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史记,卷97,列传37

注释,多查询自《汉语大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

译文,来自《二十四史全译》

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後复事黥布。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听而听梁父侯,遂反。汉已诛布,闻平原君谏不与谋,得不诛。语在黥布语中。

史记文言文翻译及全文(文言文详解史记)(1)

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於长安。行不苟合,义不取容。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及平原君母死,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之。平原君家贫,未有以发丧,方假贷服具,陆生令平原君发丧。陆生往见辟阳侯,贺曰:“平原君母死。”辟阳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乎?”陆贾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辟阳侯乃奉百金往税。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往税凡五百金。

史记文言文翻译及全文(文言文详解史记)(2)

刻廉,严正清白。--汉语大词典

苟合,①附和;迎合。②苟且聚合;任意结合;凑合。--汉语大词典

取容,讨好别人以求自己安身。--汉语大词典

发丧,①人死公告于众。②办理丧事。--汉语大词典

假贷,①亦作“假貣”。借贷。②宽宥。--汉语大词典

服具,指办丧事的用具。--汉语大词典

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於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吕太后惭,不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辟阳侯急,因使人欲见平原君。平原君辞曰:“狱急,不敢见君。”乃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说之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含怒,亦诛君。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於帝?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欢。两主共幸君,君贵富益倍矣。”於是闳籍孺大恐,从其计,言帝,果出辟阳侯。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辟阳侯以为倍己,大怒。及其成功出之,乃大惊。

史记文言文翻译及全文(文言文详解史记)(3)

幸臣,①帝王宠幸嬖爱的臣子。--汉语大词典

下吏,②交付司法官吏审讯。--汉语大词典

道路,④路上的人。指众人。--汉语大词典

含怒,①心怀怒气。②隐忍愤怒而不发作。--汉语大词典

肉袒,①去衣露体。古代在祭祀或谢罪时表示恭敬和惶惧。②指裸露身体的一部或全部。--汉语大词典

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於诸吕至深,而卒不诛。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

史记文言文翻译及全文(文言文详解史记)(4)

孝文帝时,淮南厉王杀辟阳侯,以诸吕故。文帝闻其客平原君为计策,使吏捕欲治。闻吏至门,平原君欲自杀。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早自杀为?”平原君曰:“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遂自刭。孝文帝闻而惜之,曰:“吾无意杀之。”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使匈奴,单于无礼,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史记文言文翻译及全文(文言文详解史记)(5)

初,沛公引兵过陈留,郦生踵军门上谒曰:“高阳贱民郦食其,窃闻沛公暴露,将兵助楚讨不义,敬劳从者,原得望见,口画天下便事。”使者入通,沛公方洗,问使者曰:“何如人也?”使者对曰:“状貌类大儒,衣儒衣,冠侧注。”沛公曰:“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还走,复入报曰:“客,天下壮士也,叱臣,臣恐,至失谒。曰‘走!复入言,而公高阳酒徒也’。”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史记文言文翻译及全文(文言文详解史记)(6)

踵,①脚后跟。②⒈追逐,跟随。⒉引申为沿袭,继承。★屈原离骚忽奔后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③到,走到。—王力古汉语字典

上谒,谓通名进见尊长。--汉语大词典

暴露,①露在外面,无所遮蔽。②显露;揭露。--汉语大词典

口画,口头谋划。--汉语大词典

侧注,①古冠名。②液体从侧面下注。③在旁边写上注文。--汉语大词典

案剑,以手抚剑。表示愤怒。--汉语大词典

谒,③名帖,名片。--王力古汉语字典

雪足,①赤着的脚。②赤着脚。--汉语大词典

延,①伸展,引长,继续。②引进,接待。--王力古汉语字典

延,①伸长,延长。②蔓延,扩展。③⒈引进,迎接。⒉邀请。--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郦生入,揖沛公曰:“足下甚苦,暴衣露冠,将兵助楚讨不义,足不何不自喜也?臣原以事见,而曰‘吾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夫足下欲兴天下之大事而成天下之大功,而以目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且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若欲就天下而不相见,窃为足下失之。”沛公谢曰:“乡者闻先生之容,今见先生之意矣。”乃延而坐之,问所以取天下者。郦生曰:“夫足下欲成大功,不如止陈留。陈留者,天下之据冲也,兵之会地也,积粟数千万石,城守甚坚。臣素善其令,原为足下说之。不听臣,臣请为足下杀之,而下陈留。足下将陈留之众,据陈留之城,而食其积粟,招天下之从兵;从兵已成,足下横行天下,莫能有害足下者矣。”沛公曰:“敬闻命矣。”

史记文言文翻译及全文(文言文详解史记)(7)

皮相,只从外表上看;不深入。--汉语大词典

积粟,①指贮存起来的谷物。②谓贮存谷物。--汉语大词典

於是郦生乃夜见陈留令,说之曰:“夫秦为无道而天下畔之,今足下与天下从则可以成大功。今独为亡秦婴城而坚守,臣窃为足下危之。”陈留令曰:“秦法至重也,不可以妄言,妄言者无类,吾不可以应。先生所以教臣者,非臣之意也,原勿复道。”郦生留宿卧,夜半时斩陈留令首,逾城而下报沛公。沛公引兵攻城,县令首於长竿以示城上人,曰:“趣下,而令头已断矣!今後下者必先斩之!”於是陈留人见令已死,遂相率而下沛公。沛公舍陈留南城门上,因其库兵,食积粟,留出入三月,从兵以万数,遂入破秦。

史记文言文翻译及全文(文言文详解史记)(8)

婴城,谓环城而守。--汉语大词典

无类,③犹言无遗类,无幸存者。--汉语大词典

县,①⒈吊挂。②维系。③(明显的)差距、距离。--王力古汉语字典

趣,①快步走,疾行。②趋向,朝某一方向奔去。⑤⒈通促,催促,督促。⒉又为促使,促成。⑥通促,急速,赶快。--王力古汉语字典

太史公曰:世之传郦生书,多曰汉王已拔三秦,东击项籍而引军於巩洛之间,郦生被儒衣往说汉王。乃非也。自沛公未入关,与项羽别而至高阳,得郦生兄弟。余读陆生新语书十二篇,固当世之辩士。至平原君子与余善,是以得具论之。

史记文言文翻译及全文(文言文详解史记)(9)

拔,②选擢,提拔。③攻克。⑤超出。--王力古汉语字典

三秦,①秦亡以后,项羽三分关中,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后指今陕西一带。--汉语大词典

具论,详细讨论。--汉语大词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