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美味家常菜:山里人家素菜素心(1)

傍晚归来,为晚餐忧虑,在菜市场转了几圈,看得眼花缭乱,就是不知道该吃什么。幼时在山中村落,四时为生,四季皆有所食,温饱足以,从不会为吃什么而发愁。

我买蔬菜,很少进菜市场。在小城,农贸市场外围,一般都会有很多挑着箩筐竹篮卖菜的小贩,多为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忙完农活,便挑些蔬菜上街市挣几两碎银。

山里美味家常菜:山里人家素菜素心(2)

喜欢买肩挑而来的小贩的蔬菜,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的菜新鲜,另外则是受儿时山中岁月的影响,对这些小贩有一种亲切之感。

母亲没有挑菜上街卖过,却经常挑着竹篮打山坡上归来,我和同村的小伙伴亦经常背着竹篓,扛着锄头于山坳土丘上挖掘野菜。故而每见挑篮卖菜的小贩,便会回想起山中光景。

山里人家,生活贫穷清苦,却也简单朴素,平淡充盈,没有太多的利欲纷争,给每个走出大山的人,留下一份自然的回望。

山里美味家常菜:山里人家素菜素心(3)

想着家里还有前一天买了没吃的豆腐,计划买朵白菜做白菜豆腐汤,看小摊上的菜苔很是新鲜,很久没吃过了,便挑了一把。小摊老板放到电子秤称好,告诉我价格,才三块钱。这个价格我很满意,觉得物超所值,提过菜,很快便扫码付了钱。

先烧开水,将菜苔洗净,拧成小段,放入锅中煮一会,再将豆腐切成小块,倒入过锅中盖上锅盖,趁着煮菜的时间调好蘸水。姜蒜拍碎切成细末,放入碗中,再放入辣椒、花椒、盐、味精、酱油,舀上一勺煮好的菜汤,搅拌均匀即可。

辣椒以糊辣椒为宜,山里人家用的多是自家种植晾晒的辣椒,放到煮饭的碳火中捂糊,去掉灰尘捣碎。现在菜市场买到的糊辣椒,多是用大锅炒糊以后,再以机器打碎,口感差了很多,很难再吃到正宗的味道。

山里美味家常菜:山里人家素菜素心(4)

一切准备就绪,打好饭,夹上一块豆腐或菜苔,放到辣椒水里滚上一圈,让辣椒水把菜浸透,吃进嘴里。一块菜,一口饭,如此循环往复,美不可言,吃饱后,再喝上一碗素菜汤,人间美味,莫过于此。

一小会,一大锅菜,就只剩几块乳白色的豆腐,在锅中漂浮着。若非撑得实在吃不下了,定要消灭干净。山中家庭,总少不了这样的苯苯菜。笨白菜、笨豆腐、笨四季豆、笨茄子等等,四季皆不相同。所谓苯苯菜,即蔬菜水煮以后,用调好的辣椒水蘸着吃,是小城农家的特色。

山里美味家常菜:山里人家素菜素心(5)

苯苯菜是母亲的最爱,每日必不可少。山里人家的生活就是这般简单朴素,一碗素白菜,一蝶辣椒,温饱足以,太多的欲求,反而破坏了这份平实。红尘经世,无论走得多远,生活经历多少翻天覆地的变化,唯有这些朴素的农物,一直留存心间,未曾有过丝毫变迁。人生就是一个删繁就简的过程,待繁华阅尽,越是简单的事物,越是难求。

这些年,一直以素菜为主,肉食于我已是可有可无。因了曾有过出离的念头,父亲对我吃素一事,一直很是反感和担忧,为了让我吃肉,有时甚至不惜发火。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吃素?其实不过是一种长年养成的习惯罢了。

山里美味家常菜:山里人家素菜素心(6)

最早吃素,是因为母亲的去世,受看过的佛经书籍影响,决定为她斋戒三年,后来慢慢地成了一种习惯,便对肉食无所欲求,反到生出几分厌恶。面对亲友的不解,从不愿意多做解释,只要父亲不再担忧就好。

又或许是走出大山,经历了太多喧嚣纷芜,现如今对山中素食越发喜爱。吃进嘴里的,不只是素菜素汤,还有简洁宁静,平淡朴实。那样的岁月,才是人生走到最后极致的美好。东篱采菊,溪桥垂钓,檐下煮酒,枕上诗书。闲散清淡,潇洒自如。

山里美味家常菜:山里人家素菜素心(7)

世人心中皆有一个田园梦,正是这纷纷扰扰的尘世,加深了我们的渴慕与向往。虽然被世俗羁绊,无法真正的回归,但仍可保持一颗素淡之心,以一碗素菜素汤,感受与回味山村岁月,即便再也回不去,禅心亦不会丢失。

文/闲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