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胡人
鲜卑属于中国先秦史籍中的东胡的一支,因此我们先从东胡说起。
“胡”指的是匈奴,聚集在今日以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为中心的广大草原上,“东胡”族群,顾名思义,在匈奴以东的另一支游牧民族。
“东胡”一词出现在战国末期。而根据其聚居地以及史书记载的一些史实,也可大概追溯其渊源。
简而言之,夏商时期的土方、西周时期的屠何、春秋时期的山戎应该都是东胡的前身。
在先秦时期,匈奴势力不强,东有东胡,西有月氏,都远胜匈奴。
秦时东胡
直至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匈奴冒顿单于杀父而自立才改变了这种形势。
冒顿单于继位之初,东胡对他很是轻视。先向冒顿讨要千里马,再向冒顿讨要阏氏,冒顿都一一依从了。此后,东胡认为冒顿不值一提,便不加防备了。
前206年,冒顿趁机突袭东胡,东胡王被杀,东胡部落联盟崩溃,残部分为两批向东逃亡,一部逃往乌桓山,称“乌桓”,另一部逃往鲜卑山,称“鲜卑”。两者都以山名作族名,也有可能是先命族名,再命山名。如“乌桓”有聪明之义,“鲜卑”有瑞兽皮带之名。
汉初匈奴和鲜卑、乌桓
下面先来谈一谈乌桓。
乌桓族大约活动于今西拉木伦河两岸及归喇里河西南地区。
乌桓山为今日何山?
今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西北140里有一座乌辽山,应该就是昔日乌桓人迁驻之地乌桓山。
自匈奴击破东胡后,乌桓听命于匈奴。
公元前119年,汉将霍去病大破匈奴,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塞外,在幽州置护乌桓校尉,监领乌桓。
公元49年,汉光武帝刘秀又把乌桓又从五郡塞外南迁到塞内的辽东、渔阳及朔方边缘十郡。并在上谷宁城置乌桓校尉对乌桓各部加以管辖。
公元207年,曹操远征乌桓,两军相遇于柳城境内的白狼山。张辽率军突击,大破乌桓,胡、汉降者达二十余万口,乌桓单于蹋顿也在此战中被张辽临阵斩杀。
乌桓自此散落,分别被汉、鲜卑、铁勒等族同化。
曹操征乌桓
谈完乌桓再来谈鲜卑。
就地理位置而言,在西汉初期的鲜卑逃得更远,已至大兴安岭一带,因为有乌桓相隔,所以一直没有同中原王朝产生联系。
汉武帝时期,汉击败匈奴,把乌桓迁到五郡塞外,鲜卑趁机南下,填补到了到乌桓故地西拉木伦河流域。
起初,鲜卑和乌桓一样,都遭受匈奴役使。
公元前56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鲜卑逐渐摆脱匈奴的控制。85年,鲜卑联合乌桓、丁零、南匈奴和西域各国大败北匈奴。87年,鲜卑攻击北匈奴,斩杀匈奴的优留单于。91年,东汉政府联合南匈奴击败北匈奴,北匈奴被迫迁往中亚。此后,鲜卑趁机占据匈奴故地。
南匈奴
在历史上,真正将鲜卑族统一的只有一个人,他叫做檀石槐,因此他是鲜卑史上独一无二的一位英雄。
关于这位英雄的出生有一个的故事。
檀石槐的父亲名叫投鹿侯,是鲜卑的一个部落首领。他曾经在匈奴从军三年,回到家后发现妻子在家中刚生了一个孩子。投鹿侯觉得不对劲,想杀掉这个孩子。妻子说,某一天她走在路上,听到雷响,就抬头看天,刚好有块冰雹掉进嘴里,被她吞了下去,接着就怀了孕,生下了这个孩子。因此这个孩子一定有过人的地方,要好好抚养他长大。投鹿侯听了妻子的话,还是觉得心里有根刺,最终把这个孩子丢掉了。妻子舍不得自己的骨肉,就偷偷地告诉了娘家人,要他们收养了这个孩子,取名为檀石槐。
檀石槐自幼在外祖父家长大,因为勇敢健壮,富有谋略,被选为部落首领。东汉末年,在弹汗山建立王庭,向南掠夺东汉,向北抗拒丁零,向东击退扶余,向西进击乌孙,完全占据匈奴故土,一度攻至倭国,东西达一万四千余里,南北达七千余里,把国土分为三部,各置大人统领。其中中部大人慕容,即慕容燕国的祖先;东部大人槐头,就是宇文部的祖先;西部大人推演,就是日后拓跋部的祖先。
然而,在181年檀石槐死后,鲜卑各部又相继独立发展了,在三国时期,鲜卑和中原王朝时和时战。
三国和西晋时期的鲜卑
公元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汉地巴蜀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前赵),西晋王朝走向灭亡,十六国时期开始。
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鲜卑各部落纷纷建国。
如鲜卑慕容部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北燕、南燕;鲜卑乞伏部的乞伏国仁建立了西秦;鲜卑拓跋部的秃发乌孤建立了南凉;鲜卑拓跋部的拓跋猗卢建立了代国。
代国是北魏王朝的前身。376年,代国被前秦苻坚灭亡。383年,淝水之战爆发,前秦被东晋打败,随之前秦王朝瓦解。386年,拓跋珪趁机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后改称魏王。北魏于439年统一北方。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汉化。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550年,东魏被汉族高洋建立的北齐取代。557年,西魏被鲜卑宇文部建立的北周取代。581年,北周被汉族杨坚建立的隋朝取代。
此外,在青海、甘肃一带建立的吐谷浑政权也是从鲜卑慕容部分化出来的。
北宋时期建国的西夏王朝的建立者李元昊也是鲜卑拓跋部支裔。
前燕、后燕、西燕、北燕、南燕、西秦、南凉、代国、北魏、东魏、西魏、吐谷浑、西夏,鲜卑史上一共建国13个。
南下的鲜卑人建国后,从游牧转向城镇生活和定居农业,大部分融入了汉族,小部分融入藏族。留在关外的鲜卑拓跋部有一支后来定名锡伯族 。慕容部的一支建国吐谷浑,一部分成为土族的主体。
东晋十六国时期的鲜卑列国
最后,来谈一谈鲜卑族发源地大鲜卑山。
《魏书·序纪》说“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这表明鲜卑族发源于大鲜卑山。但是,大鲜卑山位于何处,有内蒙古通辽市所属科尔沁右翼中旗、尼布楚城正西、贝加尔湖南滨等多种说法,这是史学界长期未决的一桩公案。
《魏书·礼志》说:“魏先之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侯国西北,自后南迁,其地隔远。”
《魏书·乌洛侯传》又有记载:“世祖(拓跋焘)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指北魏)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室有神灵,民多祈请,世祖遣中书侍郎李敞告祭焉,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
凿石为祖宗之庙,此庙即鲜卑祖先石室。公元443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了北部中国以后,为了纪念祖先,派李敞前往鲜卑族发祥地鲜卑石室——大魏的祖先开凿的祖宗庙堂去祭祀、祭拜宗祖并刻下很有史料价值的祝文。
如能找到此石室,鲜卑山在何处的谜题便迎刃而解了。
1980年7月30日,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10公里处的嘎仙山发现了一个天然石洞。此洞当地人称之为嘎仙洞。
嘎仙洞
嘎仙洞的洞口在高出平地约25米的峭壁上,方向南偏西30°,主洞长92米,宽28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最高处达20多米。这和《魏书》所记“石室南北90步,东西40步,高70尺”面积基本相同。
可是,石室中是否有李敞的祝文呢?
当考古工作者拂去嘎仙洞石壁上1500多年历史和尘埃后,201字隶书《祝文》难以置信地出现了,与史籍记载的祝文基本相符。这一发现正好和《魏书》相印证。
2015年7月4日,在嘎仙洞的考古又有了新的发现,即在洞口东侧背北处的经人工打凿的扇形平面石壁上拓出(故、多、开疆、焘、谒、官、皇天、貌、增、四、汗曰)14个北魏时期文字。
由此可见,嘎仙洞正是古代拓跋鲜卑祖先的居住地——鲜卑石室。而嘎仙洞所在的嘎仙山位于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端,因此,鲜卑族发源之地大鲜卑山其实就是今天的大兴安岭。
嘎仙洞祝文
嘎仙洞的后三分之一是人工开凿的,根据人工遗迹的情况分析得出,当时设计的是规模宏大的石窟寺,但工程没有完工。
这很可能和北魏太武帝的灭佛运动有关。
公元446年,鲜卑人到嘎仙洞祭祖的第三年,崇信佛法的太武帝转奉道教,开始灭佛运动。他曾发布了严厉的灭佛诏:佛图形象及佛经一律击破焚烧,和尚无论长幼一律活埋。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太武帝灭佛”。
嘎仙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