期的同学和老师,以后走上工作之后,同事之间都存在利益关系,因此并不会有太深的接触,但是大学同学不一样,因此大学毕业生的圈子比较单纯。

没上过大学的学生,优势就是社会经验丰富,在摸爬滚打的过程中,结交下各种各样的朋友,总体来看,人际圈子相比之下复杂一些。

大本在高端局怎么打(大本和小本)(9)

现在大学生这么多,上大学还有用吗?

相信很多学生在求学过程中都听过一些毒鸡汤,说现在大学生不比以前了,毕业了他也不分配工作,竞争这么大,有的985毕业的学生在家待业呢!

笔者想说,你能看到个别名校学生在家待业,但是你没有看到多数学生是在各个就业岗位上,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不能用个例以偏概全。

大本在高端局怎么打(大本和小本)(10)

上大学学生学到的东西可能在进入工作短时间内不能奏效,但是如果学生认真学,就会发现大学课程能给人“开智”,给大家灌输的知识和头脑风暴都是有利于以后的长期发展的。

有的人说着上大学没有用,但是依旧把自己家的孩子往好高中送,希望学生以后能考上个好大学,所以说,不能说考大学没有用,它是在塑造一个人的三观,开阔学生的眼界,改变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于没上大学依旧有所成就的人,我不予置评,时间会给出答案,毕竟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一样。

希望笔者愚见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如果有用请收藏转给身边有需要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