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寇

在没有烧仙草卖的日子里,只好拿龟苓膏来凑。结果就碰到了好事的了,说我装逼,明明是龟苓膏,非得要叫烧仙草,以显示自己的逼格。我差点一口黑冻喷回去——烧仙草是龟苓膏?!这么难吃的果冻你吃一个试试!你也太抬举龟苓膏了吧?!

烧仙草里面的是龟苓膏还是仙草(烧仙草才不是龟苓膏)(1)

有没有那俩红色的字根本不是重点。

烧仙草里面的是龟苓膏还是仙草(烧仙草才不是龟苓膏)(2)

茎四棱,叶对生,花这样,就可以用“唇形科”盖棺了。这是科长,某种野芝麻。

当然,就着毒性来说,唇形科根本不上档次,按理说翻出个大戟科天南星科才轮到“整个人都不好了”,但是架不住唇形科“有味道”啊——薄荷罗勒鼠尾草薰衣草百里香迷迭香紫苏藿香貌似都要跟我急了……嗯,当然,味道大不一定代表有毒,唇形科其实是著名的“香科”之一,不光能炒菜,还能做香水,这才是正解,不能因为夏枯草而拉黑整个科。

烧仙草里面的是龟苓膏还是仙草(烧仙草才不是龟苓膏)(3)

藿香

烧仙草里面的是龟苓膏还是仙草(烧仙草才不是龟苓膏)(4)

迷迭香

烧仙草里面的是龟苓膏还是仙草(烧仙草才不是龟苓膏)(5)

薰衣草

烧仙草里面的是龟苓膏还是仙草(烧仙草才不是龟苓膏)(6)

益母草

烧仙草里面的是龟苓膏还是仙草(烧仙草才不是龟苓膏)(7)

紫苏

烧仙草里面的是龟苓膏还是仙草(烧仙草才不是龟苓膏)(8)

薄荷。撞脸的我没放,比如与薄荷撞脸的罗勒和与薰衣草撞脸的鼠尾草。PS撞脸,尤其叶子撞脸,不代表同族或者属。

唇形科说,看清楚了,老娘(Lamiaceae)的模式属是野芝麻属(Lamium),夏枯草属(Prunella)算老几?!——夏枯草是野芝麻亚科野芝麻族的,然并卵。野芝麻族太tm大了3个亚族,50属,约980种,野芝麻亚科更大,有13个大小不等的族,不细说。

烧仙草里面的是龟苓膏还是仙草(烧仙草才不是龟苓膏)(9)

夏枯草,对肝有毒性,但不代表一些源于夏枯草的提取物有毒(参考文献之一:http://www.doc88.com/p-3902271402625.html)。踢爆凉茶的主要是夏枯草和鸡蛋花(这个还好啦,皮下的白色液体有毒,花晒干就呵呵了,别被科长夹竹桃吓到)。但是凉茶的方子有无数种,不是每种都有夏枯草的,看清楚配方喝就可以了。

世界各地广泛采用的唇形科分类系统依据花柱是否着生子房底和小坚果着生面大小分为两大群。花柱不着生子房底,小坚果具侧腹向合生面且接触面大的一群为原始;而花柱着生子房底,小坚果具基部合生而且接触面小,很少有多少基腹向的合生面的一群为进化。前一群包括两个亚科:筋骨草亚科和Prostantheroideae亚科。后一群包括其余8个亚科:锥花亚科、保亭花亚科、黄芩亚科、薰衣草亚科、镰果亚科、野芝麻亚科、罗勒亚科及Catopherioideae亚科。欢迎大家自行google唇形科,不光坑爹,还坑大姨妈【大雾】。

仙草……非得说它大名的话,凉粉草……

是不是有种说了白说的赶脚?

烧仙草里面的是龟苓膏还是仙草(烧仙草才不是龟苓膏)(10)

仙草

烧仙草里面的是龟苓膏还是仙草(烧仙草才不是龟苓膏)(11)

花很漂亮吧。

凉粉草属(Mesona),放心,是跟罗勒混的,这下子是不是“人畜无害”了很多?仙草自己叫Mesona chinensis,对的,后面那个词就是拆你死,所以依然“说了白说”。“同母的妹子”的确有,parviflora,小花凉粉草,又“说了等于白说”。另有兄弟姐妹大约8种,分布地点从印度到东南亚。做仙草冻只能拿仙草自己做,妹子貌似不行,煎汁,加米浆煮熟,放凉了就ok了。“仙草有毒”的问题主要在于重金属污染,没搜到与肝中毒相关的,一般研究成果提到仙草多糖在体外抗氧化实验中有一定表现。

PS现在有的仙草冻有技术改进,用卡拉胶了。

仙草冻的做法点这里~这个是干仙草版的,还有仙草粉版的。干仙草本身就是棕色的,泡的时候水就会变色,收干米浆的时候会更黑。有时候觉得做好的仙草冻不够黑还可以用碳化的糖或者黑糖染一染,顺带调整一下口感。

龟苓膏涉嫌诈骗还难吃,这是要闹哪样

我一个喜欢吃龟苓膏的前同事曾经问过一个我也觉得疑惑的问题——龟苓膏为什么要叫龟苓膏呢?难道里面有乌龟产品?!擦,居然是大荤?!

所以刚才我真的拿着盒子研究了一下配方,依次是——水,仙草,淀粉,茯苓(有的地方用土茯苓),蒲公英,草龟。龟板和茯苓含量都倒数,仙草撑起半边天,还好意思叫龟苓膏?!

前5个我都懂,草龟是神马?于是我搜了一下图……

烧仙草里面的是龟苓膏还是仙草(烧仙草才不是龟苓膏)(12)

草龟(Chinemys reevesii),又名乌龟、中华草龟、金线龟、墨龟、泥龟、水龟、长寿龟等,是水龟科下的一种龟。一般以植物、虾和小鱼为食物,腹甲称“龟板”,可作补益药。

古方的确要龟壳打粉,也有说加龟制品。具体是龟肉还是卵还是什么别的玩意没说。网上有人自己打了后抱怨难吃,所以推测是为了改进口感而“只剩下名字”了吧【未经验证信息】。现在肯定不会放裙边(鳖才有裙边)或者爪的,腹板过个水就算不错了。

而土茯苓“光叶菝葜”,有的说是一种Rhizoma smilacis,其实是百合科的,兄弟姐妹里有知母白术高良姜blablabla(这个属很神奇,值得818),有的说Smilaxglabra才是土茯苓,但是是另一个科的(菝葜科)。茯苓呢?呵呵,多孔菌科,不是植物。Rhizoma smilacis作为土茯苓的研究文献多一些,然后还分什么红土茯苓白土茯苓,总之就tmd是笔烂账。

Rhizoma smilacis分布于中国大陆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台湾全境低中海拔处可见。
Smilax glabra生于山坡灌丛中,产于广西各地区;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省区。
Poria cocos主产于安徽、湖北、河南、云南,此外贵州、四川、广西、福建、湖南、浙江、河北等地亦产。

只要产淀粉,中医就能这么没节操。这可比唇形科吓人多了,吃个零食都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然而我居然还能吃得下去……

烧仙草里面的是龟苓膏还是仙草(烧仙草才不是龟苓膏)(13)

Rhizoma smilacis——我刚注意到,种名居然是“菝葜那样的”……难怪坊间说“百合科光叶菝葜”

烧仙草里面的是龟苓膏还是仙草(烧仙草才不是龟苓膏)(14)

菝葜Smilax中的一种。菝葜科多三出脉,而百合科是妥妥的平行脉——这TMD都能搞混……

烧仙草里面的是龟苓膏还是仙草(烧仙草才不是龟苓膏)(15)

茯苓Poria cocos,倒是长得像椰子……以林奈为代表的一小撮绅(bian)士(tai)讲究像什么叫什么,以形起名。这个不是植物,注意了喂!

所以看你们谁还敢拿龟苓膏来黑烧仙草的!

下面需要讨论的就是,为什么龟苓膏这么难吃难吃难吃,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东西好吃与否,不光与味道相关,还与口感相关。仙草冻之所以好吃,很大程度上是冻的质地比较轻,疏松,水大,不弹牙的原因,闽南话叫duai,一声。因为仙草和米浆里能有多少淀粉啊,所以凝结之后不“死相”。龟苓膏里又淀粉又茯苓的,就会“死相”很多,喜欢瓷实口感的可能会觉得龟苓膏更“实惠”吧——吃淀粉有什么实惠可言。

烧仙草里面的是龟苓膏还是仙草(烧仙草才不是龟苓膏)(16)

仙草也可以来做辅料,改进一些食材比如豆花的味道的,龟苓膏能做到?!不污染别的味道就不错了。只听说过龟苓膏当主料的,还要各种甜的辅料来改善口感。注意,仙草有多透明哈,龟苓膏就是一坨死气沉沉的。

难吃的原因,可能源于蒲公英的味道。蒲公英是菊科的,这科大的程度?呵呵,双子叶纲的难波湾。菊科是著名的“花科”,很多东西都是能放心吃的,但是好吃不好吃就得看人了。三年自然(咦)灾害的时候,北京的蒲公英都快给吃灭绝了,具体吃法就是把苦味烫掉之后当沙拉。

烧仙草里面的是龟苓膏还是仙草(烧仙草才不是龟苓膏)(17)

后来我发现,我吃的这个配方还算保守的,有传统(念吓人)的方子,除了补加夏枯草之外,还加连翘、生地黄、绵茵陈、紫草、仓术、苦蔘、女贞子、荆芥穗、北耆、鸡骨草、金银花……本以为远离了凉茶,结果……知道神农氏是怎么死的了吗?

烧仙草里面的是龟苓膏还是仙草(烧仙草才不是龟苓膏)(18)

药死的。

真心是不加蜂蜜或者炼乳或者蔷薇科各种产品就没法吃啊喂~

有说法又说这方子是进贡的,但你觉得我祖先会哈这么黑暗的料理吗?

梧州人来叫板

烧仙草里面的是龟苓膏还是仙草(烧仙草才不是龟苓膏)(19)

有仙草的那还能叫龟苓膏吗!

龟苓膏的发源地是梧州,因此我这么黑龟苓膏也得罪了梧州人民。一位叫Luna的网友发来板砖——我就是梧州人,我只吃双钱牌的,别的都不吃!上面说的配方都什么乱七八糟的!龟苓膏里有仙草???晕……

但是又有好事的网友真的去淘X网上搜同品牌的龟苓膏,说,摔!不写仙草写凉粉(艹),然后配方照片是全龟……

——所以才说龟苓膏恐怖嘛……吃了半天都不知道吃的是啥……所以龟苓膏的广告貌似应该让他来代言。

烧仙草里面的是龟苓膏还是仙草(烧仙草才不是龟苓膏)(20)

www15yancom 微博:十五言社区

十五言社区(www.15yan.com),原创写作者的聚集地,让知识更有文艺范儿。我们爱美好、怪异或独特的东西,爱推敲细节,历史,道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我们欢迎一切拥有同样爱好的人,用文字记录下思想的印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