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读书?

关于这个问题,你是否也曾多次问过自己,又曾多次回答过孩子或其他人。

我曾经也困惑过这个问题,除了应付考试或学习某项具体技能之外,我们为什么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读书,甚至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呢?

直到跟孩子一起共读朱自清的《背影》时,我才隐约找到读书的价值。

记得儿时,学习课本中的朱自清《背影》,并没有太多的感受,成为母亲后,与孩子一起读《背影》时,才明白朱自清所写的那种感受。

我读着那些文字,不禁泪眼模糊,脑海里不断涌现出父亲的背影:有送我去医院时跑来跑去的忙碌背影,有送我上大学时渐行渐远的不舍背影,还有我出嫁时默默流泪的幸福背影。

这些爱的背影让我感受被爱的幸福,同时也学着它的样子去爱。

所以,人为什么要读书呢?

我找到的答案之一,就是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去爱自己、爱他人、爱祖国。

为什么一定要读书呢(人为什么一定要读书)(1)

01

从阅读中获得了爱自己的力量

阅读,让我们放下过往,勇敢爱自己。

2008年,刚踏入工作时,遇见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慧慧,年轻漂亮的她,整日与书为伴。听同事说:

慧慧在住院前是一家公司的老板,拥有固定资产八千万。在她发展最好的时候,遇到了渣男,在被骗了色和钱财后,睡眠状况非常糟糕,心理随之也出了问题,最后公司因其经营不善而破产。

在慧慧住院那半年时间,睡不着时,她选择看书,看了很多本心理学的书籍;难过时,她还是选择看书,在书中自学了很多心理学知识。是阅读,陪伴她熬过了最艰难的半年住院治疗时光。

而那些看过的心理学书籍,带着她一点一滴找到被骗的原因;那些自学掌握的心理学知识,慢慢解开了她的心结。从此她不再固步自封,不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就这样,阅读带着慧慧一步一步放下过去的骄傲和仇恨,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

出院回访时,慧慧在电话里告诉我们:她已放下过往的包袱,勇敢爱自己,开始重新创业,开始新的生活。

阅读,让我们放下过往,勇敢爱自己。

当我们学会爱自己时,才有能力更好地爱他人。

为什么一定要读书呢(人为什么一定要读书)(2)

02

从阅读中学习了爱他人的能力

阅读,让我们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晚上,陪孩子阅读《领导力》一书时,一鸣问我:“妈妈,你什么时候像爸爸那样,去做领导?因为你在处理我学习问题时,比爸爸的办法又好又多。相信你做领导后,肯定比爸爸还要优秀,能处理好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面对孩子的提问,我既惊讶,又欣慰。惊讶于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欣慰的是自己用阅读的方法去养育孩子的同时,也在慢慢影响着孩子。

短暂地思考后,摸着他的脑袋笑着说:“宝贝,谢谢你对妈妈的肯定,你的观察力很敏锐。从你上小学后,妈妈看了近百本心理学、管理学、个人成长、自然科学、历史以及写作的相关等书籍。

正是因为阅读了这些书籍,让妈妈对你的成长有了更多的耐心和方法,而这些耐心和方法提升了妈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你向正确的方向不断成长。

这是妈妈喜欢阅读的根本原因,也是目前妈妈找到爱你的最好方法。妈妈希望你能坚持每日睡前阅读,希望在未来,阅读也可以让你和妈妈一样,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去帮助他人。”

阅读,让我们拥有解决问题能力,有能力去更好地爱他人。

如果说爱自己、爱他人是小爱情结,那么爱祖国则是大爱情怀。

为什么一定要读书呢(人为什么一定要读书)(3)

03

从阅读中找到了爱祖国的方法

阅读,于每个人来说,意义都不同。

2016年,去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时,遇见一位随身携带新华字典的保洁员英大叔。出于对新华字典的好奇,无意间观察英大叔时发现,他特别喜欢看书,每天午休时,英大叔坐在茶水间,一边看书,一边查字典。

与英大叔熟悉后,攀谈中得知他是一名残障人士,为了不拖累他人,一直没有找对象,一个人生活,现在的这份保洁工作可以很好地养活自己。又因为他只有小学文化,看书时常会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随身字典,方便自己查阅。

那到底又是什么原因,促使小学文化的英大叔每天都坚持看书呢?

用英大叔的原话说:“我年龄越来越大,记性却越来越差,为了不给国家增加负担,选择多看书多动脑,来预防和减少患老年痴呆疾病的几率,避免自己给国家造成负担,浪费国家的医药卫生资源。”

因阅读而动脑,因动脑而爱国。

阅读,让平凡的英大叔活成不平凡的模样,活成拥有爱国情怀的人。

为什么一定要读书呢(人为什么一定要读书)(4)

阅读,在伴随我们左右的过程中,让我们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爱自己、爱他人、爱祖国。

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

而阅读,是我们在当下审视人生的方法之一,它会让我们活得平凡而精彩,遇见人生的美好。

阅读,让我们有能力放下过往,用正确的方式勇敢爱自己。

阅读,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方法,有能力去更好地爱他人。

阅读,让我们用健康的方式爱国,活成拥有大爱情怀的人。

众所周知,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你又因为什么而读书呢?

作者 | 秋海

编辑 | 江武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