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帮着孩子整理课内文言散文,解读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遇到两个疑问,试辨析以帮助新初三的孩子们。

原文是: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chì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有疑问的句子是“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其中,“虽”字到底译为“虽然”还是“即使”?“获”是译为“获得”吗?

首先,“故余虽愚”,可译为“所以我虽然愚笨”,也可译为“所以我即使愚笨”,那到底“虽”字是译为“虽然”呢?还是译为“即使”?

按照判断规则,“虽”字后所言是事实,则应该译为“虽然”;“虽”字后所以不是事实,则应该译为“即使”。宋濂愚吗?显然不是,故应该译为“所以我即使愚笨”。

但是,我总觉得译为“即使”很勉强,就想着,为什么这个“虽”字判断规则不管用呢?琢磨了几天之后,我终于明白了,此处还真的应该译为“所以我虽然愚笨”。理由是,此处是宋濂的自谦之辞,既然是自谦,则其所言就是事实,所以应该译为“虽然”。这件事告诉我,揣摩上下文义,不能单单看表面,还要靠感觉。如果感觉不对,就该深入想一想才行。

其次,“卒获有所闻”,一般教参译为“但终于还是获得了学识”,或译为“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可是,如果仔细看每个字,我发现这些教参都有意无意地绕过了“获”字和“有”字。逐字分析可知,“卒”是副词“最终”,“获”是“获得”,“有”是有无的“有”,“所闻”是“所”字结构,所 动词“闻”,相当于一个名词性词组,即“所听到的知识”。组合起来就是“最终获得了所听到的知识”。只是,这样翻译,则“有”字就被忽略了。如果要把“有”字译出来,则变成“最终获得有所听到的知识”,明显句子不通啊。

查“获”字,知其可作助动词“能够”、“得以”;查“有”字,知其可作动词“取得”、“获得”。

因此,教参译为“但终于还是获得了学识”,难道是把“获有”当成了同义连文?两个字都作“获得”意?

继续研究“获”字,可知:“获”字后如果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则译为“获得”;“获”字后如果接动词,则译为“能够”、“得以”。

比如,《新元史》:或曰:“王氏侄诱婢,度不可俱行,因杀之,而取其财。”后卒获其其侄,一讯而服。其中,“后卒获其侄”即“后来最终获得(捕获)了王氏的侄子。”

比如,《括沁园春》序: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求焉!其中,“卒获所好”即“最终获得我所喜好的东西”。

以上是“获”字后接名词。

比如,《史记》:文公元年...四年,至汧(qiān)、渭之会。曰:“昔周邑我先秦嬴于此,后卒获为诸侯。”其中,“卒获为诸侯”即“最终能够成为诸侯。”

比如,《新唐书》:郑詹束缚于晋,终以无死;钟仪南音,卒获返国。其中,“卒获返国”即“最终得以回到自己的祖国。”

如果课内老师把这两个知识点含糊过去,而教育部的高层又默认这样的知识点可以迁移到课外的文言材料上去,请问,当孩子们学完这篇文章,考试时遇到类似的句子要求翻译,孩子们该怎么翻译呢?

最后,直译如下:

原文: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试译为:我站着在旁边侍候,引出疑问追问义理,弯腰俯身偏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呵斥,(我的)神色(就)更加恭敬,礼节(就)更加周到,不敢发出一句话来辩解;等到他高兴,就再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最终能够获得所听到的知识。

以上。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学习内容(九下课文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

,