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临川四梦是什么(传世经典临川四梦)(1)

明代除了小说,还有著名的戏剧。这种戏剧可以说是元杂剧的继承,也是小说的蓝本。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名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指的是《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这四部戏剧。从内容上看,前两个是儿女感情戏,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因为这四部剧作都有梦境,所以人们就合称为“临川四梦”,这四部剧作都是汤显祖写的。

曾有人概括“临川四梦”时说:“《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亭》,情也。”这个评论指出了“四梦”的中心思想。

《紫钗记》讲的是霍小玉与书生李益喜结良缘、后被卢太尉设局陷害、又被豪侠黄衫客从中帮助,终于解开猜疑,消除误会的故事;《牡丹亭》写杜丽娘因梦生情,后来伤情而死,变成牡丹仙子,后来起死回生,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南柯记》讲述了书生淳于棼梦见自己是大槐安国的驸马,任南柯太守,享尽了荣华富贵,梦醒之后而皈依佛门的故事;《邯郸记》中卢生梦中娶妻,中了状元,建立功勋于朝廷,位及宰相,享尽荣华富贵。醒来才知是黄粱一梦,看透人生的故事。

梦境千变万化,终于一个“情”字。《南柯记》、《邯郸记》可以说是情生情幻、亦真亦假,而《紫钗记》则体现出“情乃无价,钱有何用”,《牡丹亭》之梦生生死死,寻寻觅觅,是对爱情的信仰和追求。

“临川四梦”问世之后,就盛演不衰。这或许是因为“四梦”概括了人生中可以经历的情。而且四个剧本文笔优美,其中有很多传世的片段,成为才子佳人吟诵感叹的经典。

《临川四梦》经典名句

[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山桃红]

则为你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

是答儿闲寻遍,

在幽闺自怜。

[南柯记]

钟鼓不交参,

截断众流开觉路;

风幡无动相,

扫除尘翳落空华。

长梦不多时,短梦无碑记。

普天下,梦南柯,人似蚁。

《临川四梦》作者【汤显祖】故事

恨不相逢有生时

《牡丹亭》写的是痴情女子死后幻化成精,陪伴在爱人身边,最终复活的故事。其实,在汤显祖的生命中,也出现过类似的传奇女子。有一位名叫俞二娘的女子,“秀慧能文词”,非常喜欢《牡丹亭》。她用蝇头细字,批注在剧本的旁边。同时深感自己不如意的命运也像杜丽娘一样,于是终日郁郁寡欢,最后握着《牡丹亭》病逝了。汤显祖得知这个消息后,挥笔写下《哭娄江女子二首》,其中有“一时文字业,天下有心人”的感叹,意思是他这位落难文人觅得知音,但对方已经香消玉殒了。

汤显祖谜讽狂士

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十二岁就有了功名,少年时便名冠一时,很受当地人们的尊重。

有一天,镇上一位老绅士病故,丧主特派家人去请少年汤显祖写祭文。可偏偏另一个村子里有位老农做寿,其子女也来请他去写寿联。显祖一想,按理说,死者为大;可按情论,死者停灵多日,一篇祭文只要在出殡前写毕就可,而做寿却只能在当天宴宾客时使用,何况眼下寿星家生活艰难,拿不出什么润笔费,我小小年纪,不可势利。就回答那家丧主,他迟一天到,肯定误不了事的。说完,汤显祖先去了寿星家把寿联写完,这才连夜往镇上赶。

再说镇上那家,因为家产富有,来吊唁的亲朋众多。其中一位远亲狂生,自恃有些文才,听说要等个什么汤显祖来写祭文,不由冷笑道:“一篇祭文,区区小事,拿什么架子。”他吩咐仆人笔墨伺候,铺开宣纸,洋洋洒洒,直写到次日天明。

汤显祖谜讽狂士正自鸣得意呢,汤显祖来了。狂生没料到这么小的孩子也敢舞文弄墨,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当地好事的就怂恿汤显祖也写一篇。汤一看狂生的文章,都是些陈词滥调,矫揉造作,全无真意,心中很不以为然。也是年轻气盛,便不客气,只见他略一思索,拿起笔来,几乎是一气呵成,惊得众人一片叫好!那狂生见了,自知技不如人,只好甘拜下风。

狂生拿起自己熬了一夜心血写成的东西,请汤显祖评点。满以为汤多少会夸赞几句,也多少挽回些面子。哪知道汤显祖只是在结尾空白处写了一句曲词:“他去也,怎把心儿放。”狂生起先以为汤显祖是补充去世人心态的,好在他不算太笨,细一琢磨,才悟出原来人家写的是一字谜,这一字就是对他文章的评价,那脸刷地就红了,心想,幸亏没求人家说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