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世界里的三大傻狗 宠爱那只名叫巴顿(1)

(原创文章,欢迎阅读,如敢洗稿,势必全网追究到底)

文|诸神的恩宠

几年前,英国人詹姆斯还是一名街头艺人,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而今天,他却变身畅销书作家,被无数人崇拜。在詹姆斯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一切,都得从一只猫说起。一次,詹姆斯在街头救起一只受伤的猫,并给它取名鲍勃。之后的一周里,詹姆斯把身上的所有钱都用来救治鲍勃,直到它完全康复。等鲍勃伤好之后,却不愿离开詹姆斯了。

狗狗世界里的三大傻狗 宠爱那只名叫巴顿(2)

从此,詹姆斯和鲍勃相依为命,一起卖艺。由于鲍勃的加入,詹姆斯的人气高涨,每天的收益翻了三倍,而且名气越来越大。遇见鲍勃前,詹姆斯经常酗酒、打架、偷东西。鲍勃出现后,詹姆斯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戒掉毒瘾,逐渐步入生活正轨。

后来,詹姆斯把这段经历写成了一本书,书名叫《一只名叫鲍勃的流浪猫》。该书在全球畅销几十万册,如今鲍勃的twitter粉丝早已超过百万。詹姆斯曾不无感慨地说:“我能有今天,全拜鲍勃所赐,是它改变了我的人生。”

狗狗世界里的三大傻狗 宠爱那只名叫巴顿(3)

猫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不仅能带给我们欢乐,还能让我们变得积极向上。最近热映的电影《宠爱》,也讲述了人与宠物之间的温馨故事。该片由吴磊、钟汉良、杨子姗、郭麒麟主演,它以宠物为线索,采用故事串烧的形式,讲述了六个家庭的宠物情缘。最终,在宠物的守护中,不同年龄、身份、职业的人,都重新学会了如何去爱。

看完该片,有观众评论道:“动物有时候是一面镜子,当我们把爱投射到动物身上的时候,其实最终照见的是我们自己。看完《宠爱》,只想赶紧回家撸猫逗狗。”


狗狗世界里的三大傻狗 宠爱那只名叫巴顿(4)

01漂泊异乡,人与狗互相慰藉彼此温暖

影片中有六个小故事,而最打动我的,是阿德和巴顿的故事。

外卖小哥阿德二十出头,刚开始送外卖,由于路线不熟,总会遇到很多困难。而每到这种时候,总会有一只流浪狗出现在他面前,为他带路。有意思的是,这只狗平时很怕生人,见人就跑,而见到阿德后,它不但不跑,反而主动为他带路。这可能就是缘分吧。

阿德来小区送过几次餐后,渐渐地,和流浪狗建立起一种默契。只要阿德来,流浪狗必然会出现。而每次来的时候,阿德都不忘给它带些吃的,并和它说说话。在这座大城市里,阿德和流浪狗彼此温暖着对方。

和流浪狗混熟后,阿德先后给它取过三个名字,分别是煤球、旺财、总裁。从三个名字的格调就能看出,这只狗在阿德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他们越来越亲密。

狗狗世界里的三大傻狗 宠爱那只名叫巴顿(5)

然而,阿德无意中发现,总有一伙人想抓流浪狗。他以为对方是狗贩子,于是每次都拼尽全力保护这只狗。后来,阿德从社区工作人员那里偶然得知,那些抓狗的人并不是坏人,而是社区的工作人员,他们怕那只狗传染疾病,所以想抓住它,给它打疫苗。

阿德还了解了更多关于流浪狗的事情。原来,流浪狗名叫巴顿,它的主人是一名邮递员,前几年邮递员有事回老家了,再也没有回来,于是巴顿就成了流浪狗。

误会解除后,为了能让巴顿打上疫苗,阿德穿上邮递员的工作服,假冒巴顿的前主人,希望用这个办法能抓住巴顿。

而此时,巴顿正在小区里到处乱窜,身后是围追堵截它的人群。当穿邮递员衣服的阿德出现在巴顿面前时,巴顿立刻停下脚步,定定地看着阿德。当阿德张开双臂深情呼唤它时,它又毫不迟疑地奔向了阿德的怀中。电影结尾,在灿烂的阳光下,阿德、巴顿、小区邻居们其乐融融。

狗狗世界里的三大傻狗 宠爱那只名叫巴顿(6)

阿德是打工仔,巴顿是流浪狗,二者同是漂泊的灵魂。在这座城市里,巴顿是阿德唯一的朋友,而阿德的出现,也让巴顿有了归属感。虽然一个是人一个是狗,但他俩的相遇,类似于“他乡遇故知”。正因为如此,两者才会惺惺相惜。

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随处可见漂一族。他们远离故土,苦苦打拼,没有亲朋,没有温暖。这时候,宠物便成为很多人的精神寄托。在每个孤独无助的时刻,宠物蠢萌的表情和动作,都能在瞬间治愈我们的伤痛,让我们的心灵复归于宁静。那一刻,我们就像电影中的阿德一样,享受和巴顿相聚的每一秒。

在城市奋斗,没有一种工作不辛苦。而每一只宠物,都是我们心灵的栖息地。


狗狗世界里的三大傻狗 宠爱那只名叫巴顿(7)

02动物的情感简单至极,能带给我们纯粹的快乐

《宠爱》中,巴顿演技精湛,连郭麒麟都自叹不如,导演更是感叹地说,“拍完这部戏,让我真的相信小动物有情绪、有思考、有表达。”

关于动物有没有情感这个问题,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是科学界的热门话题了。当时,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动物没有情感。但是,美国动物学家坦普尔·葛兰汀却认为动物也有情感,而且她声称自己能看懂动物的内心。

狗狗世界里的三大傻狗 宠爱那只名叫巴顿(8)

葛兰汀生于1947年,从小患有自闭症。她无法和人正常交流,却能毫不费力地了解动物心理。成年后,她获得了动物科学的博士学位,并长期从事动物福利的推广工作。2010年,葛兰汀入选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

葛兰汀在其代表作《我们为什么不说话》中,为我们解读了动物的情感世界。经过长期观察,她发现动物主要有三种情感,分别是恐惧、好奇心、焦虑。其中,恐惧对动物的伤害最大。当动物恐惧至极时,会丧失理智,甚至会死亡。葛兰汀的朋友养过一只小狗,小狗很淘气,常常把家弄得一团糟。朋友一气之下,就把它关进了地下室。从那以后,只要一说地下室,小狗就会吓得瑟瑟发抖。

《宠爱》中,由于有过被遗弃的经历,导致巴顿非常怕生人,一有生人靠近,它便立刻跑开。巴顿的这种心理,就是典型的恐惧。后来在阿德的关爱下,巴顿才渐渐接纳了众人。

狗狗世界里的三大傻狗 宠爱那只名叫巴顿(9)

动物的第二种情感是好奇心。人们遛狗时会发现,狗狗到户外后,经常会这里嗅嗅,那里闻闻,这就是它们探索世界的表现。

动物的第三种情感是焦虑。研究人员做过一项实验,当狗狗的主人在身边时,狗狗都会愉快地玩耍。而当主人离开房间后,狗狗就会停止玩耍,变得焦躁不安。当主人再回来时,狗狗又会恢复玩耍状态。可见,主人的离开使狗狗们产生焦虑情绪,而焦虑的狗狗和人一样,无法专注。

另外,葛兰汀还发现,动物大脑里各部分组织相对独立,这使它们无法产生复杂的情感。对动物而言,爱就是爱,恨就是恨,没有爱恨交加,没有羞愧,更没有嫉妒。所以,我们和动物相处时,才会觉得非常轻松自在。

《宠爱》的结尾,巴顿奔向阿德的怀抱,不断舔舐阿德的脸庞,这是爱和信任的表现。而阿德的那句,“我会永远陪着你的”,也给了巴顿最可靠的承诺。那一刹,巴顿充满渴望的眼神,让人过目难忘。

狗狗世界里的三大傻狗 宠爱那只名叫巴顿(10)

03宠物情缘的背后,是人性的回归和爱的力量

有关动物题材的电影不少,但《宠爱》并没有浮于表面,而是通过讲述人与宠物之间的故事,道出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电影中,巴顿是行走的“导航仪”,每次都能将阿德带到正确地点。动物学家研究发现,在某些领域,狗确实完胜人类。比如,经过专业训练后,缉毒犬能寻找毒品,导盲犬能带盲人出行。而忠犬救主的故事,也是屡见不鲜。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有些狗竟然能预感到主人的疾病发作。在《我们为什么不说话》中,葛兰汀就举了一个真实例子。

小狗麦克斯的女主人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每晚女主人睡着后,如果血糖水平过低,麦克斯就会及时觉察到,然后,它会跑到男主人的床前弄醒他,直到他下床去照顾妻子为止。没有人知道麦克斯是怎么知道女主人的血糖过低的,但它每一次的判断都是正确的。正是因为有麦克斯,女主人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

狗狗世界里的三大傻狗 宠爱那只名叫巴顿(11)

另外,剑桥大学研究发现,养狗还能有效缓解抑郁症。他们对60到80岁的老人做过调查,老人中一半养狗,一半不养狗。相比不养狗的老人而言,养狗的老人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很少被抑郁情绪困扰。

其实,不光养狗能缓解抑郁症症状,养其他小动物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如今,动物疗法已经成为一门科学。无论是老人或小孩,在与小动物的互动中,很多不良情绪都会消解,同时小动物还能唤起我们的生活热情。

狗狗世界里的三大傻狗 宠爱那只名叫巴顿(12)

史怀哲说:“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动物是人类永远的朋友。每一个动物,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而在生命这架天平上,人和动物是平等的。一个人对动物的态度,往往就是他对人的态度。对待动物残忍的人,对待人也不会仁慈。

《宠爱》这部甜蜜的催泪大片,能在火爆的贺岁档杀出重围,获得口碑票房双丰收,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内心对爱的渴求。六个故事串联起六种情感,人和宠物美好情缘的背后,让我们再次看到人性的回归和爱的力量。

(完)

作者介绍:诸神的恩宠,资深互联网人,多平台签约作者,简书人文优秀作者。热爱读书、思考、写作,被朋友称为“行走的百科全书”。郑重申明,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点赞、留言、转发。抄袭或洗稿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